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东华大学兼职教授

东华大学兼职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12 05:16:55

A.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的办学特色

注重艺术设计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坚持设计教育的国际化

学院一直走“国际化”的教学路线,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办学理念与方法,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学院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芬兰和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4所著名服装、艺术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关系,开展了包括本科学历教育、研究生学历教育及课程合作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紧密合作。涵盖学院共8个专业、专业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艺术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艺术设计、影视表演等。其中与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合作开办的“中日合作”办学模式更是成功开创了国内服装人才本科学历教育的先河。未来,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著名服装、艺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为有志于从事服装和艺术设计领域的人才,构筑更加广阔和畅通的平台,以接受国际化教育,获得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学院1995年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服装院校代表,参加国际服装技术学院基金会(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of Fashion Technology institutes),并担任常务理事单位。在这个国际教育的大平台中,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开展中外课程合作,学习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并且实行了中外合作课程教学的教改新模式,请国外的教授、设计师前来学院举办讲座,参与本科生课程教学。学院聘请的国际顾问教授包括有法国著名设计师伊曼纽尔—恩格罗(Emanuel Ungaro)、丹尼尔—崔部亚(Daniel Tribouillard)、索尼亚—里基尔(Sonia Rykiel)、奥里维埃—拉比杜斯(Oliver Lapis)、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詹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e)(已故)、米索尼(Missoni)意大利等等。这些国际服装设计界的著名的创意大师们给我们的“创造力”教学带来了国际化的思维和全新的设计理念。 注重艺术设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坚持设计教育的社会化
学院多年来坚持设计教育的社会化,利用“产学研”紧密结合和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娴熟技艺和市场开拓能力。
学院努力构建培养实践型人才的大平台,连续十三年承办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连续五年主办“长宁.东华时尚周”,为学生搭建与国际、国内服装艺术院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是学生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自1995年起,学院已坚持连续十六年承办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连续九年主办“东华时尚周”,举办了众多专业展览、时装发布、专业比赛、国际性讲座,为世界各国服装教育的沟通与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院积极倡导开放办学,努力拓展校企之间、校际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高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已经与服装业“双百强”前十名中的雅戈尔集团、荣织华集团、报喜鸟集团、海澜集团、波司登集团等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在校内合作建立了多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包括:
敦煌吐鲁番学会染织服饰专业委员会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韩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心
中韩服饰交流研究中心
敦煌服饰研究中心
东华—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中心
服装研究中心
服饰设计信息交流中心
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中心
服装人体工学研究所
服装CAD研究中心
环境艺术研究中心
国际视觉艺术创意研究中心
东华大学—伊泰莲娜装饰造型研究中心
东华大学---雅戈尔男装研究中心
东华-海南锦绣织贝黎锦研发设计中心
东华大学·三十秋校内针织研发中心
东华-德库宁国际设计中心
东华-意大利IED品牌营销与时尚中心 祥明·东华国际文化创意中心
学院聘请的兼职教授包括有李如成先生(雅戈尔集团总裁)、高德康先生((波士登集团总裁)、郑永刚先生((杉杉集团总裁)、吴志泽先生((报喜鸟集团总裁)陈经纬先生((中国经纬集团总裁)、德国汉堡传媒学院院长单凡教授、韩国建国大学柳浩昌教授等等。
这种开放型的人才培养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用人单位给予了我们积极的反馈,近几年来,学院获得社会捐助的设备、藏品、资金近2000万元。这种状况促进了东华大学实践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与此同时,学院的多数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或参与校内外企业科研项目合作,在服装企业兼职,或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教师丰富的时间经验为课堂理论教学带来了详实的案例,同时也为学生的课外实习提供了校外基地,教与学进入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B. 上海的美术类的大学有那些

有上海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

1、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美术学院,全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Shanghai Academy of Fine Arts,Shanghai University),是具有相对独立办学自主权的、按新体制新机制运营的专业学院,也是上海持续办学最久的二级美术学院,隶属于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9年3月5日的上海市美术学校;1960年9月升格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1965年8月又改组为上海市美术学校;

1983年并入新组建的上海大学,命名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16年12月11日,在上海大学原美术学院基础上正式成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兼任首任院长。

