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父母大学堂视频张教授

父母大学堂视频张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11 03:08:30

㈠ 孩子早教的书哪个牌子最好

其实看着不错就好了,我给孩子买的点读笔,每个月给她买本婴幼儿画报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㈡ 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一、“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意思是——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二、附原文如下: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版本二)
译文:
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三、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㈢ 中国父母智慧大讲堂怎么样主要谈谈工资待遇。。谁在那工作过

这是个骗子集团!整个公司没有人学历高的过大专!那老板姓张,是个东专北人,就是属抓住了幼儿园没有国家级教育机构管这个漏洞!他们那课件上说写的书是p出来的,学历是假的,通常这群人是在幼儿园开学的时候出没!自称自己是老师,博士,教授!讲完所谓的讲座,最后就是298元的智障动画光碟一套!如果有醒目的家长问到一些问题,你听到的回答总是我现在在讲,讲完你再来问,而等他做完假了又借口要休息跑到那破面包车里!剩下一些喽啰在那卖光碟!这就和传销差不多!单单学历上就构成造假罪了!希望有关部门去抓获他们!他们的老巢在广州天河上社历德雅舍D栋1601

㈣ 关于读书

-
本篇演讲只是谈谈本人对于读书的意见,并不是要训勉青年,亦非敢指导青年。所以不敢训勉青年有两种理由:第一,因为近来常听见贪官污吏到学校致训词,叫学生须有志操,有气节,有廉耻;也有卖国官僚到大学演讲,劝学生要坚忍卓绝,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暗讽时事。不幸的是这样的事如今也一样发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料想战国的土豪劣绅亦必好训勉当时的青年,所以激起孟子这样不平的话。第二,读书没有什么可以训勉。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会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譬如数学,出五个问题叫学生去做,会做的人是自己脑里做出来的,并非教员教他做出,不会做的人经教员指导,这一题虽然做出,下一题仍旧非指导不可,数学并不会因此高明起来。我所要讲的话于你们本会读书的人,没有什么补助,于你们不会读书的人,也不会使你们变为善读书。所以今日谈谈,亦只是谈谈而已。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说破读书本质,"心灵"而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天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的本旨。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可惜现在也一样。

今日所谈,亦非指学堂中的读书,亦非指读教授所指定的功课,在学校读书有四不可。(一)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今日大学毕业的人所读的书极其有限。然而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二)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则等于自晨至晚被监禁起来,不许读书。(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训导处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礼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样答出,便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这些不必用头脑,只需强记,然学校考试极其便当,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实上与学问无补,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要用时自可在网络全书上去查。又如罗马帝国之亡,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你们照样记,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疟),这是书上所无的。在学校读过书者,皆当会心而笑。然想到教科书规范头脑,湮塞性灵,却又堪哭。

今日所谈的是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这种的读书,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点明读书要能破俗见陋习,复人之灵性。对死读书本固持陈念之人一段讥讽,令人心惊警惕。盖我们也未尝不有鄙俗之时。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一人在世上,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大学生自以为心理学他也念过,历史地理他亦念过,经济科学也都念过,世界文学艺术声光化电,他也念过,所以什么都懂,毕业以后,人家问他国际联盟在哪里,他说"我书上未念过",人家又问法西斯蒂在意大利成绩如何,他也说"我书上未念过",所以觉得什么都不懂。到了中年,许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楼,有身分,做名流,戴眼镜,留胡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时他的世界已经固定了:女子放胸是不道德,剪发亦不道德,社会主义就是GCD,读《马氏文通》是反动,节制生育是亡种逆天,提倡白话是亡国之先兆,《孝经》是孔子写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见非常之多而且确定不移,所以又是什么都懂。其实是此种人久不读书,鄙吝复萌所致。此种人不可与深谈。但亦有常读书的人,老当益壮,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进,就是能时时读书所以心灵不曾化石,变为古董。

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官僚商贾则无妨,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笑,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脸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目不可憎。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做美人。但是识趣的人若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风韵"二字读书而来。性灵可决定面目,此处也说的这个道理。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若浮生六记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是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说话虽漂亮,听了却令人作呕三日。

