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陶云教授百度百科
⑴ 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导师有哪些 尽量详细
云南师大心理学研究生现设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心理学研究生导师共专12人:
发展与教育心理属学 曹能秀 女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冯江平 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符明弘 女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李 辉 女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陶 云 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叶存春 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张 锋 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张 智 女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周 泓 女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周 宁 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李伯约 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于 萍 女
⑵ 我想知道云师大教育类的研究生有哪些考研告诉我一下吗
以下是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类研究生招生专业:
004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罗黎辉教 授
040101教育学原理
_ 01教育评价
_ 02教育原理 罗明东教 授李天凤教 授
_ 03民族教育学 李劲松教 授
李兴仁教 授
_ 04教育改革与发展 张晓霞教 授李春茂副教授
茅 锐副教授
_ 05教育理论比较 王 凌教 授曹能秀教 授黄海涛教 授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罗黎辉教 授
孙亚玲教 授
_ 02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_ 03基础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孙亚玲教 授
罗黎辉教 授
040104比较教育学 曹能秀教 授王 凌教 授
_ 01教育理论比较
_ 02民族农村教育比较 王 凌教 授黄海涛教 授
040105学前教育学 曹能秀教 授王 凌教 授
_ 01学前比较教育
_ 02幼儿园课程 傅 淳教 授
_ 03学前教育学原理 曹能秀教 授王 凌教 授
傅 淳教 授
040201基础心理学 周 宁教 授闵卫国教 授
_ 01心理过程与人格研究
_ 02理论心理学 周 宁教 授
_ 03认知发展 陶 云教 授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陶 云教 授傅金芝教 授
_ 01认知发展与学习的跨文化研究
_ 02人格心理研究 周 宁教 授
朱海燕副教授
_ 03社会性发展与辅导 李 辉教 授张 智教 授
_ 04教育心理学 符明弘教 授
_ 05青少年心理发展咨询 叶存春副教授陶 云教 授
_ 06学习与创造心理 周泓副教 授
040203应用心理学 李 辉教 授
_ 01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_ 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冯江平教 授
_ 02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 赵建新教 授
005高等教育研究所 伊继东教 授张宝昆教 授章秉纯教 授
刘沧山教 授
040106高等教育学
_ 01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_ 02教师教育研究 伊继东教 授彭 兵教 授柳 景教 授李 辉教 授
_ 03东南亚高等教育研究 张宝昆教 授唐 滢教 授罗致含副教授
魏 红副教授
_ 04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封海清教 授王前新教 授黄海涛教 授
杨顺清副教授
徐天伟副教授
王昆来副教授
_ 05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研究 李兴仁教 授李慧勤研究员
006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罗明东教 授李志平副教授陈 瑶副教授
040110教育技术学
_ 01教育技术学原理
_ 02远程教育 徐光泽教 授李志平副教授
_ 03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刘敏昆教 授
孙莅文副教授
_ 04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白凤翔副教授杨志军高 工朱云东副教授
_ 05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 罗明东教 授陈 瑶副教授
007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李兴仁教 授柳 景教 授李朝有副教授
040107成人教育学*
_ 01成人教育管理
_ 02成人高等教育 杨 林教 授张宝昆教 授赵枝琳副教授
_ 03教师教育 李 辉教 授
龙登丽副教授
⑶ 古今中外著名音乐家、
古今中外著名音乐家举例如下:
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等。
5、约翰·施特劳斯(Yuehan.shitelaosi Johann Strauss)
1825--1899,奥地利的轻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创作了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为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
由于他把华尔兹这种原本只属于农民的舞曲形式提升为了哈布斯堡宫廷中的一项高尚的娱乐形式,因此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代表作品:《蓝色多瑙河》。
⑷ 2017云南师范大学研究考试教育综合333有没有一道名词解释“晓庄师范”。
2017云南师范大学研究考试教育综合333有一道名词解释“晓庄师范”。
晓庄师范
【答案】晓庄师范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一所乡村师范学校。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自任校长,1929年这所学校更名为晓庄学校。陶行知提出师范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师范毕业生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
,提出“生活改造社会的精神”。在晓庄学校试验期间,他将“教学合一”发展为“教学做合一”
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要求乡村教师要能真正关心农民,为农民服务; 强调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 指出教育内容和治学方法与农村生活密切结合。1930年,晓庄学校遭当局查封,至1951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复办南京晓庄学校。2000年,经国家教育
部批准,由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组合新建南京晓庄学院。
1、云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包括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和教育心理学(约30分)。
2、333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题型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题(6小题共30分)、简答题(4小题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共80分)
⑸ 有谁知道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导师陶云的联系方式,或者是李鹏老师的,麻烦告知一下,谢谢了
请拨:
0871-5517040 既可以回答你跨专业考研的问题,又可以联系陶云教授。
⑹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2009年,有教职工6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博士(含在读)18人、硕士29人。硕士生导师20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人、云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校特聘岗位教授3人、校学术带头人4人、校骨干教师8人。拥有一支素质高、有潜力、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梯队结构合理,后继有人,年轻的学术骨干正在迅速成长。
2009年,有在校学生人数为149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4人,本科生1423人。学院坚持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基本目标,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杨林,男,汉族,1963年2月生,云南通海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兼职博士生导师。任云南师范大学校长。
