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讲演录
A. 先学生存,后谋发展任务驱动型的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新生事物,一时还不为广大师生所了解。虽命题专家和语文名师对它的解读铺天盖地,但对学生和一部分教师而言还不能细细梳理以条分缕析。笔者整合多种资料,融合自己的理解,草创此文,以资借鉴。纰漏之处,敬请斧正。
一、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高考出现的新型作文。是命题人为了避免材料作文的随意和考生立意偏离,有意识地在多角度材料中,给学生创造出情境,展现对立性、并列性问题,并提出指令性任务,让考生能够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它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任务驱动是指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考生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任务的指令,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从而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与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与要求更明确更具体。要求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论证说理。这样,既可防止学生死抠话题和断章取义,又可以避免套作、宿构等传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
二、 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哪些特点
目前而言,其特点如下:1、表达方式以叙事体、陈述性文字为主。2、材料内容以时事、实事为主。3、材料内部充满了多解性、对立性、争议性、矛盾性。4、写作提示具有指令性、导向性。5、写作内容具有权衡性、选择性。6、写作指向具有针对性和对象感。7、写作思维具有辩证性、统一性。8、材料中思想导向具有向善性、向上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
三、 写作任务的表述形式
这几种人中,你欣赏谁?你更赞成谁的行为?你认为哪种最好?请给某人写信,表明你的态度。请你就其中XX或XX的表现表明态度。请你站在反方立场表明态度。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请你以某种身份来看待(对待)这件事等等。这种表述,从优秀作文题例1中可见一斑。
例1:(2016深圳一模)
中国人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全世界也都知道中国人的勤劳,工作辛苦。但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学者张鸣教授最近撰文披露,据权威的盖洛普公司的一份调查,全球雇员的敬业度,中国籍雇员最低。
敬业即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习负责的态度。中国人究竟是敬业不是不敬业?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请围绕此问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B. 中国人民大学张鸣这个人有才学吗
评价一个人有抄没有才学的前提是你是否有相当的才学,否则,你认为的对方无才学也许只是你不能理解对方的观点或见解而已。
所以,个人不敢评价张鸣是否有才学。只是个人观感,觉得这个人因为懂历史,然后潜意识里拿历史来投射现实从而滋生对现实的不满甚至反感,观点稍偏激,喜欢提新颖(奇)的观点,但提得太多让人觉得有为出新而出新的嫌疑。
C. 张鸣的人物经历
2012年出版新作《重说中国近代史》,2014年出版《共和中的帝制》。
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D. 如何评价南京大学已故教授高华先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学界的地位
南京大学教授董健:高华之死,令我悲痛,这悲痛压在内心深处,如铅似冰,既沉且冷。其实,近几年来,我年老"心硬",加之患目疾难以读书,人已似死去一半,对"生"之留恋已大为淡漠,对"死"之悲感也已麻木,故对亲朋之死,多淡然处之。但此次高华被万恶的病魔夺去了生命,我却难以抑制一种巨大的悲痛,因为我们太需要他了--单就正在蜕变成官场和商场的中国大学来说吧,多么需要像高华那样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学者来为失魂的大学招魂啊!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追悼高华先生:"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 高华教授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高华走了,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学者,一个自甘贫贱的坚持学术操守的学者离开了我们。高华的成就,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他的为人,更令人钦敬。跟他交往,感觉他有一肚子的东西要写,一肚子的东西可写。他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在重病期间,在病床上,还在修改学生的论文,每个听过他课的人,都会终身难忘。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这是岁末听到的最悲哀消息。高华兄是对中共政治有最深邃洞察的当代学者,每一次听他谈中共历史,都是知性上的享受。他得病之后的坚强、乐观,让所有的人都深受感染。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思考和勉力写作,没有什么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和思想者的荣誉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天石:"记得他当时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很有气派,发言也显得'高谈阔论',让我印象深刻。"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杨奎松:高华"是毛泽东研究的排头兵"。"高华先生肯定是近代史学界研究党史的佼佼者。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还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两方面,高华都领风气之先。高华的研究有很强的个性,也有很强烈的现实关怀。高华的研究表现了一个学者的诚实、正直和独立思考"。
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我与高华有数面之缘,我曾经专程到南京他家中采访过高华,很有自己坚持的一位学者,为做学问折损了自己的生命。高华不齿与谄媚逢迎者为伍的风骨令人尊敬"。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2003年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我们相处了大约一个月。高华先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者,高华在生活中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像他在学术著作和文章中那样锋芒毕露。那次见面之后,我们一直有电话和邮件往来。高华突然去世,我一时难以接受。按照茅海建的说法,搞历史研究,四十岁才起步,五六十岁是黄金时期,七八十岁还能继续做,因为历史学和计算机不一样,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年纪越大,对历史的感悟越透彻,越深沉。如果高华先生活到八九十岁,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高华的著作,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每一年都会有各种好书的评选,有些年度好书,可能是和当年的一些历史事件和现实关怀有关。但是,能够沉淀下来的不是很多,高华先生的著作,就经受住了考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真的是令人十分难过!仅57岁,比我还年轻啊。我与高华先生仅一面之缘,高华来我校,我们一起吃过一次饭。高华已患病,话不多,但还是很有精神,对今后的研究抱有信心。我对高华的现代史研究、党史研究是很佩服的。如天假以年,哪怕只给他十年时间,又该有多少精辟的论著问世"。
E. 为什么饺子里包硬币
饺子里包硬币的传统习俗,貌似在整个北方都挺流行。" 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没版准不到十里就得权改规矩 ",没想到饺子里包硬币却流行于北方大地。
据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的讲述:饺子本身就寓意发财。两年的交界点,更岁交子之际,吃饺子,代表交子。同时,这食物长得很像元宝,吃了它,寓意着来年发财。而往饺子里包钱,下锅后,谁吃到了,谁来年就能发财,有福气。
中国人讲究彩头,从铜钱到硬币,这个小风俗在民间一直受到追捧。
如今好多人家出于卫生的考虑,已经不在饺子里放硬币了,取而代之的是放花生啊,糖果啊,又甜又吉祥。
F.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分析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
A
G. 中国人民大学张鸣博士的简介谢谢 老知青,混进人大,博士学位现在还存疑问,靠胡搅蛮缠混到现在教授的位置,算是人大国关学院里的钉子户,就是领导谁敢动他,谁就是公报私仇,就是排除异己,弄得学校也很头疼。 H. 中国人民大学现在的政治系主任是谁 不是张鸣哈
自张鸣2007年被撤销系主任以来,似乎并没有随之任命新主任,也许因为撤销其职务本身就有争议专(毕竟人属家是由系里老师投票选举、校方任命的系主任,由二级学院的院长办公会来罢免的方式不妥) I. 潜庵汤公是怎样一个人 是善于以小事观察人(善于以小见大,或见微知著,或窥一斑而知全豹);僧恶贪官;清正、刚直。 J. 大学为何谓之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中国公办大学的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至2000亿元人民币。有学者估计中国公立大学银行贷款达2000至2500亿元人民币,更有人预测在4500至5000亿元人民币之间。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