至于语言无味(著重"味"字),都全看你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读书知味。世上多少强读人,听到此语否?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的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作一场恶梦。甚且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小时候若非有随时扔掉不喜之书之权,亦几乎堕入此道矣!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果。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

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警句。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刘知几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读《左传》,甚好之,求授《左传》,乃易成诵。《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弃,过了几年再读。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对马克思感觉兴味,然后读马克思。读书要等兴味来。若有不喜欢之书,搁下几年,未尝不变做喜欢,于我心有戚戚焉。

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的。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譬如我此时重读Lamb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一人背痈,再去读范增的传,始觉趣味。

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之者。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若单就读书,得力一家,失之于简率。然林语堂意思是要人找到师法对象,全心投入、气质浸润。此即读书以"情"读和以"智"读之区别。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庄子亦好,荀子亦好,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心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George Eliot自叙读卢骚自传,如触电一般。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因为气质性灵相近,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可深入,深入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

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文学上的爱人",奇语,但极有道理。读书若无爱情,如强迫婚姻,终究无效。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

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话。苦学误人!警句。只可惜读教科书,却非苦学不可。然如能从浸润各色奇书来长己之才智,未必不能过考卷关。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又丫头监读法。其实都是很笨。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一人书本摆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丫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丫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励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汝以为苦,彼却沉湎以为至乐。比如一人打麻将,或如人挟妓冶游,流连忘返,寝食俱废,始读出书来。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十六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试问在偷读三国水浒之人,读书有什么苦处?何尝算页数?好学的人,是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

有人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都是读书未入门路,未觉兴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恐蚊子多,怪稿纸发光,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其实都是因为文思不来,写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读书,总有种种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知等待到来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古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读书要为书而读,不是为读而读。顾千里裸体读经,便是一例,即使暑气炎热,至非裸体不可,亦要读经。欧阳修在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因为文思一来,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净几才可做文章。一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上、厕上、图书馆、理发室,皆可读。而且必办到洋车上、理发室都必读书,才可以读成书。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说回前面论点,最后一点,也即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耘人。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各人要凭良知,读其所好,然后所谓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则或系汝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学力未到,等过几年再读,若学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汝同情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见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此乃刘知几之读书胆识。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满口烂调,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㈤ ...铭(写一篇)

修德为先,育人为上,不在于陋室广厦;
仙山有名,龙水有灵,无关乎高低深浅.
书声朗朗,墨香缕缕,无小子不重学问;
草色青青,苔痕碧碧,有大儒自然高贤.
丝竹音绝,素琴幽幽心境远;
案牍老无,金经灿灿天地宽.
南阳茅庐,流芳百世;
西蜀云亭,经岁千年.
遮风足矣,清心古训;
何陋有之?铭记圣言.

寝室铭
觉不在深,有睡就行。
吃不在多,能胖则灵。
斯是寝室,惟吾闲情。
上网来得快,绯闻搏出名。
潜水游三圈,护甲换不清。
正心得自由、免嫐心。
无书声之乱耳,有免费之视听。
虽非大宾馆,堪比套房级。
心里云:爽个不停。

办公室铭
事不在多,有做就行。
话不在多,中听则灵。
斯是办公室,惟吾得闲情。
公文翻得快,漫画看得勤。
电话讲不完,寻思唱歌去。
可以聊聊天、上网路。
无杂声之乱耳,有MP3之乐听。
难比大酒店,可似茶馆级。
心里云:爽到不行。

工作铭
钱不在多,十万就行。
事不用少,好混则灵。
斯是凉缺,惟吾开心。
老板常加薪,上司不点名。
闲闲拿奖金,股票常涨停。
有空常休假,出国四处行。
无塞车来烦心,无加班之劳形。
运若长江水,财比满天星。

男友铭
个不在高,百八就行。
情不在深,浪漫则灵。
斯是少东,惟吾遣金。
情书写得精,礼物送得勤。
能唱会弹琴,有车且多金。
可以任差遣、乱使性。
无鼾声之乱耳;无家事之劳形。
壮胜猛男体、貌比牛郎俊。
完事云:达令真行。

