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谈网络安全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谈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 2024-05-04 10:59:51

A. 想了解上海交通大学863计划信息安全重大课题“信息安全工程实践综合实验平台研究与集成”的相关信息

3月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和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重大课题“信息安全工程实践综合实验平台研究与集成”,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863信息安全主题专家组的验收,我校丁文江副校长以及学校科技处、电子信息学院和信息安全学院的领导也出席了课题验收现场会。

该课题的研究和平台建设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累计投入经费700多万元,由我校杨树堂副教授担任课题的第一负责人主持研究,研发队伍集中了电有畔⒀г汉托畔�踩�г?0多位信息安全学科骨干教师、10多名博士生以及80多名硕士生。

该课题建设的综合实验平台是国内目前最具规模的信息安全工程实践平台,其构建技术从安全基础支撑、安全网络隔离、安全检测防护、安全访问控制、安全内容监控以及安全综合管理等六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架构,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课题研发了教学实验支撑系统平台、网站以及平台实验课件,实现了基于“网站--实验支撑系统--实验课件”互动的可支持班级规模的网络化交互式的新一代工程实践培训环境;其支撑的19个实验系统基本涵盖了信息安全领域的主要方向,目前可运行的实验系统包括:

防火墙实验系统
VPN实验系统
密码实验系统
PKI实验系统
PMI实验系统
隔离交换实验系统
攻防实验系统
入侵检测实验系统
病毒防护实验系统
安全扫描实验系统
安全审计实验系统(桌面监管系统)
安全管理实验系统
安全办公及实验资源管理实验系统
视频对象监控实验系统
图像内容监控实验系统
内容分级监管实验系统
文本内容过滤实验系统

该课题还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多项成果:申请了技术专利19项,登记了软件著作权4项;编写了实验指导书110份、各类教材21本。

该课题平台将对国家信息安全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化培训发挥重大作用。

B. 谈剑峰的社会职务

l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l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l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专家库专家;
l 中国信息化专家库专家;
l 工业和信息化部CSIP云计算安全专家;
l 国家密码管理局电子交易密码应用工作组核心成员;
l 国家密码管理局《动态口令认证系统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M)课题组组长;
l 国家密码管理局密码检测“动态口令密码检测规范”标准项目组组长;
l 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l 上海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安全专家;
l 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库专家;
l 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库专家;
l 上海市公安局网络安全咨询专家;
l 上海信息化发展研究协会专家;
l 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l 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特邀顾问;
l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l 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l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顾问教授;
l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特邀研究员;
l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客座教授;
l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
l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
l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
l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
l 中国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智库专家;
l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游戏分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
l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信息安全工作委员会主任;
l 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l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信息安全产业分会会员;
l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会员;
l 中国密码学会会员;
l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会员;
l 中国电子认证服务产业联盟会员;
l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理事会常务理事;
l 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l 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l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员;
l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副会长;
l 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副会长;
l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l 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理事;
l 上海市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协会理事;
l 上海移动互联网应用促进中心移动安全专委会理事长;
l 《上海信息化》理事会常务理事;
l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
l 上海市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文化与传媒分会副会长
l 上海市“两新”组织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l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l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
l 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
l 上海市信息化青年人才协会理事;
l 上海市浦东新区青联委员;
l 上海市嘉定区青联委员;
l 上海市嘉定区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
l 上海市浦东新区五届政协委员;
l 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信息员。

C. 6G或将于2030年实现商用

6G或将于2030年实现商用

6G或将于2030年实现商用,未来6G将拓展通信空间,实现地面与卫星通信集成、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指标相比5G将有10-100倍提升,6G或将于2030年实现商用。

6G或将于2030年实现商用1

3月22日至24日,以移动通信行业为代表的产学研界举办了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成为全球6G发展的重要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江兴指出,作为2030年后智能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技术,追求覆盖、带宽、时延等单一技术指标跨越的传统路径已不适用。

6G必须探索和开拓多目标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范式,如技术性能、成本投资、能源消耗、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效率。

