研究生导师要学生发票做啥
Ⅰ 关于研究生导师做项目带学生去的问题
导师做项目只看谁的能力强能真正的帮到老师,不会看分数的,只要动手能力强,老师交代的任务能快速完成,老师一定会选你。
Ⅱ 为何大部分研究生导师都要询问学生家境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大学生,就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貌似本科生都没有多么大的竞争力,所以很多人都把目标转向研究生,截止到目前为止,今年我国一共有300多万毕业研究所,还有300多万在校研究生,这个数字也是令人唏嘘。
3、制定未来计划
很多导师都会给学生制定未来的职业规划,虽然这并不是分内之事,但毕竟也是师生情,根据家境的不同,职业规划自然也不一样,如果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十分不错,没有经济压力的话,那毕业后就可以顺利搞科研,但如果学生家境不好的话,可能就不适合继续科研,倒不如寻找一个薪资不错的单位上班好。
Ⅲ 准备考研了,在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选择导师之前,一定要通过这个导师的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资源,那你可以通过知网去了解。下面是技巧:
1.在知网上打这个老师的名字搜他的文献。如果你发现他发表的每一篇论文都以他为第一作者,那么你就要怀疑这个老师的人品了。因为论文都是学生写的,实际的问题也是学生做的,导师确实有时是提了个点子,但大多时候那个点子是不切实际的,但他就是要永远占据第一作者。你要考虑这个老师是不是“狂妄自大”、“不认可学生的付出”。
2.在知网上直接搜这个老师的专利。如果你发现他申请的专利只上他自己的名字,或者带有学生的专利申请所占比例很小。这个时候你更要注意了。这种老师说白了就是“学生的付出算个蛋”的那种“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很不慷慨大度”的老师。如果1和2这两点都占据了,那你要慎重报考这个老师,因为你的毕业会很麻烦的。这种奇葩老师会把很多事情想得过于简单,然后安排你做这做那,而且不会认可的科研劳动成果,久而久之,你自己的毕业成了问题。
3.是否开例会,是否组织头脑风暴,是否允许不同课题组不同年级之间进行交流?经常开例会的实验室,他能锻炼你的汇报能力,并且敦促你的科研进度。如果老师会组织头脑风暴,那说明这个老师是看得起学生的ideas的,而不是那种“狂妄自大”。如果这个老师不允许不同课题组不同年级之间进行交流,那这个老师就是个神经病,他会认为你交流了就是泄漏了他的科研机密,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做的东西有多out,还那么闭塞。
4.报销报账会不会为难学生?这是个关键问题。一般来说,学生才是科研活动的实际操作者,有很多小物品、材料都是学生提出购买,或者是学生进行预支购买。如果这个老师,每次见你拿着发票找他报销他就不给你好脸色,那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了。如果你发现他自己花费项目经费的时候是“大手笔”,几万块买最好的笔记本、买平板、买打印机、买家用电器、买智能手环、数码设备,但就是对你买几百块的实验材料都骂你没提前把采购计划表发给他。这种老师算是个奇葩,同时,他很有可能是个“套经费”的人,不然不会对项目报账搞得这么神经大条。如果你要报了这种老师,但愿你可以不与“经费使用”打交道吧。这种问题在你进入这个老师的实验室之前,可能很难会有人告诉你这些,所以祝你好运他的学生肯告诉你这些。
5.平时怎么管学生?管理是一个大学问,管得松了就是放羊,啥都靠自觉;管得严了,读个研比工作累一百倍。实验室放签到本算是比较低级的,还有一天“上、下、晚”签到6次的,还有要指纹打卡的,甚至更奇葩的还有手机软件定位签到的。有些老师不要求学生一直在实验室,也有些老师要你签到打卡,每周只允许休息半天。如果这个老师还把他的学生发配这发配那给他干活赚钱的话,那只能说明他的控制欲实在太强了。要小心你毕业之后他还会不会伸手过来让他继续帮他干活。
6.还是钱的问题。很多东西跟钱搭上边了就会变味。如果这个老师对学生很抠,还不断压榨学生,例如不管专硕、学硕甚至博士,都派去他合作的工厂实(卖)习(命),为了压制你继续干活,甚至不让你开题,不给你时间写论文。这种老师能离他多远就离他多远。如果这个老师还经常会向学生炫耀钱的东西,或者经常把钱挂在嘴边,例如他觉得每个月给你几百块他觉得他自己有多大方大度。这种老师觉得属于败类级别。如果他还是比较有权的领导,你应该考虑选择其他学校了。因为这种典型的守财奴领导,他不仅会压榨他自己的学生,他也会压榨其他的老师,最后把这个专业搞得乌烟瘴气。
导师,导师!导师本应该是在科研上指引你,帮助你的人。而不是只知道压榨你,看不起你,觉得你会泄密的人。如果他觉得你做的东西,他花几百块完全可以打发(当然几百块也不是他自己出的),你错一次他会抹杀你的千百次“对”。这是典型的“老板”,他不是搞学术的,他是打着教授的幌子来赚钱的。你别成为他赚钱的工具。
Ⅳ 我的研究生导师是个第一年正式带学生的,不知道有什么好处与敝处呢,请大家帮帮忙,真的不知所措,没想到
好处是大大有来的,有可能会源形成朋友关系,你们一起奋发研究,因为刚带学生肯定是年轻老师,需要为评职称和发论文而奋斗,从而带着你一起发文章;坏处就是年轻老师没名气,找工作的时候底气会不足,也有可能帮不上什么忙;还有就是没有成果积淀,科研路漫漫啊!
