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李萍教授
A. 西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有没有指定书目,求教!
西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020104
研究方向
01现代企业理论与实回务
02公共经济学答与公共政策
03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
04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一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微观经济学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刘诗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刘诗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政治经济学》 逢锦聚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微观经济学》 吴开超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 曾志远、刘书祥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中级) 范里安 上海三联出版社
B.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先进荣誉
经济学院 李秋红 刘诗白奖励基金 二等奖 校级 刘诗白奖励基金委员会 2002.9
经济学院 李秋红 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省级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3.3
经济学院 李萍 2003年优秀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3.12
经济学院 李萍 2002年优秀共产党员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2.6
经济学院 李萍 四川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省级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2.3
经济学院 李萍 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省级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3.3
经济学院 李萍 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省级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3.3
经济学院 李萍 2002年优秀教学成果奖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2.9
经济学院 李萍 2001年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1
经济学院 李萍 2000—2001年度刘诗白奖励基金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1
经济学院 李萍 2002年度先进女教职工工作者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3.2
经济学院 姜凌 2002年优秀教学成果奖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2.9
所在单位 姓名 所获奖项 奖项等级 奖项级别 授奖单位 获奖时间 备注
经济学院 姜凌 2003年优秀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3.12
经济学院 姜凌 四川省第九次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省级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1.4
经济学院 刘成玉 成都市农经学会第七次科研成果奖 一等奖 市级 成都市农经学会 2002.12
经济学院 刘成玉 2001年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2.9
经济学院 刘成玉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第十一次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省级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 2002.11
经济学院 刘成玉 “三下乡”活动优秀教师 省级 四川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等 2003.12
经济学院 刘成玉 成都市第六次优秀科技论文奖 三等奖 市级 成都市科协、人事局、科技局 2003.9
经济学院 刘成玉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等奖 省级 四川省教育厅 2001.10
经济学院 刘成玉 科研管理先进个人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3.12
经济学院 刘成玉 四川省第九次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省级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1.4
经济学院 刘成玉 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省级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3.3
所在单位 姓名 所获奖项 奖项等级 奖项级别 授奖单位 获奖时间 备注
经济学院 刘玉成 2003年优秀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3.12
经济学院 戴歌新 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省级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1.4
经济学院 戴歌新 全国高校物价教学研究会2001优秀论文 国家级 全国高校物价教学研究会 2001.7
经济学院 刘恒 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3.12
经济学院 刘恒 2001年优秀共产党员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1.7
经济学院 刘恒 2000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1.9
经济学院 刘恒2000—2001年度刘诗白奖励 二等奖 校级 刘诗白奖励基金评奖委员会 2002.9
经济学院 张树民 2001年优秀共产党员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1.7
经济学院 陈志舟 2002年优秀共产党员 校级 西南财经大学 2002.6
经济学院 王朝明2000—2001年度刘诗白奖励 二等奖 校级 刘诗白奖励基金评奖委员会 2002.9
C. 有没有西南财经大学 在校 财政学研究生啊,加下qq:1071264805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
3、数学三
4、经济学二
5、西财复试科目的参考用书专
经济学1和2 是高鸿业的微观和宏属观 第四和第五版都可以
西财的微观经济学 作者是吴开超
西财的政治经济学 作者是刘诗白
西财的政治经济学学习与思考辅导读物 作者李萍
如有疑问的话,可以详情咨询【秉】@道#¥
D. 西安财经学院
院简介
西安财经学院坐落在古都西安南郊,现有长安、雁塔、翠华3个校区,占地面积1579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
学校有60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200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协议,共建西安财经学院。
© 2013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西安财经学院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建校6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 所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干,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等学府。学校现有8个二级学院和4个教学部,有4个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学科;有37个本科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1011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416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000余人。
学校始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2007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2010年学校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2012年我校参评学科总体成绩良好,统计学位次百分位为37%,应用经济学位次百分位由第二轮的69%上升至51%,工商管理学科首次参加评估,位次百分位为63%。在具有硕士授权的同类院校中,我校统计学位次并列第1,应用经济学位次并列第9,工商管理位次并列第30。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拥有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4个校级科研基地。2006-2010年,教师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61项,3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学校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已然形成浓郁的西财特色,2010年学校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
6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优先,人才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社会,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八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全校师生以“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宏伟蓝图为目标,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努力奋斗!