丁文丽,女,汉族,1972年4月生,江苏人,中共党员,教授,金融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云南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系中共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武友德,男,汉族,1964年12月生,云南禄劝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区域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特聘岗位教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培养对象,云南省优秀社科专家,云南省人口学会和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人口发展战略专家组成员等。任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校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常志有,男,1965年9月生,汉族,云南昆明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经济学硕士导师。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市场学会理事,云南省市场学会秘书长。
杨永生,男,1962年4月生,汉族,云南昭通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现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云南师范大学MBA中心副主任,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云南省金融学会理事。
陈新,男,1967年9月出生,汉族,湖北当阳市人,教授,经济学博士,财政学硕士生导师。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会计学院院长、高尔夫学院副院长,校财政与税收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云南省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财政学会理事、云南省税务学会理事、云南省国家税务局特聘专家,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全国税务系统优秀教师”、“云南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李正彪,男,1971年5月4日生,云南盈江人,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博士,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云南省人事厅考试中心公务员考评专家,云南省人事厅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特聘专家,云南省工商局干部培训专家以及昆明市委组织部特聘专家。任云南省人事厅考试中心副主任。
赵敏敏,女,1962年4月生,云南楚雄人,教授,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管理学》负责人。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
杨青,女,1964年8月生,山东胶州人,教授,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任民建会员,昆明市政协第11届委员会委员,昆明市教育局爱心监督员。
樊冀,女,汉族,1957年11月生,河北人,教授,任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会主席,工商管理系教师。
姜家雄,男,汉族,1971年4月生,云南腾冲人,中共党员,教育学与法学硕士,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任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长。
叶育甫,男,汉族,1966年7月生,重庆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证券分析师,金融学硕士生导师。
陶伦康,男,1971年2月生,河南信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任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税系系主任、昆明企业联合会法律部副部长,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杨栋会,女,布朗族,云南南涧县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任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系主任。
张广斌,男,1973年8月出生,河北省沙河市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理学博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兼金融系主任。
邓雁,女,汉族,1972年11月生,云南昆明人,副教授,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曾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系主任,任云南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
杨杰,男,汉族,1975年2月生,云南昆明人,副教授,理学硕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任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
桂丽,女,汉族,1973年6月生,云南个旧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经济学硕士,财政学硕士生导师。
师佳英,女,1967年3月生,汉族,云南昆明人,副教授,天津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任学校市场营销研究所副所长,会计与税收研究所副所长,云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李雪梅,女,汉族,1970年6月生,云南禄丰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金融学硕士生导师,任学院财务与税收研究所所长。
李艳,女,汉族,1973年6生,云南昆明人,副教授,四川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金融学硕士生导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访问学者,云南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EDP办公室主任,云南师范大学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李云矫,女,汉族,1973年2月生,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生导师。1999年硕士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2001年,进入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进修,201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做访问学者。
刘敏,男,汉族,1961年2月生,云南曲靖人,副教授,任云南师范大学财务与税收研究所副所长。
卢玮,女,苗族,生于1964年1生,贵州贵阳人,副教授。
罗汉,男,汉族,1963年5月生,云南景东人,副教授。
孟少伟,男,汉族,1963年12月生,云南昆明人,副教授。云南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经济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金融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王浩,男,汉族,1960年4月生,山东茌平人,副教授,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培训部主任。
张军毅,男,汉族,1964年6生,云南楚雄人,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⑺ 有云南师范大学或者周边学校的变装CD么有的交个朋友吧,加Q或者留下联系方式吧!
请拨: 0871-5517040 既可以回答你跨专业考研的问题,又可以联系陶云教授。 打电话5916020,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问研究生院,有电话
⑻ 云南师大和云南艺术学院哪个好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恢复重建于1999年6月。现有艺术设计、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和艺术教育五个本科专业,招收美术学、美术教育、音乐课程论三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合计本科与硕士生860余人。
全院教职员工72人,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6人,博士学位1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为25%。硕士生导师8人,校级骨干教师2人。
“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艺术教育”为校级重点建设新专业,“艺术概论”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
近年来,艺术学院师生的科研、创作与演出成果突出,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与艺术教育等参展(演)的作品频频得奖。
