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张富春教授新疆大学

张富春教授新疆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2-11 03:46:17

①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

学院循序渐进地进行了高校教学的综合性配套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理念,面向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理论基础及其产业化,调整科研和人才培养结构,在实践教学、学生科研能力、人才培养师资结构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大提高了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实力。主持教育部教改项目1项,自治区教材建设项目1项,新疆大学教改课题3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新疆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具体如下:
1)教育部教改项目:新疆少数民族生物学科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2005-2008;
2)自治区教育厅教材项目:新疆高等教育地方特色和民文教材-《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2007-2009;
3)自治区精品课程建设2门:分子生物学,2005-2009;细胞生物学,2006-2010;
4)国家级生物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新疆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至今;
5)国家级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08年至今;
6)新疆大学教改项目:
大学本科实验室体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3-2005;
②生命科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03-2006;
③生物化学实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2003-2005。 以选择优秀教材为主,以自编教材为辅,加强教材建设。我院十分重视国内外优秀教材的选用,包括面向21世纪教材、新版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另选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1种,此外,还选用国内外优秀参考书多种。在以上这些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学院也注重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实验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主要编写的有:1)《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张富春等主编,2008年2月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
2)张富春主译 兰海燕 马纪等参译 精编蛋白质科学实验指南 科学出版社 2007,1
自编实验教材和讲义有:
3)《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杨洁主编,2005,5
4)《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马东建主编,2006,2
5)《食品分析实验》杨洁主编,2006,2
6)《动物生物学野外实习指导》,吾买尔主编;2004年,2006修订
7)《食品工艺实验指导》,吴旭主编,2005,9
8)《食品技术原理实验指导》,敬思群主编,2005,9
9)《食品专业实习指导》,刘军主编,2006,66. 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我们不仅重视专业教育,同时从多渠道、多方面注重和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养、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我院本科学生考研率一直居于新疆大学前茅。从2003年开始,我院考研率逐年提高,2006、2007年平均达到了33%(包括民族班学生)。从我院每年输送到其他院校或中科院的学生,也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学生的能力还可以从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申请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等方面得以体现。我院二、三年级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人数达到了300多人,其中有100余人参与了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200余人自主申请了学校科研实训项目。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人数逐年增加。实验教学作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培养了学生扎实的实验基本功。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科研素质,实验教师还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组织成立了多个科研兴趣小组,使本科学生尽早参与到真正的科研工作中,鼓励本科学生发表科研论文,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35篇,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各级奖励44项,其中国家级4项,自治区级10项,校级30项。

② 我是“朱”姓,“洪”字辈。想知道宗族起源哪里

朱姓的来源和演变
朱姓起源主要有五大支系:朱襄氏之裔、曹姓、狸姓、子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朱襄氏。朱襄氏族是以蜘蛛为图腾,亦有认为是以赤心木(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为图腾,活动于河南淮阳一带的部落,其后有朱姓,有5 000多年的历史。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舜臣朱虎。朱虎氏族或为朱襄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第二支出自曹姓。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的第五子安,曹姓。曹部落以枣为图腾,始居于陕西周至,后东迁河南灵宝东的曹阳,舜、夏至商初,曹人一直居于曹阳。商朝初再东迁河南滑县东的漕邑,殷商初,曹人被迫东迁于山东定陶。曹部落中有一支朱氏族,居住在曹阳之西南的朱阳,朱人随曹人而迁移,商朝时迁移到河南淮阳原朱襄氏居住过的地方,春秋时为陈国的株邑。西周初,周武王封女婿妫满于陈,夺株邑并入陈国,并封曹姓朱人的后裔曹挟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建立邾国,为鲁国附庸。公元前614年迁到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一部分邾人南迁朱方,今江苏丹徒东南。战国中叶,楚宜王灭邾国,并迁邾人于楚的邾地,今湖北黄冈西北。邾人遂以邾为氏,继而去邑为朱姓。曹姓朱氏是朱姓中最主要的成分。在先秦时期,曹姓朱氏一直活动于豫鲁苏鄂地区,曹姓朱氏的历史也有2 400年。汉朝时沛国(今江苏徐州)成为朱姓最重要的繁衍中心和发祥地。
第三支系出自狸姓。帝尧之子丹朱之后,以名为氏。因丹朱封在丹水流域,在今河南淅水地区,古号丹朱。舜封丹朱为房邑侯,故称房侯,别为狸姓。丹朱部落被舜打败后,族人四散居于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等地,其中一支以丹朱的名为氏。隋唐时期,其后代在沛国相县发展为望族。狸姓朱氏的历史也有4000年之久。
第四支源自子姓。周成王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商祀。战国后期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居于江苏砀山的宋微子之裔公子朱的后代以先祖名为姓。秦汉之际徙于河南南阳,东汉时已发展成朱姓大族,直到唐宋时期,南阳朱姓仍是朱姓中的著名望族。子姓朱氏的历史有2 300年。
第五支系外族和其他姓氏的改姓。从三国以来,重要的由其他姓氏改姓朱的有胡、康、李、范、舒、施等姓,尤其明朝帝王的赐国姓朱,其人数之多、数目之大,是历史上罕见的。魏晋隋唐时,北方战乱和民众大迁移,中原百姓中融入了大量外族的血液,朱姓中也流入外族人的基因。最主要的有:西汉的南越族的朱氏,北魏时鲜卑族慕容部的可朱浑氏族,宋朝金国的女真人兀颜氏族,清朝满洲八旗的乌苏氏、朱佳氏、珠锡哩氏等氏族的集体改姓朱。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最终同化为汉族。
朱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二十大姓之一,尤其在江浙皖地区中极有影响。朱姓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1.3,即每1 000个中国人中姓朱的人至少有13个,总人口大约在1 500余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朱姓历代名人653名,占名人总数的1.4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一位;朱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92,排在第二十一位;朱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9,排在第十二位。
我国朱姓产生过许多世家大族,出现过无数名人。先秦以来,朱姓称帝者25人,先后建立了高居丽、后梁、明等政权。杰出的人物有:西汉大臣朱买臣、高居丽国君朱蠓,东汉大将朱儁,三国时魏国名僧朱士行,东晋名将朱序,南朝梁国大将朱异,唐朝宰相朱敬则、名将朱环、割地称秦的朱沘、割地称冀王的朱滔,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宋朝医学家朱肱、词人朱敦儒、诗人朱弁,南宋理学家兼教育家朱熹、学者朱震,元朝医学家朱丹溪、数学家朱世杰、地理学家朱思本、画家朱德润、戏曲作家朱凯,元明之际学士朱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剧作家朱权、朱有炖、历史学家朱载堉,明清之际学者朱之瑜,清朝书画家朱耷、文学家朱彝尊、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地质学家兼古生物学家朱森,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物理学家朱经武、美学家朱光潜、语言学家朱德熙、民族乐器演奏家朱英、化学下程学家朱亚杰、电子学家朱物华、生理学家朱壬葆、实验生物学家朱洗、鱼类学家朱元鼎、病毒学家朱既明、理论物理学家朱洪元、土壤化学家朱祖祥。还有, 诺贝尔奖物理学家, 朱隶文, 是美国史丹福大学教授.