据报道,6G正在按照既定的步伐从需求向标准迈进。业内普遍预测,6G将在2030年左右上市。

对于6G,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洪伟认为,最具革命性的进展将是LEO卫星网络和地面5g后网络的集成毕散雹。

人类将首次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在整个地球表面、近地空间乃至部分外层空间的全覆盖,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信息互联。

中兴首席科学家项继英也表示,卫星通信是地面网络的重要补充。它在稀疏场景中具有成本效益优势,并提供通用服务,但不能取掘亩代地面网络。

在人口稠密地区,其产能远远达不到要求。未来,我们希望天基网络和地面网络的关键技术能够在一个大的技术体系中得到整合和协调。

根据之前的相关预测,6G的网络速度可以达到1000gbps,延迟小于100US(即0.1ms),速度是5g网络的50倍,延迟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它在峰值速率、延迟、流量密度、连接密度、移动性、频谱效率和定位能力等方面远优于5g。

6G或将于2030年实现商用2

随着5G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相关应用开始遍地开花,深入到千行百业。按照移动通信产业“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发展节奏,全球业界已开启对下一代移动通信(6G)的探索研究。

“中国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6G商用。”3月22日,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正式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在6G愿景与技术需求论坛上预测说。

6G在路上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6G改变世界。

“6G将走向人机物灵充分联结、虚实结合、智慧涌现的泛在至简网络。”张平指出,其中的“灵”是指灵境网,即中国版元宇宙。6G和至简无线网络将有力支持数字孪生,数字孪生也将进一步为至简网络演进提供持续的自主内生优化。

张平解释说,4G前移动通信追求的是通信速率,而5G对通信和可靠性、时延方面提出了要求,未来6G将拓展通信空间,实现地面与卫星通信集成、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指标相比5G将有10-100倍提升,将实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走向人机物灵充分联合、虚拟结合、智慧涌现的泛在智简网络。

在场景上,张平认为,6G将实现数字孪生、智慧泛在,未来的应用场景包括全息交互、虚拟旅行,沉浸式社交等,而对于6G潜在关键技术,一方面是传统技术增强,如太赫兹、可见光等;另一方面是创新技术,如量子通信、AI赋能等。

张平介绍,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布局科研项目等措施,加速6G创新技术研发。

欧盟提出相对清晰的规划路线图,在2020年三季度完成了6G产学研框架项目;芬兰发布了6G白皮书《面向6G泛在无线智能的驱动与主要研究挑战》,对于6G愿景和技术应用进行了系统性展望;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业用;

日本发布B5G推进战略目标2025年完成6G基础技术研究,2030年商用;美手帆国也从2018年开始6G研究,前期研究包括对6G芯片的研究,并在空天海地一体化通信特别是卫星互联网通信开展研究实践。

“中国高度重视6G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先后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IMT2030(6G)推进组,扎实推进6G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张平说。

6G改变世界

面向2030年及未来,6G网络将助力实现真实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构建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全新世界。

“6G‘数字孪生、智慧泛在’,是大家的美好愿景。”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绿色通信研究中心主任崔春风认为,6G的典型用例包括全息交互、数字孪生人、通感互联、智能交通、智慧生产以及元宇宙等,这些应用对6G网络提出更高要求:一是极致的能力,二是软件定义的分布式网络,三是全域覆盖,四是智慧泛在,五是内生安全。

“对运营商而言,我们希望实现数字孪生运营、零触碰、自动化运维的网络,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并且能够‘自生自灭自演进’。” 崔春风说。

中兴通讯无线研究院射频系统高级工程师彭琳同样认为,6G时代将诞生新的服务模式,比如沉浸式的云XR的体验、全息通讯、数字孪生新业态等,将进一步扩展到AI的互联网,感知互联网,迈入万物智联的6G时代。