学院有两位教师(施荣华、郭亚飞)获曾宪梓全国优秀教师三等奖。音乐与艺术教育系教师在“中国民歌大赛”、“中国‘华鑫杯'名歌手电视大奖赛”、“云南省青年歌手大奖赛”、“云南省‘聂耳杯'音乐教师技能比赛”等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得特等奖、金奖、银奖等奖项35项;音乐系学生张继心、张薇薇等在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中获铜奖、优秀奖,在全国各种“推新人”大赛以及省级以上的演唱(奏)中获奖项100余项。舞蹈系阿楚玛副教授荣获“荷花杯”全国舞蹈大赛银奖;美术系教师在德国、美国、香港、昆明等国内外举办个人作品展4次,参加瑞典、韩国等国际作品交流展,参加全国美展六次;获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入选全国美展3人、本科生入选全国美展4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11人次。艺术设计系教师在厅级以上的摄影、设计、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40余项。
特别是在“迎评促建”各项工作的推动下,2006年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零”的突破(设计系的李立),在职攻读并取得硕士学位“零”的突破(设计系的向杰),在职教师考取学术性硕士“零”的突破(音乐系的王静)、引进硕士研究生最多的一年(设计系的高海燕、李宏,音乐系的杨琛),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零”的突破(音乐系的陈蔚),青年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零”的突破(设计系的李立、音乐系的甘宁),学生合唱团与舞蹈队在国际奥林匹克(第四届世界合唱大赛)合唱比赛与“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得银奖和优秀奖的好成绩。
[编辑本段]人才培养
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来指导与管理教学工作,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综合能力。
首先,学院进一步正确理解专业能力与素质教育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防止在推进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表面化与形式化倾向。教育的本质是传授知识,但传授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现成的东西,而是通过现有知识的启蒙,使学生从原有的自然状态提升到理性存在的状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自学及创新能力。科学的素质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提升,而且还将在更深的层面上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与人文视野。
其次,学院确立了艺术专业因材施教的多元化质量观是实施专业学习与素质教育的先导和核心。在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上必须坚持专业学习人才观与质量观的多元化目标。培养目标不同,其质量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当代的高等教育不再只是就业手段,而是社会活动主体素质提高的必要途径。学院的教学管理与教育改革必须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知识结构、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这种提高就是一种质量。
近几年来,艺术学院5个本科专业在教学管理与教育改革上,坚持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多元化质量观,在专业培养目标和模式上实现多样化,用一种更开放、更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
[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艺术设计 专业从2005年开始实行“3+4+1”分流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前3个学期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从第4学期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由选择三个专业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或“广告艺术设计”或“数码艺术设计”或“环境艺术设计”。第八学期为“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训练”。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特长显著、个性鲜明,适应性强的新型的艺术设计行业的高层次人才。专业目标定位:培养具备艺术设计理论与技能、艺术素养与创新意识,能在各类设计公司、装饰公司、规划设计院等部门从事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影视动画、环境景观等设计规划的高级专门人才。
音乐学(师范) 专业实行个性化的主辅修制,在四年学习中,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或选择“声乐”或选择“钢琴”和其它器乐等,作为主修课程。使学生不仅具有较扎实的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与运用能力,而且具备或“声乐”或“器乐”的个性特长。专业目标定位: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中等以及其它类型学校与部门从事音乐教学与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艺术管理工作者。
美术学(师范) 专业实行的是“3+5”专业分流培养模式,即前3个学期主要学习掌握美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美术教育的基础知识,后5个学期,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爱好,在国画、油画与版画三者之间选择一个专业方向,突显了因材施教与差异化培养。专业目标定位:培养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中等以及其它类型学校与部门从事美术教学与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艺术管理工作者。
舞蹈学 专业主要实行“4+4”个性特色培养模式,即前4个学期共同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后4学期主要分“编导”与“师范”两个方向分流,充分体现差异化培养的教育理念。专业目标定位:培养掌握舞蹈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中等以及其它类型学校与部门从事舞蹈教学与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艺术管理工作者。
艺术教育(师范) 专业的特点是综合复合型人才,打破传统音乐、美术与舞蹈的界限,努力打造掌握较扎实的音乐演唱(演奏)、绘画创作和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有较高的美学艺术理论修养与艺术教育能力。专业目标定位:培养掌握音乐、美术、舞蹈三位一体的理论以及表演(创作)实践与教学能力,具备在中 等以及其它类型学校与部门从事艺术教育的教育工作或艺术管理工作。
[编辑本段]办学特色
主要的办学特色是:发扬西南联大精神,艰苦创业,坚持“四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制度建设),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在全国率先开设“艺术教育”新专业,彰显云南师大的特色优势。坚持艺术专业重实践重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拓宽学生“第二课堂”的空间。
艺术学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业之路。艺术学院是云南师大第一家整体搬迁到龙泉路新区办学的学院。当时的办学的条件异常艰难,晴天一身灰,下雨两脚泥,廖廖数间琴房和画室,自己动手,设计和改造了摄影实验室,数字图形教室。为成立之初只有两个本科专业(艺术设计与音乐学)奠定了基本条件。当时只有18名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人,教师主要是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与西南师大的本科生。今非昔比,现在艺术学院有自己一幢近7000平方米的独立教学楼,专任教师有60人,具有副高职称教师占21.66%,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25%,2006年还实现了具有博士学位教师“零”的突破。学院7年的办学历程,也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7年,从最初的2个本科专业(艺术设计与音乐学)发展为5个,新增了美术学、舞蹈学和艺术教育。2003年与云南艺术学院同步实现了硕士点“零”的突破。“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艺术学院五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生820余人,硕士研究生40余人。
学院教师的学缘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来自中央美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云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师大的硕士与博士生,学院也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队伍,学院行政管理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已占了33.33%。
