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崔松子副教授
『壹』 大连水产学院
大连水产学院| 学校概况
大连水产学院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水产学科为特色,兼设农、工、理、管、文等学科的多科性高等水产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原隶属于农业部,2000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大连市黑石礁海滨,优雅的校园依山傍海、景色宜人,曾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占地总面积78.38万平方米,拥有海面66.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02万元,固定资产总值26196万元。学校有设备先进的综合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11个,校内外实习基地30余个,设有11个二级分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海洋环境工程学院、商务信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3系(食品工程系、外语系、人文法律系),2部(研究生部、留学生部),拥有水产养殖、捕捞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水生生物、海洋生物、渔业资源等17个硕士点、33个本科专业和25个高职专业,形成了以硕士、本科、高职等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文理并重、优势互补、基础宽厚、注重实践、突出个性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的水产养殖学科是农业部和辽宁省的重点学科,在2004年全国水产一级学科评估排序中,我校的水产一级学科排名第四。海洋水产增养殖生态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是农业部的重点开放实验室,水生生物学实验室是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开放实验室,文夫图书馆是东北地区海洋水产科技开发的信息与服务中心。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10000多人。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专任教师590多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40多人,在各个学科领域均有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和研究方向负责人。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工作,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教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获1993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水产养殖专业(本科)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0年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001年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由刘焕亮教授主持完成的教改项目“水产养殖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于2004年通过国家级鉴定,并获得2004年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自1978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科研项目400多项,其中获国家、省(部)、市级科研项目奖90余项。扇贝、魁蚶、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均先后由我校的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攻克,其产业化产值累计已达数百亿元。由王子臣教授主持的“魁蚶人工育苗与养成技术”获1990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鲍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于2000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现场验收,认定其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产业化推广项目;由我校王子臣教授参加的“主要海水养殖动物多倍体育种育苗和性控技术”科研项目获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其中6项子课题之一的“鲍鱼三倍体育种育苗”课题是由王子臣教授主持完成的;由常亚青教授主持的“扇贝育种及规模化生产技术”获2005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方针,相继与我省的葫芦岛市、锦州市、盘锦市、丹东市以及北京、黑龙江等省市的10多个地方政府和渔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不仅发挥了学校的学科优势,为区域经济和海洋水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签署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同时还开展了留学生教育。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毕业生思想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作风朴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近几年我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排在我省省属高校的前列。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蓝色的世纪,根据我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和国家海洋水产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加快“海上辽宁”和“海上大连”建设和我省沿海经济带建设,培养大批海洋水产科技人才,发挥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2003年我校提出了创建“大连海洋大学”的奋斗目标。
目前,我校已经把创建大连海洋大学作为学校的一项中心工作,全面启动。学校正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化改革,从软、硬件建设方面朝着建大学的目标不懈努力。
新的时期、新的机遇将为大连水产学院带来新的生机和新的发展。在创建大连海洋大学的过程中,我校将在“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的指引下,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争取更多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国家的海洋水产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校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系电话:0411—84762652 84763008 84762612
传 真:0411—84671639
网 址:www.dlfu.e.cn
『贰』 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海洋大学)环境方面研究生导师情况
刘长发 教授
发布日期:[2010-3-5] 共阅[160]次
个人简介
1964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海洋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辽宁省高校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硕士学科负责人,养殖水环境化学辽宁省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大连市三育人先进个人。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的在研和完成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欧盟第五框架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等课题。发表论文88篇,申请专利2项目、授权1项。
学习经历
1983,9~1987,7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现水产学院) 学士学位
1989,9~1992,7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硕士学位
1996,9~2000,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现城市与环境学院)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7~1989,9 吉林省新立城水库管理局 助理工程师
1992,7~1996,9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讲师
1998,8~1998,12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 访问学者
2000,1~2005,12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教授
2005,12~今 大连水产学院海洋环境工程学院 教授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环境学概论、渔业水处理、养殖水质调控课程,研究生水生毒理学课程。
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产养殖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典型污染物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及环境生态修复。
