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武汉大学教授文章

武汉大学教授文章

发布时间: 2025-01-28 01:52:14

❶ PNAS丨武汉大学孙宇辉教授团队解析链霉菌三维基因组并实现天然产物高产相关应用

研究背景

链霉菌的遗传中枢是拟核,包含遗传物质及其相关蛋白质。近十年的原核生物高级染色质结构研究中,关注点包括拟核相关蛋白(NAP)对全局或局部染色质结构的影响、细胞周期中的动态变化、染色质结构维持复合体(SMC)的作用,以及SMC协同ParABS系统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机制。链霉菌基因组上的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负责合成临床和农业防治所需的生物活性小分子。然而,发掘具有医用价值的新化合物或提高高应用价值天然产物的产量变得尤为重要。当前高产天然产物的方法包括优化培养条件和代谢工程改造。然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染色质结构之间的潜在联系远未被完全揭示,如何在三维水平利用染色质高级结构提高产量的研究较少。

研究概述

研究团队应用Hi-C方法解析天蓝色链霉菌(A3(2))在生长不同阶段的染色质三维结构。通过分析基因组全局和局部互作,鉴定和动态变化CID,CID边界基因特征,基因水平转移区的显著互作变化,以及遗传分区与结构分区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局部染色质空间重排与BGC表达变化相关。内源基因的转录水平与局部染色质互作频率(FIRE值)高度相关。将报告基因gus(a)和天然产物RK-682的BGC分别插入不同基因组环境,发现表达量和产量与FIRE值成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染色质局部互作频率显著影响基因和基因簇的表达水平。最终,研究通过这一规律实现了天然产物高产。

研究思路与结果

在研究中,天蓝色链霉菌的高级染色质结构被追踪,发现BGC表达水平随生长阶段变化。通过Hi-C方法解析两个生长时期的基因组三维结构,显示了基因互作图的主对角线和次对角线,以及末端区域的弱互作信号。基因组分为中央核心区和两端染色质臂区,Hi-C数据揭示了遗传分区和三维结构分区之间的不协调。CID的鉴定和分析表明,CID在生长时期转换过程中发生适应性结构调整。CID边界基因的高表达与特定功能相关,CID边界的相互作用从M期到L期减少。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相关CID的局部染色质重构被观察到。染色质局部互作频率显著影响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HCR区域的发现和利用实现天然产物高产。

总结

这项研究展示了链霉菌在不同生长周期的适应性染色质结构动态变化,揭示了染色质局部结构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转录的相关性,发现局部染色质互作频率与基因表达的重要联系,并首次将其应用于天然产物高产。该研究为原核生物染色质结构和转录调控提供了新见解,为高产天然产物提供了新思路。

❷ 武汉大学教授 胯下之辱 议论文

【来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②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③怯耳。’众辱④之曰:‘信能死⑤,刺我,不能死,出我胯⑥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⑦。一市人皆笑信⑧,以为怯。”
【典故】: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虽然长得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当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仔细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
【用法】作宾语;指极大的侮辱
【相近词】胯下蒲伏
【启示】: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
[示例]:李群玉《献王中丞》诗:“张仪会展平生舌,韩信哪惭胯下羞。”
朱熹《次季通韵赠范康侯》:“年来生老大,甘此胯下辱。”

❸ 武汉大学Nano Research:用可优化的自生Co-Fe合金纳米颗粒促进催化活性实现高效的CO2电解性能提升

研究背景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二氧化碳的转化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同时也为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选择。然而,SOEC的阴极侧与二氧化碳反应速度慢,且长期工作过程中易出现颗粒团聚、积碳现象,这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在这种背景下,原位溶出合金纳米颗粒因其组成灵活、稳定性高、易调控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改变电极处理气氛,可以进一步优化合金纳米颗粒的催化效果,增强SOEC的长期稳定性。