近百名外籍专家和国内著名统计学家、经济学家、人文学家受聘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拥有西安统计研究院、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陕西省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西部农村公共经济研究中心、资
西安财经学院翠华西校区
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中心3个校级科研基地。建有中央与陕西省共同资助建设的金融与证券投资实训中心、财税信息化管理实训中心、企业策划与设计实训中心、ERP实训中心、大学物理实验室等22个实验室(实训中心)和102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西安财经学院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2-2006年,学校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885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625篇,权威期刊发表及EI、SCI、ISTP收录学术论文50篇;出版专著、教材133部,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7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1项,有3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统计与信息论坛》,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比利时、英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5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英国布莱德福大学、格拉摩根大学、美国库克大学、拓玛斯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完成了比利时弗拉芒政
西安财经学院翠华东校区
府资助的发展合作项目、“联合国P-44
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
项目”、“欧盟在华投资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
学校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万名经济管理人才,积淀了较为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韦常路南段2号 邮编:710100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西安财经学院党委书记:杨学义
西安财经学院
杨学义,1953年生,汉族,陕西省安康市人,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任陕西经贸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2002年任西安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 院长,2006年4月任西安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兼任西安财经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新校区照片1(18张)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工会授予“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优秀党政领导干部”荣誉称号,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007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面主持党委工作,主管组织部(党校)。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产业经济学、国防经济。
主要科研成果:著有《企业管理理论创新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4)、《装备采办论纲》(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4)、《装备成本管理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4)等;主持《2006-2015期间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战略研究》(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90090)、《西部地区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2006]06BJY062)等国家、省部研究课题多项;获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在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主要社会兼职: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军事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总会计师学会,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西安市商品学会会长。
西安财经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健
西安财经学院
胡健,1959年生,男,汉族,甘肃省天水市人,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1987年获陕西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1990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历任西安石油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主任、《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副院长、西安石油大学副校长。2006年4月任西安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全面主持行政工作。主管人事处、计划财务处、高教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经济学和企业技术管理。
主要业绩与成就: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学术奖励10余项,在SPE、IAEE等国际学术会议和《资源科学》、《石油学报》、《统计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9部、教材2部、译著1部。1993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被评为首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前身)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三五”人才。
代表性成果:《石油天然气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油气储量的价值评估方法与资产化管理制度设计》(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油气资源价值分级与有偿使用的方法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四分一发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新校区照片2(14张)
党委副书记:贾崇吉阎东明
纪委书记:阎东明
副院长:周作斌薛小荣张社民吴志勇丁巨涛
编辑本段学院改革
学院重视教学与科研并举,鼓励教师多出科研成果。截止目前,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00多部,承担和参与了各类科研课题1000多项。
学院不断扩大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俄罗斯、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4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院地处古都西安东南郊高等院校文化聚集区,与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大雁塔、兴庆宫等盛唐遗址相邻,有非同一般的文化气氛。现有校园2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仪器设备总值达1230多万元。
学院作为陕西省重点扶持的高校,争取到本世纪末,在册生达到8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人,研究生300人。面向21世纪,学院正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把一个规模效益高的、布局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学科研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质量好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为陕西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本段学术队伍