女友铭
发不在长,马尾就行。
爱不在浓,温柔则灵。
斯是小鸟,惟吾是依。
点心做得精、情话说得勤。
能舞会调情、体贴且窝心。
可以腰纤细、掌中轻。
无唠叨之乱耳;无打扫之劳形。
情似深海隽、貌略天仙逊。
永不云:今晚不行。

求学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惟吾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
可以写情书,想女人。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
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
心里云:「混张文凭!」

麻雀铭
艺不在精,有钱则灵。
人不在多,四位则行。
斯是清娱,惟麻将经。
断么断,听门前清 。
海底捞月,杠上寻坎心。
可以建精神,活脑筋。
有昼夜之娱遣,无男女之区分
四圈见胜负,得意勿忘形。
赌鬼云:「何厌之有?」

师徒铭
师不在老,博学则名。
徒不在敏,努力则灵。
斯是教室,唯黄学兴。
榕树映门绿,阳光入窗晴。
谈笑皆鸿儒,往来非白丁。
可以弹钢琴,阅算经。r
无细语之乱耳,无计算之劳形。
彰化进师大,台北上建中。
校长云:「何差之有?」

考试铭
试不在多,有分则名。
题不在多,有效则灵。
斯是考试,惟我最行。
考卷满江红,回家打手心。
考前不努力,考后暗伤心。
可以摔电子琴,骂三字经。
无书生之乱耳,有作弊之劳形。
课前免预习,上课不专心。
老师云:「何好之有?」

金钱铭
人不在高,有钱则名。
货不在多,有财则灵。
斯是金库,惟吾德馨。
存款何其多,钞票整叠新。
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
可以购珠宝,买黄金。
有房地产之烦恼,有炒股票之劳形。
瑞典诺贝尔,台湾王永庆。
守财奴云:「何穷之有?」

权势铭
人不在高,有权则名。
钱不在多,有势则灵。
斯是权势,明日之星。
平步青云我惨绿,一落千丈脸色青。
谈笑有政要,往来多明星。
可以玩立委,搞政经。
无抗议之乱耳,有保镳之随行。
胡搞不够力,独裁真正行。
权势云:「何惧之有?」

别墅铭
夜不在黑,有虫则鸣。
声不在响,有歌则吟。
斯是别墅,无庸德馨。
望眼一片绿,吾人亡以应。
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
可以抱月琴,阅乐经。r
有麻将之乱耳,有扑克之劳形。
家贫无睹本,独居此屋中。
我独云:「今生无恨!」

愚公铭
山不必高,有公则平。
海不必深,投土则平。
斯是愚公,惟其心恒。
土石投海多,草色入帘青。
嘲讽有智叟,献疑有其亲。
可以平王屋,除太形。
有遗男之相助,有子孙之共鸣。
冀州王屋山,河阳太形峰。
愚公云:「何苦不平。」

大款铭
钱不在多,千万则横。
车不在好,淩志则腾。
即使光棍,美女紧随。
鼻孔镶白金,钞票糊窗门。
谈笑有三陪,往来无穷人。
可以攀权贵,任我评。
无逆言之乱耳,无财税之劳神。
北方甲乙丙,福建赖昌星。
孔子云:“何仁之有?”

学生铭
分不在多,六十则兴。
读不用功,能抄则赢。r
日语周公,夜谈爱情。
吃穿问父母,出入坐计程。
谈笑皆三国,往来一大群。
可以呼友朋,摔酒瓶。
不知牛顿是谁,不知渊明已魂。
天马行空状,青春去无影。
孔子云:“何知之有?”

明星铭
艺不在高,会炒则灵。
脸不漂亮,能媚成名。
上午结婚,下午再婚。
人前做纯情,背后闹绯闻。
谈笑皆佩服,往来心不平。
可以乱骂人,耍娇情。
唱歌不懂乐谱,演戏未闻剪辑。
常年露腰肢,深谐吹和捧。
孔子云:“何馨之有?”

学术铭
知不在多,能编则神。
文不在高,人云亦云。
小学博导,闻所未闻。
剪刀加糨糊,教授即刻成。
谈笑皆指教,往来人文轻。
可以扔良心,丢本份。
无钻研之苦心,无冷静之思维。
你给我添名,我帮你著文。
孔子云:“何能之有?”