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在全国率先开设“艺术教育”新专业,彰显云南师大的办学特色优势。《云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普通高等艺术类师范院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造就适合云南省艺术教育发展的艺术教师队伍,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突出师范性,要与该省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相衔接,培养的学生能胜任中小学艺术课的教学,加大改革与创新、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能力。……高校艺术师范专业要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减少课程门类,拓展专业口径,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针对云南省广大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严重匮乏,艺术教育水平滞后的实际情况,将推广艺术课(音乐、美术)主辅修教学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培养复合型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的新模式、新途径”。艺术学院在不断稳定与提高音乐学、舞蹈学与美术学三个传统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艺术教育”新专业,拓宽与创新培养云南基础教育艺术类师资队伍的模式。“艺术教育”新专业是云南师大2003年“新一轮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的优秀成果。艺术教育新专业突破了传统艺术专业各自封闭的现状,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师资与设备资源,将“音乐”、“美术”和“舞蹈”三个二级学科努力打造融合为一个培养复合型艺术师资的新专业,新设了“中西方艺术史”、“中西方艺术教育史”、“表演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新专业分为“音乐舞蹈系列”与“美术系列”,前者除了要学习传统的“声乐”、“器乐”、“舞蹈”、“即兴伴奏”等课程外,还必须学习“国画基础”和“速写”等课程;后者除了要学习传统的“素描”、“色彩”等课程,还必须学习“声乐发声基础”、“民族民间舞”等课程。为艺术类课程新课标的贯彻落实创造了良好条件,已得到了中小学有关领导与教师的肯定,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艺术教育05级的同学经过专业教师的指点,表演了云南省大学生首场原创小型音乐剧,综合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开拓创新性的“艺术教育”专业,努力培养掌握较扎实的音乐演唱(演奏)、绘画创作和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有较高的美学艺术理论修养与艺术教育能力的师资人才。
根据艺术专业重实践重创新的特点,学院不断拓宽学生“第二课堂”的空间。使学生能把教室里教师讲授的知识,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实践探索与内心体验,进一步消化吸收,从而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学院现有合唱团、舞蹈队、书法、摄影、演讲、节目主持人和漫画社等“第二课堂”社团10多个,学院80%以上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喜爱的“第二课堂”中展示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近两年来,全院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第二课堂”活动200余项,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40项,其中学生合唱团参加第四届国际合唱节获银奖;学生青年舞团参加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获“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音乐专业朱泽瑾同学2005年获中国商务小姐全国总冠军,2006年获“云南省旅游形象大使”称号。艺术学院为全校其它专业培训美术摄影艺术表演等上千人次,对全校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云南师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做出了一定贡献。其次,2005-2006学年,学生申请课外素质教育项目立项2项(已结题),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基金项目立项4项(已结题),2006-2007学年又申请并立项以上两个基金项目11项。另外,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2006年开始,学院党委已决定每年从优秀的本科生抽调2~3人担任本科新生班的班主任,今年安排了岳静(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王平平(03级艺术设计专业)、李丹丹(03级舞蹈专业)担任了新生班主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加强了学生的实践锻炼,从而使全院学生在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取得较显著的效果。
[编辑本段]发展方向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校的核心目标。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根据云南师大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基本目标,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潜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专业型教师以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的精神,艺术学院遵循培养艺术人才与艺术师资人才的规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实现知识、能力、实践、素质的有机统一。
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能力,培养素质,办出特色。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创作)水平为重点。
音乐学与美术学是艺术学院的主干专业,专业建设的重点是:对教学计划作更为科学的调整,对主干课程作更为深入的改革,因材施教,不断提高生源质量与教学质量,争取在“十一五”末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艺术教育”是学院最具特色的新专业。专业建设的重点是:进一步挖掘“艺术教育”专业的特色内涵,在“大艺术观”的统领下,深化提升艺术教育专业新的特质与优势。努力构建“艺术教育”专业的新理念、新元素,使其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性的有特色的专业。
艺术设计与舞蹈学是学院最活跃的非师范专业,专业建设的重点是:加大实践性与创新性的课程改革,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新需求,让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对外招聘优秀人才与内部在职进修攻读学位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具有艺术专业背景的热爱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队伍。
第一,近5年内引进15名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其中博士生不少于5人),尽快提高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争取在2010年达到35%。
第二,近5年内轮流派出24名在职教师或攻读学位或作为“访问学者”有一年以上的脱产进修,努力在整体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第三,争取在5年内每个专业有1~2位教授的学术造诣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第四,在5年内努力建设一支稳定的热爱管理工作的有艺术专业或硕士学位背景的行政管理队伍。管理出效果出质量。
发展思路的指导思想: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基础教育,主动适应21世纪艺术类师资队伍的需要;为建设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有优势的新型云南师范大学而作出新的贡献,创造新的亮点。
当代高等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功能的多样性,由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功能向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多种功能转型。根据云南师大“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艺术学院的发展思路具体有两方面的表现:
首先,以学科的高品味学术性发展为基础,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获得“音乐学”与“艺术设计”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在此基础上能获准“音乐学”、“艺术设计”与“艺术学”的硕士授予权。在以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为“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与博士点的申报创造条件。
