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南京中药学博士导师黄教授

南京中药学博士导师黄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12 06:52:23

❶ 谁知道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柴玉球少将的资料

柴宇球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院长,少将。
1952年生,江苏沭阳人。
1968年入伍,1969年入党。
研究生版学历。
教授,博权士生导师。
1983年9月,毕业于国防大学基本系指挥班;2001年8月,毕业于国防大学首批院校长研究生班,获战略学硕士学位。历任战士、班长(1972年为示范班长),团、师、军机关干事、参谋。1979年2月任第24集团军训练处副处长。1983年4月任陆军第24集团军72师步兵第214团团长,1987年10月任陆军第24集团军72师215团团长;1988年6月任1988年6月,任总参办公厅军事工作研究室副师职研究员、副主任,1992年12月任总参办公厅军事工作研究室主任,2000年4月任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2009年任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院长。2001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❷ 博士生导师一定是博士学历吗

博士生导师不一定是博士学历。博士生导师一般应具博士学位,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

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

❸ 南京理工大学有没有一个博士生导师叫蔡骅

我查到的结果显示蔡骅他是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好像不是博士生导师!

❹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杨进

呵呵 我是南中医七年制的学生 今年大五 准备两年后考博 但不考基础内医学
准备考徐福松的容
南中医博士今年400人参加博士考试 包括同等学力的
招收了138人 大概3比1
南中医考博有点黑 导师太关键
实在不行只能报自费的 学费15000元一年
初试上线了问题不大 只要你肯花钱 或者接受调剂
南中医博导一般都带硕士 手底下加起来学生大概有一个加强排
竞争激烈与否取决于报考的人数多少 一般一导师招2人
一个公费 一个自费
至于考试 呵呵 专业课55分 英语 45分就够了 英语最关键 但样卷我也弄不到
专业课不要怕 和本科考试难度差不多 这是南中医特色
联系方式找导师邮箱 先给他寄去邮件 吹捧他一下 但也别太过 让他知道你就可以了
还有 问你个问题 你今年是研一还是研二还是研三?

❺ 教授和博导谁的职称更高

没有可比性,因为教授是职称,而博士生导师不是职称。

1、教授

教授,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职称。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但教授与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教授有教课的任务,而研究员则没有。

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此职位。这个词语与英文没有关联。日语中则与中文同用“教授”来称呼大学中的老师。

2、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般为教授职称,也有特别优秀的副教授、讲师担任博士生导师。有培养研究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硕士研究生。

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博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学术队伍,培养的研究生质量较好。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课程。

对年轻的教授(1972年以后大学毕业)申请担任博士生导师,除具备上述条件外,一般应具博士学位。至少培养过一届硕士研究生或在国内外协助指导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5)南京中药学博士导师黄教授扩展阅读:

职责:

一、教授

教授的工作是在大学里针对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开课、或授与学生专业训练,如科学和文学等领域。另外教授也必须深耕自己专精的学科,以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获得商业上的合作机会(包括了政府在科学上的顾问、或是商业发明等);

同时训练自己的学生将来有足够的能力与他们交棒。在授课、训练、提交论文与寻求商业合作这四个方向里,要取得平衡则端看学校、地点(国家)和时间额外因素。例如在欧美的顶尖大学中,学校相当重视在独一领域中专精的教授,而且常常将他们做为该校的宣传重点。

二、博士生导师

根据博士生学习的定位,博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为学生开出几门课,而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说,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

1.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博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博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

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2.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博士生导师

❻ 什么是临床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临床中药使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因而对

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中药学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

理为前提,着眼于科学阐述中药药性理论,探讨中药临床有效与安全的应用原则,追踪中药疗效,评价中

药多成分作用,为解决临床常见、多发、疑难病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中药学学科多年来,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临床应用及药性理论研究为主线,形成了稳定的研

究方向。其一,中药防治疑难病症的研究。其二,中药药性理论及其资源的研究。其三,中药本草及文献

研究。其四,中药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及中药药源性疾病研究。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