主持在研项目
(1)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计划)(2007AA10Z410)
封闭循环海水养殖废水反硝化脱氮除磷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07,8~2010,10,经费50万元)
(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141)
活性污泥法去除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的化学计量学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1~2010,12,经费4万元)
(3)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5069)
典型海湾生境与重要经济生物资源修复技术集成及示范(子项目负责人,2008,7~2012,6,项目经费138万元)
主持完成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029)
养殖区海水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残留风险
(2)欧盟第五框架计划(EU 5th FWP)INCO-DC研究项目(Partner 4)(ICA4-CT-2001-10025)
Zero discharge aquaculture by farming in integrated recirculating systems in Asia (ZAFIRA)
(3)辽宁省科委博士启动基金(001055)
海水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4)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20102135)
零污水排放工厂化复合海水养殖系统研究
(5)农业部暨辽宁省海水增养殖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K2006-4)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
参加完成项目
(1)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203001)
养殖刺参生态育苗及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刺参池塘养殖的关键技术研究
(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40605)
双齿围沙蚕对污染底质生物修复机理的研究
(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2100)
牙鲆—沙蚕、海胆复合养殖系统的能量耦合和物质循环
(4)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001053)
育苗水体微型固体颗粒高效去除技术的研究
『叁』 大连海洋大学的办学条件
截至2014年3月,大连海洋大学有全日制在校生余人,有专任教师800多人,其中教授112人,副教授280人。有双聘院士4人(沈闻孙、雷霁霖、丁德文、管华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辽宁特聘教授3人,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54人,省、市优秀专家14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1人,省高校专业带头人7人,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9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水生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6个:光学教学团队 ,物理学基础课教学团队 ,水生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港口工程教学团队 ,海洋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贝类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
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水产学、水生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养殖。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1个:思想政治教育。
一级硕士点11个:水产学科、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医学工程、农业工程、水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 截至2014年3月,大连海洋大学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精品课程11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水产养殖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水生生物学。
省级精品课程11个:水生生物学,软件基础系列课,物理,航海技术系列课,养殖水环境化学,大学英语,水产动物生理学,材料力学,计算机技术基础,贝类学,光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东北水产技术学校时期:
党支部书记、校长:贾骥(1952.11-1953.6)
大连水产学校时期:
校长:邢维桢(1953.6-1955.1)
党支部书记:张显(1953.6-1957.8)
党支部书记:姜国钧(1957.4-1958.8)
大连水产专科学校时期:
党总支书记:田玉章(1958.9-1962.5)
校长:田玉章(1958.9-1965.6)
党委书记:安文祥(1962.5-1966.11)
文革期间学校停办
党委书记:刘延奎(1971.6-1977.4)
大连水产学院时期:
党委书记:杨九成(1978.11-1981.10)
院长:林承栋(1978.10-1981.10)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郭维治(1981.10-1983.8)
副院长(主持工作):文干(1981.10-1983.10)
院长:文干(1983.10-1990.12)
党委副书记:吴进才(1983.8-1984.6)
党委书记:吴进才(1984.6-1994.10)
院长:刘焕亮(1990.12-1994.10)
党委书记:苗益坦(1994.10-2002.3)
院长:李鸿鸣(1994.10-2008.7)
党委书记:李鸿鸣(2002.3-2010.2)
大连海洋大学时期:
党委书记:董亲学(2010.4-至今)
校长:姚杰(2008.7-至今) 根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任领导如下 :
党委书记:董亲学
党委副书记、校长:姚杰
党委副书记:吴连臣
副校长:陈勇、冯多、张国琛、胡玉才、宋林生
纪委书记:刘静艳
校长助理:赵乐天
总会计师:马淑艳
『肆』 大连海洋大学怎么样,介绍一下,详尽的,今年北京考生二本线能上吗
你的成绩肯定能上!毫无悬念!如果是工科,推荐你去船舶,轮机专业,文科就报会计和日语。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200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同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决定共建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有黄海、渤海和瓦房店3个校区,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管辖使用海域面积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现设有13个院(系)和2个教学部。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其中水产一级学科被确定为省高水平重点学科,水生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2个二级学科被确定为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有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培养领域。有46个本科专业和32个高职专业。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6个省级高职特色(品牌、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有国家级加工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15000余人,有专任教师797人,其中教授112人,副教授280人。有双聘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50人,省、市优秀专家14人,省高校教学名师8人,省高校专业带头人7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2人(其中百人层次8人、千人层次14人),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9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4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校现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 200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40项,其中国家级74项、省部级228项。有29项科研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8项。“主要海水养殖动物多倍体育种育苗和性控技术”于200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学校为主要完成单位,第三获奖单位);“凡纳滨对虾引种、育苗、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于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为主要完成单位,第五获奖单位);“菲律宾蛤仔现代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于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为主要完成单位,第二获奖单位)。