博士生导师
姓名
研究方向
杨学义
装备经济学
胡健
产业经济学
王振龙
经济统计学
丁德科
装备经济学
硕士生导师
学科
导师姓名
统计学
王振龙、王佐仁、王培勋、东方社奇、李萍、陈正、刘树枫、王国梁、张爱婷、李佼瑞、朱钰、张文红、张维群、刘润芳、韦艳
企业管理
张完定、薛小荣、刘小冬、杨学义、李颖、王浩鸣、郁广健、王柏林、刘敏、张谦、宋世民、刘晓宁、薛玲仙、田艳、程书强、苏玉珠、赵广信、姚波、王亚玲、孙晓琳、刘总理、陈淑芳、康萍、郭晔、马君
财政学(含税收学)
铁卫、陈春生、娄爱花、刘明、胡碧、李社宁
产业经济学
丁巨涛、胡健、丁德科、刘丁有、贾崇吉、李丽辉、王武瀛、吴旺延、王军生、任维哲、杨太康、高全成、邢方、苏永乐、王克西、王新安、焦兵、何秀玲、贾彧、归秀娥、王恩胡
经济法学
周作斌、白呈明、陈晓莉、史卫民、崔艺红
学科带头人
学科
姓名
统计学
王振龙教授、焦振勇教授
财政学
铁卫教授
金融学
陈春生教授
区域经济学
薛小荣教授
数量经济学
邱丕群教授
企业管理
张完定教授
管理科学与工程
刘敏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
刘小冬教授
计算机系统结构
陆中华研究员(兼)
国防经济
丁德科研究员
教育经济与管理
杨学义研究员
经济法学
周作斌教授
中国当代文学
沈奇教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王佐仁教授
产业经济学
高全成教授
政治经济学
王武瀛教授
专家人才
1.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杨学义
2.知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有突出
贡献专家:
王广森贺铿吴敏樊光鼎
童忠勇胡健唐庆山刘延年
杨学义
3.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
胡健铁卫程书强
4.陕西省教学名师:
王佐仁周作斌刘小冬张瑞年铁卫
丁巨涛
5.陕西省优秀教师:
王佐仁丁巨涛
6.陕西省师德标兵:
贾宗武王培勋康萍王卓慈
7.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
雷向辰
8.校聘学科(学术)带头人:
刘小冬王佐仁李佼瑞
东方社奇铁卫王恩胡
李社宁白呈明陈晓莉
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西安财经学院专业设置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主办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综合经济类学术期刊。主要设有经济理论、西部经济、金融研究、财政与税收、财务与会计、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三农”问题、秦文化与经济、国防经济等栏目。面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及硕士生等相关人员。创刊20多年来,该刊密切跟踪并探索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已成为一份经济学领域内颇受关注的学术期刊。该刊现为CSSCI扩展板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专家推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陕西省权威社科学报”。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简介
公共管理学院,是我校于2009年12月成立的一个充满朝气、活力和发展前途的崭新学院。目前,学院拥有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和政治学与行政学3个本科专业。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实验室2个——公共管理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
学院目前拥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3人、在读博士2人。近几年,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24项,地厅级35项。教师在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76篇,学术专著7部,获得省部级优秀论文科研奖3项,其中《政治文明视域中的农民政治参与》专著获得陕西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院教学成果丰硕,近几年共出版教材3部,其中1部获国家统计局优秀教材二等奖。教学成果《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拥有较强的学生管理团队,其中一人获得省级优秀辅导员称号。扎实推进“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制度”的思想教育模式颇具特色,受到了校党委的表彰。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目前,学院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质量有效提高,在校生已达722人。
管理学院
学院简介
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68人,专任教师65人,在校本科生1698人。教师队伍中有硕士生导师3人,教授5人、副教授1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9.2%,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在读博士8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8%。教师队伍中有入选“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库专家” 2人、入选教育部“西部人才培养计划” 2人、海外人才引进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优秀回国人员1人、陕西省模范教师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1人。为加大学术交流、汲取学科最新成果,近年来,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在国内外做访问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并做大会报告。
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物流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国内财经类院校最早招收本科生的专业之一。学院十分重视学生教学实验、实践环节,建有央省共建的管理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特色学科实验室2个,还有投资494万元,建筑总面积为710M2的ERP实训中心、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农业技术实训中心和工业工程与物流实验室等4个校内实训、实验基地。建立了金蝶管理软件公司、陕西省建筑第八工程公司、西瑞集团等20多个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2009年,我院成功主办并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ERP)陕西赛区的比赛,同年,在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院学生获得2009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十强精英团队”的荣誉称号。在2007、2008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也分别取得全省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科学研究中也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25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122表篇,被SCI、EI、ISTP和CSSCI检索论文16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6部。
承担科研
郁广健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促进陕西经济发展 04XJL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薛玲仙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完善政策研究 05XJY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
程书强电子商务信息智能统计研究 06XTJ00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
韦 艳婚姻挤压下的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活福利和促进政策研究 2007年国家社科项目(青年项目)
孙晓琳 信息化背景下政府统计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2007年国家社科项目(西部项目)
