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
❶ 芝加哥大学的知名人物
芝加哥大学自建校以来,在众多领域里为美国和全世界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许多顶尖人才也汇聚芝加哥大学研究、教学。截止至2014年,芝加哥大学校先后有89位校友、教师和科研人员曾获得诺贝尔奖(现任教授中有6位诺贝尔奖得主),9名菲尔兹奖得主(现任教授中有3位菲尔兹奖得主),4名图灵奖得主,22位普利策奖得主,6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以及100多位在全美各大学担任校长或教务长的校友等等 。以下是部分著名人物:
1)数学、物理学及天文学
陈省身,世界级数学大师、微分几何学之父,1949-1960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保罗·寇恩, 著名数学家,创造了力迫法(forcing),凭借连续统假设的独立性证明于1966年获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 (1958年) 及硕士(1954年);
吴宝珠,著名数学家、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因证明 基本引理(Fundamental Lemma,Langlands Program)而获得2010年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
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著名数学家、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引进量子群(Quantum Group)理论,1990年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
安德烈·韦伊,著名数学大师、数论学家,代数几何学家、1947-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安托尼·吉格曼德(Antoni Zygmund),著名数学大师、分析学家,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创始人、1947-1980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艾尔伯特·卡德隆(Alberto Calderón), 二十世纪顶尖数学家、分析学家,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创始人、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 (1950年)、1959-1985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费米, 二十世纪物理学大师、物理系教授,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助手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被誉为“原子能之父”,物理系为纪念费米,成立了恩利克·费米研究院(Enrico Fermi Institute);
詹姆斯·弗兰克,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物理系教授,以弗兰克—赫兹实验等著名,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系为纪念弗兰克,成立了詹姆斯·弗兰克研究院(James Franck Institute),与费米研究院并列为物理系两大研究院;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芝大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190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首先进行光速的测量(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并发展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法;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芝大物理系研究员、教授(1896年-1921年),进行了著名的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电荷,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瑟·康普顿,著名物理学家、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康普顿散射等著名,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1923年-1945年);
爱德华·泰勒,著名物理学家、“氢弹之父”,曼哈顿计划期间在芝加哥大学工作研究,后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
南部阳一郎,美籍日裔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20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著名德裔美国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居里夫人之后历史上第二位女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63年);
路易斯·阿尔瓦雷茨,著名实验物理学家、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与其子Walter Alvarez共同提出了“小行星撞击说”的恐龙灭绝假说(Alvarez Hypothesis),1936年获得芝大物理学博士;
詹姆斯·沃森·克罗宁,著名物理学家、198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CP破坏(CP Violation)发现者,物理系、恩利克·费米研究院及学院部大学讲座教授;
爱德温·哈勃,现代宇宙理论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哈勃空间望远镜以其名字命名,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和提供宇宙膨胀实例证据的第一人,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 (1917年) 及学士(1910年);
钱德拉塞卡,著名天体物理学家、物理系教授,提出钱德拉塞卡极限,1983年与威廉·富勒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卡尔·萨根,著名天文学家、宇宙学家和科幻作家,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1960年)、硕士(1956年)及学士(1955年)学位,代表作有《宇宙》(Cosmos)以及被改编为电影《超时空接触》的科幻小说《接触》(Contact: A Novel)等等;
乔治·史密斯,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CCD图像传感器发明者,195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弗兰克·维尔泽克, 著名理论粒子物理学家、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
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1948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
李政道,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1950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
崔琦,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1967年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博士后(1968年);
2)生化& 医学