其次,坚持以云南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师范性为优势与特色的办学方向。努力适应由传统单一的培养师资办学模式向适应现代大学发展特点和未来师范教育要求转变。在稳定和提高本科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突破艺术类硕士点较少的“瓶颈”,实施教育硕士专业培养工程,争取在“十一五”末,研究生的数量达到全院学生的20%。同时,为师范专业实现“并进式”向“递进式”转变创造条件,即将专业学科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进行分离,从而使音乐、美术、艺术教育等师范专业的学生既有相当于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又有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素质,增强师范生在从业竞争中的优势与发展后劲。努力保持云南师大艺术学院在培养云南基础教育艺术师资上的主渠道作用,着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科研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使该院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先行者与带头人,争取成为专家型教师与艺术教育专家,在云南基础教育领域内的艺术教育、创新教育及教育教学改革中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使学院在质量规模、结构层次、实力特色方面进入全国省属师大同类学院的先进行列。努力适应和满足云南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对人才培养规模的要求。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建于1959年8月,是我国西南边疆一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院至今,云南艺术学院汇聚了一大批著名艺术家。组成了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教学、研究、艺术创作、表演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队伍中高职比为45%。近5年来,学院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51部,教材13部,发表论文630多篇,完成省部级课题32项,在国际上获奖36项,获国家级奖275项,省级奖39项。留法归来的油画家、雕塑家廖新学教授,小提琴家李丹教授,声乐家方于教授夫妇(《悲惨世界》译者),知名国画家、雕塑家袁晓岑教授等专家、学者先后在学院执教。学院现有教职工625人,其中大学本部有教职工525人,附属学校有教职工100人。在大学本部27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有35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有10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4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云南艺术学院是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本科院校,设有10个教学单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电视艺术系、艺术文化系、成人教育学院、文华学院(独立学院、与企业合办)和附属艺术学校;有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有2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艺术学科专业目录的所有专业,涉及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等综合艺术学科,艺术类学科齐全;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音乐学、美术学、戏剧戏曲学和艺术学。设有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专职科研机构,下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研究室及民族民间艺术陈列馆,较为齐备的实验实践场所和科研仪器设施,为学院教师在教学、研究和创作取得骄人成绩提供了条件。学院在版画、油画、民族戏剧、音乐、舞蹈等学科的创作和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独特的影响。每年全国各类艺术类专业赛事,学院兼有所获。2001年至2003年,学院研究、创作、表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278项,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活动展览、演出200余场次,出版学术专著42部,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云南艺术学院主办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近年来,学报以其强烈的学术意识,开放的学术胸襟,赢得学界的重视和赞誉。
云南艺术学院地址:昆明市五华区麻园艺苑巷4号 邮编:650101 Email:[email protected]
(云南艺术学院三维地图:http://ynart.6dxy.com/)占地184亩,建筑总面积70,306平方米。学院图书馆有印刷类图书20万册,电子类图书12万册(片),每年订阅数百种各类期刊,现每年投入80万元专款进行图书建设。在建有演播厅、戏剧实验剧场、小型音乐厅、美术馆等教学实践场地的基础上,学院又新建了集演出、展览为一体的实验剧场共12,068平方米。 云南艺术学院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负责对外交流与合作及留学生教育。有20余个国家400余名留学生先后在我院留学学习。该院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泰国、越南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在各个层次上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设立工作室,为艺术家走向世界搭建平台。目前,学院投资了2,969万元,建设建筑面积为14,620平方米的留学生楼工程,预计2006年9月投入使用。云南艺术学院遵循“继承传统、兼容中外、学习民间、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立足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壤,以传承民族艺术文化和培养艺术教育人才为使命,创作了大批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为云南省输送了近万名优秀的艺术教育师资和艺术创作人才,为云南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4320人,硕士研究生84人,成人教育学生2768人,中专学生1434人,独立二级学院学生1483人。2004年,云南艺术学院以“良好”等次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院的教学水平与发展特色得到专家考评组的高度评价。截止2005年12月,在校研究生84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达4320人;成人教育学生为3435人。目前云南艺术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在2020年把学校办成能适应云南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能辐射到全国和东南亚地区,艺术学科专业齐全,设置有文学、教育学、民族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等一级学科门类相关专业,有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有云南民族文化特色,集教学、研究、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大学。
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为学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学院一方面承担着培养艺术人才的任务,一方面也承担着收集、整理、研究、继承、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任务,学院十分注重办学特色和教学质量,确立了教学、研究、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既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艺术积淀,又有浓郁民族文化艺术氛围、同时更具备现代意识锐度的综合性艺术高校。
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现有戏剧戏曲学、油画学、音乐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正在建设艺术学、舞蹈学、艺术设计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云南艺术学院省级重点学科丛书》两辑共20种。
教学特色
云南艺术学院以云南省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特色,为留学生提供独特的课程。国画、书法、油画、雕塑、版画、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动画、壁画、陶艺、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商业设计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声乐、西洋乐器、合唱排练、中国传统民间舞蹈、芭蕾、舞蹈编导等课程深得留学生的喜爱。另外,中国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武术、摄影、中国音乐史、戏剧表演、播音主持、模特培训、影视编导、中国电影鉴赏、影视后期制作、艺术管理、艺术理论研究等课程也可供您选择。