历史上朱姓的分布和迁移
秦汉时,朱姓已普遍分布于中原和华东地区,尤其在江苏南部兴起,形成江南朱姓大族。同时由中原向西北的陕西挺进,至东汉末,朱姓的足迹已西达四川、南抵福建。唐朝时朱姓已出现在广东。明朝是朱姓的鼎盛时期,朱元璋大封同姓王,大赐国姓朱,这样朱姓迅速地向全国发展,特别是明初向云南的进军和屯垦,使西南地区的朱姓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朝末朱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朱姓大约有1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排在第十位。朱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5.8,占江西省总人口的2.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南(14.3)、江苏(10.4)、浙江(10.2),这四省朱姓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9.3)、安徽(7.6)、湖北(7.4),这三省的朱姓又集中了25。全国形成了赣苏浙皖豫、川鄂两大朱姓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朱姓大约有18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列为第十一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朱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朱姓人口总增加率为69,净增加了76万。明朝时期,浙江为朱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9.4,占省总人口的2.4。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18.3)、江西(13.7)三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甘肃(9.5)、山东(6)、福建(6),这三省的朱姓又集中了22。宋、元、明600余年,朱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同时也向西北和西南运动。东南地区的朱姓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重新形成了苏浙赣鲁、福建、甘肃三块朱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朱姓的人口已达1 512万,为全国第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万增到1 512万,增长了大约8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可能与在明朝灭亡之后,皇族朱姓因遭追杀避国难而改姓,以及由其他姓氏所改的朱姓又纷纷改回原来姓的缘故有关。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14.8)、广东(10.5)、浙汀(9.8)、河南(8.9)四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四川(6.1)、安徽(5.8)、湖南(5.1)、山东(4.6),四省的朱姓又集中了21。江苏为朱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3。全国形成了苏浙皖的朱姓高密度聚居区。在近600年期间,朱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南方和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当代朱姓的分布频率
朱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每平方公里的朱姓人口达到6.4人以上,有的地区最高达到11人以上。密度最高的(6.4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2.1,朱姓人口大约161万;3.2-6.4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4,朱姓人口大约283万;1.6-3.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5.1,朱姓人口大约767万;不足1.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5.4,朱姓人口大约301万。
朱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朱姓在华东地区的长江三角洲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江苏南部、浙江、安徽东南。广东珠江三角洲、云南昆明地区,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6以上,杭嘉湖地区高达3,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5;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大部、福建、广东大部、云南大部、黑龙江东部和西北,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2-1.6,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9.2;在青海湖以东的其他地区、新疆西北,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一1.2,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2.8;其他地区,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4,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3.5。
血型分布特征
朱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497万,占32.9;A型437万,占28.9;B型440万,占29.1;AB型138万,占9.1。朱姓总人口1 512万。
江苏大部、浙江大部、安徽南部地区是朱姓人口最密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3,朱姓220万,约占朱姓总人口的14.6。其中O型76万,A型66万,B型59万,AB型19万。
苏浙皖其他地区、冀鲁豫、川鄂湘赣、闽粤、滇中北、黔北、甘南、青东南、宁夏、陕南、辽吉黑、内蒙古东部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1.3,朱姓991万,约占朱姓总人口的65.5。其中O型325万,A型287万,B型289万,AB型90万。
其他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1.1,朱姓301万,约占朱姓总人口的19.9。其中O型96万,A型84万,B型92万,AB型29万。 一.朱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四大姓,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在台湾排名第三十二。朱姓原作邾姓,出自曹姓。其祖先曹挟,是古帝颛项的后代,被周武王封在邾,建立了邾国。因为邾国比较弱小,就依附于强大的鲁国。到战国时期,邾国被楚国灭掉,邾国的王室成员逃到沛,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又把“邾”的右半边去掉,就成了朱姓。 发展和演变:朱姓也有另外一个起源,是说帝舜时有一个大臣叫朱虎的,他的子孙也以朱为姓。虽然这一支的时间比较早,但朱虎的后代却没有资料可以查证。朱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沛县,丹阳,吴郡,钱塘,谯郡,义阳,太康,洛阳,长沙,南康,吉安,建阳,庐陵等。朱姓名人,尚有朱子清、朱子谦等。

二,朱、庄、严三姓联宗 1970年,生活于台湾、香港的朱、庄、严三姓发起并完成联宗,编辑出版《朱庄严氏大族谱》。[15] 三姓得以联宗的历史因缘并不单一,而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庄、严二姓原姓“庄”,后因避讳而改姓“严”。郑樵《氏族略第六》避讳第八:“庄氏避汉明帝讳,改为严氏。”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籍氏避项羽讳,改为席氏”,“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帅氏”等等。《朱庄严氏大族谱》转载《香港庄严宗亲总会会刊》中的《庄严氏族考》一文,作者严既澄,所述庄、严二姓渊源颇详,兹引如下: 庄、严二氏,均导源于春秋时代之楚国,原属芈氏。至春秋末叶,楚庄王之后裔,始有改称庄氏者,此亦我汉族古代以谥为氏之例。惟在楚庄王之前,宋国已先有庄氏之族,见于《左氏传》;其地区亦在今河南省之东南部,与楚国领土相毗连。宋国之庄氏苗裔不多,远不如楚国之一支。故今日回溯我族之起源,仍当以楚庄王之后裔为主,而以宋国之庄氏为旁支。当时楚国幅员甚广,至战国时代,且一跃而为七雄之一,与鲁省之齐国,同为新兴之秦之劲敌。由是庄氏之族人,亦随政治势力之扩张,而遍布于中原各地;惟仍以楚国本部所辖之豫、鄂、湘、桂,以及吴越两国之领土为宗支最繁。至东汉明帝时,以明帝名庄,乃讳庄为严,所有西、东汉严姓之著名人物,殆均为庄氏所改称。大抵两汉时通都大邑之中,当不复有以庄为姓者;惟山陬海隅、政令不及之处,或不免有一仍旧贯者。至晋、唐以后,恢复本姓者渐多,从此庄、严二氏遂并行于中国各地。 庄、严二姓以东汉明帝以前之庄姓,为二姓联宗的根据。因此,庄、严异姓联宗的性质,大致接近于本文第一节讨论的源于同一古姓的异姓联宗类型。 第二,朱与庄、严联宗的根据,源于赘婿关系。《朱庄严氏大族谱》载有《朱庄严三姓渊源》一文。此文原作者为庄氏龟洋十二世孙庄英玉,作于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岩岭十九世孙庄顺安(序平)于1968年改写。移录如下: 夫始三郎庄公,号太平山老人,系唐黄门都监庄森公之第十三世孙也,父庄杉公,母苏氏;先世乃广东潮州府揭阳县人氏。值宋末元初,世景扰攘,屡遭兵燹;父祖避乱,侨居大埔县神前乡狮子口住焉。不幸年幼失怙,依伯松公教养。迨元至治二年(1322),公年廿七,未娶也。素谙勘舆之道,因游于霞漳靖邑永丰里龟洋社。有朱开山公者,邑首富也,一子早哀。公游来朱家看地有素,朱翁以公性行端悫,笃信忠义,甚器之,许以故男妇何氏,招婿入嗣,依以为老。公事双亲,犹生身父母;翁视东床,犹如己出。翁婿相得,一家圆融,乐莫大矣。何氏生二子,朱翁无嗣,公承业垂统。厥后建祠祭祀,配以必文、必华二孙,盖不忘所自也。而庄公特祠,不与朱翁同庙,礼也。自是朱嗣庄续,传统四百星霜,裔孙何止巨万,诚吾朱、庄不祧之祖也。 洎夫明清变革之际,皇明沦亡,国姓遭劫,族人唯恐罹祸,因而倚附于庄氏者众。及至局势大定,满清虽停止杀戮,惟代远族繁,子姓混淆不清,且鲜有再复朱氏本姓者,故而相议朱、庄不通婚姻,以示同气连枝之意也。 复考庄、严二氏联宗,其在汉以前原为一姓,以有嫌名之讳,遂成音义之分。氏虽各判,系本同源。昔者漆园作吏,庄周并称道家之祖;富春垂钓,严光独具高义之风。至若考亭世德,朱熹穷理道贯孔孟,皆我三姓先祖之光,抑亦后人之矩范也。 据此可知,朱、庄、严三氏得以联宗,是因为在元中期庄氏通过“招婿入嗣”的方式与朱氏发生了世系联系。[16] 根据元代制度,庄氏入赘属养老女婿性质,俗称“补代”,故所生子姓朱,在法律上属于朱姓后裔,即“朱嗣庄续”。[17] 因此,在朱氏聚居的地区,庄、朱二姓祖先分庙祭祀,庄氏不具正式祖先的地位,只是一个“特祠”,其目的是将庄氏世系与朱氏世系作并列的对照,以示父系血统渊源,是所谓“不忘所自”。清初朱氏子孙为避牵连,一时间有改姓庄氏的趋向。这一行为在世系关系上属于向庄(严)氏的“归宗”或“复姓”。由于年代久远,“子姓混淆不清”,改、避已意义不大,只能相约不通婚姻,以免世系过于混乱;最后,在朱、庄、严三姓间,构成了异姓联宗关系。这一解释,大致上说明了三姓联宗的历史渊源。 庄、严二姓联宗尚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朱、庄、严三姓联宗显然只是始三郎庄公后代所能接受的一个特例。
我有一个同学是朱元璋的后代,他只记得他们家谱前二十个字是”高瞻祁见佑,厚载弈长由”和明史上皇帝的排辈是一样的 我也是朱姓, 的确, 回看明朝的皇帝的心理分析, 我竟然发现了, 在我血液里也有那么个因子. 怎么说好呢? 期望, 那个自认元章后人的, 跟本人联系. 电邮 - [email protected]

