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北京大学中文系孔教授

北京大学中文系孔教授

发布时间: 2023-12-09 01:19:40

A. 这是谁

这个我一看就知道是谁了,他是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念没别名孔和尚。孔庆东是孔子第73代传人,学者,中共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主要从事祥坦现当代小说戏剧研究和通俗文学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评,尤其对鲁迅颇有研究,人称“北大醉侠”。孔庆东教授著有《47楼207》、仔宴纳《空山疯语》、《超越雅俗》等多部文集,近年来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金庸和鲁迅。

B. 孔子后代的现状如何

说说我知道的两位孔子后人,一位是北大中文系博士、教授孔庆东先生;一位是2008年在台湾去世的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
1、北大醉侠孔庆东(孔子第73代传人)
关注孔庆东,缘起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孔教授是孔子第73代传人,祖籍山东费县,北大钱理群先生的硕士生、北大严家炎先生的博士生。这两位著名的北大教授对金庸武侠小说都很有研究,严家炎教授还写了部《金庸小说论稿》。孔庆东对金庸武侠也推崇备至,他在自己的博客文章里经常会提到金庸武侠,人送外号“北大醉侠”,自称“孔和尚”。

还有,孔教授崇拜毛主席,是著名的“乌有之乡”网站的主力学者之一。读过他的《47楼207》,语言风趣,嬉笑怒骂。2012年,孔教授因为出言攻击香港人闹了个不大不小的“孔庆东事件”。

2、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孔子第77代嫡孙)
“衍圣公”这个头衔衍生于孔夫子的“大成至圣先师”,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始于西汉,终于民国,传到孔德成先生已有1900多年的 历史 。

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的第77代嫡孙,1920年出生,满百日时即受袭封为“衍圣公”。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把“衍圣公”的官称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从名称变化来看,地位有所降低,孔德成也就成为 中国 历史 上最后一代“衍圣公”以及“中华民国”唯一的世袭官员。

1949年,孔德成随民国政府退居台湾,再未回过故乡,但依旧享受世袭特任官的待遇,主要工作是主持台北孔庙的祭祀大典,兼职从事孔子文化传播相关的事业,据媒体报道, 他在台湾的月薪相当于人民币3-4万元 。

目前,台湾依旧保留“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官职,也是唯一不需要竞选PK的官位。现任“奉祀官”是孔德成的嫡长孙 孔垂长先生 (原因是其长子孔维益英年早逝),这种嫡系世袭的传统得以保留。

2016年,笔者参观曲阜孔庙、孔林,当时周边正在施工,展馆玻璃橱窗的右下角,曾见过孔德成先生的照片,可惜不是很清晰。

上图为孔德成与孔垂长的合影,看上去过的不错。

孔子后裔可以说遍布全国,在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青海、陕西、山东、山西、四川、纳闷浙江、云南、台湾和香港等地,都有孔子的后裔。

孔氏后裔也已遍及世界各地,在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雹凯来西亚、缅甸、澳洲、俄国、英国、瑞士、加拿大和美国等地,都有孔氏后人。

据估计,目前健在的孔子后裔达300多万人,在大陆的孔子后裔有250万人。

除了去台的末代衍圣公孔德成一支,在台继续世袭“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名誉官位。孔德成与孙琪芳育有二子二女、孙儿女五人,曾孙儿女三人。长女孔维鄂在美国,长子孔维益先卒于1989年,次子孔维宁,次女孔维崃,长孙孔垂长。孔垂长从商,与吴硕茵结婚后,长子孔佑仁于2006年元旦出生。孔德成现已去世,2009年9月25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发布聘书,聘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德成的姐姐孔德懋,现居大陆,无党派民主人士,全国唯一一位终身制全国政协委员。她热心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现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务。

其他的子孙后裔,都已同于百姓家,过着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了。

孔子是中华儒家文化的奠基者,被尊为“圣人”,他对于我国 历史 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但是孔子终究是距离我们源茄唤几千年的人了,他的后代发展到了今天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甚至可以是孔子家族是中国第一大家族,因为统计孔子后裔现如今越有400万人,而孔子的嫡系血脉已经传到第79代人了。

孔德成是孔子的第77代嫡长孙,他在1920年出生之后没多久就继承了孔子家族嫡系后裔的世袭封号“衍圣公”,1935年,民国政府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这是台湾唯一一个能够世袭的职位。这个职位的主要任务就是主持祭典,已经促进孔孟文化的传扬交流,对于他们这个家族来说,这个职位的继承不仅仅是家族血脉的传承,也是接替弘扬中华文明的任务和使命。