建院42年以来,云南艺术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人才4616名。其中本科生24届2362人,授予学士学位1962人。毕业生中包括了汉族、回族、彝族、白族、苗族、哈尼族、纳西族、拉祜族、景颇族、阿昌族、僳僳族、怒族、独龙族、蒙古族、藏族、普米族、傣族、壮族、瑶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学生,这为云南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为云南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云南进一步确立“民族文化大省”的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改革开放数年来,学院抓住了新的发展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显示出勃勃生机。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及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在教学上实行学分制、教师挂牌教学、选课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加强特色课的建设,紧握时代脉搏,对社会需求、市场竞争作出敏锐反应。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仅近两年来,先后组织了100多位中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学习,取得了结业证书,组织了100多位青年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分送了100多名教师到校外进修学习,有20多人考取了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学院加大科研改革力度,制订和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研学术奖励的办法和措施,资助学术出版,资助课题研究,奖励科研成果。在2001年度,学院用于科研学术奖励、课题资助、学术著作出版等经费达到110多万元,占学院全年总支出的4%。鉴于学科建设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学院十分重视重点学科建设,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全院科研学术工作的发展。目前,学院共有戏剧戏曲学、油画学、音乐学等三个省级重点学科,艺术学、舞蹈学、艺术设计学也将在“十五”期间建成 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云南艺术学院省级重点学科丛书”两辑共20种,其中一些专著,其学术质量达到了国家一流水平。通过加大投入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近五年来,学院共出版学术专著51
⑼ 谁那里有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研究生招生目录啊重要的是有各专业各方各专业的招
2011年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导师及职称 考试科目 备注
001哲学与政法学院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_ 01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 袁实勇 教 授
郑祚尧 教 授
陈 路 教 授
雷 希 教 授
黄小军 教 授
李晓南 教 授
殷国聪 教 授
李红专 副教授
刘化军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中外哲学思想)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_ 02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
_ 03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改革
010102中国哲学
_ 01中国少数民族哲学 杨志明 教 授
杨国才 教 授
杨胜荣 副教授
李煌明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中外哲学思想)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_ 02中国近现代哲学
_ 03儒家哲学
010103外国哲学
_ 01西方哲学观研究 袁实勇 教 授
秦 平 副教授
毕文胜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中外哲学思想)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_ 02德国古典哲学
_ 03现代西方哲学
010104逻辑学
_ 01法律逻辑研究 李广良 教 授
薛 玲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中外哲学思想)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_ 02语言逻辑研究
_ 03经济管理与逻辑研究
010105伦理学
_ 01伦理学原理 雷 希 教 授
高 力 教 授
杨国才 教 授
和 军 教 授
李建立 博 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中外哲学思想)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_ 02经济伦理
_ 03少数民族伦理
010106美学
_ 01艺术社会学 李广良 教 授
杨志明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中外哲学思想)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_ 02印度美学与艺术
010107宗教学
_ 01佛教思想研究 李广良 教 授
杨志明 教 授
傅永寿 教 授
吴之清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中外哲学思想)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_ 02基督教思想研究
_ 03云南地方宗教研究
030301社会学
_ 01发展社会学 毕天云 教 授
乔亨瑞 教 授
陈 路 教 授
张 云 教 授
莫关耀 教 授
杨树美 教 授
郝朴宁 教 授
李 涛 副教授
张曙晖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2社会学概论④802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_ 02文化社会学
_ 03法律社会学
_ 04民族社会学
_ 05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_ 01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 陈 路 教 授
郝立新 教 授
张云钢 教 授
钱明辉 教 授
李红专 副教授
沈 阳 教 授
刘化军 副教授
卢 轶 博 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④80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_ 0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_ 0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_ 0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 周本贞 教 授
柳榜华 教 授
和 军 教 授
周梁云 教 授
莫关耀 教 授
吴若飞 副教授
宋锡辉 副教授
褚俊英 副教授
姜黎皓 副教授
周朗生 副教授
任 祥 副教授
彭 艳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④80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_ 02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政治发展研究
_ 03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建设研究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_ 0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张建文 教 授
柳榜华 教 授
宋锡辉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陈 路 教 授
钱明辉 教 授
柳榜华 教 授
吴若飞 副教授
宋锡辉 副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002社会发展学院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_ 01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 陈 路 教 授
潘玉君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中外哲学思想)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_ 02科学哲学与科学思想史 张镇环 副教授
杨胜荣 副教授
_ 03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史 贾星客 教 授
李和宽 教 授
_ 04科技管理与科技社会学 胥春雷 副教授
张丹青 副教授
张天祥 教 授
_ 05信息社会与信息哲学 李和宽 教 授
贾星客 教 授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_ 01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基本理论研究 陈 路 教 授
刘丽琼 教 授
和 军 教 授
沈 阳 教 授
魏 宁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政治学基础理论④804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_ 02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罗 文 教 授
李和宽 教 授
邬 农 教 授
刘 翔 副教授
闫 缨 副教授
邱 强 副教授
003经济与管理学院
020101政治经济学
_ 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杨 林 教 授
张云钢 教 授
常志有 教 授
杨 青 教 授
薛祖国 教 授
姜家雄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5政治经济学
_ 02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董险峰 教 授
武友德 教 授
赵敏敏 教 授
罗 文 教 授
陶伦康 副教授
_ 03金融与投资 丁文丽 教 授
者贵昌 教 授
李正彪 教 授
杨永生 教 授
020204金融学
_ 01公司理财 邹 平 教 授
者贵昌 教 授
师佳英 副教授