③ 自拟题目作文。一位杰出的画家少见地给驴子画了一幅肖像。

1、贝多芬生活的时空,前有康德,后有尼采,左有莫扎特,右有歌德,周边还有左拉和拿破仑、俾斯麦和米拉波,以及丹东……那是一个"千山风雨啸青锋"的欧洲大陆,惟其如是,才有了音符的狂飙从他的五线谱上挟势飞腾;惟其如是,他才得以借用拿破仑的十指,向世界,向冥冥中的命运,奏响了他的《英雄交响曲》! 2、半夜,卫灵公跟南子对坐长闲谈,听见王宫外面的马路上,一辆马车远远驰来,从车轮跟路面接触震动发出的声音,可以推断车上坐着一个人。 马车一步一步来到王宫门外,车声稍稍停顿一下又响了起来,现在的声音跟刚才的不同,车上的人显然已经下车。马车走过王宫大门以后,重新又恢复了较为深重的响声,马车的主人又回到了车上。 卫灵公对南子说,车上的人一定是蘧伯玉。第二天一问,果然不错。南子问卫灵公是怎么知道的,卫灵公说,依照规定,坐车的人经过王宫门外要下车步行。当时深更半夜,路上连一个行人也没有,除了蘧伯玉这样的君子,谁还肯守这个规矩? 3、有一次,齐国的国君要封扁鹊为"天下第一神医"。然而扁鹊却坚决不受,说自己并不是天下第一,自己的两个哥哥医术都比他高明。国王闻之稍感不解,问道:既然你的两个哥哥的医术都在你之上,为何此二人名不见经传?扁鹊答道:"我二哥扁雁能够治大病于小恙,还在那些重大疾病只出现微小症状之时,就能加以诊断并及时根治。所以他只是在家乡的村里小有名气,村里人知道有小毛病可以去找二哥。而大哥扁鸿的医术更加出神入化,能够防病于未然,只要看人一眼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可能得什么毛病,然后在其得病之前就及时治疗。所以只有家里人知道大哥的医术高明,连村里人都不知道大哥的水平。只有我扁鹊,既不能治大病于小恙,又不能防病于未然,等到我妙手回春时,病人已经病入膏肓了,所以我的两个没有名气的哥哥才是神医,而我只是名满天下的名医。" 4、在美国麻省Amherst 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有意思的试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 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大约500磅的压力。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当研究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南瓜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并且发现它已经无法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试图想要突破包围它的铁圈。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它的的根部甚至延展超过8万英尺,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 5、罗杰依.黑曼在美国《未来学家》杂志上撰文指出,要想成为21世纪最受社会欢迎的人应该具有以下七种技能: 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广泛地搜集信息和理解它们并将之用于引导公司走向未来。 要有广泛的专业技能。子解并会维护各种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产品销售系统乃至水管维修系统。 要有校强的组织能力。许多部门需要在物资供应、工作程序以及贸易往来、财政机遇等诸多方面予以组织或重新组织。 说服他人的能力。在21世纪,推销技巧比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还要重要,一个有成效的工作人员应当善于向他人介绍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使人能理解并支持某一特殊见解。细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措辞准确的文笔,平和的语言,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这些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21世纪,商业环境的节奏会更快,只有有限的宝贵时间来消除一些误解。一个不善于交流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的。 善于学习的能力。这一点比上述每一项都重要。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发展为学习力的竞争。信息更新周期已经缩短不足5年,危机每天都会伴随我们左右。 6、《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央其当面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或不解,大师微微一笑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你觉得这个答案好不好?

④ 请问朱氏家族

始祖崇泰公,二世显忠,三世天生字祥明,山东人,生于宋宝庆3年(1227),咸淳元年(1265)授湖广平节度使,因旨贬营道州卫,终于住所。湖南省道县禾塘下村,我们这里有好几万姓朱的。

⑤ 请问元代有什么名人,请写出他们的事迹和名言!!!!谢谢!!!!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大都人(今河北安国),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有关关汉卿生平的资料缺乏,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见其大略。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太医院尹”别本《录鬼簿》作“太医院户”。查《金史》或《元史》均未见“太医院尹”的官名,而“医户”却是元代户籍之一,属太医院管辖。因此,关汉卿很可能是属元代太医院的一个医生。《拜月亭》中,他有一段临床诊病的描写,宛若医人声口,可以作为助证。
元末朱经《青楼集·序》载:“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流连光景。”杜散人即杜善夫,是由金入元的作家,白兰谷即白朴,金亡(1234)时才8岁,估计关汉卿的年代同他们接近,也是由金入元的作家,关汉卿今存〔大德歌〕10首,“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 (1297~1307),上距金亡已70年左右。由此可以推断出关汉卿约卒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以后,他的生年,估计在1220年左右。《录鬼薄》作者钟嗣成称关汉卿为“前辈已死名公”,说“余生也晚,不得预几席之末”。《录鬼簿》成书于1330年,故将关汉卿卒年定在1300年左右,当去事实不远。
南宋灭亡(1279)之后,关汉卿曾到过当时南方戏曲演出的中心杭州,写有〔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套曲(中有“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句)。还曾到过扬州,写曲赠朱帘秀,有“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句。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勾栏伎艺的戏曲家,《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代臧晋叔《元曲选·序》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关汉卿在元代前期杂剧界是领袖人物,玉京书会里最著名的书会才人。据《录鬼簿》、《青楼集》、《南村辍耕录》记载,他和杂剧作家杨显之、梁进之、费君祥,散曲作家王和卿以及著名女演员朱帘秀等均有交往,和杨显之、王和卿更见亲密。

马致远,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另外,叫马致远的著名人物还有西安交通大学马致远教授等。

马致远(1251?-1321),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约略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5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东篱乐府》。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已被载入初一课本。有名家评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佑二年。

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在统一前夕,命令制订新历法,由张文谦等主持成立新的治历机构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在学术上则王恂主推算,郭主制仪和观测。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当时,有杨恭懿等来参予共事。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王恂、郭守敬等人曾研究分析汉代以来的四十多家历法,吸取各历之长,力主制历应“明历之理”(王恂)和“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取得许多重要成就。
郭守敬和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出我国古代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为了编历,他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测出的北极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致。
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
为纪念郭守敬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定出至元十四年到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他又结合历史上的可靠资料加以归算,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
中国古历自西汉刘歆作《三统历》以来,一直利用上元积年和日法进行计算。唐、宋时,曹士等试作改变。《授时历》则完全废除了上元积年,采用至元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作为计算的出发点,以至元十八年为“元”,即开始之年。所用的数据,个位数以下一律以100为进位单位,即用百进位式的小数制,取消日法的分数表达式。
晚年,郭守敬致力于河工水利,兼任都水监。至元二十八至三十年,他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运河(即白浮渠和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任昭文馆大学士兼知太史院事。他主持河工工程期间,制成一些精良的计时器。

⑥ 目前孙姓的人口数量

宋朝时期,孙姓大约有105余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1.4%,为宋朝
孙氏分布
第十一位大姓。孙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中国孙姓总人口的11.8%。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这四省孙姓大约占全国孙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北、四川、浙江、湖南、湖北等。中国形成了长江以北孙姓为主力的布局,以及皖豫鲁苏、长江流域两个集中分布的孙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孙姓大约有1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3%,为明朝第十四位大姓。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江苏、江西,这四省孙姓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60%,浙江为孙姓第一大省。
当代,孙姓的人口已达约两千二百十五万三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38%左右。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二省,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黑龙江、河北、江苏、辽宁、吉林、安徽六省,又集中了41%。 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孙姓总人口的大约18%。以长江为分水岭,形成了孙姓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华东沿海省份连接东北三省是孙姓分布高频率地带。
孙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山东、京津、河北大部、黑吉辽、内蒙古东部、苏皖北部、河南东端,孙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8%以上,最高可达3.3%,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0.6%,居住了大约50%的孙姓人群。在陕西、山西、河北西部、宁夏大部、新疆西北、内蒙古中部、河南大部、湖北北部、苏皖南部、浙江、福建,这一区域的孙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2%一1.8%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0.2%,居住了大约21%的孙姓人群。

⑦ 毛泽东生活中的故事!!!