詹姆斯·沃森,著名分子生物学家、DNA结构的发现者之一,1947年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 1962年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乔治·比德尔,芝大第6任校长,校名誉董事、荣誉退休教授,遗传学家、生化遗传学的先驱,1958年因其确定了酶的结构并发现基因对遗传影响而与塔特姆和莱德伯格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威拉得·利比,著名化学家、曾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发明了碳—14年代测定法,1960年因此获诺贝尔化学奖;
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芝加哥大学教授、本·梅实验所研究员,1966年因其证实注射合成雌性激素能使雄性个体的前列腺肿瘤消失并证明了使用化学药物控制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而与佩顿·鲁斯共获得诺贝生理学或医学奖;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著名物理化学家、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发现了氢的同位素氘,在曼哈顿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52年起长期担任芝加哥大学化学教授;
罗伯特·马利肯,化学系教授,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196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理查德·斯莫利,纳米技术之父、富勒烯发现者,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多年并作出重要成果;
欧文·罗斯, 著名生化学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本科及博士学位;
李远哲,著名台湾化学家,1968-1974年化学系教授,因其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而获得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赫伯特·布朗,著名化学家、1979年诺贝尔化学家,首次将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本科及博士,后担任讲师;
3)计算机科学
理查德·卫斯里·汉明,著名计算机学家,1968年图灵奖得主,193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
赫伯特·西蒙,又名司马贺,二十世纪全才型人物,计算机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1975年世界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得主,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1943年)及学士(1936年);
达纳·斯科特,著名计算机学家,1976年图灵奖得主,曾在芝加哥大学从事计算机研究并任讲师;
罗伯特·弗洛伊德,著名计算机学家,1978年图灵奖得主,1958年前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及文学(Liberal arts) 双学士学位;
4)经济学及法学
富兰克·奈特,芝加哥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亨利·赛门斯,芝加哥经济学派早期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他提出了“经济所得(economic income)”的概念,同时他的反垄断和货币主义主张对于芝加哥经济学派影响巨大 ;
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学教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领袖人物之一,货币主义大师,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乔治·斯蒂格勒,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领袖人物之一、经济系教授,198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哈耶克,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保罗·萨缪尔森,著名经济学家,1935年芝加哥大学毕业,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创立了新古典综合经济学派;
尤金·法马,布斯商学院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闻名,2013年与芝大经济学教授拉尔斯·彼得·汉森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拉尔斯·彼得·汉森,经济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杰·迈尔森,经济学教授、博弈论大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詹姆斯·赫克曼,经济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成员之一,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伯特·卢卡斯,经济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伯特·福格尔,经济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加里·贝克尔,经济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由于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延伸到人类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方面而荣获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詹姆斯·布坎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 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芝加哥经济学派创始人富兰克·奈特的学生;
西奥多·舒尔茨,经济系教授,1979年与亚瑟·刘易斯爵士共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纳德·科斯,法学院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律与经济分析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经济上的成本和利润应从法律上加以评判,因此而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亚伦·戴雷科特,法律经济学领域的奠基人、芝加哥经济学派重要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
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终身讲师,美国联邦第七巡回法庭法官;
贝拉克·奥巴马,美国现任总统,200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从1992年到2004年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宪法讲师;
5) 其他学科
约翰·杜威,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教育学院院长。作为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和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创办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从幼儿园至高中阶段);