1949年,孔德成随国民党一起去了台湾,孔德成于2008年过世,但是由于他的长子在多年前就去世了,所以在孔德成死后直接由他的嫡长孙孔垂长继任。孔垂长是孔子的第79代嫡长孙,在2011年的时候,孔垂长回到曲阜孔庙和孔林祭祖,这是从孔德成1949年离开之后,时隔近60年来孔子嫡系血脉首次回乡。也是在这一年,由孔垂长提出成立了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他希望通过这个协会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儒学爱好者一起将儒家思想和新时代的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扩大儒学的影响力,让儒学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全新进步思想。

平时学习 历史 ,正好汇集了这方面的一些笔记,希望与网友分享。

孔子根据鲁国的史记作了《春秋》一书后,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的己丑日去世,享年七十三岁。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

历史 记载;孔子生有一子,名鲤,字伯鱼。据说其出生时,恰逢鲁昭公赐以鲤鱼,因以为名。虽然出生孔门,《诗》《礼》学问很好,但他死在孔子之前,伯鱼享年仅50岁。

伯鱼生子伋,字子思(孔子之孙)享年63岁。子思作了《中庸》。

子思生了白,字子上。(孔子曾孙)享年46岁。子上生了求,字子家。(孔子玄孙),字年45岁。子家生箕,字子京(孔子耳孙),享年46岁。子京生了穿,字子高(孔子远孙),享年51岁。

截止远孙子高,均较平庸,且寿命都不长。子高生子慎,做过魏国的相,享年57岁。子慎生了鲋,曾做过陈胜的博士,后死在陈地,享年57岁。鲋的弟弟子襄,曾做过汉孝惠皇帝的博士,后改任长沙王太博,再其后,孔子一门的后代鲜有大官,学向也没有太出色的。

据说现在自诩孔姓后代的人多达三、四百万,有名有姓的“孔衍公”后代也达到了74代孙。但据 历史 学家考证,孔子原籍既不在鲁国,其祖上也不姓孔。《汉书.艺志文》著录《孔子家语》说,孔子是宋襄公的后代,宋国子姓,所以孔子本姓子。孔姓是由“子族”派生的分支所形成的。

在古代,有姓、氏之分,还有族糸之分。有封地的人出生便有姓氏、名子。例如姜太公各吕尚,他的祖先封吕地,出生就有名、姓。姜是姓,吕是氏,名尚,字子牙。孔子出生时取名“丘”,因排行老二,又叫“仲尼”,那么孔姓又是如何冒出来的?原来春秋时期,想要当大官,务必出身名门,有“姓”才能当官。孔子想当鲁国的司寇,主管刑狱,当时为六卿之一。因此他要具备条件才能竞争到这个职位,于是他就追溯其六代前的祖先封地在孔地,(孔地据考在高句丽,这个封地有人口十、百、千户,并非孔家一门,谁才是孔子真正的后代,只能由他们自己考证家谱去确定了。)所以取了孔姓。后来孔子不当官了,就不再提“孔”姓了,因此他的后代均以“子”姓取名。史载:孔子是姓子,氏是“宋”,族名是孔。他的父亲也不姓孔,名叫叔梁纥,名纥,字叔梁,为鲁国陬邑大夫,也叫陬叔梁。孔子的毋亲是其父七十二岁才娶的二房太太,典型的老夫少妻。其亲娘也不姓孔,而姓颜,糸出名门贵族,为名门闺秀。

自古以来,天下君王贤士不计其数,活着都很荣耀,但死后有谁能记住他们。唯有孔子,虽是一介平民,他的道统家世至今已传了几十代,都以孔姓为荣,都以孔子的话为最高的判断标准,由此可见,孔子确实是一位至圣到极点的人。

第一我们都是文明时代的人了,对 历史 人物尽可评论,言语还是不需过激,就算看在逝者伟大这一点。同属炎黄子孙不可以敌人待之。我记得前天有位网友转发过做人三不,其中一条就是骂人不揭短,就孔氏一族后代之事,应该和所有氏族一样吧!各色齐备不一而论了,孔氏后代应该知道圣人不是自己生活的遮阳伞,到任何时候以融入 社会 ,努力奋斗为尚,这才是孔氏后裔!