故事之一, “求书”的故事

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等的信⑴第四部分求学问题中写到:“极端赞成诸君共同研究及分门研究之两法。诸君感于散处不便,谋合居一处,一面工作,一面有集会机缘,时常可以开共同的研究会,极善。长沙方面会友本在一处,诸君办法此间必要彷行。至分门研究之法,以主义为纲,以书报为目,分别阅读,互相交换,办法最好没有.子升举力学之必要,谓我们常识尚来充足,我们同志中尚无专门研究学术者,中国现在尚无可数的学者,诚哉不错!思想进步是生活及事业进步之基。使思想进步的唯一方法,是研究学术。弟为荒学,甚为不安,以后必要照诸君的办法,奋发求学。”

1929年11月28日,毛泽东在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传部部长的李立三的信⑵中写到:“我知识饥荒到十分,请你时常寄书报给我,能抽暇写信指导尤幸。”

同一天,毛泽东在致中共中央的信⑶中写到:“四军党内的团结,在中央正确领导之下,完全不成问题。陈毅同志已到,中央的意思已完全达到。惟党员理论常识太低,须赶紧进行教育。除请中央将党内出版物(布报,《红旗》,《列宁主义概论》,《俄国革命运动史》等,我们一点都未得到)寄来外,另请购书一批(价约百元,书名另寄来),请垫付,寄付地点‘ ’。我们望得书报如饥似渴,请勿以事小弃置。”

1939年1月17日,毛泽东在致当时任陕北公学教授的中国问题教研室主任的何干之的信⑷中写到:“你的两本新书如出版时,盼各付我一本。”

从上述毛泽东“奋发求学”、“知识饥荒到十分” 、“望得书报如饥似渴,请勿以事小弃置”、 “盼各付我一本”的通信用词中,可见毛泽东求书求学的迫切心境。其中,1929年11月28日给中共中央的信,提出“惟党员理论常识太低,须赶急进行教育”,并要求中央寄给党内出版物和代购一批理论书籍。在当时戎马倥偬的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这样急迫地提出提高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问题,是很有见地的。

故事之二, “搜书”的故事

1943年,毛泽东给时任他的秘书胡乔木的信⑸中写到:“请你就延安能找到的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不论是翻译的,写作的,搜集若干种给我。听说有个什么苏联作家写了一本猴子变人的小说,我曾看过的一本赖也夫的社会学,张伯简也翻过(或是他写的)一本《社会进化简史》,诸如此类,均请收集。”

故事之三, “抄书”的故事

1944年4月29日,毛泽东在致李鼎铭的信⑹中写到:“《永昌演义》前数年为多人所借阅;近日鄙人阅读一过,获益良多。并抄存一部,以为将来之用。……此书赞美李自成个人品德,但贬抑其整个运动。实则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的是农民战争,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伟大的农民战争,就是两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这个运动起自陕北,实为陕人的光荣,尤为先生及作者健候先生们的光荣。此书如能按上述新历史观点加以改造,极有教育人民的作用,未知能获作者同意否?”

故事之四,“摘书”的故事

1937年4月,继艾思奇《大众哲学》出版之后,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了艾思奇以答读者问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哲学与生活》一书。1937年9月,毛泽东作了《艾著〈哲学与生活〉摘录》。摘录中,毛泽东对艾思奇《哲学与生活》一书中的一个论点提出质疑。艾思奇的论点是:“差别的东西不是矛盾,例如笔、墨、椅子不是矛盾。但如果懂得推移和变化的原理,就知差别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矛盾,倘若某两件差别东西同时同地在一起且发生互相排斥的作用时,就成为矛盾了。例如店员与作家本无矛盾的,如果某店员有了写作兴趣而想成为作家时,二者就在统一体里互相排斥,也就成为矛盾了。”

毛泽东在摘录艾思奇的这个论点后,写了一段话:“根本道理是对的,但‘差别不是矛盾’的说法不对。应说一切差别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矛盾。一个人座椅摇笔濡墨以从事作文,是因为人与作文这两个一定的条件把矛盾的东西暂时统一了。不能说这些差别不是矛盾。大师傅煮饭,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一定的条件下统一起来。店员与作家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统一起来。半工半读,可以把工读统一起来。差别是世上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矛盾,故差别就是矛盾。这就是所谓具体的矛盾。艾的说法是不妥的。”

毛泽东不仅摘录艾思奇《哲学与生活》一书的论点,而且还为此于1937年致信艾思奇。信⑺中写到,“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挑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

据有关资料介绍,艾思奇把这封信读了再读,感到无限亲切。看来毛主席可能是读了他所写的一切哲学著作了,而并不限于《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这从他写的“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句中的一个“中”和“更”就说明了这一切。他读得是那么认真仔细,“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而且要当面告诉”,但不知是哪个地方使毛主席有疑点呀?于是,他又翻开了写有“艾思奇哲学与生活摘要”的毛主席摘抄的手书来看,他一页一页地翻阅仔细看下去,翻到第14页末尾,看到毛主席写的前面那段话。

故事之五,“购书”的故事

1936年10月22日,毛泽东在给当时代表中国共产党在西安做统一战线工作的叶剑英和当时在红军与东北军之间做联络工作的刘鼎的信⑻中写到:“(二)要买一批通俗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哲学书,大约共买十种至十五种左右,要经过选择真正是通俗的而又有价值的(例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柳湜的《街头讲话》之类)每种买五十部,共价不过一百元至三百元,请剑兄经手选择,鼎兄经手购买。在十一月初先行选买几种寄来,作为学校与部队提高干部政治文化水平之用。在外面的人,一面工作,一面要提倡看书报。

买来的军事书多不合用,多是战术技术的,我们要的是战役指挥与战略的,请按此标准选买若干。买一部孙子兵法来。”

故事之六,“借书”的故事

1944年7月28日,毛泽东在致时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的信⑼中写到,“《明季南北略》及其他明代杂史我处均无,范文澜同志处或可找得,你可去问询看。《容斋随笔》换一函送上,其他笔记性小说我处还有,如需要,可寄送。”

故事之七,“荐书”的故事

1941年9月29日,毛泽东在给中央研究组及高级研究组各同志的信⑽中,强调学习方针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理论以“研究思想方法论为主”,实际是“看六大以来的文件”。这封信是在中央政治局九月扩大会议期间写的,要求党的高级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为全党的普遍整风作重要的准备。信中还写到,“请各同志首先看下列材料:(一)《左派幼稚病》(用1939年解放社版);(二)艾译《新哲学大纲》第八章‘认识的过程’(即《哲学选辑》第四章);(三)李译《辩证唯物论教程》第六章“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四)河上肇《经济学大纲》的“序说”(已油印发出)。

19943年12月24日,毛泽东在读了1930年9月由成嵩翻译、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从猿到人》一书[书中包括恩格斯的《劳动在由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人类进化的过程》(《〈自然辩证法〉导言》中的一段)两篇和哥列夫(即郭烈夫)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达尔文主义》一篇]后,致信⑾并将此书推荐给刘少奇。信中写到,“此书有恩格斯两篇短文,十分精采,可以看。郭烈夫的一篇亦可一阅。郭烈夫的《唯物论》,瞿秋白曾有译本,我看过,还好,后来听说他犯有错误,我还不知其错误究在何处。我正在找其他唯物史观的书看,看后再送你。”

故事之八,“寄书”的故事

毛泽东给青年、包括他自己的孩子的几封书信中,向他们指出学习和工作的努力方向,期望他们健康地成长。1946年1月8日给在苏联学习的蔡博等五位青年的信,指出新中国需要很多的学者及技术人员,鼓励他们向这方面努力。

1939年8月26日,毛泽东在致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信⑿中写到:“岸英、岸青二儿:

你们上次信收到了,十分欢喜!