薛玲仙 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路径及管理研究 2003KR60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刘晓宁 陕西新经济发展的机遇研究 2003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程书强 陕西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 200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张谦 西部地区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企业组织研究 03JS032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项目计划(重点科研)
程书强西部地区企业CIS策划设计方法研究 03JS031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项目计划(重点科研)
薛玲仙 陕西中小型企业文化变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2004KR98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赵广信 “一线两带”建设中基于产业集群与电子化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 2004KR100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郁广健 大西安商业带空间布局及运作模式研究 2004KR112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张完定、程书强 陕西省科技型风险投资企业创立和运作及家庭企业治理模式研究 2004G1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
薛玲仙 退耕还林后区域性非农耕经济形态下农民市场观念培育研究 04C008S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赵广信 西部企业电子化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 04JS29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项目计划(重点科研)
王柏林 发展陕西现代物流业的战略研究 04JS31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项目计划(重点科研)
姚宏 陕西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 2005KR13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于立新 大西安旅游产业链的构建与产业集群组织研究 2005KR14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刘江龙 陕西风险投资体系与城市创新系统联动运作研究 2005KR45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崔智敏 陕西民营资本投资决策预警机制研究 2005KR85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程书强 陕西民营经济融资困境与金融市场的结构优化研究 05E025Z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崔智敏 关中地区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 05E028S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程书强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息智能统计的设计与实现 LX2005-Y34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
孙晓琳 我国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LX2005-Y37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
张完定、程书强 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及陕西家族企业股份制改造实证研究 05JS64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计划项目
宋世民、李慧 基于竞争力的陕西企业信息化发展与“西咸经济一体化” 05JS65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计划项目
王柏林 陕西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转换的互动研究 06E022S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张 谦 陕西生态建设模式及利益相关者行为研究 06E005Z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韦 艳 陕西省出生性别比例偏高地区婚姻挤压问题研究 06G002Z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姚 波 陕西省民营经济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 06E017S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刘晓宁 陕西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06D004Z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李 颖 基于建设陕西新农村的流通生产力问题研究 2006KR29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崔智敏 西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LX2006B37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
姚 波 信息化背景下统计网站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LX2006B43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
郁广健 陕西大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LX2006C27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
王亚玲 陕西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创新研究 2007KR61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周艳春 陕西民品自主创新的现状及提升能力的对策研究 2007KR16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刘晓宁 基于现代农业的陕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2007KR34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许 妮 陕西桑蚕丝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2007KR52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苏玉珠 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及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2007KR62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E. 求西餐厅服务礼仪论文一篇
【摘要】:餐厅是生产和销售烹饪产品、同时提供筵宴服务的进餐场所,也是体现民俗和礼仪、供服务人员施展才艺的社会舞台。它大多开设在都会与集镇的闹市区、风景区、游乐区或车船码头,以名店、名师、名菜、名小吃、名席和优质服务作为经营手段,向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用物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服务。餐厅包括许多类型,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装璜,是餐厅服务中的“硬件”,直接影响到餐厅服务技艺(餐厅服务“软件”)的发挥,直接影响到餐饮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当认真研究。
【关键词】: 餐厅服务 空间布局 服务人员 建筑风格 采光照明 餐室 装璜 中国饮食文化 器物 乡村式
1 陈秋萍;我国旋转餐厅经营研究[D];华侨大学;2001年
2 卢小丽;生态旅游餐饮设计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3 刘磊;连锁经营网络终端的选址评价模型[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王蕾;不同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空调启停时间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5 刘慧;有序的居住[D];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
