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上课的样子
A. 大学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
大学的课堂我有幸在成为教师后再度在进修中去感受大学课堂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大学的老师讲课语速快的快死,慢的慢死。讲的快的老师是慢不下来的,讲的慢的老师也是快不起来的,这都是个人习惯问题,我上讲课快的老师的课程必须拿录音笔之后再下来消化吸收,慢的老师的课笔记一般可以记得很好,比自己当学生期间记得细多了。所以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课堂知识。
第二,大学的课堂可能有部分学生会认为老师也没什么了不起,什么新鲜事也不知道。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把时间都拿来吃鸡王者荣耀,自然里边的行话信手拈来,这样就很时尚了吗?那专业内容呢?老师讲课只会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信息,所以部分老师看起来没有那么鲜活甚至古板,但是讨论到专业话题,还是很能侃侃而谈的,而且,这些都可能是你并不了解的。
第三,大学的课堂老师讲授内容一般以讲为主,不会在意学生吸收了多少,你听你的,我讲我的,有问题或者不懂的内容下来沟通即可,所以大学老师可能有的时候并不像高中初中老师那样事无巨细,和学生亲近。对学生的管理也不会以像高中生等那般严格,因为是成年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被逼的事情。
第四,大学的课堂学生保持安静是一定的,听不听课老师并不会在意,所以很多学生会在上课的时候做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做什么,其实基本的课程内容还是应该学习,因为,老师还是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把最关键的信息在课堂当中释放出来,错过了之后想在自己的信息收集中弥补,其实有点得不偿失。或者可以说,你本来可以站在山顶上去看下一座更高的山顶,结果你放弃了这次的山顶。
B. 做大学老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大学老师可不轻松,我们看着他们好像不怎么上课没有压力,实际上是压力已经从授课转移到科研了。我自己虽然不是大学老师,但是在本科的时候跟老师们走得比较近,所以对他们教师生涯有那么一些了解。总的来说,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授。他们的工作压力都不小,年纪越大所要承担的任务和工作就越多。
总之大学老师们,特别是比较底层的老师们活得并不轻松,高中老师最大的工作就是上好课,但是大学老师不光要上好课,还要关照自己的研究成果,要不然总会被拉开差距,而且这些占了工资大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老师上课不怎么专心,发论文倒是一片接一篇大。
C. 大学老师上课
大学老师往往讲课是副业,因为都是些学者们,往往都有研究项目的(小时候所崇拜的科内学家其实就是他们容),有些甚至不愿意带本科生是被校方强迫要求的。因此在严格程度上和高中不能比。当然也有责任心强的要求很严,但是校公共课一两百人在一起他想管也管不过来。一般学生有问题他都会给解答的,但是解答了之后你还不会就不管他的事了(不是绝对,也有像高中那样负责的)大学老师偶尔布置点作业,对于质量基本没要求,但是不能不交,经常不交作业会有麻烦的:就算一学期课上下来老师也认不识几个人,只能靠作业和点名来估计学生平时表现。
D. 大学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
大方得体,专业知识扎实,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E. 大学老师上课方式和高中老师一样吗
大学的老师起引导作用没高中那么大,主要靠自己自学。
但是他们普遍都比较有时间,如果有什么问题询问,都会很乐意解答。
大学除了应付考试,其他的题目很少,自己看看书做做题再问老师基本就行了。
F. 大学如何去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
确实在大学里面的老师没有上高中老师那么细心,那么负责任,因为大学的老师更多的是像你的朋友,以一种很愉快的方式跟你上课,跟你对话,而高中的老师能够把知识传授给你,因为他们讲的是比较专业一点的,比较有针对性的。刚刚开始,我上大学的时候也很不适应大学的环境,老师的讲课方式我也是很难接受的。
临近考试的时候再把老师讲的重点复习一遍。久而久之,你就会习惯了这一种学习方式,有时候可能不需要老师,你也会学的更好,所以我觉得做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不能依赖任何人。这样子你就不会有不习惯的感觉,自己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即使没有任何人督促,你也可以自学成才
G. 理想的大学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理想的大学老师应该满足以下方面的标准,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知我所想,供我所需,正向的价值传递。
这些素质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应当具备的。
最后,理想的大学老师还应该传递正向的价值,就如同正能量的化身,促进学生向上,奋斗。不要低估一个老师的激励作用。
H. 你见过最有趣的大学老师是什么样的
大学里要说见过的最有趣的老师,那肯定是非我的英语老师莫属。
说实话有时候看他就像一个在那表演的小丑一样,滑稽、幽默、有趣,好多次都忍不住想哈哈大笑。人们都说逗比欢乐多,不仅他逗比把我们影响的也很逗比了。
和可惜他只教了我们大一一年的英语,之后听说他出国深造了。不过他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仅让我们对英语课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开心的回忆。
I.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是什么样的体验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真的是十分满意的,因为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去钻研一些东西,在大学校园里,我能够继续去学习,继续去研究,而且能够带着我的学生们,一起去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