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考中山大学王珣章教授的研究生难吗

考中山大学王珣章教授的研究生难吗

发布时间: 2021-02-13 09:35:05

Ⅰ 中山大学考研到底有多难

别丧抄失信心,其实袭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不是非常难考的,我曾经咨询过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院的马骏教授,问他能不能带我的博士,他当时就跟我讲了一下中山大学的考博考研的情况,现在好像他是院长了。反正一楼说准备4年考中山大学硕士那绝对是吹牛P的,因为当时马骏教授跟我讲了一句话说,只要有实力不愁考不上。因为每年学校招考人数教育部都是有规定的,而且不可能全部都留给本校考生。如果在考研的人当中你有实力,相信会做得出色。哎,不懂了,反正我没考中大,因为不想考博,四年,不是人熬的。但是希望你能考研,搏一搏吧。

Ⅱ 中山大学黄崴教授的博士好考吗

在这最美的年华

于的活苦难的沸水中浸煮是

刚好七寸

赴汤蹈火亦从容,

为么·的印,和一些形状不同的心情

Ⅲ 我有一朋友叫赖德华,99年考入中山大学生科院,后来本校读研究生,有谁能帮忙联系上他,不甚感激!

你那位朋友好像在中山大学授课

Ⅳ 儿子后悔被中山大学数学系录取,学数学真的很难找工作吗

整体来看,数学系直接就业的话和其他方向相比不算特别占优势。

毕竟如果是需要码代码的话,直接招聘计算机系的就足够了;如果是想招聘金融方向的人才,直接把招聘岗位放在商学院门口就足够了。并且数学系所教授的课程其实还是偏理论:无论是一开始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还是后面的实变函数,泛函分析,都是理论方面的学科。

但是数学的应用范畴其实很广,学数学不能单从数学这个狭窄的角度去考虑就业,而应该从宽的范畴去考虑,有很多行业都是紧密与数学相关的,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信息安全这些方向,计算机、大数据行业、AI等领域都是要用到数学的。如果将来要从事这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学数学就很有优势。

话说回来,除了计算机,金融也是很好的方向。金融的基础课程,宏微观、公司理财和计量什么的都是需要有一定的数学背景。现代社会,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学些金融学知识,这是很有必要知道的,毕竟很多数据分析问题大都有商业背景。

当然,如果你只单单从做基础数学那些方向考虑就业,那么到博士博后,除了高校和研究所,暂时想不出其他对口的工作单位。当然培训机构也勉强算吧,不过肯定没几个人会想去做这个。可能还有零星的几个工作,但大体上就是这样。

处于什么位置就做好当下需要做的事就好了。已经如此且无法短期改变,不如就好好的踏实的学。知识哪分有没有用呢,它们总归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自己。

Ⅳ 立志考中山大学的学弟,求师哥师姐解答问题

考研的话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一般至少得好好准备一年才能考出一个不错的结果,我觉得你期末突击也罢把绩点千万要保持高一些,因为这些教授们还是会看的。有一些注意的事项跟你说下:
1、因为你是化学专业,所以平时有空多做点科研,多呆在实验室,要是可以发论文什么的可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不管你是要保送还是最后的面试这些都是硬件条件很重要),那些平时不学习不听课的基础肯定都是不行,基础不好最后考研的时候复习起来肯定会非常痛苦;
2、建议你从大二开始就做科研,跟着老师做,多泡在实验室比课堂上听课学东西来得快很多,而且会很扎实,如果可以发表论文那是最好,如果没有至少也学了不少东西,这些都是要靠积累的。如果可以在科研过程中结识到中大的教授什么的那对你以后的申请会有极大的帮助(比如你的导师可能会和中大哪个化学系的教授比较熟之类的);
3、大三的时候开始复习加刷真题了,你也读过高三这点我应该不用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当然泡馆当学霸是必须的;
4、在大三或大四上有空有条件的话可以去中山大学听课或者去实验室什么帮忙,或者在围脖什么地方和他们进行交流,至少让他们了解你,如果大三的时候看到中大化学系有什么夏令营或者实验室招人之类的记得一定要报名,这是让他们了解你和让你毛遂自荐的重要机会。只要有教授欣赏你,面试过程的通过率是相当高的。
总而言之,如果你决定要考研,那么就赶紧摒弃那些突击式的学习方法,因为这是学不到东西的,你没有做实验做科研,没有听课没有积累肯定是不可能比得过和你一同竞争中大研究生学位的人的。特别是你的本科可能不能算是重点大学的前提下,你的努力必须比别人多。
加油吧!