李雪梅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6经济学
_ 02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 丁文丽 教 授
叶育甫 副教授
_ 03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杨永生 教 授
_ 04财政与税收策划 陈 新 教 授
004MBA教育中心
125100工商管理硕士 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杨 林 教 授
明庆忠 教 授
丁文丽 教 授
杨永生 教 授
武友德 教 授
杨 昆 教 授
骆华松 教 授
者贵昌 教授等 ①-无②204英语二③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④--无
005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040101教育学原理
_ 01教育评价 罗黎辉 教 授
张向众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_ 02教育原理 罗明东 教 授
李天凤 教 授
_ 03民族教育学 李劲松 教 授
李兴仁 教 授
_ 04教育改革与发展 张晓霞 教 授
李春茂 副教授
茅 锐 副教授
_ 05农村教育研究 王 凌 教 授
曹能秀 教 授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_ 02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罗黎辉 教 授
孙亚玲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_ 03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孙亚玲 教 授
罗黎辉 教 授
040104比较教育学
_ 01教育理论比较 曹能秀 教 授
王 凌 教 授
黄海涛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_ 02民族农村教育比较 王 凌 教 授
黄海涛 教 授
040105学前教育学
_ 01学前比较教育 曹能秀 教 授
王 凌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_ 02幼儿园课程 傅 淳 教 授
_ 03学前教育学原理 曹能秀 教 授
王 凌 教 授
傅 淳 教 授
040201基础心理学
_ 01心理过程与人格研究 周 宁 教 授
闵卫国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_ 02理论心理学 周 宁 教 授
_ 03认知发展 陶 云 教 授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_ 01认知发展与学习的跨文化研究 陶 云 教 授
李 鹏 讲 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_ 02人格心理研究 周 宁 教 授
朱海燕 副教授
_ 03社会性发展与辅导 李 辉 教 授
_ 04教育心理学 符明弘 教 授
_ 05青少年心理发展咨询 叶存春 副教授
陶 云 教 授
_ 06学习与创造心理 周 泓 副教授
040203应用心理学
_ 01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李 辉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_ 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冯江平 教 授
_ 03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 赵建新 教 授
045101教育管理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张晓霞 教 授
李春茂 副教授
茅 锐 副教授
王 凌 教 授
李劲松 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07学校管理学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李 辉 教 授
符明弘 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08学校心理辅导
045118学前教育★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曹能秀 教 授
王 凌 教 授
傅 淳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09学前教育学
045400应用心理硕士★ 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李 辉 教 授
赵建新 教 授
叶存春 副教授
符明弘 教 授
冯江平 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④--无
006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
040106高等教育学
_ 01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伊继东 教 授
柳 景 教 授
李慧勤 教 授
刘沧山 副教授
王昆来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_ 02东南亚高等教育研究 张宝昆 教 授
唐 滢 教 授
魏 红 教 授
徐天伟 副教授
_ 03高等教育历史与文化 封海清 教 授
黄海涛 教 授
殷国聪 教 授
_ 04高等教育政策与评价 杨 林 教 授
杨顺清 教 授
郝南明 教 授
陈 瑶 副教授
007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040107成人教育学
_ 01成人教育管理 李兴仁 教 授
柳 景 教 授
张 云 教 授
李朝有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_ 02成人高等教育 杨 林 教 授
张宝昆 教 授
赵枝琳 副教授
_ 03教师教育 原一川 教 授
李 辉 教 授
龙登丽 副教授
008文学院
010106美学
_ 01美学原理与美学方法 李健夫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中外哲学思想)④810美学原理
_ 02美育原理与艺术教育 樊 华 副教授
禹志云 教 授
_ 03中国美学思想研究 余 松 教 授
_ 04中西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骆锦芳 教 授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_ 04语文学科教学论 张承明 教 授
匡 锦 副教授
成巧云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王渝光 教 授
王兴中 教 授
王 乙 教 授
胡 彦 教 授
匡 锦 副教授
余 玫 副教授
周 芸 教 授
叶向东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11现代汉语
高小和 教 授
张永刚 教 授
蔡 燕 教 授 曲靖师范学院与云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050101文艺学
_ 01中国诗学 余 松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文学理论④812古代文论
_ 02文学原理 李健夫 教 授
曹静漪 副教授
_ 03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想 叶向东 教 授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_ 01理论语言学 骆小所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6语言学理论④811现代汉语
_ 02应用语言学 王渝光 教 授
姚一斌 教 授
_ 03文化语言学 曹晓宏 教 授
_ 04对外汉语教学 袁 焱 教 授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_ 01现代修辞学 骆小所 教 授
周 芸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6语言学理论④811现代汉语
_ 02语体学 王兴中 教 授
_ 03汉语史 冯 英 教 授
罗 骥 教 授
涂良军 教 授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_ 01中国古代诗歌与诗学 骆锦芳 教 授
李 辉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文学理论④813中国古代文学史(含作品选)
_ 02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张 勇 教 授
王 乙 教 授
_ 03中国古代散文 冯小禄 副教授
骆锦芳 教 授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_ 01现代汉语诗歌 胡 彦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文学理论④814中国现代文学史
_ 02中国现当代小说 朱 曦 教 授
_ 03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 胡 彦 教 授
陈 慧 副教授
_ 04中国现代散文 周 华 副教授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_ 01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 陈 斌 教 授
余 玫 副教授
刘 竹 教 授
苏雄娟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文学理论④815民间文学概论
_ 02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比较研究 袁 焱 教 授
冯 英 教 授
罗 骥 教 授
009传媒学院
050301新闻学
_ 01现代新闻理论研究 李丽芳 教 授
郝朴宁 教 授
庄晓东 教 授
谢晓霞 讲 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中国新闻传播史④816新闻理论与实务
_ 02马克思主义经典新闻理论研究 陈 路 教 授
黄小军 研究员
_ 03新闻出版编辑理论与实践 邹建达 教 授
崔 梅 教 授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
_ 01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 郝朴宁 教 授