伯特兰·罗素,世界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职;
索尔·贝洛,社会思想委员会和英文系教授,197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塞缪尔·亨廷顿,当代美国保守派政治学家,以《文明冲突论》闻名于世;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著名文学家、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成员(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
顾立雅,西方著名汉学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并曾任芝加哥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等;
乔治·赫伯特·米德,著名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1894-1907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任教;
6)华人校友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中国物理学会创建人,清华四哲人之一,“大师之师”叶企孙;
世界著名气象学家、“芝加哥气象学派”著名人物郭晓岚;
“芝加哥气象学派”主要成员之一,中国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士叶笃正;
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著名教育家吴有训;
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周培源;
中国近现代神经解剖学的先驱卢于道;
中国著名药理学家丁光生;
中国著名泌尿外科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料院士吴阶平;
中国著名妇产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俞霭峰 ;
美籍化学家,现代光化学开创者之一,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受聘中国科学院的外籍教授杨念祖;
中国近代数学奠基人之一孙光远;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叶企孙;
著名法学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首席大法官梅汝璈;
著名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社会活动家严景耀;
著名诗人和翻译家查良铮(笔名“穆旦”);
中华民国教育家、慈善家查良钊;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
❷ 美国现代教育家有哪些
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法)
布卢姆(B·S·BLOOM,1913~)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现任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布卢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本世纪70年代初,布卢姆针对美国现行教育制度只注意培养少数尖子学生而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弊端认为,当今教育不能再满足于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充分学会学校所教的东西;也不应有这样的心理定势:1/3的学生能完全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另1/3的学生成绩一般,再1/3的学生可以不及格。布卢姆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在于改变我们对学习者及其学习的看法,实施"掌握学习"教学。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布鲁纳(发现法)
布鲁纳(JeromeSeymorr,Bruner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15年10月1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72-1978年,布鲁纳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1978年退休回国。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适合性》等。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布鲁纳强调说,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境的机会。”他还强调说:“如果我们要展望对学校来说什么是特别重要的问题,我们就得问怎样训练几代儿童去发现问题,去寻找问题。”
杜威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❸ 去美国大学读心理学本科芝加哥大学好还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好
从全抄球三大排行榜看,在袭2019-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学科排名中,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排在世界第4位(卡内基梅隆大学为22位);QS世界大学排名中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排在第15位(卡内基梅隆大学为37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位居31位(卡内基梅隆大学为67位)。
也就是说,无论是学校的综合声誉,还是心理学的实力,作为全球十强的芝加哥大学都有明显的优势。
❹ 谁能介绍几位伟大的心理学家
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1878年1月9日出生于美国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城外的一个农庄,16岁时进入格林维尔的福尔满大学学习哲学,21岁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00年入芝加哥大学研究哲学与心理学,师从教育哲学家J·杜威、心理学家J·R·安吉尔、神经生理学家H·H唐纳尔森和生物学家J·洛布。1903年以题为《动物的教育》的论文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随之出任芝加哥大学讲师和心理实验室主任,1908年受聘为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1913年《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文章发表,行为主义正式诞生1914年《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出版。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8年获福尔满大学名誉博士。1919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美国军事航空服务社少校。1920年因主持一项有关性行为实验研究,引起家庭纠纷与妻子离婚而被迫辞职并离开学术界,改行从商,经营广告行业,1958年9月25日逝世。他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有:
①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除了传统心理学的主观性,格守一般科学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②发展了客观的观察方法,使心理学在方法上益趋精进。华生的预测与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应用心理学的发展,他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