Ⅵ 请问报考中山大学政治学理论的研究生要怎么准备呢

一、初试
1.初试难度。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中大政治学作为一个冷门专业,考研难度相当不大,一般情况是三四十个人考,录取五个左右。英语的及格线往年都划在50分,所以,每个想考政治学的孩子都要有信心。但以后政治学的招生规模会减少,毕竟是个基础学科,没必要招那么多人,如果一年只招两三个也完全可能。(招录比可以找中大招生网上找到)
2.初试参考书
中大自去年起就不再提供参考书目了,只提供考试范围,但对这个实在不必担心,一般按以前的参考书目来复习就可以了。我在这里把一些重要的和有趣的参考书给各位说说吧。
(1)政治科学参考书
《政治学导论》,中山大学出版社,肖滨主编。(肖老大主编的,集合政务院政治学各个老师出的书,绝对重中之重。可以作为核心参考书。我考研时还不知道有这本书,但听师弟说中大有些比较偏的题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哈哈,尔等一听到答案可以直接找到,估计高兴了吧。)
《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翻译的)。(国外政治学教材的经典,09年考研的参考书,看来十分舒服,此书也是北大国关学院的参考书。我那时就是以这本作为核心参考书的。)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翻译的)。(国外政治学教材的另一经典,09考研参考书,问题导向,引人入胜,相当有趣,一直没有时间把它再读一次,也是北大国关学院的参考书。)
以上三本可以作为政治学基础教材,质量都很高,政治学的基本知识点都在里面,你的知识骨架就可以按照这几本基础教材搭建起来。
《政治科学新手册》,三联书店。(我们那一年的参考书,是对国外政治学的前沿研究的介绍,都是国外大牛写的。但翻译得很一般,很是折磨人。我那时只匆匆看了一遍就抛弃了,结果被考到一道唐斯的《民主的经济理论》,当场无语,后来才知道是新手册里面有的。因此,这本书嘛,把重要的大家和理论记住吧,其他倒没必要深究。)
(2)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中大给的参考书,但我一看到是半文言文的就果断放弃了。我用的是刘泽华的教材和曹德本的教材。)
《政治学说史》,萨拜因。(中大的参考书,但我那时找不到就没看了,我用的是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辅以马啸原的教材。)
关于政治思想史的教材,我觉得不用太在意,几个大家和流派的思想一定要掌握,用谁的教材的差不多。不过考试的题目可能不会硬巴巴地问你某某的思想是什么,常常会是两种思想的比较或者中西比较。这个你就要自己找其他资料去补充了。往图书馆政治思想史那个书架一站,看一看就有一些不错的辅助书了。但关键还是你对各家思想的把握程度。
(3)政治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斯韦伯。(让人崩溃的书,我硬是没看完。)
《政治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