孔子的后人数以十万计,遍布中国、韩国、菲律宾、马来新亚等多国。仅分享我知道的两位孔子后人。
1.孔琳,原名孔令琳,孔子第76代传人,中国内地女演员。

说起孔琳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一时想不起是谁,但是看到照片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印象。出道多年的她虽未大红大紫,但参演过很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

最初关注到孔琳,是张卫健、谢霆锋版《小鱼儿与花无缺》饰演邀月宫主,一个求爱不得丧心病狂报复 社会 的反面人物被她演绎的很成功,让人又爱又恨。

孔琳身上有种独特的气质,她在演艺圈中绝对不算漂亮的但却让人看着很舒服,大概这就是艺术世家自带的气质光环吧。

2.兵乓王子孔令辉,孔子76代孙,世界著名乒乓球远动员,世界杯和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大满贯”得主。

在中国乒乓球处于低谷的时候,12岁的孔令辉进入国家队,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成就了自己,也辉煌了中国。

2006年10月12日孔令辉正式宣布退役。2012年11月,任中国女队教练,继续为国效力。

2017年5月,因“新加坡赌场追债”事件影响,被中国乒乓球协会暂停了孔令辉中国女队教练工作,回国接受调查。

关于孔令辉的近况众说纷纭,难辨真假,无论如何祝福他能早日脱离困局,重振雄风!
关于孔子后人真假有很多争议,其实是与不是都不重要。因为传承孔子美德远比争辩真假后人更有意义!

真正的孔子后代在五代“伪孔淘汰真孔"事件中基本杀绝了,实际上孔子后代已经灭族了。后来事件平息后,官府孔家进行了保护,一些投机分子,鸡鸣狗盗之徒纷纷冒充孔子后人,估计现在曲阜孔家都是这些人的后代。不然孔家怎么会狼来拜狼,狗来拜狗,改朝换代无一个忠烈英豪,有辱孔子。基因的问题。

孔子的后代很多,分布于全球各地,约400万人,所以他的后代也有各色人等。有优秀的,也有普通的,甚至有危害 社会 的,不可一概而论。

孔祥东咋看上去,像近亲结婚的产物,歪嘴,斜眼。不会吧,也有可能得过脑梗了。难怪,孔氏繁衍七十多代了,学识上一代不如一代,财富上一代胜过一代,相貌上不如当初孔圣人了。现在孔府后人在孔子万圣师表这块光彩夺目的招牌下,活得都很快乐,快乐似神仙。

C. 北大中文系教授发文点赞《有翡》,具体都说了什么

要说当下热度最高的电视剧是哪部?那一定是由赵丽颖和王一博领衔主演的《有翡》。这部剧从开始拍摄以来的话题度就不断,最好好不容易播出了却遭到观众的一种吐槽。《有翡》是改编自P大的同名小说。该部电视剧的题材是古装武侠,故事情节是非常励志的,是一部大女主戏。这部戏总体来说被网友评价为“要演技没演技,要质量没质量,要剧情也没有剧情。”就在《有翡》被全网嘲的时候,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张颐武点赞《有翡》,引发了一场热议。

一、孔庆东发文

孙庆东关于《有翡》的发文题目是从《有翡》到大众的武侠精神需求。从这个标题来看就能想到该篇发文是针对大众对武侠精神需求方面的内容。他认为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侠客,他们总是智慧与力量的象征,他们都是宽容仁爱的,认为武侠精神将在这个社会上永远存在。而在《有翡》电视剧中的武侠精神,就是可以为了江湖儿女的情谊粉身碎骨,凝聚了武侠的崇高价值。他说《有翡》现在的热度这么高,就证明了观众渴望武侠的回归。这位教授从侠文化的方面阐述了《有翡》这部电视剧。

总之我非常欣赏两位教授对侠文化的不同看法,如果有对侠文化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去看看两位教授写的原文,可以增长很多见识。

D. 百家讲坛的讲师有那些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高日晖:文学博士、大连大学副教授
胡金兆: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北京市文联退休编审
喻大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蒙曼 《大隋风云》节目
王树增:国家一级作家、大校军衔
段怀清:浙江大学副教授
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蒙 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康 尔: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 良:现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空军少将,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张望朝: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 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副主任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英健: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
孟宪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于 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立群: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放鸣:现任徐州师范大学美学教授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孙丹林: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 ,渤海大学特聘教授
高有鹏: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昌集: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康 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赵 林: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院长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纪连海:北师大二附中高级历史教师
李敬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赵世民: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淳 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郦波《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节目
姚淦铭: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刘心武:当代作家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 骏:法学博士、国防大学教授
周思源: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学者,作家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周岭:87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剧
曾仕强: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姜安: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 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员
孙 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梅铮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
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袁腾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北京市高级教师
魏新 《东汉开国》节目
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江 英:教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正师职, 大校军衔
郦 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
翁思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从事医学工作20年
吕立新:书画鉴定专家
董平: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于涛: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博士
吴桐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魏新:山东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作家,诗人
刘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梅毅: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
韩田鹿: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学博士、心理学博士
罗大中:中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
张大千:脑科医学专家,中西医结合内科教授
朱翔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北京四中校长助理
李清泉: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博士
李晓: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厉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钱斌: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 感悟人生〉》、《大故宫(第一部)》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大年初一说经典》

