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王世强
1. 数学教育家傅种孙先生有多牛
近些年,中国现代数学虽然算不上世界一流,但是,人们都能清晰的感受到中国数学的崛起,中国正在朝着数学大国和强国迈进,一大批顶级数学科研人才,正在世界数学界闪耀星光。中国现代数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当然与那些默默无闻的数学教育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率先将数学逻辑、数学基础引入中国,为中国的数学教育和普及奉献一生才智与心血的伟大数学教育家傅种孙先生。

《初级混合数学》课本
傅种孙为国家培养数学人才以外,他对于中国数学教育事业的推进,也有着功不可没的成绩。为了完善高校的数学教育历程,傅种孙和他的同事一起进行了数学课程的改革实验,他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将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诸多数学内容混合编写,又根据上课的经验进行反复修改,最终共6册的《初级混合数学》这套教材被多所学校选用,对于当时的初级数学课本而言,这是一次质的飞跃。
热爱数学教育的傅种孙先生,与华罗庚教授一起举办过中国第一届数学竞赛,他还参加过中学生数学小组座谈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孩子们对于数学的兴趣。1962年,傅种孙突发疾病逝世,他逝世以后,家属根据他的遗愿,将先生的毕生藏书全部捐给了北京师大的图书馆,这位将一生都献身给中国数学的伟大数学教育家,值得后人永远缅怀。
2. 吴虹的履新报道
9月3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在金光生命科学大楼邓祐才报告厅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宣布北京大学关于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王恩哥校长携组织部部长郭海等一行出席会议,翟中和院士、朱作言院士、赵进东院士、朱玉贤院士等生命科学学院教职工约7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柴真主持。
北京大学组织部郭海部长代表北京大学宣读了关于生命科学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院长吴虹,副院长柴真(兼)、王世强、李沉简、郭红卫;原班子成员自然免职。郭海部长还介绍了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的产生过程,并对新班子寄予厚望,相信他们一定会带领生命科学学院做出更好的成绩。
前任院长饶毅代表上一届领导班子感谢全院教职工在过去的六年里所给予的工作支持。他表示,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发展,自己也将作为普通教授的一员继续为学院贡献力量。
新任院长吴虹代表新一届行政班子向出席会议的校领导和学院教职工介绍了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并阐述了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科学研究和公共平台建设、学生工作、行政管理、校友联络等各方面工作的设想,以及具体的可行措施。吴虹院长认为,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生命科学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明确定位和目标,理性认识学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扎扎实实地开展实际工作。学院的未来掌握在每一位教职工自己的手里,必须依靠学院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去创造;作为新一届领导班子,要带领大家积极迎对挑战,把握机遇,主动出击,为学院在全国乃至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赢得一席之地。
王恩哥校长发表总结讲话。他首先充分肯定了饶毅教授率领的上一届行政班子所取得的成绩,高度评价并感谢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同时,他代表北京大学对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的履任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吴虹院长阐述的学院发展理念表示赞同,号召学院全体教工支持新班子的工作。王恩哥校长认为,生命科学在今天的发展已经愈加体现出学科交叉的趋向,围绕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学院,相继成立了一批研究所和中心,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的体系;学校将继续提供全力支持,努力发展具有北京大学特色的生命科学。
会后,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召开第一次党政联席会,就新学期的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安排。务实是这一届领导班子的一大特点,相信在生命科学学院积淀的优良传统和铺垫的坚实基础上,新一届班子一定会带领学院取得新的成绩!