文章简介

近日,由武汉大学王瑶副教授、定明月教授与武汉工程大学刘通副教授共同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Research上发表题为“Promoting catalysis activity with optimizable self-generated Co-Fe alloy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 CO2 electrolysis performance upgrade”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制备并构建了一种能够原位溶出钴铁纳米颗粒的SOEC阴极材料,旨在减缓长期衰减并优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多次氧化还原循环处理下,制备的Pr0.4Sr0.6Co0.125Fe0.75Mo0.125O3–δ(PSFCM)电极的阻抗逐渐降低,保持稳定长达450小时。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促进了析出纳米颗粒尺寸减小、密度增大,加速了气体的吸脱附过程,显著提升了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的能力。这一研究成果为电极选择和应对长期性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指导。

文章要点

1. 电极氧化还原结构稳定性:原位溶出的纳米颗粒催化剂是一种高效处理方式,但长期运行后可能出现氧化、积碳等问题,影响使用寿命。研究中对制备的PSFCM钙钛矿电极材料进行了多次氧化还原循环处理,结果显示其相结构在过程中保持稳定,氧化状态下保持立方相,还原后为RP相并伴随Co-Fe合金颗粒的溶出。

2. 多次氧化还原循环促进颗粒密度增大:随着多次氧化还原循环处理,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电极表面的Co-Fe合金颗粒逐渐表现出粒径减小、密度增大的趋势。这种结构变化使得合金催化剂、电极、气体三相界面面积增大,反应位点增加,有利于CO2RR的有效进行。

3. 金属纳米颗粒密度提升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多次氧化还原循环处理过程中,研究团队对制备的对称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三次氧化还原循环后,电化学性能持续优化并保持稳定,直至450小时。DRT工具分析揭示了优化过程的具体机理和步骤。还原溶出后的PSFCM-SDC复合电极在800℃、1.6V条件下,电解电流密度高达1380 mA cm-2,较初始电极提高了68%,优于大多数钙钛矿阴极。氧化还原循环过程加速了气体吸脱附过程,提升了CO2RR能力,为电极选择和应对长期性挑战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意义。

❹ 武汉大学雷爱文教授课题组Org. Lett.:电化学活化Se-Se键实现烯烃和芳烃的自由基硒化

武汉大学雷爱文教授课题组在《Org. Lett.》上报告了一项创新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电化学方法,无需外部氧化剂,实现了烯烃和活化芳烃的自由基硒化。通过电化学Se-Se键活化,二硒化物转化为以硒为中心的自由基,成功实现了三组分自由基碳硒化反应,并发展了自由基与活化芳烃的直接偶联。这一原子经济性的合成策略,可得到多种不对称的芳基-芳基、芳基-烷基、烷基-烷基硒醚,这些化合物在生物化学领域具有潜在应用。研究发现,Y(CF3CO2)3能促进反应进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DOI: 10.1021/acs.orglett.1c02661。

雷爱文教授作为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和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新型高效成键方法的研究。他们的工作突破了传统硒化反应的局限,采用温和的电化学条件,简化了C-Se键的构建过程,对有机硒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绿色和可持续的途径。

电化学活化Se-Se键的策略展示了其在有机合成中的潜力,通过电极反应,阴离子硒自由基得以生成,进而与烯烃或芳烃进行加成,生成目标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不同取代基的芳烃和烯烃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且反应的可扩展性和动力学机制也得到了深入探讨。这一创新工作得到了多方面资助和合作研究的支持,为有机硒化合物的合成领域带来了新的进展。

热点内容
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复试名单 发布:2025-05-01 00:05:50 浏览:464
大学生离省 发布:2025-04-30 23:36:15 浏览:78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薪酬 发布:2025-04-30 23:32:24 浏览:138
大学生严进严出 发布:2025-04-30 22:52:20 浏览:527
2015年辽宁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 发布:2025-04-30 22:17:55 浏览:461
大学生有必要迁户口吗 发布:2025-04-30 22:15:42 浏览:579
贵阳医学院研究生部导师 发布:2025-04-30 22:14:22 浏览:490
大学生心理求助的途径有哪些 发布:2025-04-30 21:58:20 浏览:967
大学生云客服 发布:2025-04-30 21:33:10 浏览:788
上大学青涩 发布:2025-04-30 20:35:56 浏览: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