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1904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汉纳,从小对动物及人类行为感兴趣,1922年进纽约哈密尔顿学院主修文学,获英语科学士学位。后上哈佛大学专修心理学,师从当时著名的心理学家E·G布林。1930年和1931年分别获该校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此后5年时间留任哈佛大学研究员。1936—1944任明尼苏达大学讲师、副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用以控制飞弹与鱼雷。1945年出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48年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终生教授。1990年8月18日卒于波士顿。其一生中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1938)、《科学和人类行为》(1953)、《言语行为》(1957)、《强化程序》(1957)、《教学技术》(1968)、《关于行为主义》(1974)、《超越自由和尊严》(1971)。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他所设计和发明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在60年代曾风行一时,对西方教育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他在心理治疗、儿童行为矫正领域卓有贡献,属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
潘菽(1897~1988)
中国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897年7月13日生于江苏宜兴,1988年3月26日卒于北京。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1927年在美国留学 ,获印第安那大学硕士和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心理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学教授、校长兼心理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心理学报》主编,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60余年,是中国现代心理学主要奠基人之一。讲授过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课程,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早年从事记忆、错觉、汉字知觉等实验研究;后来主要致力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提出心理学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而是具有二重性的中间科学的观点;他把心理活动分为意向活动和认识活动,区别于传统的知、情、意三分法体系;对意识、身心关系、个性等心理学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著有《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基础》、《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人类的智能》、《心理学简札》等。
陈鹤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1892年3月5日出生。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人。6岁丧父,8岁入私塾,15岁由姐夫资助入杭州蕙兰中学。1911年2月(清宣统三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北京清华学堂(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1914年(民国3年)8月毕业。同年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1919年8月回国。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21年出版了陈鹤琴、廖世承合编的《智力测验法》,对智力测验作了详细的介绍。陈鹤琴是边知、边行、边写、边讲,即把研究、实践或发表互相结合在一起的一位学者。他同时研究儿童,同时办幼儿园,同时在自己的家庭里实施幼儿教育,同时宣讲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1922年出版《语体文应用字汇》,为第一本汉字查频资料,开创了中国汉字字量的科学研究。对编写小学课本和普及教育起了推动作用,也为陶行知、朱经农编写《平民千字课》课本提供了用字依据。 1923年任东南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1925年,他根据教学、研究、观察、实验中所积累的材料,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上、下册),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第一章“照相中看一个儿童的发展”,发表他的儿子陈一鸣从一个半月到两岁七个月的生活照片86幅,展示婴儿的发展进程,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这在当年可算是先进的研究方法。儿童心理的测验研究引进我国是比较早的。 1927 年他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兼任陶行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南京特别市教育局学校教育科科长,建立南京教育实验区制度。 与陶行知合力创办樱花村幼稚园,开辟乡村幼稚教育基地。与张宗麟一起发表《我们的主张》一文,提出创办适合我国国情和儿童特点的幼稚园15条意见。又发起成立中国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专门研究幼儿教育月刊《幼稚教育》。
1928 年至1939 年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1928.9),创办多所小学、幼稚园和中学。1939年任中华儿童教育社主席。1940 年创办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并任校长。抗战开始,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下,投身于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工作,任上海市难民教育委员会及国防救济会难民教育股主任,创办救济会中学、儿童保育院、报童学校。 次年,创办《活教育》月刊。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 1945 年回沪任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接管外国人所办中小学,创立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后改名上海市立女子师范学校)。 1946 年兼任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生活教育社上海分社理事长。并先后担任中共创办的上海省吾中学、华模中学和报童小学校长、校董事会董事长。1948年4月,赴菲律宾,在马尼拉暑假小学教师讲习会讲学。8月,赴捷克参加世界儿童教育会议。解放前夕,两次遭国民党特务逮捕。 民国38年(1949)5月曾先后两次遭国民政府当局逮捕,经上海五位大学校长联合营救获释。8月,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9月,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解放初期(1949——1952)陈鹤琴曾任春晖中学校董。 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先后当选为全国和江苏省政协一至五届委员、副主席,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和南京分社主任委员,中国教育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等职。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二、三、四、五届委员,江苏省一、二、三届副主席。