金等课题5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课题16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其中黄栀花口服

液的研究已取得新药证书并投入生产,菊苣双降胶囊的研制不仅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鉴定,而且还作为技

术股份被列入校企联合项目。在国家或省级期刊上发表科学研究论文6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专业著作

40余部。

临床中药学的老一代学术带头人颜正华教授是我国中药学高等教育学科创建人之一,素有"南凌北颜"之称

他学验俱丰,德高望众,参加了《中药学》(二版、五版)教材的编写,并多次出国讲学,深受国内外同

行的尊重和赞誉。为国内外兄弟院校培养了一批中药学教学、科研和中医临床的骨干。

学术带头人高学敏教授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成药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管局中药品种保护

委员会委员、药品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保密技术级专家评审组专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麻

醉药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疾病研究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中医药学教学、医疗、科

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药学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承担教育部博士点课题2项。出版专著13部。

学科带头人张冰教授,中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是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普通高校

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评审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管理委员会副理事长,主持国

家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菊苣双降胶囊药理及临床研究"等国家、部局级科研课题6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

学术论文30余篇。

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药理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东

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等8个单位共同协作,有教授16人,副教

授53人参与学科建设。推动各协作院校各研究方向的发展,形成了以我校为龙头,中西南北有机联合的研

究整体。实验室总面积800M2,包括中药临床实验室、中药临床应用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及中药不良

反应实验室等5个科研实验室。

本学科面向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开设《中药学》、《中药药源性疾病学》、《药性导轮》、《本草文

献》、《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5门课程,先后培养出博士研究生10余人,硕士研究30余人。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已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并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

学重学科的学术特色与优势,带动协作点共同发展,使临床中药学在自身完善的同时促进中医学术发展。

❼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都可以考,基础医学院出来做医院,药学院偏药理类的分析,出来做药厂或药物研究院的居多 可以考的,但基础医学院的是中药教学,药学院的中药学是做实验

❽ 肖体俊教授的博士导师是黄发伦吗

博士候选人是指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指还没有取得毕业合格证的博士生,依然在专学校里求学属,准备拿到毕业证的博士生。
而博士学位所提到的博士是指已经取得了毕业证书,已经学业有成,已经毕业了,并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的博士生。简单讲,一个是没有毕业的博士生,一个是已经毕业了的博士生。
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国外特指获得过博士学位的人,中国则把博士生也称为某某博士。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