你们近来好否?有进步否?

我还好,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觉得很不满足,不如你们是专门学习的时候。

为你们及所有小同志,托林伯渠老同志买了一批书,寄给你们,不知收到否?来信告我。”

1941年1月31日, 毛泽东在致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信⒀中写到:“你们长进了,很喜欢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小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收到,真是可惜。现在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

“我的身体今年差些,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

故事之九,“改书”的故事

1940年,毛泽东在致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肖向荣的信⒁中写到,“战士课本写得很好。第一第二第四课看了,可即付印。第三课望送来看,须加修改,要将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亲日派大资产阶级与非亲日派(即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大地主与中小地主及开明绅士,加以区别。宣传部正在付印的一本书中,我已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二章关于这一部分加了修改,请你向罗迈同志索取一阅。在第三章中,主要应说各阶级对抗日的态度,才有现实意义,亦请加以注意。”

故事之十,“传书”的故事

1936年9月11日,毛泽东在致彭德怀、刘晓、李富春的信⒂中写到:“(一)同意富春办法,组织流动图书馆。(二)明日即开始寄第一次书十本,先交富春,停三天转寄彭刘,停一星期。(三)各同志务必按时寄回,以免散失。(四)以后将一星期或十天寄一次。”

故事之十一,“定书”的故事

1936年,毛泽东在致林彪的信⒃中写到:“还有一点就是三科的文化教育(识字,作文,看书报等能力的养成),是整个教育计划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之一”……“如果学生一切课都学好了,但不能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仍是很有限的。如果一切课学了许多,但不算很多也不算很精,但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一种常常用得的基础工具了。如果你同意此意见,那我想应在二三两科,在以后的四个月中,把文化课(识字,作文,三门)更增加些,我意把它增加到全学习时间(包括自修时间)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请与瑞卿同志考虑这个问题”

故事之十二,“订书”的故事

1941年3月1日,毛泽东在给当时在重庆负责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周恩来和协助周恩来工作的董必武的信⒄中写到,“自三月一日起,请代订下列日报各一份;中央日报,扫荡报,新蜀报,新民报,时事新报,新中国日报,华光日报,国家社会报及云南各种报纸。并请即向重庆中四路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代购下列书刊;四川经济参考资料,贵州经济,日本对支经济工作,列强军事实力,中外经济年报(三九、四0年版),中外经济拔萃(创起全要)。以上书刊请妥托该所直寄。又前托购商务版中国工业资本问题,亦请挂号邮寄。”

故事之十三,“著书”的故事

1939年1月17日,毛泽东在致当时任陕北公学教授、中国问题教研室主任何干之的信⒆中写到:“我们同志中有研究中国史的兴趣及决心的还不多,延安有陈伯达同志在作这方面的研究,你又在做民族史,这是很好的。盼望你切实地做去。我则有志未遂,我想搜集中国战争史的材料,亦至今没着手。我的工具不够,今年还只能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为主,将来拟研究近代史,盼你多多指教。”

据有关资料介绍,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住了10年,他博览群书,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时在他的书架上摆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还有许多线装的中国史书。在这期间,他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共撰写了100多篇文章,后来收入到《毛泽东选集》中的就有92篇。《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等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在延安时期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写的。

故事之十四,“译书”的故事

1942年9月15日,毛泽东在致何凯丰的信中强调大批翻译马恩列斯著作的重要性,信⒇中说:“整风完后,中央须设一个大的编译部,把军委编译局并入,有二三十人工作,大批翻译马恩列斯及苏联书籍,如再有力,则翻译英法德古典书籍。我想亮平在翻译方面曾有功绩,最好还是他主持编译部,不知你意如何?不知他自己愿干否?为全党着想,与其做地方工作,不如做翻译工作,学个唐三藏及鲁迅,实是功德无量的。”

故事之十五,“评书”的故事

在《毛泽东书信选集》中,有许多是毛泽东同党内外一些学术界、文艺界的知识分子和著名人士的通信,这些通信,除了真诚地同他们交朋友,平等地谈心和交换意见,热情地支持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多接触群众,接触实际,帮助他们思想上的进步外,再就是谈与“书”有关的话题。尤其是对学术、文艺工作提出一些指导的意见。在历史学方面,有谈范文澜对经学的批判,也有谈吴晗的《朱元璋传》。在文学艺术方面,谈到了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现代话剧,郭沫若的历史话剧,开创旧剧革命新局面的《逼上梁山》,艾青论秧歌剧的小册子,还谈到丁玲的特写,肖三的诗歌;在哲学方面,有对艾思奇著作的评价,也有对研究孔子、墨子、老子的哲学文章详尽地提出意见。等等。其中,1939年2月1日,围绕《墨子哲学思想》毛泽东致陈伯达的信和1939年2月22日围绕孔子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给张闻天的两封长信,对研究孔子、墨子、老子的哲学文章提出的详尽意见,就很有代表性。

故事之十六, “发书”的故事

1942年1月23日,毛泽东在致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和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谭政和莫文骅的信①中写到,“将四军九次大会决议多印数千份,发至留守部队及晋西北部队,发至连长为止,每人一本,并发一通知,叫他们当作课材加以熟读。(各级干部均须熟读)”

故事之十七, “励书”的故事

1944年3月,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著名的史论著作《甲申三百年祭》。文中叙述了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在攻入北京推翻明朝以后,若干首领腐化并发生宗派斗争,以致陷入失败的过程。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说:“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并于同年11月在致郭沫若的信⒅中写到:“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十分不敢当;但当努力学习,以副故人期望。武汉分手后,成天在工作堆里,没有读书钻研机会,故对于你的成就,觉得羡慕。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但不敢作正式提议,恐怕太累你。……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

⑧ 新疆与浙江的区别

新疆

概述
① 省名,清末设置,辖境相当于约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② 自治区名,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或新。

地理位置

自治区政府驻乌鲁木齐市。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面积166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除东南联接甘肃、青海,南部联接西藏外,其余与8个国家为邻,即东北部与蒙古毗邻,北部同俄罗斯联邦接壤,西北部及西部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部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界,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里,是我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口岸最多的一个省区,这使新疆对外开放具有得天厚的地缘优势。

行政区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我国1955年10月1 日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行政区包括23个市、7个地区、5个自治州、68个县和自治县。23个市:自治区管辖地级的乌鲁木齐市(自治区首府)和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交兵团管理的5个县级市);其余16个县级市交所在的自治州或地区代管:哈密市、吐鲁番市、阿克苏市、喀什市、和田市、伊宁市、塔城市、阿勒泰市、奎屯市、博乐市、昌吉市、阜康市、库尔勒市、阿图什市、乌苏市、米泉市。7个地区: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5个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68个县中有6个民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人口

截止2004年底,新疆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锡伯族4.08万人,满族2.41万人,乌孜别克族1.42万人,俄罗斯族1.13万人,达斡尔族0.67万人,塔塔尔族0.4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共10.79万人。

气候

新疆远离海洋,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空气干 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北疆山区的年降水 量可达500-600毫米,而南疆的且末、若羌年平均降水量仅约10毫米,为全国降水量 最少的地区。

一般说,冬季气温北疆高于南疆,夏季气温南疆高于北疆。最冷月( 1月 ), 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度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 零下50.15度,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号称“火洲” 的吐鲁番为33度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度,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 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之说。

山脉

新疆北部有阿尔泰山,南部有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天山,

天山作为新疆象征,横贯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习惯上把天山以南地区叫南疆,天山以北地区叫北疆,把哈密、吐鲁番盆地叫东疆。