学校主持完成的“扇贝育种及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海带综合利用系列产品加工关键技术”项目分别于2005年、2008年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校秉承“天道酬勤、海纳百川”的校训,倡导“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明德尚学、志存高远”的学风,强化第一课堂教学质量,丰富第二课堂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2005年以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先后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660余项。 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的对外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留学生教育不断发展。 学校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承水的精神,矢志江河湖海,培养敬业、专业、乐业、创业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继续发扬“百折不回、自强进取、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水的精神”,全面创建学科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上乘、整体办学实力达到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黄海校区) 邮编: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平路288号(渤海校区) 邮编:116036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东长春路二段12号(瓦房店校区) 邮编:116300 联系电话:0411—84762652 84763008 84762612 传真:0411—84763306 网址: http://www.dlou.e.cn
『伍』 大连海洋大学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自动化专业属于信息工程学院,应该是该院最好的专业,但毕竟海洋大学的王牌专业是水产养殖和船舶之类的专业,所以不能说是学校最强的,但还是可以的。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没问题。能力要比学历重要得多。祝你一切顺利
ps: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 1994 年,当时称为电子工程系。 2003 年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目前学院有电 海大实验楼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和通信工程 4 个本科专业。下设 6 个教研室,其中计算机基础、电工为全校基础课教研室。有计算中心和电信实验中心 2 个二级管理的实验中心和 1 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有 1 个计算机应用硕士点, 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中) 3 个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职工 63 人,其中专任教师 59 人,教辅 4 人。教师队伍中,教授 4 人,副教授 15 人,高级实验师 1 人,讲师 28 人,助教和助理实验师 10 人;博士 8 人,在读博士 10 人,硕士 42 人;硕士生导师 11 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 1 人,省青年骨干教师 2 人学院的 2 个实验中心设备总值为 571 万元,功能实验室 29 个,设备台套数为 1310 台(套),实验室面积为 1961.5 平方米。承担全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电工系列课和学院四个专业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教学实习、实训等任务。通过几年的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大大改善,较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2005 年以来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共获批科研项目 29 项,金额总计 111.5 万元,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总计 143 篇,其中 SCI 、 EI 、 ISTP 三大检索论文 41 篇。学院教师担校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41 项,其中国家级 1 项、省级 2 项、校级 18 项、院级 18 项。共获省、校级教学改革奖 3 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学院现有 3 门精品课,其中《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系列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电工》系列课程和《软件基础》系列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近几年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出版各类教材 8 部,其中, “ 十五 ” 和 “ 十一五 ” 规划教材 3 部, 1 部教材获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
『陆』 大连海洋大学和西华大学哪个好美术类哪个好
大连海洋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目前有三个专业:动画、艺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设有动画、艺术设计、电视编导、艺术基础四个教研室,招收动画、景观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电视艺术与影视艺术编导等专业和专业方向的本科学生。学院有演播厅、摄影棚、3D工作室、2D工作室、手绘动画工作室、艺术工作室、手工制作室、定格动画工作室、画室、雕塑室、实验机房等各类实验实践工作室21个。学院在大连地区及其它城市建立了4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329人。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20余人,硕士学历教师比例100%,他们来自国内外著名艺术院校,研究方向独特,艺术创作思维活跃。学院教师在教学之余注重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实践,科研成果和水平不断提高。我院教师近年来出版专著多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以及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教师作品屡次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展览。学校有艺术类专业阅览室,征订艺术类期刊60余种,艺术类图书资料丰富。
大连海洋大学的艺术专业,为新兴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但是新兴起,就是新希望;目前所在校区为甘井子校区,两年后,拆迁换建到大连新普湾。
西华大学美术系前身为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系,1993年面向全省招收美术教育专科专业学生,1995年招收工艺美术专科学生,2003年面向全省招收美术学本科生,2005年面向全国招收美术学本科生,为全省的中小学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该系组建之初,仅有三五位教师,几十位学生,发展到现有学生485名,专任教师22名。
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四川及全国部分地区培养了大批中等学校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美术系现有专任教师18人,正副教授2人,美术系下设“中国画教研室”、“油画教研室”以及“书法研究室”。
报考大学,要考虑综合因素,你喜欢的城市,那你喜欢的学校风格,你喜欢的专业特色,及你未来的发展方向,就业考量等等。信息都给你了,判断还是有自己决定吧。
『柒』 大连海洋大学校长叫什么
姚杰,男,汉族,辽宁省朝阳市人,1964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连水产学院(现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渔业系,海洋扑捞专业工学学士,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操纵专业工学硕士,教授,挪威Westfold College University,访问学者。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大连海洋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学习经历
1980.9~1984.7 大连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系,海洋扑捞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0.9~1993.7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船舶操纵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4~1998.4 挪威Westfold College University,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4.8~今 大连水产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其间,1988.4-1989.12 在西非参加远洋渔业生产实践
2008年8月任大连水产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10年大连水产学院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1]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本科生的“船舶避碰”、“航海英语”、“航海技术导论”等课程;研究生的“海上交通工程”、“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国际学术交流导论”等课程。