❾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的学院教授博士

闫福林,男,1957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重点学科“药物化
学”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新乡市劳动模范、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
198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鉴定和天然药物的研发。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5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教材和著作4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保健品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审评专家。
白素平,女,1965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天然药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成员。河南省优秀教师。
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博士后。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活性成分的发现、结构修饰、合成及构效关系、作用靶点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厅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新乡市科技局项目1项。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3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科研论文47篇,其中SCI收录22篇。
新乡市红旗区政协委员、新乡医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
刘巨源,男,1956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新乡市劳动模范。先后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和育人楷模等荣誉。
1983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30年。河南省重点学科“药理学”学科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课程负责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生理及药物治疗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和教材10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应用技术成果5项。
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
孙祥德,男,1963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药物分析学教研室主任。新乡医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198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主讲本科生《药物分析》、《现代色谱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研究生《分离与色谱技术》等课程。
研究方向为药物色谱分析和光谱分析。先后承担省、厅、校级科研课题10余项,目前承担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
房立真,男,1973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获得新乡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1993年毕业于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专业;2003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有机合成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天然药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成员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合成和构效关系。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计划课题1项, 2012年获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已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17篇。
赵 营,女,1974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学术技术带头人。1997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专业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12-2011.1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cLean医院进行单胺转运体调控研究和PD发病机制研究。2011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专业,获药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临床药理学。多年来,从事膜转运蛋白研究,致力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研究。掌握了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和转运体功能研究方法。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发表论文15篇,SCI收录12篇。
吕洁丽,女,1980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优秀教师。
200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药物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构鉴定及中草药的品质评价。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标准制定等项目的研究。
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化学与质量分析。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新乡医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开放课题1项;参与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课题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贾岩龙,男,1977年出生,副教授,博士, 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
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学专业肿瘤生物工程方向,获医学博士学位。药理学省级重点学科肿瘤药理学方向学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肿瘤与生物工程和肿瘤药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十五”、“ 211”工程重点学科“肿瘤与生物工程”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获2010年河南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获得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委员,河南省药理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徐 萍,女,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2004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药学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
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二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目前主持承担新乡医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
主要从事中药抗辐射新药研发的研究。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4篇(IJRB 影响因子2.275)。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
吴 娇,女,1978年出生,博士,讲师。
2001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2011年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11年毕业于海南大学种质资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化学与质量分析。
主持完成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十一五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获国家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SCI收录1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出版著作3部。
刘 巍,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任药学院科研秘书。
目前从事荧光化学探针方向的研究。
赵 杰,女,1982年出生,博士,讲师。
2006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讲本科生《天然药物化学》和研究生《高等有机化学》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和结构修饰。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项目的研究,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闫建伟,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
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发展新颖的反应方法学构建结构多样性的类药性结构骨架,通过对化合物库的高通量筛选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活性天然产物骨架的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阎玺庆,男,1971年出生,博士后,讲师。
1992年毕业于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200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复合材料纳米摩擦学性能研究;200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代药剂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纳米肝靶向制剂研究;同年,进入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从事多肽类药物微米制剂的研发.
2009年3月至6月,在扬子江药业集团从事药品研发工作。
完成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深圳市科信局基金项目1项。
主要从事药用高分子材料修饰及脑靶向研究。目前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合作课题1项,新乡市科技局基金1项,学校教改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
黄 锋,男,1977年出生,博士后、讲师。
2000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从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
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肿瘤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著10余篇,被SCI收录6篇。参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
刘瑞丽,女,1975年出生,博士,讲师。
1999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药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曾参加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获省级科研鉴定2项,成果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编著作2部。
孙彭利,男,1972年出生,博士,讲师。
199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物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承担及参与课题4项,发表科研及教育论文10余篇,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4项。
宋 宇,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
1999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获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神经药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主要从事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和.神经退行性病变中针对胶质细胞的新药筛选的研究。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基金1项,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4篇。
张来宾,男,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
200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获中药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药学院,获生药学博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作为访问学者从事研究,从事多糖化学及逆流色谱研究。
承担《天然药物化学》、《中医药学概论》、《药用植物与生药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为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主要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分和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发表在Journal of Natural Procts、Chromatographia等杂志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宋宏林,男,1977年出生,博士,讲师。
2003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临床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药剂学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工业药剂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等课程
从事药物新剂型的研究。研究方向:缓控释制剂和微粒制剂、注射给药系统、中药有效成分色谱分析及质量标准。
标题: 关键字: 文章分类: 所有类型公告通知图片招生就业其他

❿ 南京大学地理系历任教授有姓黄的吗是博导,有八十岁了,但退休了,

  •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1]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追溯学脉古为源自孙吴永安元版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权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多次变迁,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用至今。

  • 南京大学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重要成员。[2-7

热点内容
复旦大学戏剧专业 发布:2025-08-16 08:51:44 浏览:8
天津大学2018考研拟录取名单 发布:2025-08-16 08:46:08 浏览:984
2017大学招生专业 发布:2025-08-16 08:39:37 浏览:21
大学生当兵真的好吗 发布:2025-08-16 08:18:49 浏览:575
萨拉戈萨大学专业 发布:2025-08-16 08:15:05 浏览:334
吴波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发布:2025-08-16 08:14:54 浏览:829
广东工业大学老师工资待遇 发布:2025-08-16 08:01:06 浏览:239
美国大学抄作业被记录 发布:2025-08-16 07:52:46 浏览:106
佛系研究生导师的特征 发布:2025-08-16 07:42:59 浏览:895
海口大学专业 发布:2025-08-16 07:24:10 浏览: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