于 丹:《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

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吕后)、《大风歌》、《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宋史》(正在录制)

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莲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

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解读〈弟子规〉》、《孝经》(正在录制)

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身边的礼仪》

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

蒙 曼:《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上部)-隋文帝、(下部)-隋炀帝(正在播出)

乔 良:《新解三十六计》

康 震:《唐诗的故事》( 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 曾巩、欧阳修、王安石、韩愈、柳宗元、三苏父子(正在录制)

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隋丽娟:《慈禧》、《孝庄》、《我读经典之<兼爱与非攻>》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马 骏:《二战风云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拿破仑》(正在录制)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

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之张仲景》、《郝万山说养生》(正在录制)

王启涛:《蜀地探秘之<李冰与都江堰>》、《忧乐范仲淹》(即将播出)

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

姜安:《战国说客双雄(张仪、苏秦)》

李敬一:《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后主的词》、《司马迁》、《屈原》

李炜光:《正说包公》

高日晖:《范进中举》

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

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

王新陆:《解读中医》

康 尔:《传奇紫砂壶》

周文顺:《焦裕禄》

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慈禧、康熙、道光、嘉庆)

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

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鲁迅》、《我读经典之 <论语>的魅力》、《老舍的幽默》、《从<说笑>看钱钟书的幽默》、《啼笑姻缘的爱情三模式》

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

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

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阎崇年老师解说《康熙大帝》

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

周思源:《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文明太后》(即将播出)

李 蕾:《红旗渠的故事》

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

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溥仪》、《囚徒天子光绪》

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葛剑雄谈地域文化》

周岭:《周岭解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节日》(端午节、春节)、《奏折的秘密》(即将播出)

曾仕强:《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春秋》(即将播出)

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辽、金(未播)、西夏(未播))

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

江英:《回首开国大典》

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

魏新:《东汉开国》

赵玉平:《麻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曹操》<正在录制>

莫砺锋:《杜甫的文化意义》、《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

翁思再:《梅兰芳》、《伶界大王谭鑫培》

吕立新:《水墨齐白石》、《写实徐悲鸿》

董平:《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

商传:《永乐大帝》《朱元璋》(正在录制)

于涛:《走近曹操》 吴桐祯:《成语趣谈》

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

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刘强:《竹林七贤》 傅佩荣教授解读《孟子的智慧》

朱翔非:《中华孝道》
张大千:《名人酒故事》
罗大中:《大国医》(王孟英、钱乙、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名医是这样成长的》(正在录制)

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心事有谁知》(4月28日起播出)

韩田鹿:《三言二拍》、《大话西游》

梅毅:《梅毅话英雄》(鲜为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

李清泉:《英雄项羽》

李晓:《商贾传奇》

厉华:《信仰的力量》

李山:《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正在录制)

彭林:《彭林说礼》

钱斌:《千年一笔谈》

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

张召忠:《张召忠说航母》(正在录制)

E. 最中国汉字的推荐专家团

“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活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各位专家对中国汉字进行海选,提出了共计374个汉字,并写明推荐理由。之后邀请相关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进行终审,从而将得票最多的100个汉字呈现给读者。
评选核心标准:汉字所具有的中国文化内涵及其代表性
评审专家团名单 按首字拼音顺序排列(下同)
董 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傅永和 国家督学,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
林小安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刘志基 华东师范大学文字学教授
王宇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学家
赵平安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推荐专家团名单
曹先擢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
董 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方一新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教授
傅永和 国家督学,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
高小方 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史教授
郜向平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谷衍奎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何少初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洪 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黄锡全 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
姜鹏飞 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征集部研究中心副主任
孔德铭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李 娟 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征集部研究中心成员
李玲璞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 明 青岛政协文史专家
李贞德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李志超 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
林小安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刘义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永利 北京市委讲师团汉字讲师
刘志基 华东师范大学文字学教授
刘宗汉 中华书局编审
吕国明 福寿书法家
潘守永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彭裕商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任国京 著名书法家、汉字文化学者
宋文京 青岛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
苏培成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
孙玉溱 内蒙古大学原校长
孙尊章 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王学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 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王一方 北京大学教授,医学哲学学者
王宇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学家
王元鹿 华东师范大学文字学教授
夏学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向光忠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
篠原典生(日)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外籍教师
徐旺生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叶舒宪 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游修龄 农史学家
于 丹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俞祺德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曾雄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张学栋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
赵志峰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博士后
Xavier Garnier(法) 法语联盟法语学校校长