水资源

新疆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孕育汇集为500多条河流,分布于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较大的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玛纳斯河、乌伦古河、开都河等20 多条。许多河流的两岸,都有无数的绿洲,田园阡陌,村镇相望,颇富“十里桃花万杨柳”的塞外风光。这是新疆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息活动的主要基地。新疆有许多自然景观优美的湖泊,总面积达9,700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0.6%以上,其中有著名的十大湖泊:博斯腾湖、艾比湖、布伦托海、阿雅格库里湖、赛里木湖、阿其格库勒湖、鲸鱼湖、吉力湖、阿克萨依湖、艾西曼湖。

新疆境内绵连的雪岭,林立的冰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计1.86万余条,总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面积的42%,冰储量2.58亿立方米,是新疆的天然“固体水库”。新疆的水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前列,有待于大力开发。

大沙漠占全国沙漠面积的2/3,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为33.6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上的鲁卜哈利沙漠。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8,00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沙漠。新 疆沙漠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

宗教

新疆是多宗教地区。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喇嘛教(藏传佛教)、佛教、 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萨满教,其中伊斯兰教为维吾尔、哈萨克、回、 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东乡、保安等10多个民族所 信奉。伊斯兰教在新疆社会生活中有着较大的影响。现在全疆各地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和其他宗教活动场所包括喇嘛庙、天主教堂等,共23,000多处,充分满足了各族信教群众的需要。

新疆宗教组织主要有伊斯兰教协会、伊斯兰经学院和佛教协会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高校有: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塔里木大学等。

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省份。

=======自然地理 =======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杭州。

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

=======资源特色 =======

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2004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橘、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盖率达59.4%,居全国前列。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3种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浙江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萤石居全国第2位。

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全国第5位。岸长水深,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90.4公里,占全国的1/3以上,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105.8公里。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浙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色明显,知名度高。

=======风景名胜 =======

浙江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境内山陵绵延起伏,平原阡陌纵横,江河滔滔不绝,海岛星罗棋布,山、河、湖、海,滩、林、洞、泉,构成了一幅幅或雄、或奇、或险、或幽,或静若处子、或动若蛟龙,或欲比天高、或试比海深,或如泼墨山水、或似万马奔腾的美丽画卷。奇山异水,哺育出一代代杰出人物,吸引了一批批四方豪客,在浙江大地留下了一处处人文古迹。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有西湖、富春江-新安江、雁荡山、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楠溪江、嵊泗列岛、双龙洞、仙都、雪窦山、浣江-五泄、江郎山、仙居等1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大佛寺、方岩、烂柯山等4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杭州、宁波、绍兴、衢州、临海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2座;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9个;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森林公园20个。

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纵横交错的风景名胜,遍布全省。浙东一片,可以游水乡,谒佛国,亦可寻觅唐诗之踪。西湖、东湖、东钱湖、溪口、普陀,一路行来,水网交织,阡陌纵横,山水绵延,直通大海,沿途有中国最典型的水乡风貌;杭州灵隐寺、净慈寺,新昌大佛寺、南岩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保国寺、雪窦寺,天台国清寺、德清觉海寺、龙兴寺,普陀普济寺、慧济寺、法雨寺,佛学深厚,慈航普度;西子湖畔、山阴道上、穿岩十九峰、谢灵运古游道、天姥石城、石梁飞瀑等,李白、杜甫、刘长卿、宋之问、元稹、王勃、贺知章、温庭筠、杜牧等400多位唐代诗人留下了一处处行踪和上千首诗作。浙南一片,北接括苍,东临大海,以奇山异水、飞瀑流泉著称海内。温州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台州天台山、神仙居、古长城,丽水仙都峰、石门洞、南明山,山水雄奇,名胜众多,目不暇接。浙西一片,集天地之灵气,聚山川之精华。从杭州出发一路上行,西湖、富春江-新安江以及安徽黄山3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连成一线,不愧为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富阳鹳山、桐庐瑶琳洞、建德小三峡、淳安千岛湖、金华双龙洞、衢州江郎山、浙西大峡谷、开化钱江源等,山水如画,美不胜收。杭徽公路经天目山,可直达安徽黄山。浙北一片,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富饶的杭嘉湖平原,这里是著名的蚕乡,是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南浔、西塘、乌镇、新市等江南古镇,古迹尚在,风物犹存;莫干山、龙王山、南北湖等避暑胜地,环境独特,景色宜人;海宁钱江潮、安吉竹种园、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等,气象万千,蔚为大观。这里还与苏州、无锡、宜兴等地共同形成了古运河-太湖旅游区。

⑨ 新疆大学2010年考研专业目录...参考书...考试大纲..