据2018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上海美术学院设有8个教学系,9个本科专业。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

学院有教职工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59人。学院有学生近2000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80多人、留学生30余人。

2、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以美术为主干学科。学院设有:雕塑、绘画、公共艺术、文物修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方向。

学院依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综合优势,注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做到精英与大众、传统与当代、研究与应用的良好结合。其教学平台是以工作室为主体,以学分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出人才,出精品,出理论,引领人文精神,培养具有造型艺术实践、创作研究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专门人才。并且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为上海区域经济及国家建设服务。

学院集聚了国内一流的油画家、当代著名艺术家、著名学者和著名艺术品修复师担任各专业的学科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高起点建设学科和专业。学院与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油画雕塑院签订了共同办学协议,各类机构的专业艺术家和专业艺术工作者担任学院的专业教学。

3、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或“华师大”,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起步于1981年的艺术教育系。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科创建,由著名画家沈柔坚、朱屺瞻、汪志杰主持;原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沈柔坚先生出任主任,著名中国画家朱屺瞻先生曾任研究生导师

一批有影响的艺术家、专家学者出任学院教师:他们中有雕塑家高云龙、齐子春;油画家张定钊、卢象太;版画家张嵩祖;中国画家苏春生、金正惠和美术基础理论家熊纳。

4、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是全国最早建立服装类学科的高等院校之一。下设服装设计与工程系、服装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系、环境设计系、产品设计系、表演系、艺术学理论部、美术学部、中日合作项目部和实验中心。

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表演、艺术与科技、动画等9个本科专业。

拥有“服装设计与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点、“时尚设计与创新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上海市重点学科、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拥有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和美术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计学”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是全国32所首批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院校之一。

拥有“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2500 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50余人,教职工160余人。

5、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创立于1971年,2002年成立美术学院。

学院现有美术学、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美术史论、造型艺术、中国书画、设计艺术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二级学科硕士点,美术、艺术设计、学科教学(美术)等专业学位硕士点。

在校本科生1055名、硕士研究生193名。在编教职工98名,其中正教授9名,副教授32名,特聘兼职教授15名,外聘教职工近50名。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和最具规模的两所综合性美术学院之一。

随着学校由师范向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移,学院从原来只有单纯的美术教育专业发展到现有绘画(油画、版画)、雕塑、美术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中国画、中国画(书法)等8个专业10多个方向的综合性美术学院。

40多年来,美术学院为上海乃至全国尤其是华东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美术教育和美术专业人才,上海地区80%以上的中学美术教员都是由上海师大美术学院培养的。多年来,学院师生还在一系列国家级的美展上获得过许多重要的奖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海美术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C. 东华大学表演系有没有出过什么明星

龚俊

龚俊,1992年11月29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东华大学表演系回。

2015年,因出演古装网络剧《答刀剑缭乱》而进入娱乐圈。

2016年,出演热血青春偶像网络剧《盛势》。

2017年,主演青春奇幻网络剧《梦幻西游》;7月,在古装奇幻爱情剧《醉玲珑》饰演了十一皇子元澈;同年,主演青春校园偶像励志网剧《ARTON!艺术生!》。

2018年,主演古装网络剧《好色千金》;同年10月,主演都市爱情奇幻剧《与其微醺何不醉》。

(3)东华大学兼职教授扩展阅读

2017年10月,龚俊与张含韵携综艺节目《萌师驾到》“萌师小分队”参加由芒果基金志愿者发布的“成长考核”任务,在完成任务后,节目组以“萌师小分队”的名义提供图书三千册和节目录制地响沙湾提供的生活用品捐给当地的大树湾小学。

2018年11月,龚俊的首本图书作品《1129》面世,他将此书销售所获的全部收益捐赠给慈善机构,用于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