3. 高血压发病的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机制
机制有很多
可能是由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P)含量高
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高
导致血液里胆固醇的浓度过高
血液粘度上升
容易在血管沉积
导致血管的弹性下降
导致高血压
4. 中国哪些大学的生物学比较好
生物学还分呢?有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海洋生物学等
首棒推荐:北版大的生命科学学院
以下权大学都开设了海洋生物学:
辽宁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水产大学
同济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山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的生物工程最好了
华中农业大学的也微生物很强。
5.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科研队伍
张幼怡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11月于新疆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单分子单细胞的行为研究
方竞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6月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固体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
王霄英 副教授。1999年7月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影像诊断
郑玉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医学材料与器械
谢天宇 特聘研究员。1999年于东京大学机械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精密医疗仪器(主要包括内窥镜)
王荣福 教授,博士生导师。在1992年和1995年分别于法国巴黎五大核医学专业和图卢兹三大药学专业完成学习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分子影像学/分子核医学与临床核医学
陈海峰 特聘研究员。1999年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材料,仿生设计和制造,微/纳米技术,组织工程
王世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分子生理学、细胞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
沙印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于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单分子与纳米生物技术
魏世成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口腔医学基础与临床
赵新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化学生物学
周殿阁 副教授。2001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骨科生物力学、人工关节、关节疾病、风湿病
汪国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
奚廷斐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于北京大学医学中心获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人工器官
朱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于西安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免疫(基因)治疗
叶安培 副教授。1994年于四川大学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光子学与生物单分子/单细胞检测,核磁共振成像(MRI)
张珏 副教授。2003年于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
王广发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6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呼吸病基础与临床
熊春阳 副教授。2000于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力学、微系统技术、实验图像处理
韩世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6月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穿颅磁刺激(tran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神经心理学(brain lesion studies)
成艳 副研究员。2004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医学材料及其表面改性 来鲁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蛋白质结构及功能预测,生物分子识别机理,药物设计
欧阳颀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于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1. 生物网络动力学研究 2. 生物分子试管进化 3. 生物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
汤超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1. 生物调控网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2. 生物系统中的统计物理问题
李浩 教授。1992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基因组尺度的基因调控网络和转录调控的研究
佘振苏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基因组序列生物复杂性研究 1. 将湍流层次结构模型发展成系统的复杂系统层次结构理论,并应用于生命科学中的多层次复杂系统。2. 生物基因遗传信息的层次结构研究。3. 研制新的原核基因搜索软件。
陈建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神经细胞发育与衰老,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
苏晓东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于瑞典Karolinska诺贝尔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蛋白质结构、折叠、动力学、相互作用与药物设计
白书农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植物器官形成的分子机理 1. 关于植物器官形成基因调控的研究。2. 关于植物发育单位概念的形成及植物发育生物学理论体 系的研究。3. 关于光周期研究。
朱怀球 副教授。2000年于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基因组DNA序列分析、基因识别与预测算法、分子进化
邓明华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生物学 1. 序列分析和Microarray数据处理 2. 生物网络研究
李方廷 副教授。200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调控网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裴剑锋 特聘研究员。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药物分子设计
刘志荣 副教授。2001年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理论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
耿直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于日本九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数理统计,生物医学统计 刘忠范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纳米化学与纳米器件