新疆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导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1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93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复试科目:哲学史
_ 01经济哲学 罗淑荣
_ 0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 赵新居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复试科目:哲学史
_ 01科学哲学 秦裕华
_ 02科学技术与社会 罗淑荣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2政治学原理④802综合(国际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复试科目:邓小平理论
_ 01当代国际与世界社会主义 张家飞 韩隽
_ 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李爽 杨丽
030206国际政治 2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2政治学原理④802综合(国际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复试科目:战后国际关系史
_ 01东欧中亚研究 祝政宏
_ 02中国西部与周边国家关系 吴福环 冯怀信
_ 03当代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张先亮 张家飞 韩隽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1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④80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复试科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著作选读
_ 01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 姜勇 黄达远
_ 02中国民族政策研究 王颖 吴琼 陈旭
_ 03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现代化 王茜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1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4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④8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复试科目:政治学原理
_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姜勇
_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李爽 杨丽 许尔才
_ 03思想政治教育 朱瑛 王霞
120401行政管理 2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5政治学④805行政管理学 复试科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_ 01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高新生 吴琼 王国新
_ 0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刘闽 王建基 周永华 朱新武
_ 03公共危机管理 曾庆忠 雷霆 杜孝珍 戢广南
002经济与管理学院 105
020101政治经济学 2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03数学三④806经济学基础 复试科目: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_ 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吴一丁 阿布里克木
_ 02区域经济与国际化 毛克贞 阿不都热扎克·铁木尔
_ 03宏观经济运营研究 赵军 孙景兵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03数学三④806经济学基础 复试科目: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_ 0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大系统研究 何伦志 陈晓 康马尔丁
_ 02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秦放鸣 吕雁琴 肖英
_ 03人口与环境经济研究 李中耀 艾尼瓦尔·聂基木 巩勇 马晓钰
020207劳动经济学 9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03数学三④806经济学基础 复试科目: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_ 01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秦放鸣
_ 02收入与分配研究 李金叶
_ 03社会保障研究 李育冬
120202企业管理 2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03数学三④807管理学基础 复试科目:西方经济学、管理学
_ 01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孙慧 巴吾尔江
_ 02营销与企业财务管理 孙兰凤 李莉 李咏梅 徐晓莉
_ 03生产运作与组织管理 王志坚 王玉莲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9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03数学三④807管理学基础 复试科目:西方经济学、管理学
_ 01技术进步系统研究 何伦志
_ 02技术创新管理 邓峰
_ 03项目管理 汤一溉
460100工商管理硕士 15 ①-无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④--无 复试科目:政治、英语
_ 00不分方向
003法学院 77
030101法学理论 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6法理学④808综合基础(含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复试科目:宪法学、法理学
_ 01法理学 韩永初
_ 02比较法律文化 王照东
030105民商法学 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6法理学④808综合基础(含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复试科目:商法学、法理学
_ 01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研究 白洁
_ 02民商法研究 王芳
030109国际法学 1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6法理学④808综合基础(含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复试科目:国际法学、法理学
_ 01国际法 秦鹏 阿里木·热合甫 韩永初
_ 02国际经济法 陈建萍 王林彬
410100法律硕士(非法学) 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复试科目:法理学
_ 00不分方向
00法律硕士(法学) 2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复试科目:法理学
_ 00不分方向
004人文学院 115
030304民俗学 8
_ 01民俗文化学 热依拉·达吾提 卡丽比努尔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7民俗学④810民间文学(维) 复试科目:民间文艺学
_ 02维吾尔民间文学 乌斯曼·司马义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7民俗学④810民间文学(维) 复试科目:民间文艺学
_ 03新疆民族民俗研究 周亚成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7民俗学④809民间文学(汉) 复试科目:民间文艺学
030401民族学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8民族学概论④811中国古代史 复试科目:中国民族史
_ 01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 奇曼 阿合买提·苏来曼
_ 02民族关系研究 孟楠
_ 03民族文化研究 西仁·库尔班 陈刚
050101文艺学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11文学概论(汉)④814文学史(汉) 复试科目:文学评论写作
_ 01西方文论和文化研究 刘志友 张春梅
_ 02中国文学批评史 王开元
_ 03文艺理论与美学 张立斌 欧阳可惺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5
_ 01维吾尔语 阿尔斯兰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10语言学概论(维)④813现代维语(维) 复试科目:社会语言学
_ 02汉语 张新武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9语言学概论(汉)④812古代汉语 复试科目:现代汉语
_ 03对外汉语教学 周殿生 杨洪建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9语言学概论(汉)④812古代汉语 复试科目:现代汉语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6
_ 01维吾尔现当代文学 艾赛提·苏来曼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12文学概论(维)④815文学史(维) 复试科目:维吾尔现当代文学史
_ 02中国现当代文学 安凌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11文学概论(汉)④814文学史(汉) 复试科目:文学评论写作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36
_ 01少数民族文学(维) 海热提江·乌斯曼 扎米尔·赛都拉 吾尔买提江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12文学概论(维)④815文学史(维) 复试科目:古代维文学
_ 02少数民族文学(哈) 卡木那·江波孜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13文学概论(哈)④816文学史(哈) 复试科目:古代哈文学
_ 03维吾尔语言与双语翻译 西仁·库尔班 阿不力克木·亚森 阿不里米提·艾海提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10语言学概论(维)④813现代维语(维) 复试科目:翻译理论与实践
_ 04双语对比与双语现象研究 牛汝极 马德元 海峰 胡毅 彭嬿 廖冬梅 庄淑萍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09语言学概论(汉)④813现代维语(维) 复试科目:翻译理论与实践
060104历史文献学 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④--无 复试科目:新疆地方史
_ 01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 高健
_ 02新疆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 张世才
060105专门史 1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④--无 复试科目:新疆地方史
_ 01新疆与中亚历史文化研究 孟楠 万雪玉
_ 02新疆民族史研究 尤努斯江·艾力 阿合买提·苏来曼 策·巴图
_ 03新疆社会经济史研究 王茜 拜合提亚尔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1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④--无 复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
_ 01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吴福环
_ 02中国近现代边疆问题研究 管守新 奇曼 姚勇
005外国语学院 52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32 ①101政治理论②211俄语二外或212日语二外③714综合英语④817英语文化 复试科目: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汉互译任选一门;英语写作;二外;英语口语
_ 01英语语言学 付鸿军 兰杰 古丽巴哈尔 郭建荣 麦丽哈巴
_ 02英美文学 单雪梅
_ 03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 谢旭升
050202俄语语言文学 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12日语二外或213英语二外③715实践俄语④818综合俄语 复试科目:俄语语言学、俄语语言与文化任选一门;二外;俄语口语
_ 01俄语语言学 王琳 杨蓉 海力古丽 哈斯也提
_ 02俄语语言与文化 海力古丽 杨蓉 吴剑萍
006新闻与传播学院 30
050301新闻学 3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6新闻史论④819新闻业务 复试科目: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评论
_ 01理论新闻学 韩强 张立斌 阿斯买 亢平
_ 02广播电视应用新闻学 韩强 张立斌 罗忆 帕哈尔丁 施生田 金玉萍 张允
_ 03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研究 帕哈尔丁 阿斯买
007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72
070101基础数学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7数学分析④820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
_ 01泛函分析及应用 吐尔地别克
_ 02调和分析 江寅生
_ 03偏微分方程及应用 闫萍
070102计算数学 9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7数学分析④820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矩阵分析;数值代数;数值逼近
_ 01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阿布都热西提 冯新龙
_ 02最优化 杨志霞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7数学分析④820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
_ 01数理金融 师恪 徐云
_ 02概率统计及应用 胡锡健
_ 03精算数学 吴黎军
070104应用数学 3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7数学分析④820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
_ 01图论及其应用 黄琼湘 艾尔肯 宝音都仍 孟吉翔 赵飚
_ 02常微分方程及应用 滕志东 蒋海军 夏米西努尔
_ 03可靠性分析与信息网络 艾尼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11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7数学分析④820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
_ 01图与网络优化 孟吉翔 张昭
_ 02系统分析与控制 滕志东 曼合布拜
_ 03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 蒋海军 张龙
008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66
070200物理学 4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8量子力学④821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 复试科目:理论力学
_ 01理论物理 沙依甫加马力 张军 吕国梁 艾力伊沙木
_ 02原子与分子物理 沈异凡 王倩 普拉提
_ 03凝聚态物理 段海明 艾尔肯·阿 蒋中英 李强
_ 04光学 沈异凡 普拉提 帕尔哈提 王倩 贾振红 葛文萍 阿不都热苏力·阿不都热西提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1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1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 复试科目:理论力学
_ 01薄膜材料 简基康 李锦
_ 02磁性材料 拜山
_ 03半导体纳米材料 简基康
082703核技术及应用 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1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 复试科目:理论力学
_ 01离子束技术与生物工程 张军 毛培宏 武宝山
_ 02核探测技术 艾尔肯·阿
_ 03核辐射防护 陆妩