F. 百家讲坛全部目录

影像制品
1、不停息的旋律
2、传承的神韵
3、当茶遇到咖啡
4、地球成长史(上)
5、地球成长史(中)
6、地球成长史(下)
7、风雅百代存
8、撼天之旅
9、华夏春秋志
10、建筑不是房子
11、冷眼看热点
12、女人说话(上)
13、女人说话(下)
14、品读水浒
15、人的生与活
16、生命的奥秘
17、时代的加速器——数字 18、探寻宇宙
19、文明的发动机
20、文学的个性
21、物理的挑战
22、相识数学
23、与健康手拉手
24、智慧的痛苦
25、清十二帝疑案
26、论争象牙塔
27、缪斯女神
28、企业的方向盘——管理
29、社会的源动力——经济
30、新解《红楼梦》
31、语言的方程
32、身边的礼仪
33、孔庆东看武侠小说34、明亡清兴六十年
35、易中天品三国
36、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
37、于丹《论语》心得
38、于丹《庄子》心得
39、王立群读《史记》
40、我读经典
41、玄奘西游记
42、我心中的陈嘉庚

43、新解三十六计
44、武则天
45、马未都说家具收藏
46、诗歌唐朝
47、李连英
48、唐高宗真相
49、于丹《论语》感悟
50、李清照
51、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
52、《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
53、易中天品三国-历史回眸
54、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
55、汉代风云人物
56、易中天品三国1-魏武挥鞭
57、易中天品三国2-孙刘联盟
58、易中天品三国之重归一统
59、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60、玄奘西游记
61、李斯
62、班墨传奇
62、鲍鹏山新说水浒-鲁智深
63、两宋风云
64、金戈铁马辛弃疾
65、苦命皇帝咸丰
66、大明嘉靖往事
67、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
68、白居易
69、唐宋八大家——韩愈
70、长恨歌
71、破解幸福密码
72、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73、水墨齐白石
74、胡雪岩的启示
75、名相管仲
76、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77、鲍鹏山新说《水浒》之宋江
78、塞北三朝-辽
79、永乐大帝80、唐宋八大家——欧阳修
81、南唐后主李煜
82、走近曹操
83、解码关公
84、解读《弟子规》
85、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
86、大明名臣——清官海瑞
87、大明名臣——救时宰相于谦
88、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
89、竹林七贤
90、东汉开国
91、末代皇帝溥仪
92、梅毅话英雄

93、传奇王阳明
94、三言二拍
95、侠骨柔情陆放翁
96、向诸葛亮借智慧
97、大国医
98、名人酒故事
99、中华孝道
100、大风歌
101、英雄项羽
102、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
103、商贾传奇
104、大隋风云上部
特邀专家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高日晖:文学博士、大连大学副教授
胡金兆: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北京市文联退休编审
喻大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王树增:国家一级作家、大校军衔
段怀清:浙江大学副教授
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
周汝昌: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蒙 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康 尔: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 良:现任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空军少将,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张望朝: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陈毅明:现任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 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办公室副主任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赵英健:河北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副主任
孟宪实: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
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于 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隋丽娟: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立群: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放鸣:现任徐州师范大学美学教授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孙丹林: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 ,渤海大学特聘教授
高有鹏: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昌集: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康 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赵 林: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曾国平: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院长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纪连海:北师大二附中高级历史教师
李敬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赵世民: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淳 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姚淦铭: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刘心武:当代作家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马 骏:法学博士、国防大学教授
周思源: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
马瑞芳:山东大学教授,学者,作家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未都: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
周岭:87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剧
曾仕强: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姜安: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
傅佩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 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员
孙 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梅铮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
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袁腾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北京市高级教师
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江 英:教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正师职, 大校军衔
郦 波: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
翁思再: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从事医学工作20年
吕立新:书画鉴定专家
董平: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于涛: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博士
吴桐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魏新:山东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作家,诗人
刘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梅毅: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
韩田鹿: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学博士、心理学博士
罗大中:中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
张大千:脑科医学专家,中西医结合内科教授
朱翔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北京四中校长助理
李清泉: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博士
李晓: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讲座集录
杨振宁:《美与物理学》、《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主旋律》
丁肇中:《实验物理学与物理学前沿》、《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
王洪:《唐宋词体的演进》
余秋雨:《解剖文学》、《文学创作中的未知结构》、《余秋雨谈散文》
余光中:《创作与翻译》
邹静之:《漫谈诗歌创作》、《我的影视创作经验》