D. 东华大学理学院的师资队伍

东华目前学院拥有教职员工99人,专任教师85人,博士生导师9人,正高级职称17人,副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42人。博士学位教师比例44%,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比例85%,在职博士9名,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进修经历教师比例为19%。80%的主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专职教师中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 “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名,上海市曙光学者3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名,23人次教师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宝钢全国优秀教师、桑麻奖、天祥奖、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学生评教优良率逐年上升,06年达98%。还聘请了中科院院士庄松林、中科院等离子体所长李建刚、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终身教授毛学荣等在内的多名顾问、兼职教授。
东华东华理学院教学任务量大面广,除承担本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和四个硕士点学生培养外,还承担了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基础数学、物理、力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分析、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约占全校课堂教学总量的15%,对全校教学工作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03年以来教学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完成国家级教改项目一项,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04)、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04)、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出版教材12部,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编写教学讲义10余本。

E. 肖作兵的介绍

肖作兵,男,1965年3月出生,湖北天门人。博士,教授,现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版技术与工权程学院院长,院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重点培育学科学术方向带头人,华东理工大学和东华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F. 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多少

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91名。

东华大学早在1978就开始招收计内算机本科专业学生,1986年拥容有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是我国较早开办计算机专业教育并拥有该学科硕士点的重点高校之一。1993年成立计算机系。2004年6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设有一个交叉学科博士点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三个工程领域硕士点: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工程管理硕士(MEM),四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其中软件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学院现在有在职教职工63人、国外兼职教授3名、国内兼职教授14名,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2人,87.75%的专业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多位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形成了一支学术理论水平高、实践动手能力强、教风严谨、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

G. 东华大学蔡再升教授的简历

东华大学蔡再升教授,应该为蔡再生教授。
蔡再生,男,1965年5月出生。1988年-1994年就读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1994年获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博士学位。1994-1996复旦大学高分子系博士后,出站时获副教授任职资格。2000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2001-2003先后在美国College of Textiles,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和Division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进修学习。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80余偏,其中SCI、EI、ISTP收录共2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其中已获授权2项。
主要的学术兼职:
《东华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教育专家指导与咨询小组”成员,南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科技计划与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系统专家;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会员;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Dye and Pigment,Journal of Instrial Textiles,《纺织学报》杂志审稿人;曾兼任全国纺织工程本专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荣誉及获奖情况:
1、第十四届全国“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一等奖(2006年);
2、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
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十五”部委级优秀教材(2006年);
4、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1999年);
5、中国纺织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999年);
6、第一届上海青年科技博览会铜奖(1993年)。

H. 清华美院的服装设计好还是东华大学的好

当然是东华的好了,东华前身是中国纺织大学,设有专门的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国内数一数二的。如果要选北京的学校,服装设计肯定推荐北京服装学院。清华美院的服装设计只是一个设计类专业而已。

