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研究生导师
『壹』 选一个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就被聘为教授的人做研究生导师好吗
先达者为师。带宽搏
主蠢祥要还是看能力,履历。如果留学回来的学子虽然年轻,但在相关领域已有建树,那么聘请为研究生导师也巧亏未尝不可。有研究,有耐心,有方法的留学生也可以担任非常重要的职务。
『贰』 【留学美国】怎样选择导师
背景
年老的professor一般在研究上所花时间不多,而且越是功成名就,越有很多非研究的事务。但他有两大优势:经验和学术联系(人际)。他能在大方向指导你,但是具体的指导可能很少,对学生较nice。
年轻的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或assistant
professor一般在研究上花的时间较多,因为他还有不少学术追求。正因为这样,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学生往往也比较push。如果他带的学生不是很多,可以给你较多的指导。
如果他已经结婚,特别是有了子女,一般会比较nice。
选女导师时请慎重,如果她处在更年期,性情可能会比较烦躁。
通常,30-50岁是导师科研的高峰期。升为教授后的5-10年的导师比较有钱。
论文
论文不应该是学术能力的完全体现,却是衡量导师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
论文的档次很重要,这体现了一个导师对学术成就的态度。很多导师公布的是selected
publication,这里面是他认为有一定价值的论文。如果是期刊文章,你得去检查期刊的档次,是否都是国际顶级或知名期刊,还是档次参差不齐。论文就像你穿的衣服,一个有品味的人,穿衣的牌子和款式一般较为集中。会议论文,同样要看会议的档次。
期刊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详述和正式发布,审核周期一般很长(有时候长达2年);会议论文是研究成果的简介和交流,审核周期一般较短(1~2个月)。所以,导师最新的会议文章是其实验室最近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有时间的话,应该研究一下导师的论文。看看他是不断有新的idea,还是不断“营销”过去的idea。
论文的作者顺序非常重要。看看导师最近的论文。如果没有一篇是第一作者,则说明他很少亲自做研究,可能是指导学生做,也可能是很少花时间在研究上。如果大部分都是第一作者,则要注意他的职称。对于一个比较老的professor,如果还有如此旺盛的研究能力和精神,是很少见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指导学生不力)。在国内,常有人反映导师抢着做一作。在国外,这一现象少很多,因为国外设立了correspondence
author,特意留给导师。
一个导师一般不止一个研究方向。请关注他在每个研究方向上真正做出了多少成果。那些方向很多,但每个方向上成果很少的导师就像打游击战一样,难成大气候。而且要明确,导师目前在做哪些方向,有些方向他可能已经不做了。
『叁』 赴日本留学研究生找导师小技巧
【 #日本留学# 导语】日本作为我们的近邻,也是现在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是 分享的赴日本留学研究生找导师小技巧。欢迎阅读参考!
赴日本留学研究生找导师小技巧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导师介绍网站,有直接上实验室的,也有直接给你导师信息让你自己查的,但其实都是大同小异。选定专业之后,就可以在对应专业的页面里找到研究室情报,或是教员情报。这里有几个小技巧:
1、如果可以直接看到教员情报,那么恭喜你,你省去了很多搜集情报的时间,快去看一看教员们的研究领域(研究テーマ),找到合适的教员就直接邮件联系他吧。
2、如果看到的是研究室的情报(大部分学校是这样的),那么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逐个的查看研究室的hp。一般首页都会是研究室介绍(〇〇研究室について)之类的,仔细读一下。了解完首页的信息之后,我的建议去看看研究室成员(メンバー)或者是近期活动(イベント),教授的信息和联系方式一般都会写在那里,另外,再看看有没有中国留学生啊,或者看看他们研究室近期的研究活动啊之类的,都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研究室的情况呢。当然,这些并不一定都有,有些研究室的网站极其简略,那就要靠你后期和教授邮件交流的时候再去一探究竟了(摸摸头~)。
3、也有的学校会放一个教员数据检索界面,这个时候我们的办法就是根据专业来找。先输入自己的专业,这样就可以检索出所有这个专业的教员情报啦。
4、联系导师的时候,建议直接联系的那名教授,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研究室的那位教授。一方面因为一般大教授都会回信,另一方面如果他想要你但是他的手下不缺人的话他也有可能把你推荐给其他的教授。所以大胆向他们发邮件吧。
扩展阅读:申请日本留学研究生联系教授要注意什么?
1.与导师的研究方向要对口
教授基本上不会招和自己研究方向不符合的学生,因此,在查找教授时,充分了解教授的研究方向很重要。
有些同学喜欢全面撒网,凡是与自己要研究的专业沾边的导师都尝试去联系,实际上这样做既不省力成功率又低,因为一个专业会分很多方向,每个导师的方向都有所不同,所以有些导师会以研究方向不同为理由拒绝接收。
2.认真书写研究计划书
建议先确定专业、自学并阅读此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写好研究计划书之后再联系导师。由于导师平常要收到大量的邮件,一封附加着研究计划书的邮件吸引导师去打开过目的几率就会很大,即使不同意接收,也可能会对研究计划书提一些建议。
3.与教授保持联系
在得到导师的肯定答复后,一定要与导师保持联系。联系好教授之后也不能掉以轻心,教授还会进行面试或举行教授会议来决定是否接收。至于面试,一般通过skype进行,只需注意网络畅通,有礼貌,穿着整洁,基本交流无障碍即可。提前准备一些关于研究计划书相关的问题,在面试时可能会问到。
有些同学喜欢全面撒网,凡是与自己要研究的专业沾边的导师都尝试去联系,实际上这样做既不省力成功率又低,因为一个专业会分很多方向,每个导师的方向都有所不同,所以有些导师会以研究方向不同为理由拒绝接收。
给教授发Email介绍自己的专业、特长、学习、工作经历等基本情况,并表示希望对方能够接受你做研究生。尽可能在邮件中附上有关证明材料,有研究成果或专业论文的附上原文及检索地址。
如果你有亲友正好认识你想申请的导师,或者正好认识这个学校的其他导师,那通过他们介绍是最理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