(4)其他有趣的书
如果你只背基本参考书就要考中大政治学,那是不太现实的。这里绝对不是你背了知识点就能进来的地方,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就绝对必须的,不然复试的时候你也会被问到的。以下就推荐几个帖子,有些是中大的师兄师姐留下来以馈后人的,先像他们致谢先。哈哈。
当然,对于这些“课外书”,我的建议是看摘要看结论看目录,知道书的主要内容主要逻辑就可以了。虽然有些很有趣的书我也是一字一句看完的,其实作为放松的读物还是不错的。但重点还是在参考书。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317494/ 林云(网名)师姐的书单,里面也有肖滨老师上课是书单。
潘维的《法治与民主迷信》,极力推荐,中大老师可能对此书有不同观点哦。哈哈。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那时老肖给我们班一人送了一本,哈哈。
潘毅,《中国女工》,很好读的一本书,值得一字一句读完。
戈登, 《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宪政比选举更能促进国家发展(记得大概是这个意思)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三联书店
森岛通夫〈日本为什麽“成功”〉
吴大英沈蕴芳〈西方国家政府制度比较研究〉(中外制度比较写得很好的一本书)
当然,《政治学导论》的课后推荐书目也可以找来翻一翻,但发现太艰深的话就算了,“课外书”就得自己看得有兴趣才好
3.初试复习
有个师弟问过我怎么复习,我真心不知道怎么回答。都考了那么多年试了,大家都有自己一套方法。在这里我只说一些小技巧吧,但考研的复习最关键的还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地熬出来的。
(1)真题是方向
中大的真题在中大招生网可以找到,真题是你复习的方向。在暑假结束前,我想你应该把大概的书目都看了吧,也有了自己的知识架构了,对于那些本来就是政治学专业的人来说更是轻松了。暑假后就应该有方向抓重点了。真题就是你的方向。
我那时下载了真题后,就对照着《政治科学》的目录来看哪些章节是出过题的,现在你们可以对照《政治学导论》来做这个工作。把出过题的地方就在目录上做个记号,看了五年的真题后,你就会很直观地看到哪些是常考的知识点了。你至少要把考过的知识点都掌握了吧。
(2)做笔记
我一般是在书中直接做笔记的,在看思想史时直接就把每章的主要思想在书中自己总结一次。这对记忆非常有帮助,当然大家有不同的方法,不一而同。
中大政治学的基本情况:
1学术资源
中大政治学的学术资源在华南绝对的是第一的,但放在全国的话,那就算不上顶尖的了。北大复旦是最顶尖的,学术资源绝对比中大好上一两个档次,看看他们能请哪些大家去讲座就知道了。但中大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实证型比较多,理论型偏少。可以说,中大政治学是最向西方政治科学看齐的了,而且毗邻香港也是让中大政治学有很大的优势。
另外,中大是全国最自由的大学,很多学术会议在北京开不了,在中大就能开。上次中大政治学就开了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有个北京来的大牛教授说,这种会议也只有中大开得了。
2.师资
中大政治学的师资确实比不上北大复旦,差太多了,至少从名气上来讲。但这里却有很多名气不大但研究功底极其深厚的老师在,一般名气大的教授大多脱离科研第一线了。另外,这里有些老师是国外回来的,跟国外关系不差,如果立志要出国深造的,这边还是有些关系的。当然,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成果啦。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政务院很团结,不会搞山头,各个老师之间的关系都很好,合作很愉快。而且中大有一条不成文的好规定,就是本校的博士不能在本校任教,这样就避免了各立山头的危险,这也是中大这几年科研成果不断的原因之一吧。政治学的年轻老师大多来自香港、台湾或北大,潜力很大。不过正如一个博士师兄说的,中大政治学是后起之秀,但现在还没秀起来,还远着呢。哈哈。
3.就业
政治学是冷门专业,又是基础性学科,找工作确实比较难。读博的话呢,中大政治学每年有两个硕博连读的名额,但一般没人报,因为大家都想出去香港、英国或美国混。但平心说句,要全奖出去是比较难的,要考博去北大复旦也不容易,但如果你不是在一个好学校拿博士学位的话,将来就很难在好的高校教书的。当然,中大的博士也不差,但想在一线高校教书是很难很难的。
说下我们专业今年的就业吧。一个去了港中文大,这个是比较牛的了。找工作的话,有去腾讯、网易、中新社、深圳建行、佳兆业、王志纲工作室的,这些单位你网络一下就知道是很不差的。也有去证券的,一个考上公务员,一个考上选调生。可以说,今年的就业不错,但这不意味着政治学的就业容易,而是今年班里的那群人的综合素质确实相当不错,我在这里表示压力很大。上一届的话呢,有去南都当评论员的,有在中大人事处的,有去香港地铁的,有几个公务员,但延期的比较多,因为想去国外留学。
只能说政治学这个专业就业真的不容易,我们都是找得很辛苦,最后很多次都是卡在专业上,因为公司要的经管类的。我们比较对口的可以去媒体,但要进南方这些大牛媒体还是难度很大的。就业这个问题是大家考虑最多的,我想说,如果你能找到好工作的话,就谨慎考虑下是否考研吧。但如果你觉得你不考研更难找到工作的话,我就没话说了。当然,每年都有很多抱着理想来这里的同学,那么中大政治学绝对欢迎你,来中大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可以用老肖的话鼓励下大家,他说“你们就给我好好读书,不要担心找工作,找不到工作来找我就是了。