6 李萍;济南天地广场空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葛素娟;中原地区住宅建筑结构荷载调查与统计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8 张萍;家具的色彩及色彩设计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9 高源;北京好伦哥餐饮有限公司市场调研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10 王东;一个EMBA学员的创业案例[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F. 考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的研究生那些书是初试那些书是复试,谢谢啦
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张国强在信中提到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这篇课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2.词语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也作“尺短寸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楚辞·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2)对词语的理解。
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忌妒。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摔跟头: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三、教学建议
1.在教学时,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教师还应根据文后的提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
2.对要求认读的词语,应让学生多读几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大意。
3.本文的课题富有哲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举例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4.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四、相关链接
柯岩 满族人,当代诗人、作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开始文学创作,从事多种文学形式的写作,已出版专著50余部。
她原名冯恺,柯岩是她的笔名。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我们中国的古代人把绿绿的小树称之为柯;岩呢,当然是大大的坚硬的石头。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须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根扎大地,终生奋力地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上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书信的格式
(1) 称呼。把对收信人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怎样称呼,要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而定,一般说,当面怎样称呼,信上就怎样称呼。有时可以在称呼前面加“敬爱的”“亲爱的”这样的词语。
(2) 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写信人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部分。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您好!”“你身体好吗?”如果写的是回信,可以写“×月×日的来信已收到”等内容。如果来信中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代办的事,可以先把问题回答清楚,或者把代办事情的结果告诉对方,然后再写自己想说的话。如果说的事情多,就应该分段写,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 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结尾的写法,根据对象而定。如果给长辈写信,可以写“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给平辈写信,可以写“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顺利”;如果给晚辈写信,可以写“祝你进步”“望你努力学习”。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 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可以带姓,也可以不带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写姓)。有时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称谓,如“弟、儿、侄、妹”。如果加称谓,一般不带姓。如果是给单位或组织写信,姓名要写齐全。
(5) 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如果在信里问候别人,一般在署名和日期之后,另起一行,写上“请代向××问好!”“××并此问好!”
如果信已经写好,但是还有一些话没有说完,可以写在信的后面。先写一个“附”字,后面加上冒号,写完补充的话以后,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面加句号。
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字迹要工整,地名要详细。写地名要由省、市、县,一直写到区、街和门牌号码。如果是给农村写信,还要写上乡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画着六个方格,应在里面填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写“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处应避免写称谓,如,不宜写“爷爷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右下角写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信件万一出现投递困难的情况,邮局可以凭借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还给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边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边20毫米以下的区域是条码打印区,不要在这个区域里写字或署名,以免影响投递。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铅笔写,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红笔写,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6)托人转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写“面交”“烦交”等字样,在信封第三行的后半行上,写“×××托”或“×××拜托”就可以了。
拓展阅读
学会握手言和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有个难题想请教您。
我有个好朋友,我们亲如姐妹。可是,最近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分手了。我知道这回闹别扭是我的错,也知道应该向她道歉。可是,我就是没有勇气面对她。不跟她道歉和好,我们都感到很别扭,特别是我,心里总是很难受,有愧于人的感觉真不是滋味。几次想对她开口,又欲言又止,怕说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怕……您说我该怎么办?
敬祝
身体健康
李萍
9月10日
李萍:
你好!但愿这封信对你能有一些帮助。其实,人最需要也是最现实的是自己帮助自己。你看,写信本身就是你自己在帮助自己了。很高兴你能这样做。
现在我要说,既然你知道自己错了,就应该向人家道歉。这里有一笔账。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都知道你错了,这就好比你刚丢失一份东西,如果你能适时向对方道歉,那么你丢失的那份东西就又找回来了,同时你还会增加一份东西;如果你不肯向对方道歉,那么你就又丢失一份东西,这份东西比前面丢的那份东西的分量更重。这份后来增加的或丢失的东西是什么?是“真诚”。真诚是古今中外人际交往的一条永恒的准则。只要你有真诚,别的过失都容易得到原谅。你已经特别想跟她道歉了,行动起来吧,为自己留住真诚。
你可以写信。写信向她道歉,只需要当面道歉的一半的勇气,而且可以把你要说的话字斟句酌,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你还可以请人搭个“桥”,找一个你们双方都比较熟悉的同学,帮你们做个沟通。
正因为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才会出现矛盾,才会闹别扭。同学之间闹别扭,也许正是学生时代交响曲中一个应有的音符呢。所以,闹别扭之后也不必太在意。只要拿出你的勇气和真诚,彼此还会是好朋友。
祝你
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