乐透铭
码不在多,六个就赢。
签不用早,有诚则灵。
斯是梦境,唯吾不醒。
牌支算得准,一次六颗星。
头彩一中后,北银抱奖金。
可以买别墅,堆黄金。
无闹钟之乱耳,无加班之劳形。
晚晚酒店拼,天天自然醒。
吾自云:有中才行。

㈥ 中国有哪些伟人信靠耶稣

感谢主!
中国有很多名人、伟人是信耶稣的人,在此简单列举一些,如下:
陆徵祥(1871—1949):上海人,中国外交家、政治家,历任公使、大使,1912年任外交总长,曾参加巴黎和会,最后升任国务总理。原先信基督教,1911年皈依天主教。妻子死后入本笃会,1935年升为神父;1946年升任比利时刚城名誉院长,卒于职上。
马相伯(1840-1939年):江苏丹阳人,父母均信奉天主教,故出生即受洗为天主教徒。耶稣会神学博士、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作为教育家,马相伯“毁家兴学”,已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1900年,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松江、青浦等地的3000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为教会做出了很大贡献 。
吴经熊(1894—1986):宁波人,中国法学家、著作甚富。先为基督教徒,1939年改入天主教,进教后,历任立法委员,驻教廷公使,檀香山大学教授等职。著作《爱的科学》,风行各国,又译《圣咏译义初稿》和《新经全集》,曾获“基督教文化奖金”及“和平奖金”。
叶秋原(1908—1948):中国法学家、人类学家、记者,杭州人,曾任立法委员,随吴经熊入天主教,著有《朝圣行脚》等书,卒于1948年,可惜时年仅四十岁。
苏雪林(1897—1999年):中国女文学家,安徽太平县人,1922年留学法国时入天主教。历任东吴大学、武汉大学文学教授,著作颇多,所著《绿天》、《棘心》等书风靡一时,又译《一朵小白花》(即《灵心小史》之新译),散文、杂文尤多。只因她曾撰文攻击过鲁迅、郭沫若等左翼作家及发表过反共言论,因此在大陆不为人所喜。
载克崇:(1907—1964):江苏人。在上海震旦大学读书时代开始创作。1926年与戴望舒创办《璎珞》旬刊,后又与施蛰存等合办《中国文学家》,笔名苏汶、杜衡,即鲁迅所说的“第三种人”。领洗圣名多明我,故自称戴明我,重译教宗良十三世的《新事》通谕,改名《社会秩序之重建》。
陈缘督(1902—1967):中国著名国画家,原名陈煦,字缘督,号梅湖,入教后,圣名路加。曾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国画导师,开创以国画笔法画圣像,款识为“陈路加敬绘”,颇得刚恒毅总主教赏识与推崇。
张善子(1882—1940):中国画家,原名张泽,四川内江人,为国画大师张大千之令二兄,专攻画虎,自号“虎痴”,为近代中国画虎名手,驰名中外,获美国福特汉大学名誉博士,并得“画虎大师”、“世界美术教授”之称。入教后,兼画中式圣像。极爱国,曾以画资捐献国家以抗日。其母亦为教徒。
孙连仲(1892—1990):中国抗日名将,曾指挥台儿庄战役等多次著名战役,给日寇以重创,升二级上将,十一战区司令。日本投降后,以河北省主席身份代表政府在北平接受侵华日军投降。1957年一月二十八日与夫人在台北领受天主教的洗礼。
华罗庚(1910—1985):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出生在天主教家庭,从小受洗,信仰一直很虔诚。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原名叫周志荣,小时候因有病到了教会,信了耶稣病好后就改名叫周恩来。从后来周恩来总理给北京天坛医院一首诗中可以看到他的信仰:
切愿同胞尝天道,天堂福地无烦恼。 光明天城黄金道,豪华天宫是神造。
奔向天堂荣光照,靠着耶稣真是好。切愿同胞走天路,灵魂得救靠耶稣。
门徒暂时虽受苦,坚固圣灵洗罪污。 要上高天一条路,共同祷告求天父。
切愿同胞信福音,大家虚尽作天民。 永生福地都有份,多蒙神恩跟耶稣,
敬偎真神只一个,天堂有门也有路。 人人传道有任务,天使天兵来保护。
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曾结识了一位法国天主教神父,两人成为挚友,在其影响下,接受了宗教信仰,在晚年患癌症后,总理曾致电法国天主教神父来京探视,死前神父给授洗加入天主教。
老舍(1899—1966):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语言大师,满族人。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为他降生的第二天(2月4日)正当“立春”,家里人为吉利,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庆春”,含有庆祝春天来临的意思。老舍是他的笔名。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西城护国寺附近小羊圈胡同舒姓的贫寒家庭。老舍于1922年在北京缸瓦市教堂受洗。资料见《金陵神学文选》。
林语堂(1895—1976):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十日生于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平和)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他在少年受洗,其妻子廖翠凤始终是虔诚的基督徒。但林语堂真正信仰表现在晚年。