曹文轩:《艺术感觉与艺术创造》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我读经典之〈明经读史 感悟人生〉》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风云人物》、《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大年初一说经典》
于 丹: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悟〉》
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大风歌》、《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佗》、《文景之治》(正在录制)
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吴三桂)、《大太监李连英》、《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
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解读〈三字经〉》、《我读经典之〈独特的启蒙〉》、《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班墨传奇》、《解读《弟子规》》
金正昆:《金正昆谈现代礼仪》
张望朝:《杨子荣》、《抗日名将杨靖宇》
蒙 曼: 《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上):隋文帝》、《大隋风云(下):隋炀帝》(即将录制)
乔 良: 《新解三十六计》
康 震: 《唐诗的故事》( 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我读经典之〈庄子的人生境界〉》、《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正在录制)、三苏父子(即将录制))
孟宪实:《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高宗真相》、《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隋丽娟:《慈禧》、《我读经典之<兼爱与非攻>》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即将播出)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马 骏: 《二战风云人物》、《我读经典之〈有用与无用〉》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贾元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史湘云、八十回后真故事)
王启涛: 《蜀地探秘之<李冰与都江堰>》、《忧乐范仲淹》(即将播出)
刘扬体:《经典中的爱情》
姜安: 《战国说客双雄(张仪、苏秦)》
李炜光:《正说包公》
张颐武:《中国电影百年》
曾国平:《智商与情商》
赵世民:《探秘中国汉字》
王晓秋:《大变动中的中国之甲午风云》
赵玉平:《麻辣说三国之<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正在录制)》
王新陆:《解读中医》
康 尔:《传奇紫砂壶》
周文顺:《焦裕禄》
赵英健:《清朝陵寝之谜》
韩秀云:《身边的经济》
陈毅明:《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李昌集:《《西厢记》中的爱情》、《从悲到喜说西厢》
孔庆东:《孔庆东看武侠小说》、《走近鲁迅》、《我读经典之 <论语>的魅力》、《从<说笑>看钱钟书的幽默》
孙丹林:《楹联的故事》、《唐伯虎》、《陆游的故事》、《我读经典之〈无形中的指引〉》
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
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方尔加:《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汉代国策风云》
李 蕾: 《红旗渠的故事》
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陶瓷篇、玉器篇、漆器篇、杂项篇)
喻大华:《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末代皇帝溥仪》、《光绪》(正在录制)
葛剑雄:《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地域文化》
周岭: 《周岭解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端午节》、《奏折的秘密》(正在录制)
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易经的道理》(即将播出)
鲍鹏山:《鲍鹏山新说水浒》(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袁腾飞:《两宋风云》、《塞北三朝之辽》
赵晓岚:《李煜》、《金戈铁马辛弃疾》
江英:《回首开国大典》
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正在录制)

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大明万历往事》(正在录制)
魏新:《东汉开国》
赵玉平:《向诸葛亮借智慧》
莫砺锋:《诗歌唐朝》、《蜀地探秘之杜甫草堂》、《白居易》、《杜甫的文化意义》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
翁思再:《伶界大王谭鑫培》、《梅兰芳》
吕立新:《水墨齐白石》、《写实徐悲鸿》(即将播出)
董平:《名相管仲》、《传奇王阳明》
商传:《永乐大帝》、《洪武大帝》(即将录制)
于涛:《走近曹操》
吴桐祯:《成语趣谈》
梅铮铮:《蜀地探秘之武侯祠》、《解码关公》
王树增:《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正在播出)
周思源:《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正说三国人物》、《周思源也说秦可卿》、《品读水浒系列之从生辰纲的下落谈水浒传》
高日晖:《范进中举》
徐放鸣:《另类英雄李云龙》、《我读经典之〈浩然之气与人格之美>〉》
刘强:《竹林七贤》
杨治国:《大年初一说经典》
周国平:《爱的四重奏》
高友鹏:《过年》
朱翔非:《中华孝道》
张大千:《名人酒故事》
罗大中:《大国医之王孟英》、《大国医之钱乙》、《大国医之李东垣》、《大国医之缪希雍》、《大国医之朱丹溪》
杨雨:《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性德》(正在录制)
韩田鹿:《三言二拍》、《西游记》(正在录制)
梅毅:《梅毅话英雄之鲜为人知的杨家将》、《梅毅话英雄之隋唐英雄志》(即将播出)
李清泉:《英雄项羽》
李晓:《商贾传奇》