俞大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于法国南巴黎大学(Université Paris-sud,Orsay)固体物理实验室(Laboratoire de Physique des Solides)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低维纳米结构与物理研究
张耿民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场发射特性
彭练矛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1)纳米电子及功能材料的合成;(2)基于纳米材料的高性能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制备,器件物理,纳米集成电路的实现和系统集成;(3)纳米器件在化学、生物传感及能源方面的应用。
侯士敏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纳电子学,分子电子学
付磊 副研究员。2006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低维材料与柔性电子学
吴凯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表面化学与物理
王远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纳米结构功能材料与器件
6. 王世强的人物生平
王世强于1927年3月30日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祖籍河北省深县相家庄(现划归衡水市)。父亲王经春是中国银行职员,母亲耿月秋是家庭妇女。他自幼在家中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学习识字、算术及阅读儿童读物。7岁时在河北省定县住过半年多,在那里受到教育家晏阳初“平民教育”试验的影响,学习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的一些宣扬民族精神的教材。他上学较晚,9岁时入初小4年级插班,那时对他印象较深的主要是抗日救亡的爱国教育以及初步的科学教育。
他刚刚读完小学5年级;跟随父母逃难,在沦陷后的天津市法租界读完小学,然后于1939年辗转迁徙到抗日战争后方的甘肃省。他于1942年在甘肃武威中学初中毕业后,去酒泉河西中学高中部肄业两年,于1944年以同等学历考入兰州西北师范学院数学系。
他于1946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当时名北平师范学院)数学系,1948年毕业留校。
1949年9月 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讲师。1956年9月任副教授,1979 年任教授,1981年被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解放后,他继续留校工作至今。他于1949年升任讲师,1956年升任副教授,1977年4月 应邀为纽约科学院成员。
1979年升任教授,1981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他多年来对本科生及研究生讲授过代数及数理逻辑方面多种课程,并作了不少科研工作。他至今已培养了硕士18人,博士11人。1979年至今 兼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
他于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校内3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据他回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曾受到很多位师长及学友的教益。其中特别是(按时间先后)受到李恩波、段学复、傅种孙、张禾瑞诸位老师的教育和影响。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他在一篇自述性文章中有较详细的记述。认为这是在我国数学发展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重要侧面。
他在数学学习及科研中的主要兴趣是在代数和数理逻辑方面,特别是数理逻辑对数学的应用方面。他对数理逻辑方法在数学研究中的作用有一种很强的信念,这在上述他的文章中也有较详细的论述。
7. 北大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所学的课程什么地方可以查到
课程名 课类 学分 总
学时 周
学时 起止
周 班号 专业 申请
人数 实际
人数 限制
人数 教师姓名 教师职称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备注
计算概论及上机 全校必修 3.0 68.0 4.0 3-18 00 170 350 胡俊峰 讲师 3-4 1-2 上机:周二9、10节
高等数学C(一) 专业必修 4.0 68.0 4.0 3-18 03 200 260 林源渠 教授 3-4 1-2
物理学(B) (2) 专业必修 4.0 68.0 4.0 3-18 01 90 94 陆 果 教授 11-12 11-12
物理学(B) (2) 专业必修 4.0 68.0 4.0 3-18 02 90 94 陈晋平 副教授 11-12 11-12
有机化学 (B) 专业必修 4.0 68.0 4.0 3-18 01 170 180 贾欣茹 副教授 3-4 1-2
有机化学 (B) 专业必修 4.0 68.0 4.0 3-18 02 100 92 杜福胜 副教授 1-2 1-2
物理化学 (B) 专业必修 4.0 68.0 4.0 3-18 00 160 180 齐利民 副教授 1-2 3-4
有机化学实验(B) 专业必修 2.5 85.0 5.0 4-18 00 210 6-10 6-10 周四,生科001-115
普通化学(B) 专业必修 4.0 60.0 4.0 3-18 01 150 180 李俊然 教授 1-2 3-4
普通化学实验(B) 专业必修 1.5 45.0 3.0 4-18 01 160 杨展澜 副教授 6-9 1-4 周二,学号041-
生物化学(下)(新陈代谢) 专业必修 2.0 34.0 2.0 3-18 00 200 280 11-12
基础分子生物学 专业必修 3.0 51.0 3.0 3-18 00 200 441 朱玉贤 教授 7-9 7-9节上课
生物化学实验 专业必修 2.5 85.0 5.0 7-18 01 64 胡晓倩 工程师 6-12 3-9 周三,学号033-068
微生物学 专业必修 3.0 51.0 3.0 3-18 00 170 180 王忆平 教授 1-4 上课时间:上午9:00
微生物学实验 专业必修 1.5 51.0 3.0 4-18 00 170 袁洪生 工程师 6-9 6-9 6-9 6-9 下午1:00开始
植物生物学 专业必修 3.0 51.0 3.0 3-18 00 150 437 饶广远 教授 7-8 7-8
植物生物学实验 专业必修 1.5 51.0 3.0 4-18 00 160 杨 雄 副教授 6-8 1-3 6-8 6-8
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 专业必修 1.0 34.0 2.0 3-5 00 76 郝福英 高工 6-12 3-9 周三,学号033-068
生物技术制药基础 任选 3.0 51.0 3.0 3-18 00 生物技术 80 0 3-4 生技楼会议室
普通生态学 任选 2.0 34.0 2.0 3-18 00 160 180 朱小健 讲师 3-4
发育生物学 任选 2.0 34.0 2.0 3-18 00 120 126 樊启昶 教授 11-12 11-12
植物生理学实验 任选 1.0 30.0 2.0 7-18 00 60 王东辉 工程师 6-9
植物生理学 (2) 任选 2.0 30.0 2.0 3-18 00 60 92 白书农 教授 3-4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任选 2.0 34.0 2.0 3-18 00 生物技术 80 92 瞿礼嘉 教授 7-8
生物学综合实验 任选 6.0 250.0 16.0 3-18 00 170 郝福英 高工 1-8 1-8 1-8
神经解剖生理学 任选 2.0 34.0 2.0 3-18 00 100 112 孙久荣 教授 5-6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及实验 任选 2.5 51.0 3.0 3-18 00 120 126 程 红 教授 9-10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仪器分析 任选 2.0 34.0 2.0 3-18 00 80 126 周先碗 正教授级高工 1-2
生物学导论 任选 1.0 16.0 1.0 3-18 00 150 赵进东 教授 3-4 生命大楼报告厅
生物信息学方法 任选 2.0 34.0 2.0 3-18 00 50 5-6 理教205
普通生物学实验(B) null 1.0 34.0 2.0 4-18 00 100 殷 莹 工程师 1-4 老生物楼103(普生lab)
生物进化论 null 2.0 34.0 2.0 3-18 00 115 180 顾红雅 教授 9-10
生态学概论 null 2.0 34.0 2.0 3-18 00 180 180 闫凤鸣 副教授 9-10
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 null 2.0 34.0 2.0 3-18 00 403 437 程 红 教授 9-10