Ⅶ 中山大学药学院黄民教授的研究生难考吗

其实中大初试分数线挺低,但是最终考过来的学生分数都不低啊,怎么也得350以上才能行吧~

Ⅷ 从辽宁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学往中山大学考研 很难吗

中山大学是很不错复的学校!我觉得制你可以放心,顶梁柱杨中芳教授现在做主任吧,他还是很公平的。他曾经给本校的考生致了一封公开信,叫他们不要走后门给老师施加压力,而且要求老师公开公正。你现在就好好复习吧,其它的事情不要想太多。越好的学校信息透明度也就越高,你真正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教授们总不会放着优秀的学生不要,去要那些歪门邪道拉关系的不学无术之徒吧!像中山大学这样的名校,信誉和形象是相当重要的。一旦没有被录取,调剂的可能也是相当大的。

Ⅸ 中山大学特聘副研究员3年之后能升副教授的概率多大

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就是职称名。
助教
新教师在未受聘为讲师以前先从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学辅助工作,以熟悉大学的基本教学条件和教学的组织。助教也可以由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担任。在很多国家都由博士研究生承担助教的工作,而不再专门设置助教这一级别的教职。
助教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教学。助教辅助大学教育的主导方面是协助由教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课程教学系统正常工作。他的工作方式主要呈现为两种:一种是协助教授工作;另一种是协助一门课程的展开,而这门课程可能是由多个教授共同承担,也可能是由教授指导,由助教本人开设的。教授从自己的研究生里挑选两位来协助备课、整理资料和组织课堂教学,这种是最初级的“助教”。
讲师
能够独立开设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大学教师。讲师也有不同的等级。优秀的讲师完全可以把他的课程开设成对本门学科有巨大贡献的基础课,而他的教学方法、实验方法和基本规范将成为学生必修的一级台阶,借以达到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讲师也可以做一些初级的工作,基本上是去填补教授和副教授正常教学所遗留下来的空缺,来使整个教学系统趋于完善。另外,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完整的教学单位,会特聘讲师来讲授一些自己的教授不能承担而学生又必须学习的课程。比如,当年的北大,只有专职教员才可能成为教授,而兼职的一律称为讲师。在当时著名的讲师中有梁漱溟、鲁迅等。这就说明,讲师的水平不一定比教授差,只是他们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
副教授
副教授原则上不仅具有开课的能力,对本学科的整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项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学术研讨会的形式不断开设成新课。他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授业,一方面训练学生去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传道。所以严格地说,一个副教授既然已经是一个“教授”,他就必然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指导他本专业所有“求学的人”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上面提到,副教授在知识水平上未必要求比讲师高,但其任务的性质不同,在知识和方法的教学中,他也比讲师在大学系统中有更大的责任。在知识上,要求他对本专业的全部知识有通盘的了解,同时在一个问题上有专深的研究;在方法上,要求他对本专业的所有方法都了解,而他自己对其中一种方法有着熟练的掌握。他不仅可以指导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完成研究,而且在博士研究生所采用的方法略超出本学科已有的方法甚至是采用全新的方法时,同样能够根据本学科方法的规范保证论文高水平的完成。
教授
教授是大学里的主体,大学里主导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担的。教授的职能与副教授不同。在知识上,对教授的要求与副教授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在方法上有个重大的差别:一个教授不仅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本学科已有的方法,并且他必须对本学科的方法论作出过贡献,也就是说,他在遇到一个课题时不仅知道如何运用已有的方法来解决它,而且能够或者已经创造出某种方法来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思路和手段。教授和副教授一样要承担本科生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特别是指导研究生在现有的知识、方法储备中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利用时,去完成开创性的工作。除此之外,教授还要促进本学科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他必须对本学科有清晰的了解,和本行的专家有便利的交流,通过定期主持学术会议和学术项目的方式来培养和训练本学科的高级研究人员,领导他们进行集体协作,以完成科学所提出的任务。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教授讲课视频 发布:2025-08-06 00:02:41 浏览:730
大学生贷款正规平台 发布:2025-08-05 23:57:17 浏览:40
湖南大学柯教授 发布:2025-08-05 23:55:07 浏览:665
大学生职业策划书 发布:2025-08-05 23:54:58 浏览:959
研究生导师吻了我 发布:2025-08-05 23:53:37 浏览:762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05 23:39:23 浏览:367
济南大学一本专业目录 发布:2025-08-05 23:19:43 浏览:454
大学生被轮回 发布:2025-08-05 23:15:56 浏览:260
陈宗炫大学数学老师 发布:2025-08-05 23:15:47 浏览:705
南京理工大学考研难度 发布:2025-08-05 23:04:40 浏览: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