从50年代初起,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他的活教育思想受到错误批判。而他本人,在1958年也遭到错误批判,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被全盘否定。1959年,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长期从事而又深为热爱的幼儿教育工作。文化大革命后,陈鹤琴先生得到平反昭雪。除了担任社会和政府的一些要职之外,他当选为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1981年六一儿童节时,他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不忘儿童,并为儿童题词:“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切为四化。”1982年,他在连说话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写下了“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由此可见,陈鹤琴先生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儿童教育事业,他不愧为著名的幼儿教育家。1979 年后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我的半生》等,合著《智力测验法》、《测验概要》等,辑入《陈鹤琴教育文集》。1982年12月30日陈鹤琴在南京病逝。终年91岁。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发起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中华儿童教育社等团体主编《幼稚教育》、《小学教师》、《活教育》等刊物和《幼稚教育丛朽》、《幼稚教育论文集》。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民国9年,第一个孩子出生,从第一天起,进行连续观察和实验,作详细文字与照片记录,长达808天。14年,发表《儿童心理之研究》,为我国最早用追踪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专著。针对几千年来死读书、教死书的陋习,提出活读书、教活书的要求,影响很大。主要著作有《家庭教育》、《儿童心理之研究》、《幼稚园的课程》、《中国幼稚教育之路》、《教育史导言》等,已出版《陈鹤琴全集》。
❺ 心理学家有哪些,著名心理学家
1.马斯洛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2.约翰·多拉德
约翰·多拉德 (John Dollard 1900.08.29-1980.10.08),美国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尼萨。1922 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1 年在芝加哥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柏林的 H.萨克斯指导下进修精神分析一年。1932 年,他参加了由耶鲁大学人类学家 E.萨皮尔领导的文化和人格研究。他在耶鲁大学度过职业生涯:1933 年任耶鲁大学新成立的人类关系研究所助理教授,1935 年任该所研究助理,1948 年任研究助理和心理学教授。1969年退休后仍担任该校的荣誉教授。
3.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案主中心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罗杰斯194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4.让·皮亚杰
让·皮亚杰(Jean Piaget,生于1896年8月9日,逝于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论文,他曾到过许多国家讲学,获得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
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
5.斯坎特
斯坎特(Stanley Schachter 1922-1997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的研究兴趣是上瘾和情绪。他认为人类的情绪体验是人的生理状态和这一状态的认知解释共同作用的结果。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参考资料网络-罗杰斯
网络-约翰·多拉德
网络-斯坎特
网络-让·皮亚杰
网络-马斯洛
❻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来自于以下哪个国家
本杰明·布来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源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是国际教育评价协会评价和课程专家。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习》;七十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布卢姆提出的关于“人类特性”和学校教学的理论,曾经被列为美国“最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成果之一”。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
❼ 美国哪个大学心理学专业最好
心理学是近几年非常火热的一个留学专业,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选择这个专业。但由于中美两国专业上的差异,美国心理学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的主流心理学基本上是基于实验的科学的心理学,所以心理学基本上拿的都是理学士,简单点说就是心理学用科学的方法在做很多哲学家,艺术家,老百姓思考过的事情。而我们熟知的精神分析(psycho analysis)的大师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基本上都是在主流心理学之外的(他们确实是大师但是不要指望去美国学这个,因为第一作精神分析的人不多,第二咨询或者临床心理学基本上是申请不到的)。那么美国心理学最好的大学都有哪些?
1、密歇根大学心理系
该系只授予博士学位,不授予单独的硕士学位。被录取为博士候选人的学生如果达到一定的要求,可申请硕士学位。
录取委员会考虑的因素有 GRE 成绩(GRE 单项考试不是必需条件)、推荐信、GPA。主要学位课程涵盖以下领域:美国文化(Ph.D.)、生物工程学(MS、Ph.D.)、传播学(Ph.D.)、教育和心理学(Ph.D.)、神经心理学(Ph.D.)、社会工作和心理学(Ph.D.)、城市、技术与环境规划学(Ph.D.)、妇女研究(Ph.D.)。
2、斯坦福大学心理系
该系只授予博士学位,不授予单独的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课程主要涵盖以下领域: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而不包括临床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和超心理学。
该系有 12 个实验室,主要的有婴幼儿研究中心、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文化和情绪实验室、心理生理学研究室等。
申请者的所学课程、GPA、GRE成绩(包括心理学单项考试)、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等都是被考虑的因素。该系每年录取大约15名新生。