保护生物学 null 2.0 34.0 2.0 3-18 00 250 260 吕 植 教授 7-8
分子生物学导论 null 2.0 34.0 2.0 3-18 00 120 180 瞿礼嘉 教授 9-10
普通生物学(B) null 2.0 30.0 2.0 3-18 00 170 180 丁明孝 教授 7-8
大学语文 null 2.0 34.0 2.0 3-18 04 190 260 姜 涛 讲师 3-4
算法与数据结构及上机 全校必修 3.0 68.0 4.0 1-16 00 170 178 丁文魁 教授 3-4 3-4 上机周一7、8节
高等数学C(二) 专业必修 4.0 68.0 4.0 1-16 03 200 260 林源渠 教授 3-4 1-2 心理系合上
物理学(B) (1) 专业必修 4.0 68.0 4.0 1-16 00 170 180 陆 果 教授 3-4 3-4 元培班
普通物理实验(B)(一) 专业必修 2.0 68.0 4.0 2-16 00 0 郑 纹 实验师 5-8 下午1:00开始
物理化学实验(B) 专业必修 2.0 68.0 4.0 3-16 00 150 曹傲能 副教授 5-9 5-9 下午1:00开始
分析化学(B) 专业必修 2.0 30.0 2.0 1-16 00 170 180 3-4 元培班
分析化学实验(B) 专业必修 2.0 60.0 4.0 3-12 00 150 李国宝 副教授 5-10 3-8 下午1:00开始
生物化学(上)(生物分子的化学) 专业必修 3.0 51.0 3.0 1-16 00 175 260 1-3
生物化学实验 专业必修 2.5 85.0 5.0 6-16 00 110 胡晓倩 工程师 3-9 5-11 3-9 下午1:00开始
细胞生物学 专业必修 3.0 51.0 3.0 1-16 00 180 180 丁明孝 教授 11-12 11-12
细胞生物学实验 专业必修 1.0 34.0 2.0 3-16 00 170 苏都莫日根 教授 5-8 5-8 5-8 5-8 5-8 下午1:00开始
遗传学 专业必修 3.0 51.0 3.0 1-16 00 180 260 张 博 副教授 11-12 11-12 元培班,城环合上
遗传学实验 专业必修 1.0 34.0 2.0 2-16 00 150 张文霞 副教授 5-8 5-8 5-8 5-8 下午1:00开始
动物生物学实验 专业必修 1.5 51.0 3.0 2-16 00 150 王戎疆 讲师 5-8 5-8 5-8 5-8 下午1:00开始
动物生物学 专业必修 3.0 51.0 3.0 1-16 00 170 许崇任 教授 11-12 1-2 环境学院合上
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 专业必修 1.0 34.0 2.0 1-5 00 110 郝福英 高工 3-9 5-11 3-9 下午1:00开始
遗传工程学 任选 2.0 34.0 2.0 1-16 00 50 郝福英 高工 0-1 与研合上
蛋白质化学 任选 2.0 34.0 2.0 1-16 00 50 纪建国 副教授 1-2 与研合上
免疫学 任选 2.0 34.0 2.0 1-16 00 120 126 蔡 宏 副教授 3-4
生理学 任选 3.0 51.0 3.0 1-16 00 170 180 王世强 副教授 1-2 3-4 心理系合上
生理学实验 任选 1.0 34.0 2.0 1-16 00 120 柴 真 副教授 5-10 5-10 下午1:00开始
生物统计学 任选 3.0 51.0 3.0 1-16 01 230 441 曲 红 副教授 3-4 3-4 医学部合上
植物分子生物学 任选 2.0 34.0 2.0 1-16 00 60 92 安成才 教授 1-2
神经生物学 任选 2.0 34.0 2.0 1-16 00 90 92 于龙川 教授 3-4
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及实验 任选 2.0 34.0 2.0 1-16 00 90 92 董 巍 工程师 3-4
结构生物学 任选 2.0 30.0 2.0 1-16 00 40 苏晓东 教授 11-12 与研合上
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任选 2.0 34.0 2.0 1-16 00 50 9-12 与研合上
生物伦理学 null 2.0 34.0 2.0 1-16 00 200 350 高崇明 副教授 9-10
人类生物学导论 null 2.0 34.0 2.0 1-16 00 120 126 柴 真 副教授 9-10
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 null 2.0 34.0 2.0 1-16 00 400 529 程 红 教授 9-10
普通生物学(B) null 2.0 30.0 2.0 1-16 00 160 180 陈丹英 讲师 9-10
普通生物学(A) null 3.0 51.0 3.0 1-16 00 160 180 佟向军 副教授 11-12 9-10
普通生物学实验(A) null 1.5 45.0 3.0 2-16 02 35 殷 莹 工程师 6-9 下午1:30开始
普通生物学实验(A) null 1.5 45.0 3.0 3-16 03 40 殷 莹 工程师 6-9 下午1:30开始
普通生物学实验(A) null 1.5 45.0 3.0 2-16 01 40 殷 莹 工程师 1-4 地点:老生物楼103
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师资简介
安成才, 教授,博士生导师 白书农, 教授,博士生导师 蔡 宏, 教授,博士生导师 柴 真, 教授,博士生导师 昌增益, 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建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 红, 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宏魁, 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兴旺,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丁明孝, 教授,博士生导师 樊启昶, 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红雅, 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 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红卫, 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福英,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纪建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争凡,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金长文,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道春,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松岗,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毅, 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 硕, 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 东,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 磊,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龙漫远, 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静初,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 植, 教授,博士生导师 潘文石, 教授,博士生导师 秦咏梅, 教授,博士生导师 瞿礼嘉, 教授,博士生导师 饶广远, 教授,博士生导师 饶 毅, 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都莫日根, 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晓东, 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乐天,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世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忆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丽萍, 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文胜,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夏 斌, 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崇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智宏, 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龙川, 教授,博士生导师 翟中和, 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 博, 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传茂, 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进东, 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晓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先碗, 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玉贤, 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作言, 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9.