G. 孔庆东的争议事件怎么回事

2010年,孔庆东批评韩国,赞扬朝鲜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金正日的主体思想,称“没有伟大的领袖和劳动党,没有强大的人民军,没有宁死不屈的民族骨气和奋发忘我的劳动热情,早都死绝了。”他的《独立韩秋》一书在韩国方面要求下遭禁,随后改名《匹马西风》重新出版。2012年中期,孔庆东于其微博中赞扬朝鲜是个学习型国家。重视教育,反指“日本人虽然也满大街看书,但看的多是漫画,而且八成是色情漫画”。孔庆东此言遭到一些人的围攻。

H. 北大教授

不知你要问的是哪三名教授啊?阁下?让人怎么回答呢,北大好的教授太多了啊

孔庆东,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旁系传人,是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有出色的驾驭语言的本领,其文章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愤世嫉俗。《北大往事》中的那篇《47楼207》令其文名不胫而走,随后取名《47楼207》的文集火爆登场,接下来《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本本畅销,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在多家电台电视台和多所大专院校设坛讲授金庸小说,受到广泛欢迎。去年10月,更是和魏明伦、张纪中、杨争光一起与金老先生一起“华山论剑”,江湖人称“北大醉侠”。

孔庆东遭遇金庸:

遭遇金庸已经快二十年了,金庸已经成了一个有点碎嘴唠叨的老人,金庸作品改编的影视也越来越俗不可耐。但是我忘不了金庸小说带给我的感动和我知道的带给别人的感动。

为了休闲,为了备课,为了研究,我肯定还要许多次打开金庸的小说。我不能预料当我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的时候,面对那些段落,还会不会热泪盈眶。

“在文学丛林中与金庸狭路相逢”——在文化里,我重点研究文学;在文学里,我重点研究小说和戏剧;近年来附庸风雅,重点研究通俗小说;在通俗小说里,曾经用心研究过武侠小说;而金庸先生早早地埋伏在武侠小说里等待我这个假面伯乐,于是我们就狭路相逢,悲惨遭遇了……

“不读金庸就等于不懂一半中国文学”——由于迷恋金庸,我开始疯狂地阅读武侠。但是几百部读下来,大多都忘记了。没有炒作,没有指导,甚至没有正版,是亿万人的阅读实践,把金庸的名字铭刻到了人类的文学史上。读了太多的武侠,我也加入了谈侠论剑的行列,而且由同学间谈到老师处。我和其他同学,向钱理群这位以严肃著称的导师推荐金庸,我们夸张地说,不读金庸就等于不懂得一半的中国文学。于是,钱理群老师读了金庸,后来还写了研究文章,他和吴晓东著的插图本文学史第一次列入了金庸的内容。钱老师又鼓励我们把金庸当成严肃文学来读。于是,我又抱着研究者的态度一遍一遍重读金庸,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己的泪水……

“铁石心肠的我一次次被金庸摧垮泪腺”——我是个读书看戏都很投入的人,标榜“先感性,后理性;先感悟,后研究”。我在小学和中学时代,为《红灯记》和《高玉宝》流过泪,为《卖花姑娘》和《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流过泪,为《雷雨》和《家》流过泪,为《流浪者》和《简爱》流过泪,为《爱是不能忘记的》和《高山下的花环》流过泪。上大学以后,就不曾再为文学作品而流过泪。我以为自己成熟了,永远不会再被作家骗去泪水了。像《悲惨世界》《复活》以及轰动一时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都深深打动过我,但是没有摧垮我的泪腺。然而,我却一次又一次,被金庸感动了……

——孔庆东

学生感言:

孔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不修边幅”,可接下来,你一定会被他的幽默所感染。有人戏言孔庆东是“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和“北大的马克·吐温”,几分夸张,几分睿智,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给他的文字带来持续的生命力。调侃人生,以戏谑抵抗世俗,孔庆东的确“文如其人”……