“6G的愿景和能力需求,驱动着行业进一步开发空口资源。比如,挖掘新的频谱资源,以及向更高的毫米波以及太赫兹的频段迈进。”彭琳说。

在华为无线技术实验室技术专家王俊看来,6G将进一步发展超越通信的能力,在5G三大应用场景基础上,扩展人工智能和通信感知两大应用场景。

6G如何融合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王俊指出,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是典型的下行通道,将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AI能力,通过AR/VR等沉浸式体验传递给用户;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是典型的上升通道,主要应用全场景感知和面向机器学习的大数据采集,增强数字世界中大模型的完善程度和能力。

“在此过程中,6G将融合连接、感知和AI能力,成为关键的桥梁。”王俊说。

探索技术路径

目前,IMT-2030(6G)愿景研究已经形成的共识,包括: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数字孪生、普惠智能、全域覆盖等新型应用。

为满足未来6G更加丰富的业务应用以及极致的性能需求,需要在探索新型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当前,全球业界对6G关键技术仍在探索中,并提出了一些潜在的关键技术方向以及新型网络技术。

东南大学教授许威认为,未来的6G技术发展趋势,是在更多的频段、更宽的带宽以及更深的维度进行更广泛的覆盖,最终实现速率更快、传输更稳定,以及更双碳化、更智能化的智能网络的融合体。

“中国电信认为,内生外拓,绿色泛在是6G网络的总体愿景,并以此打造和谐发展的新引擎。”中国电信研究院移动通信研究所所长王庆扬表示,将来的IMT2030是内生智能与安全、外拓感知与体验,构建人、机、物智慧互联的.新型系统,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引擎。

“6G技术的创新发展,也因此应该以绿色节能为基本原则,提升系统的能量效率,实施生态运营;与此同时,还要考虑6G技术如何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各行业深化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王庆扬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毛军发指出,6G要在3个维度对5G实现质的提升,即更多连接、更广覆盖、更大带宽,前两者可以通过补充基站数量等方式实现连接与覆盖不足的缺陷,然而面向6G的大带宽需求,唯有毫米波太赫兹技术才能实现目标。

与会专家在6G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论坛上也表示,尽管现阶段6G毫米波太赫兹技术的发展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和高频器件产业的持续发展,毫米波和太赫兹将凭借其丰富的频率带宽资源等天然优势,与其他低频段网络融合组网,广泛应用于多维度多尺度通信场景,做为未来6G通信的重要支撑技术。

“6G网络必须成为智能的、分布式的、可伸缩的程序平台,使其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应用需求。”英特尔实验室、IEEE Fellow Rath Vannithamby指出,5G和AI正在改变无线网络,推动着无线的分布式智能发展,6G网络需要将通信、技术、AI实现无缝集成,来实现统一体验质量(QoE)。“目前,关于智能网络分布式集成技术的研究需要交叉学科的学术研究,进行协同设计。”

6G或将于2030年实现商用3

踩着“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发展节奏,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代表的产学研各界,已从初期对6G天马行空式的畅想、讨论和研究中,渐渐梳理出更为清晰、有针对性的推进思路。

3月22日-3月24日召开的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将成为全球6G发展重要论道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指出,作为面向2030年之后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重要支撑技术,传统的追求覆盖、带宽、延迟等单项技术指标跃升的道路已不适合,6G必须探索和开辟技术性能、成本投入、能源消耗、安全可靠、持续高效等多目标可持续协同发展的新范式。

6G将走向人机物灵联结的智简网络

在昨日举行的全球6G技术大会“6G愿景与技术需求”圆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发表演讲。

张平表示,从1G-4G,主要是人与人间的通信,是通信速率的线性提升;5G是面的提升,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通信;6G 将拓展通信空间,使地面与卫星通信集成,实现“海陆空”一体化。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6G改变世界。”张平表示,6G的通信指标相比5G将有10-100倍提升,也将实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