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的编委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第五届编委会 成立于2004年10月。本届编委会共有编委48名,由贝时璋院士、邹承鲁院士、梁栋材院士和杨福愉院士担任顾问,由王大成院士任主编,强伯勤院士、郭爱克院士、赫荣乔研究员及陈文雯副编审任副主编。48名编委来自全国7个省份,21个科研教学单位。在48名编委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50岁以下的占67%,平均年龄43.6岁。编委的研究领域覆盖了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等学科领域。这是一个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的强势学术群体,具有较为广泛的学科和地域代表性。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第五届编委会成员
主编王大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副主编强伯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郭爱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赫荣乔,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陈文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编委(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序,*表示常务编委)
曹恩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陈 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陈润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陈 薇,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陈文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陈 燕,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丁建平,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杜林方,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范 明,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龚为民,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郭爱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杭海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赫荣乔,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胡 钧,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黄常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黄伟达,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金由辛,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静国忠,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李桂源,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肿瘤研究所
李 林,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梁宋平,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林治焕,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刘海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刘 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骆清铭,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麻彤辉,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马大龙,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系
马 辉,清华大学物理系
强伯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饶子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邵宁生,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苏晓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孙之荣,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唐 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唐 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万 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王大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王世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王晓民,首都医科大学
武维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夏 斌,北京大学核磁共振研究中心
徐 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阎锡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周筠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周逸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朱大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卓 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左建儒,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0. 王世强的任职
2003-至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1999-2003,北京大学生命科内学学院 副教授容
1994-1999,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讲师
1990-1994,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助教
兼职 2006-至今, 北京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 兼职教授
教育 1999-2003,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 博士后
1992-1998,北京大学 生理学 理学博士
1986-1990,北京大学 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学 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