科研、教研项目
1.渔船海上安全对策研究,辽宁省教育厅,4.0万元,2005-2007,第一完成人
2.渔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辽宁省海洋渔业厅,2.0万元,2003-2005,第一完成人
3.教学型大学管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2006-2008,第一完成人
代表性论文
“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1.Building ACAS with Simulink and Statefiow,Asia Navigation Conference 2005,CIN-JIN-Joint Symposium 2005,Proceedings,DALIAN China,2005.8.31~9.2
2.渔船航行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9
3.渔船操纵性指数的统计分析,中国航海,2003.3
4.船舶“环行道”避碰决策方法探讨,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3.6
5.船舶避碰几何决策的优化方法,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2.9
6.多船会遇碰撞危险的灰色动态评价模型,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1.9
7.船舶操纵性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2.3
8.基于Simulink与Stateflow的船舶避碰决策支持系统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7.6
9.“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高等农业教育,2008.12
10.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中国大学教学,2008.4
学术任职
1.教育部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中国航海学会常务理事
3.辽宁省航海学会副理事长
4.中国航海学会船舶通讯导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辽宁省渔业协会副会长、辽宁省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副会长
6.《渔业科学进展》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
7.高等农业教育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
8.大连市水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会理事长[1]
荣誉称号
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大连市优秀教师
『捌』 大连海洋大学瓦房店分校(专科)怎么样啊
分校地理位置不在大连,在瓦房店你说偏不偏?新学校宿舍条件都很好,老师肯定一般了。新学校老老师肯定不去的。
『玖』 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复专兼职教师158人,其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55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高,各专业学科人才分布合理。在专业教师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大,为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坚持引进和在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培养、稳定、引进人才的新途径,使人才引进与培养同专业建设紧密结合。根据高职办学的特殊需要,学院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选派部分教师深入企业参加专业实训锻炼,顶岗实习,提高实践技能。同时从企业引进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到2013年7月,学院有31名教师取得硕士学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有3名教师被遴选为200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1名教师被评为辽宁省教学名师;有1名教师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机械自动化教研室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拾』 大连海洋大学的生活设施怎么样
大连海洋大学(Dalian Ocean University )原名大连水产学院,坐落于大连市星海湾风景区,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学校原为国家农业部直属院校,2000年由农业部划归辽宁省管理。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签订协议,共建大连海洋大学。2011年6月大连海洋大学在普湾新区举行新校区奠基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先后来校调研指导工作。辽宁省、大连市领导赵化明、朱程清、施中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纪委书记周茂平等出席仪式,并为奠基石培土。新校区占地约170万平方米,海域约2000亩。建设工程预计将于2014年竣工。
大连海洋大学创建于1952年,1978 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 1986 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 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经过近 60 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拥有黄海校区、渤海校区、瓦房店校区 3 个校区,占地面积1170亩,管辖使用海域面积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8200 余万元。学校图书馆藏纸质图书 81.5 万册,电子图书20 万册。学校有设备先进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覆盖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领域,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优
海大美景(25张)
质的网络服务。校区依山傍海,环境优雅 , 景色宜人。 学校现设有 17个二级院系:水产与生命学院、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体育教学研究部、教育技术与计算中心,另有研究生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5个。有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
发分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有46个本科专业和30个高职专业。其中有1个国家级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和1个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8个省级高职特色(品牌、示范)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8755人,硕士研究生616人。
学校的水产一级学科在 2004 、2008年全国水产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位居第四,其整体水平居国内前列。水产养殖学科被列为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水产养殖学专业被列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辽宁省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水
产养殖学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2 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被评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航海技术和轮机管理 2 个专业于 2003 年通过了国家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其中《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淡水渔业教学体系》,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校现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97人,其中有教授114人,副教授302人。在各个学科领域均有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和研究方向负责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为大连海洋大学双聘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和省部级专家7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1人,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8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4人(其中百人层次8人、千人层次16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1人,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222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