6G将实现数字孪生、智慧泛在,未来的应用场景包括:全息交互、虚拟旅行、沉浸式社交等。

对于6G潜在的关键技术上,张平认为,一方面是传统技术增强,比如太赫兹、可见光等;另一方面是创新技术,比如量子通信、AI赋能等。

“6G将走向人机物灵联结的智简网络。”张平最后总结说,人机物灵中的灵是指灵境网,也就是中国版元宇宙。

当卫星网络加入成为普遍期待

6G从需求到标准,正在按照既定的步伐前行。业界普遍预测,6G将在2030年左右商用。

中国电信首席专家毕奇说:“愿望是好的,接下来怎么将真正有商业价值的愿景甄别出来,加快相关关键技术的研发,使其能在6G期间付诸实际部署,是未来几年科研的重要任务。”

对于6G,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洪伟的看法是,最革命性的进步将是中低轨卫星网络与地面后5G网络的融合。人类将第一次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对整个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甚至部分外层空间的全覆盖,从而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信息互联。

对于6G广覆盖的期待,马斯克的低轨卫星“星链”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目前马斯克的‘星链’是通过卫星锅接收和发射信号,目标用户群与移动通信大不相同。”毕奇指出,6G能否突破链路损耗及商业模式难题,把星链在6G期间连到手机而不需卫星锅型天线,以及有多少6G用户,愿意承担卫星服务的费用,目前挑战仍然很大。

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亦表示:“卫星通讯是地面网络的重要补充,在稀疏场景下具有性价比优势,提供普遍服务,但它不能替代地面网络,在密集地区,其容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未来,我们希望天基网络在关键技术上和地面网络在大的技术体系是融合协同的。”

6G竞争风起云涌

术研发工作启动会,正式启动6G研发工作。今年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 国际标准化工作。

国际上,2020年2月,国际电信联盟召开第34次国际电信联盟工作组会议,正式启动6G的研究工作,明确了2023年底前国际电信联盟6G 早期研究的时间表。

美国的苹果、谷歌、微软等11家公司于2020年宣布成立6G联盟;欧盟已启动为期3年的6G 基础技术研究项目。

日本官民联盟准备在6月向国际会议提交6G国际标准草案。日本希望能够在6G网络技术发展争取更多主导权,并且在技术规范制定方面有更多话语权,以优势地位推进技术开发,共同为未来的6G无线通信提出技术要求。

此外,英国、芬兰和韩国也开展了6G技术的研发,期望在未来的全球6G技术标准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曾表示,未来6G业务将呈现出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等新发展趋势,形成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数字孪生、全域覆盖等业务应用,最终将助力人类社会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美好愿景。

D. 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怎么样

信息安全(本科类)

信息安全(本科类)

专业介绍

信息安全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和政务、国防、金融、制造、商业等部门和行业密切相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和通信安全、计算机安全及应用、通信和信息安全理论、密码理论与技术等。研究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信息网络、媒体内容安全监察、安全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建模与形式化分析、安全检测与评估、系统安全管理、智能入侵检测、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安全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加密卡与安全芯片设计等。主要课程有:可算性理论、算法和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网络安全基础、信息安全工程、密码理论与技术、Windows安全原理与技术、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Internet安全协议与标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政府部门、IT行业、研究所、高校、银行、财税、公安、保密等信息安全领域工作。

热点内容
釜山外国语大学排名 发布:2024-05-18 14:09:45 浏览:566
华侨大学研究生真题答案 发布:2024-05-18 14:06:04 浏览:713
西北大学桃园校区邮编 发布:2024-05-18 14:00:05 浏览:87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 发布:2024-05-18 13:57:58 浏览:959
山东大学教授万国 发布:2024-05-18 13:36:33 浏览:393
武汉大学2017放假时间 发布:2024-05-18 13:02:09 浏览:540
安徽高考多少名是本科 发布:2024-05-18 12:56:13 浏览:676
济南女大学生qq 发布:2024-05-18 12:46:37 浏览:611
北京理工大学郭军教授 发布:2024-05-18 12:23:11 浏览:917
中山大学考研普通物理 发布:2024-05-18 12:02:56 浏览: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