3、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心理系
该系主要是授予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课程涵盖以下领域:生物精神病理学、临床心理和精神病理学、认知和生物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差别心理学/行为遗传学、工业/组织心理学、人格研究、心理测量学/计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其中只有心理测量学还可授予 MA 学位。
该系2004年在446名申请者种录取59名,女性占68%。GPA平均分为3.67,GRE平均分为1355(V-625,Q-730),GRE(心理单项)平均分为710。
该系研究资源丰富,下属研究机构有:认知科学中心、政治心理学研究中心、个体和社会研究中心、兴趣测量研究中心、明尼苏达双胞胎和收养研究中心、明尼苏达双胞胎和家庭研究中心等。
4、耶鲁大学心理系
该系主要有5个研究领域:行为神经学、临床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 / 人格心理学。下属研究中心和项目有:布什儿童发展和社会研究中心、食用和体重失调中心、家庭电视研究和咨询中心、精神系统科学研究项目、PACE 中心、21 世纪学校项目等。
录取委员会要考察申请者的 GRE 成绩( GRE 单项考试不是必需条件)、成绩单、推荐信、研究成果实例。
5、哈佛大学心理系
该系只授予博士学位,但该校的教育学院会授予单独的与心理学相关的硕士学位。没有硕士学位的也可申请心理学博士学位。
录取委员会要考察申请者的GRE成绩(GRE单项考试不是必需条件,该系录取学生的平均GRE成绩为1350)、成绩单、推荐信、以及研究兴趣和潜力。鉴于该系的研究方向偏向计量分析,所以申请者最好在本科阶段修过数学和统计相关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有: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精神病理学、临床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行为神经学、行为主义心理学。
6、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心理系
该系授予三种学位:MA、MS和Ph.D.。博士学位和MA学位课程均涵盖8个领域:生理心理学、脑和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计量心理学、社会-人格 - 组织心理学、视觉认知和运动表现心理学。 MS学位课程均涵盖2个领域:个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计量学。
申请者本科最后一个学年的GPA至少要达到3.0/4.0。如申请博士学位,还应满足下列要求:至少修过15个小时的心理学课程、1门心理学实验课程、1门统计课程、1学年其他实验课程。录取委员会还会考察申请者的GRE成绩、推荐信等。如果申请者还修过除代数外的其他数学课程、以前有过相关研究经历、职业规划明确,会被优先考虑。 MS 学位申请者的本科专业应为应用心理学或应用心理测计量学。如果申请者的母语不是英语,还必须参加TOEFL 和TSE考试。
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
该系只授予博士学位,不授予单独的硕士学位。
该系立志于培养学者型的研究人才,下设4个学院:人格和社会研究学院;认知和脑科学学院;人类发展学院;工业关系学院。博士学位课程主要涵盖4个领域:临床心理学;认知、脑和行为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人格心理学。
该系年均录取比率为5%。申请者的前期相关经历、推荐信、个人陈述、GPA、GRE 成绩(包括心理学单项考试)等都是考虑的因素。该系尤其看重申请者的前期研究经历。
8、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系
该系只授予博士学位,不授予单独的硕士学位。
一般来说,具有心理学学士学位的申请者会被优先考虑,其他专业(数学、物理、生物和社会学)的也会被考虑。申请者须参加GRE考试、GRE心理学单项考试、TOEFL/IELTS考试。如果要申请TA,TSE须在50分以上。
下列学位获得者不得申请:三年制的普通学位获得者;会计、商业、图书管理、社会工作、体育、健康教育等专业的学位获得者;技校、职校或专科学校四年制学位、文凭或更高证书的获得者。
1998-2002年,年均申请者人数为463,年均录取人数为60,录取比率为13%。国际学生比率为9%。
9、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系
该系授予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有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发展心理学、社会/人格/健康心理学。此外,心理系、社会和决策科学系还有一个Joint Program ,授予心理和行为决策科学的博士学位。对认知神经学感兴趣的学生还有资格参加认知神经基础中心项目,该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神经学、计算神经学、系统神经学、细胞神经学、分子神经学。
录取委员会要考察申请者的推荐信、GRE、TOEFL、TSE 成绩。
10、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系
该系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脑生物与行为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认知和认知神经学、发展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社会与人格心理学。下属 16 个研究实验室,主要有认知发展和沟通实验室、情感神经学实验室、语言和认知神经学实验室、视觉神经学实验室等。
该系的最低申请条件为: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GPA 最低3.0/4.0;GRE最低分1200;TOEFL最低分550。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最低申请条件为:本科GPA×393.9+GRE分数≥2600;致力于研究工作。
录取委员会要考察申请者的推荐信、GRE成绩、成绩单、个人陈述。若本科有研究经历,录取机会将加大。2000-2002 年,该系研究生的年均录取比率为 5.7% 。
❽ Paul Ekman 教授学的是心理学中的什么专业呢
情绪心理学,主要研究情绪的表达及其生理活动、人际欺骗等。
保罗·艾克曼 [Paul Ekman 1934.02.15],美国心理回学家,答出生于华盛顿。主要研究脸部表情辨识、情绪与人际欺骗。1991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在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兰利波特精神病研究所临床实习一年,1958 年获纽约市阿德菲大学博士学位。1958-1960 年任职于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美国陆军参谋部,1972 年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教授至 2004 年退休。
艾克曼和 Friesen 较早地对脸部肌肉群运动及其对表情的控制作用做了深入研究,开发了面部动作编码系统来描述面部表情。他根据人脸的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AU),并分析了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并给出了大量的照片说明。许多人脸动画系统都基于 FACS。
❾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专业怎么样
芝大心理学很牛的。
美国几个心理学牛校:
哈佛大学心专理学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
麻省理工脑认属知、神经、细胞和基因等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
西北大学临床心理学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