你看一下资料,人家是专门搞这个的。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于1984年招收服装专业本科生,是全国最早建立服装类学科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由服装设计与工程系、服装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造型设计系、表演系、艺术设计理论部、艺术设计基础部和实验总室组成。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表演三大学科,包括: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艺术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会展艺术与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表演与设计、表演(影视、话剧)、综合艺术等十个本科专业方向。目前,在校本科生近2500人,硕士生近500人,博士生50余人。
1995年,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2002年和2007年,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内唯一的服装类国家级重点学科;2005年,学院成为全国艺术硕士点首批30个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艺术设计学科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建院以来,学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一 注重艺术设计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坚持设计教育的国际化
多年来学院一直走“国际化”的教学路线,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办学理念与方法,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学院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学院先后与香港理工大学、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美国纽约时装学院、英国伦敦时装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德国汉堡传媒学院、韩国建国大学、荷兰鹿特丹德库宁艺术学院、韩国启明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韩国淑明女子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等13所著名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关系,在本科生硕士生培养方面进行实质性合作,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本土人才,走出了具有东华特色的国际合作之路。
学院1995年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服装院校代表,参加国际服装技术学院基金会(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of Fashion Technology institutes),并担任常务理事单位。在这个国际教育的大平台中,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开展中外课程合作,学习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并且实行了中外合作课程教学的教改新模式,请国外的教授、设计师前来学院举办讲座,参与本科生课程教学。目前学院聘请的国际顾问教授包括有法国著名设计师伊曼纽尔—恩格罗(Emanuel Ungaro)、丹尼尔—崔部亚(Daniel Tribouillard)、索尼亚—里基尔(Sonia Rykiel)、奥里维埃—拉比杜斯(Oliver Lapis)、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詹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e)(已故)、米索尼(Missoni)意大利等等。这些国际服装设计界的著名的创意大师们给“创造力”教学带来了国际化的思维和全新的设计理念,不仅让学生们大声叫好,也让学院的教师们受益匪浅。
二 注重艺术设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坚持设计教育的社会化
学院多年来坚持设计教育的社会化,利用“产学研”紧密结合和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娴熟技艺和市场开拓能力。
学院努力构建培养实践型人才的大平台,连续十三年承办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连续五年主办“长宁.东华时尚周”,为学生搭建与国际、国内服装艺术院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是学生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13年来,共主办了40多场专业展览,70余场时装发布,近30次全国性专业比赛,300余场国际性讲座。
学院积极倡导开放办学,努力拓展校企之间、校际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高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目前已经与服装业“双百强”前十名中的雅戈尔集团、荣织华集团、报喜鸟集团、海澜集团、波司登集团等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在校内合作建立了多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包括:
敦煌吐鲁番学会染织服饰专业委员会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韩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心
中韩服饰交流研究中心
敦煌服饰研究中心
东华—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中心
服装研究中心
服饰设计信息交流中心
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中心
服装人体工学研究所
服装CAD研究中心
环境艺术研究中心
国际视觉艺术创意研究中心
东华大学—伊泰莲娜装饰造型研究中心
东华大学---雅戈尔男装研究中心
学院聘请的兼职教授包括有李如成先生(雅戈尔集团总裁)、高德康先生((波士登集团总裁)、郑永刚先生((杉杉集团总裁)、吴志泽先生((报喜鸟集团总裁)陈经纬先生((中国经纬集团总裁)、德国汉堡传媒学院院长单凡教授、韩国建国大学柳浩昌教授等等。
这种开放型的人才培养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用人单位给予了积极的反馈,近几年来,学院获得社会捐助的设备、藏品、资金近2000万元。这种状况促进了东华大学实践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与此同时,学院的多数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或参与校内外企业科研项目合作,在服装企业兼职,或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教师丰富的时间经验为课堂理论教学带来了详实的案例,同时也为学生的课外实习提供了校外基地,教与学进入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 注重学科建设、坚持设计教育的学术化
东华大学正在向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奋斗。长期以来艺术设计学科面临着科研水平难以提高、科研与教学难以结合的问题。近年来学院围绕艺术设计的各个学科方向,加强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并以此促进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近几年的学科建设中,艺术设计学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省部级以上在研项目有:科技部863项目“服装企业CAD/PDM/ERP集成与电子商务”
欧盟合作项目“EURAS-IA-TEX欧亚服装数字化技术的研究”
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上海服装设计及其加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教育部中央专项资助项目“服装服饰博物馆建设”
国家艺术科学委员会十·五规划项目“上海近现代服饰历史研究”
国家社会基金项目“古丝绸之路服饰艺术研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艺术设计历史与美学研究”
教育部科研基金“上海近现代服饰史研究”
上海市社科基金“2010上海世博会服饰形象及相关国际惯例研究”等等。
出版的重要论著有: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计划《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十五国家重点出版计划《中国丝绸通史》、以及《近代中国女装实录》、《近代中国童装实录》、《丝绸之路美术考古概论》《大漠联珠——环塔克拉玛干丝绸之路服饰文化考察报告》、《中国染织服饰史文献导读》、《历代帝王冕服研究》《环境艺术系统设计》。
面对未来,学院将紧跟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坚持教育思想、观念、方法和内容不断改革与创新。加强与国际著名艺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构筑多层面、多途径国际合作教育模式。面向服装产业和艺术设计领域,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增强特色、加强交叉、全面发展。努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特色学院。