430105材料工程 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1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 复试科目:理论力学
_ 00不分方向
009化学化工学院 141
070300化学 6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9物理化学I④822无机化学或823有机化学 复试科目:专业英语;综合化学
_ 01无机化学 贾殿赠 王吉德 张正方 孙都成 岳凡 宿新泰
_ 02分析化学 解成喜 彭秧 李玲 肖开提 苏玉红 封顺 刘玉梅 吐尔洪 鹿毅 李明
_ 03有机化学 李燕萍 阿布力克木 艾来提 穆赫塔尔 刘晨江 解正峰 阿布拉江
_ 04物理化学 贾殿赠 刘瑞泉 阿布力孜 李娟 刘浪 甄卫军 宿新泰 包淑娟
_ 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司马义 徐世美 曹丽琴 吐尔逊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4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专业英语;综合化学
_ 01化工过程集成化与网络技术 孟永彪
_ 02化工机械计算机数值模拟与优化 张亚新
_ 03化工过程控制 毛先萍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5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4化工原理或825物理化学II 复试科目:专业英语;综合化学
_ 01化学工程 马凤云 毛先萍 叶枫 黄雪莉 管民 王雪枫 薛援 马空军
_ 02化学工艺 马凤云 李惠萍 李玲 周歧雄 张亚新 庞桂林 刘月娥 甄新平 牛春革 徐新良
_ 03应用化学 王吉德 司马义 解成喜 孙都成 徐世美
_ 04工业催化 陆江银 周歧雄
430117化学工程 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4化工原理或825物理化学II 复试科目:专业英语;综合化学
_ 00不分方向
010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25
070500地理学 79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自然地理学④826地理信息系统 复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
_ 01自然地理学 海米提·依米提 刘志辉 熊黑钢 瓦哈甫·哈里克 安放舟 徐华君 吐尔逊·哈斯木 袁玉江 陈洪武
_ 02人文地理学 熊黑钢 李晓东 何秉宇 高敏华 韩春鲜 孜比不拉
_ 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张永福 高敏华 瓦哈甫·哈里克 郑江华 魏建新 刘斌
071012生态学 2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720自然地理学或721景观生态学④827基础生态学 复试科目: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
_ 01干旱区生态学 吕光辉 努尔巴依 玉米提.哈力克
_ 02生态环境与人类行为 李维青
_ 03区域生态学 师庆东 周耀治 丁建丽
083001环境科学 1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8环境科学概论 复试科目:环境影响评价
_ 01气候与环境 师庆东 何清 吉力力
_ 02区域污染控制与环境评价 何秉宇 姚俊芹
_ 03环境管理 刘志辉
430130环境工程 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8环境科学概论 复试科目:环境工程学
_ 00不分方向
011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 80
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2矿物学④829普通地质学 复试科目:矿床学
_ 01环境、材料及成因矿物学 汪立今
_ 02矿物学及岩矿新材料 地里夏提
_ 03造山带、火山岩与成矿 孙宝生 木合塔尔扎日 黄建华 柴凤梅
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 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9普通地质学或831C语言 复试科目:矿物学
_ 01综合勘查成矿预测 帕拉提 周刚
_ 02工程地质构造 赵新生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3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9普通地质学或831C语言 复试科目:矿物学
_ 01资源遥感图像数字处理 张晓帆 陈川
_ 02遥感与矿产资源预测 孙宝生 董连慧 弓小平
_ 03GIS技术与矿产资源预测 木合塔尔扎日
430118地质工程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9普通地质学 复试科目:矿物学
_ 00不分方向
012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90
071000生物学 8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3细胞生物学④832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分子生物学;专业外语
_ 01植物学 李冠 阿不都拉·阿巴斯 计巧灵 吾甫尔·米吉提 帕提古丽·马合木提 姜彦成 买买提明·苏来曼 张爱勤 谢丽琼 李群 艾尼瓦尔·吐米尔
_ 02动物学 张富春 马合木提·哈力克 吾玛尔·阿布力孜 胡红英 刘小宁 多力坤·买买提玉素甫 孙素荣 张渝疆 蒋卫 李文蓉
_ 03微生物学 艾尔肯·热合曼 晁群芳 祖丽皮亚·玉努斯 乌斯满·依米提 依米提·热合曼 娄恺
_ 0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张富春 李冠 兰海燕 马纪 苟萍 玛依努尔 苏力坦 杨洁 李江伟 马正海 刘忠渊 曾幼玲 于继云 窦君
083201食品科学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32生物化学或833微生物学 复试科目:食品化学、专业外语
_ 01食品生物技术 阿不都拉·阿巴斯
_ 02食品工程 贾晓光 敬思群 倪慧 张丹凤
_ 03食品加工技术 康健 熊元君
013机械工程学院 80
080104工程力学 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4机械设计基础或836C程序设计 复试科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_ 01材料与结构强度 王春耀
_ 02机械动力学 王春耀
_ 03生物力学 迪丽娜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4机械设计基础或836C程序设计 复试科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_ 01CAD/CAM及先进制造技术 孙文磊 赵群 阿达依.谢尔亚
_ 0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孙文磊 袁逸萍
_ 03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樊军 何连英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4机械设计基础或836C程序设计 复试科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_ 01数控系统及微机控制 梁楚华
_ 02特种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梁楚华
_ 03微机机电控制 吴金强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1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4机械设计基础或836C程序设计 复试科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_ 01现代设计方法与数值仿真 买买提明 居来提·买
_ 02结构优化设计与显示处理 穆塔里夫
_ 03虚拟产品设计与开发 尼加提·玉素甫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1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35机械工程材料或836C程序设计 复试科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_ 01新材料优化设计与数值建模 刘炳 巴吾东
_ 02金属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刘炳 李新梅
_ 03模具CAD/CAE/CAM软件开发及应用 祁文军
430102机械工程 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4机械设计基础或836C程序设计 复试科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_ 00不分方向
014电气工程学院 66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7电路I 复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
_ 01风机控制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王维庆 张新燕
_ 02洁净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技术 晁勤 李凤婷 吐尔逊·伊不拉音
_ 03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晁勤 加玛力汗·库马什 焦莉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7电路I 复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
_ 01通信电路设计与信息处理技术 张绍洲 哈力旦·阿布都热依木
_ 02电气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张新燕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8自动控制理论(含现控)I 复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
_ 01过程检测、诊断与控制技术(含风力发电) 王维庆 帕孜来
_ 02智能控制与系统开发 姜波 陈华 罗真 张宏立
_ 03计算机控制技术 梁岚珍 巴力登 吴向前 哈力旦·阿布都热依木 南新元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8自动控制理论(含现控)I 复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
_ 01自动化装置与智能仪表 陈志军
_ 02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系统 张宏立
430108电气工程 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1数学一④839电路II 复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
_ 00不分方向
430111控制工程 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1数学一④840自动控制理论(含现控)II 复试科目:微机原理及应用
_ 00不分方向
015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10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1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通信原理
_ 01数字信号处理 山拜 王庆祥
_ 02通信与网络系统 贾振红 赖惠成 郝军 吾守尔·斯拉木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1信号与系统 复试科目:通信原理
_ 01图象处理与多媒体技术 地里木拉提 艾斯卡尔 王庆祥
_ 02光信息处理 贾振红 葛文萍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编译原理
_ 01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 古丽拉 吐尔根
_ 02网络拓扑结构与信息安全 于炯 张振宇 刘胜全
_ 03图像处理与多媒体技术 哈里木拉提 赵晖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3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编译原理
_ 01网络技术及应用 吾守尔 卡米力 刘胜全 于炯 苏国平
_ 02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处理 吐尔根 古丽拉 艾斯卡尔 维尼拉 阿力甫 赵晖 袁保社 周俊林 李晓
430112计算机技术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42操作系统、数据结构 复试科目:编译原理
_ 00不分方向
016建筑工程学院 44
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4建筑构造与结构④843设计基础(含中外建筑史) 复试科目:建筑快题设计(8小时)或建筑物理(热工部分)
_ 01采暖地区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 王万江
_ 02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 潘永刚 孙国城 王小东 刘胥 刘人恺
081402结构工程 2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4结构力学基础 复试科目:混凝土结构
_ 01建筑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徐虎 阿肯江 李守恒 艾合买提 冯立群
_ 02钢结构研究及开发应用 于江 张广泰
_ 03混凝土结构理论及加固技术 刘清 乐风江 沙吾列提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4结构力学基础 复试科目:混凝土结构
_ 01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监测、诊断与加固技术 阿肯江 刘清 张广泰 沙吾列提
_ 02复合地基边坡稳定与加固 余雄飞 肖正华
_ 03地质灾害理论、方法以及防灾减灾监测技术 沈军 李锰 尹光华
430114建筑与土木工程 4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4结构力学基础 复试科目:混凝土结构
_ 00不分方向
017艺术设计学院 12
082101纺织工程 1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45纺织材料学 复试科目:棉纺工艺学
_ 01纺织材料、制品与新技术研究 徐红 单小红
_ 02纺织工艺设备及计算机应用研究 李惠军 崔玉梅
_ 03纺织印染工艺控制研究 贾丽霞
018旅游学院 12
120203旅游管理 1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46旅游学概论 复试科目:旅游经济学
_ 01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 海米提·依米提
_ 02旅游规划与管理 李晓东 田晓霞
_ 03旅游可持续发展 韩春鲜
019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10
5701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③343汉语基础④443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复试科目:跨文化交际
_ 00不分方向
020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 20
490100公共管理硕士 20 ①-无②204英语二③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④--无 复试科目: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
_ 00不分方向

⑩ 新疆大学的知名校友

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孟凡丽,王维庆,高静文,宋回岭,秦放鸣,
阿不都克力木·答热合曼,孟吉翔,艾尼·吾甫尔,王吉德,张富春,贾振红,吾守尔·斯拉木。
杰出校友:李中耀,阿不都热西提·努尔登,贾殿赠,周耀治,薛新萍。

热点内容
南京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13 04:08:44 浏览:59
爱丁堡大学研究生申请截止时间 发布:2025-08-13 04:08:40 浏览:281
2016四川大学暑假放假时间 发布:2025-08-13 03:42:57 浏览:591
大学被处分对考研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8-13 03:35:00 浏览:64
浙江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 发布:2025-08-13 03:24:17 浏览:919
同济大学金明教授公司 发布:2025-08-13 03:07:11 浏览:872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资料 发布:2025-08-13 03:05:47 浏览:61
吉林大学自考有哪些专业 发布:2025-08-13 03:05:45 浏览:7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资格 发布:2025-08-13 03:04:23 浏览:873
大学的时间表 发布:2025-08-13 03:04:21 浏览: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