谢冰心(1900─1999)享年99岁,人称“世纪老人”,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一文指出,冰心在燕大学习时受洗入教。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民主革命家。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近代中国人《圣经》观念考述》一文指出,陶行知年轻时就受洗了。1991年10月18日发行的J183《陶行知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第2枚“求真与做人”邮票上出现了郭沫若的手书“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著名遗教,镌刻在南京晓庄劳山之麓“陶行知先生之墓”的墓门上。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生于四川重庆。台港著名作家,文化名人。信奉天主教(有些资料上说其家庭是新教背景,老公是天主教徒)。著有《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等作品。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中国基督徒的洗礼》一文指出:其为受洗教徒.
邹韬奋(1895—1944):中国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原名邹恩润,乳名荫书,著名的新闻记者,曾用名李晋卿,祖籍江西余江。先后就读于福州工业大学、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南洋公学中院、南洋公学上院机电工程科、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林默涵同志谈话记录》指出:邹韬奋开始时思想深度比鲁迅差得远。他当时是基督徒,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家,爱国者。
孙中山(1866-1925)先生最令人感动的,是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弥留之时,以坚贞的语气,对当时围绕他病榻的家人挚友,所作的遗言,他说:“我是一个基督徒,受上帝之命,来与罪恶之魔宣战,我死了,也要人知道我是一个基督徒。”在儒释道各教占压倒多数的中国,一般士大夫,大多噤若寒蝉,不敢公开承认基督,中山先生能始终不渝,见证主道,可见其信仰的真诚与热烈。
蒋介石(1887-1975)和宋美龄(1897-2003)都是基督徒,
蒋介石归入了基督教,从此终生不渝,再也没有改变过信仰。1930年,蒋介石兑现了他求婚时的诺言,受洗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夫妇俩每逢礼拜六,都要到教堂做礼拜。在日记里,蒋介石经常把发生的人生和家庭的喜乐,都归结为上帝的恩赐。
张学良(1901-200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与杨虎城将军一同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迫使一向主张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了全国抗日统一战线,为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张学良成为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名字。1964年7月,张学良接受洗礼,正式成为基督教组织中的一员,成为天国的子民。1970年,张学良以“曾显华”的笔名在香港正式公开出版了译著《相逢在髑髅地》,而“曾显华”正是从曾约农、董显光、周联华三个名字而来的,可见张学良很看重此三人在信仰中给他带来的影响。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出。
哈利路亚!

热点内容
南京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13 04:08:44 浏览:59
爱丁堡大学研究生申请截止时间 发布:2025-08-13 04:08:40 浏览:281
2016四川大学暑假放假时间 发布:2025-08-13 03:42:57 浏览:591
大学被处分对考研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8-13 03:35:00 浏览:64
浙江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 发布:2025-08-13 03:24:17 浏览:919
同济大学金明教授公司 发布:2025-08-13 03:07:11 浏览:872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资料 发布:2025-08-13 03:05:47 浏览:61
吉林大学自考有哪些专业 发布:2025-08-13 03:05:45 浏览:7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资格 发布:2025-08-13 03:04:23 浏览:873
大学的时间表 发布:2025-08-13 03:04:21 浏览: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