I.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的办学特色

设计教育国际化
注重“创造力”培养,坚持设计教育国际化
多年来学院一直走“国际化”的教学路线,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办学理念与方法,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学院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学院先后与:
-香港理工大学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
- 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
- 美国纽约时装学院
- 英国伦敦时装学院
-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 德国汉堡传媒学院
- 韩国建国大学
-荷兰鹿特丹德库宁艺术学院
- 韩国启明大学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11所著名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关系,在本科生硕士生培养方面进行实质性合作,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本土人才,走出了具有东华特色的国际合作之路。
学院1995年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服装院校代表,参加国际服装技术学院基金会(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of Fashion Technology institutes),并担任常务理事单位。在这个国际教育的大平台中,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开展中外课程合作,学习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并且实行了中外合作课程教学的教改新模式,请国外的教授、设计师前来学院举办讲座,参与本科生课程教学。如今学院聘请的国际顾问教授包括有法国著名设计师伊曼纽尔—恩格罗(Emanuel Ungaro)、丹尼尔—崔部亚(Daniel Tribouillard)、索尼亚—里基尔(Sonia Rykiel)、奥里维埃—拉比杜斯(Oliver Lapis)、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詹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e)(已故)、米索尼(Missoni)意大利等等。这些国际服装设计界的著名的创意大师们给我们的“创造力”教学带来了国际化的思维和全新的设计理念,不仅让学生们大声叫好,也让学院的教师们受益匪浅。
设计教育社会化
注重艺术设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坚持设计教育的社会化
学院连续十三年承办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连续五年主办“长宁.东华时尚周”,为学生搭建与国际、国内服装艺术院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是学生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13年来,共主办了40多场专业展览,70余场时装发布,近30次全国性专业比赛,300余场国际性讲座。
学院积极倡导开放办学,努力拓展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校际之间、高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如今已经与服装业“双百强”前十名中的雅戈尔集团、荣织华集团、报喜鸟集团、海澜集团、波司登集团等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在校内合作建立了多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包括:
敦煌吐鲁番学会染织服饰专业委员会
- 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 韩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心
- 中韩服饰交流研究中心
- 敦煌服饰研究中心
- 东华—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中心
- 服装研究中心
- 服饰设计信息交流中心
- 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中心
- 服装人体工学研究所
- 服装CAD研究中心
- 环境艺术研究中心
- 国际视觉艺术创意研究中心
- 东华大学—伊泰莲娜装饰造型研究中心
- 东华大学---雅戈尔男装研究中心
- 东华大学---高级时装设计进修班
学院兼职教授包括李如成先生(雅戈尔集团总裁)、高德康先生((波士登集团总裁)、郑永刚先生((杉杉集团总裁)、吴志泽先生((报喜鸟集团总裁)陈经纬先生((中国经纬集团总裁)、德国汉堡传媒学院院长单凡教授、韩国建国大学柳浩昌教授等等。
设计教育学术化
注重学科建设、坚持设计教育的学术化
东华大学正在向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奋斗。长期以来艺术设计学科面临着科研水平难以提高、科研与教学难以结合的问题。学院围绕艺术设计的各个学科方向,加强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并以此促进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
当前省部级以上在研项目有:
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上海服装设计及其加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教育部中央专项资助项目“服装服饰博物馆建设”
国家艺术科学委员会十·五规划项目“上海近现代服饰历史研究”
国家社会基金项目“古丝绸之路服饰艺术研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艺术设计历史与美学研究”
教育部科研基金“上海近现代服饰史研究”
面对未来,学院将紧跟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坚持教育思想、观念、方法和内容不断改革与创新。加强与国际著名艺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构筑多层面、多途径国际合作教育模式。面向服装产业和艺术设计领域,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增强特色、加强交叉、全面发展。努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特色学院。

J. 我想报考东华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请各位给点意见

东华的优点在于地处上海,分数还比较低,一般都是国家线。

热点内容
西安工程大学开学时间 发布:2025-08-14 13:30:37 浏览:203
北京大学景观博士 发布:2025-08-14 13:29:49 浏览:272
城规考研报比率最高的大学 发布:2025-08-14 13:29:39 浏览:197
广西大学教授死亡 发布:2025-08-14 13:24:40 浏览:994
北京航空大学湖南籍教授 发布:2025-08-14 13:23:44 浏览:532
苏州大学流行病博士生导师 发布:2025-08-14 13:20:40 浏览:169
研究生遇到一个好的导师有什么用 发布:2025-08-14 13:18:35 浏览:67
女大学生考研问卷 发布:2025-08-14 13:03:56 浏览:227
大学学好自己专业 发布:2025-08-14 12:53:23 浏览:723
2013东北师范大学考研 发布:2025-08-14 12:53:17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