……孔老师带着我们一同走进著名作家金庸先生的文学宫殿。从武林盟主、武林革命、小说巨匠三部分分析拉开了序幕,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当之无愧的小说巨人、20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作家——金庸先生。同时我也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正义面前,邪恶永远会被压倒;在义气中间,方显人性本色;在儿女情中,深叹情感脆弱……我们也许更应该像小说曲折的故事那样得到生活的考验、风雨的磨砺,那样也许我们才更能看清远航的目标,在迷失中找回真正的自我……

阿忆

策划人兼撰稿人、北大中文系文学士、北大法学院法律硕士

阿忆主要业绩

2002年初春,阿忆受命凤凰卫视制片人桂平,担当12集大型文献专题片《百年大公报》主策划兼总撰稿。元月,同与桂平合作,担任12集大型外交史专题片《百年中美风》总策划兼总撰稿,并担当旁白配音,获知识界强烈回应。

2001年底,应凤凰制片人樊庆元之邀,阿忆担当《鲁豫有约》主策划,同时应北京久和成影视机构之邀,任42家电视台同步联播的《夫妻剧场》总策划。秋天,应凤凰制片人张力所急,阿忆快手落笔,担当6集人物专题片《周氏三兄弟》总撰稿,一时名噪。春天,经凤凰副总裁钟大年和副台长刘春授权,阿忆与桂平联手,担任12集大型历史专题片《水木清华九十年》主策划兼总撰稿,意外赢得大片喝彩。元旦,在刘春和桂平三番五次劝说下,阿忆勉为其难,暂当《世纪大讲堂》主持人,一发不可收,一直主持到前不久才收山。阿忆不愿被视为"主持人",名片上依然印着"策划人"头衔。

2000年,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副主任周星三顾茅庐,躬请阿忆认真发现自我,担当《谁在说》主持人。于是,撰稿人阿忆挥发主持潜能,竟从此片约不断。

1999年春天,阿忆闭门造车,一口气儿写下105万字的5卷本历史巨著《共和国日记》,由于无从出版,便应凤凰资讯台副台长程鹤麟之邀,任30集大型历史专题片《中国纪录大回放》和《国庆50周年大典全程直播》策划人兼总撰稿,并与陈鲁豫联袂主持,终使一个春天的心血没有白费。

1998年,经程鹤麟点将,阿忆与樊庆元联手,担当16集大型历史专题片《北大缤纷一百年》策划人兼总撰稿。

1997年,经钟大年和程鹤麟提携,阿忆从央视脱身,任《香港回归48小时直播》重要版块《妙语论尽港督》策划人,并与央视胖张越联袂主持。这是阿忆第一次上镜,那时,他还是个清秀的帅小伙儿。

1996年,阿忆是央视365集大型历史专题片《香港百年》总撰稿。

1994年,阿忆是北京电台《人生热线》特邀策划人兼主持人。

1993年,阿忆是《北京青年报》专栏撰稿人。

1992年,出版通俗心理学著作《青春的敌人》,那是阿忆的第一部书。

1964年4月10日,阿忆--一个渺小而伟大的生命--在北京双桥一户军人家庭,呱呱坠地。

孟二冬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年专心治学,撰写了《中国诗学通论》《千古传世美文》《陶渊明集译注》《中国文学史》等400多万字的专著。他花了7年时间,查找翻阅了大量古籍,完成了上中下三册共100多万字的《登科纪考补正》。

这部专著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得到了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近些年来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一部力作。

2004年3月,孟二冬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抵疆后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在医生作出“禁声”的医嘱后,他仍强忍病痛站到讲台上。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课,倒在讲台上。经诊断他患了食管恶性肿瘤,返京先后经历3次大手术后,他仍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为表彰他的先进事迹,人事部、教育部授予他“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新华社

热点内容
大学宿舍随礼可以不随吗 发布:2024-07-27 19:20:22 浏览:939
名古屋大学博士 发布:2024-07-27 19:02:54 浏览:377
马来西亚大学专业排名 发布:2024-07-27 18:48:30 浏览:790
南京大学2015博士招生 发布:2024-07-27 18:33:00 浏览:464
自考本科同济 发布:2024-07-27 17:25:18 浏览:945
郑州大学成立社老师 发布:2024-07-27 17:25:15 浏览:58
大学兼职教授一节课多少钱 发布:2024-07-27 16:20:29 浏览:353
2011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 发布:2024-07-27 16:15:27 浏览:713
房山区良乡大学城邮编 发布:2024-07-27 16:15:16 浏览:646
重庆大学城宝家地产 发布:2024-07-27 15:58:52 浏览: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