庄晓东 教 授
覃信刚 高级记者
朱 滨 播音指导
崔 梅 教 授
肖 青 讲 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8艺术理论④817广播电视基础理论
_ 02民族电视与民族文化 李丽芳 教 授
黄 峻 教 授
杨 宏 高级记者
_ 03影像数字制作技术 向 杰 副教授
谢晓霞 讲 师
010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骆小所 教 授
魏 红 教 授
胡德映 教 授
周 芸 教 授
禹志云 教 授
张承明 教 授
齐春红 副教授
匡 锦 副教授
费惠彬 博 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4汉语基础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011外国语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_ 05英语学科教学论 霍永寿 教 授
段洁云 教 授
覃 辉 副教授
李少伶 副教授
曹燕萍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0自命题俄语或241自命题日语或243自命题法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李丽生 教 授
段洁云 教 授
胡德映 教 授
杨端和 教 授
覃 辉 副教授
李少伶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18高级英语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_ 01美国文学 何昌邑 教 授
刘守兰 教 授
吴相如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0自命题俄语或241自命题日语或243自命题法语③709英语语言文学与翻译④819综合英语
_ 02英国文学 原一川 教 授
晏 奎 教 授
李昌银 教 授
_ 03翻译理论与实践 何昌邑 教 授
李昌银 教 授
_ 04跨文化交际 刘汉玉 教 授
黄 瑛 副教授
_ 05英语语言史 张克勤 教 授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_ 01普通语言学 杨端和 教 授
颜 宁 教 授
邹 霞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0自命题俄语或241自命题日语或243自命题法语③709英语语言文学与翻译④819综合英语
_ 02语用学 霍永寿 教 授
彭庆华 教 授
_ 03应用语言学 李丽生 教 授
段洁云 教 授
冯智文 副教授
杨 燕 副教授
侯云洁 副教授
_ 04二语习得 李丽生 教 授
胡德映 教 授
冯智文 副教授
曹燕萍 副教授
杨 燕 副教授
侯云洁 副教授
_ 05语言测试与语言统计 杨端和 教 授
_ 06句法学 孙兴文 副教授
_ 07社会语言学 胡德映 教 授
冯智文 副教授
王庆玲 副教授
_ 08日语语言 范广融 副教授
吴明艳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0自命题俄语或242自命题英语或243自命题法语③710语言学与翻译④820综合日语
055201英语笔译★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何昌邑 教 授
原一川 教 授
李昌银 教 授
李丽生 教 授
颜 宁 教 授
彭庆华 教 授
孙兴文 副教授
王庆玲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055202英语口译★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黄 瑛 副教授
冯智文 副教授
段洁云 教 授
杨 燕 副教授
侯云洁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012艺术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_ 06音乐学科教学论 郭亚非 教 授
韩 萍 教 授
王文军 副教授
马 弢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045111学科教学(音乐)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郭亚非 教 授
韩 萍 教 授
王文军 副教授
马 弢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1西方音乐史略
045113学科教学(美术)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王首麟 教 授
戴 杰 副教授
施荣华 教 授
马惠龙 副教授
李建华 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2美术概论
050403美术学
_ 01中国画 王首麟 教 授
戴 杰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1中外美术史④822美术概论
_ 02中国画论 施荣华 教 授
_ 03中外美术史 高云龙 副教授
_ 04油画 马惠龙 副教授
_ 05版画 郝 平 一级美术师
李建华 教 授
_ 06摄影艺术 尹小兵 教 授
_ 07美术人类学(民族艺术) 李 立 副教授
_ 08工艺美术(设计艺术) 丁 韬 副教授
_ 09电脑美术 向 杰 副教授
055107美术 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王首麟 教 授
戴 杰 副教授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6艺术基础④822美术概论
013历史与行政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_ 07历史学科教学论 何 跃 教 授
杨为星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何 跃 教 授
杨为星 教 授
朱端强 教 授
吴惠敏 副教授
赵 虹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3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060106中国古代史
_ 01秦汉史 赵浴沛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
_ 02隋唐史 章秉纯 教 授
_ 03明清史 朱端强 教 授
白 云 教 授
邹建达 教 授
黄海涛 教 授
张学亮 博 士
_ 04云南古代历史文化 田志勇 教 授
董晓京 博 士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_ 01中国近现代史 周智生 教 授
徐 波 教 授
张永明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
_ 02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刘丽琼 教 授
吴承越 教 授
杨纪武 教 授
_ 03云南地方近现代史 高建国 副教授
周智生 教 授
马俊林 博 士
_ 04中国近现代文化史 封海清 教 授
袁国友 研究员
肖 雄 博 士
_ 05西南联大史 高建国 副教授
包云燕 副教授
060108世界史
_ 01世界文化与现代化 李 勤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44自命题泰语或245自命题缅语或246自命题越南语或247自命题老挝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
_ 02东南亚政治与经济 罗致含 副教授
马 勇 研究员
_ 03世界近现代史 赵 虹 教 授
吴惠敏 副教授
_ 04国际关系史 何 跃 教 授
吴惠敏 副教授
周 倩 副教授
120401行政管理
_ 01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赵 虹 教 授
邬 农 教 授
张 玮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2行政学原理④824公共政策学
_ 02公共政策分析 王 虹 副教授
张丹青 副教授
014数学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_ 08数学学科教学论 朱维宗 教 授
黄永明 副教授
陈静安 教 授
侯 芳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朱维宗 教 授
黄永明 副教授
陈静安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5初等数学
070101基础数学
_ 01微分几何 郭 震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3高等代数④826数学分析
_ 02非线性泛函分析 吴 鲜 教 授
陈绍雄 副教授
赵富坤 教 授
_ 03复分析 李玉华 教 授
_ 04偏微分方程 杨干山 教 授
吴书印 教 授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_ 01金融数学 蒋文江 教 授
李 锋 教 授
郭民之 副教授
王源昌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3高等代数④826数学分析
_ 02应用概率统计(生存分析) 王 涛 副教授
_ 03应用概率统计(线性模型) 张志明 教 授
韩俊林 副教授
070104应用数学
_ 01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应用 化存才 教 授
刘海鸿 副教授
杨 慧 副教授
胥成林 博 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3高等代数④826数学分析
015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_ 09物理学科教学论 徐晓梅 副教授
解福瑶 副教授
侯德东 副教授
杨为民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045105学科教学(物理)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徐晓梅 副教授
解福瑶 副教授
侯德东 副教授
杨为民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7中学物理教学法
070201理论物理
_ 01引力理论及理论天体物理 张 雄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4高等数学④828普通物理
_ 02电磁场理论及应用 郑勤红 教 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