Ⅳ 研究生导师每年招几个学生也是他们的任务吗导师没什么项目为什么每年也招很多学生
很多时候只抄好说是中国特色了。
有的学校为了扩大影响和提高等级,只好扩招研究生,一旦扩招,导师肯定要配合辅导,所以说不是任务是假的
有没有项目有时候不影响招生,因为国内的研究生特别是硕士阶段的文科生,很少有项目的,理工科的学生可能机会多点。所以大家基本还是书本学习。
Ⅵ 研究生的导师和学生应该是什么关系
其实,这次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参加的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理清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
2、最近理想:导师帮助研究生发现一个可供研究的问题并指导他获得最后的成功。
3、过程影响: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做论文及做项目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从积极的意义上影响学生,使其能够在最后拥有导师思维并解决所遇到问题的基本能力。
4、反馈影响:导师通过研究生的一些思维发现自己的知识范围内所未涉及到的新知识,并将其和学生一起融会贯通,取得超越两人固有能力的成果。
这些都应该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关系的特征,但是,事实上,却是很难达到的,有些优秀的导师可以达到或部分地达到,而有些很差的导师则一条都做不到。
作为研究生,确实需要从导师那里获得自己原来不具备的本事,这些可以从课堂上获得,可以从讨论班上获得,可以从老师的一些身体力行的事情中获得,可以从老师的思想或者行为中顿悟到。
而作为导师,则通过指导研究生的选择研究方向,选择希望解决的问题,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来引导学生达到理想的彼岸。即便未来不见得做研究类型的工作,但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却是应该教到学生手里的。
如果学生能够在三年内或者稍长的时间内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从导师那里获得一些进展,而这些进展可以表现为发表的论文和最后的解决了某个问题的毕业论文,那就可以认为完成了最近理想,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导师的影响还可能继续起作用,这一般就是精神上的影响了。
经过这次讨论,我认为带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确会比带统招的研究生累一些,一方面是不能时时耳提面命,上面也提到,其实老师在研究过程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会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是他们肯定对于研究有自己的看法,很可能是觉得工作中处理的问题就是或者接近研究了,而没有虚心学习的动力。
这样的话,我想,对于以后愿意跟我做论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我觉得应该对他们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原来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学生要跟着我上至少一个阶段的讨论班,现在看来这样的要求不太够,那就再提一个可以评价的要求,就是在杂志上发表出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来,以这篇发表论文作为自己真的学到了研究秘诀的证据,我想这还是很应该的。
周六的时候,有同学去取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问我,是否能跟我做论文,我当时的建议是,先尽量找其他的老师,找到了最好,如果找不到或者找了但是别的老师对自己没有兴趣,那再考虑是否跟我的问题。
这样说一方面是考虑到同学太多,现在就开始记在我的名下浪费了其他的导师资源,另外也有我对同学目前没有把握的缘故。
未来的工程硕士答辩将会有个淘汰的问题,具体的做法是:论文不合格者不让答辩或者延长学习时间,等写好了再答辩,如果一定要答辩,到答辩会上过不了的话就要重新开题,然后再用相当的时间来做一篇新的论文,这个要求一定要得到贯彻。
到时候如果我的学生和别人的学生站在一起PK谁过的时候,能够拿得出研究论文来的人自然会让老师有话好说了。因此,我准备
1,逼迫成为我学生的同学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
2,在我的讨论班上至少要过一个周期。
Ⅶ 大学老师收集学生买书发票干嘛用是套取科研经费吗
就是为了用来报销更多的钱嘛
Ⅷ 研究生导师的项目为什么让学生做有什么猫腻吗
文科的项目也不少。关键是看导师的人事关系和学术名气。立项申报是学校的权利版,批准是教育权部和国家发改委(一般的项目只需要教育部批准就行了)。立项审批后由国家财政拨款,按照政府投资的项目管理程序进行监督,要在报告明确的期限内达到预期目标。未达到的要取消项目和下一个年度的申报权。
项目批下来后,项目负责人(一般是导师)负责人员、资金、工作的全面安排。用学生打杂,几乎是免费的劳动力,节约的资金可以提成归了导师。当然很划算。中国的硕士研究生三年,第一年就是给导师干,当白求恩的弟弟,白球干。外国硕士生一般是两年,没有这种情况。
Ⅸ 我研究生导师把钱打到学生的账户里又要还是怎么回事
做假账啊,这都不知道啊,唉,都没问你师兄师姐,这种事情很正常的,导师们报假账,虚报实验器材这些,唉。
Ⅹ 研究生导师是干什么的
每个研究生都有各来自的培养计划中的课自程安排,而课程安排是通过导师和研究生共同选定的,而全部课程是研究生院安排的,你有哪些课程安排就去听哪些课并参加考试。待课程学习结束后,导师会指导你选课题定课题,然后在你做课题的过程中,可以去找导师为你指导。导师并不是研究生的全职教师,对你只有一个引导的作用,也不会教你去怎么做课题,只是在你自己的思路的基础上指导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