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测绘大学余长兴教授
Ⅰ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是985吗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不是985。是211院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在2000年并入武大,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 985 工程”和“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国际测绘界公认武汉大学测绘专业“可以与世界上第一流大学的相应专业相媲美”。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夏坚白、陈永龄、叶雪安等老一辈测绘专家、学者的艰苦创业和精心耕耘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行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以测绘学科为核心的全国测绘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先后为我国测绘教学、科研和生产行业培养了2万多名测绘高级人才。
院系专业
据2018年4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设有3个系,3个本科专业。
系别:测绘工程系、导航工程系、地球物理系。
本科专业:测绘工程、导航工程、地球物理学。
师资力量
据2018年4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共有教职员工129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杰青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3人,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49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Ⅱ 武汉测绘学院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是一个学校吗
是的,武汉测绘学院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是同一个学校。
武汉测绘学院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是同一所教育机构的不同称谓。下面详细介绍二者的关系:
武汉测绘学院是历史上的一所学校名称,主要从事测绘科技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涵盖了测绘工程领域,还扩展了其他与测绘相关的学科。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科特色,武汉测绘学院后来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因此,无论是武汉测绘学院还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都是指同一所学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名称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其教育质量和学科特色始终保持不变。这所学校在测绘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为我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大量的测绘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武汉测绘学院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是同一个学校,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无论是哪个名称,都代表着这所学校在测绘领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Ⅲ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校友名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津生教授
宁津生教授,安徽桐城人,1932年生,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津生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大地测量学家,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从50年代至70年代,他主要研究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理论、方法和精度,其研究成果完善了当时由苏联专家为中国设计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订后的《天文重力水准测量细则》,作为重力测量实际作业的依据和标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其成果为确定我国大地原点的地心坐标及椭球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80年代中后期,他重点研究局部重力场的逼近理论,由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新技术项目和国家测绘科学基金项目180阶和3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建立了迄今为止中国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的研究”等,是当前大地测量领域新的、代表发展方向的研究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教授
刘经南,2003年07月至2008年11月3日任武汉大学校长,湖南长沙人,1943年9月1日生于重庆,中共党员,1982年9月研究生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获硕士学位。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测绘学报》编委,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ICS)协商成员,国际《GPS World》杂志编委。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是中国知名的大地测量理论和工程应用及其软件和数据处理专家。中国著名大地测量学专家,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卫星定位理论与应用及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且颇有建树。解决了卫星定位技术工程应用中坐标转换模型选择与评价、削弱高程误差影响等理论与技术难题,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满足了石油勘探的急需。正致力于卫星定位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GPS工程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俊勇教授
陈俊勇教授,浙江宁波人,1933年5月生,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1981年完成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专业的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
陈俊勇同志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多重要公式。他首次利用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我国参考椭球定位进行详尽研究,为后来形成的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担任1975年我国珠峰高程计算组组长;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全国采用;推导的世界“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于1980年通过并采用至今,这是中国人首次为全球测量基准提供数学基础。他在建立、完善我国测绘基准、大地测量科技发展、完成国家重大测绘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教授
李德仁,1939年生于江苏泰州,1957年考入武汉测绘学院,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后考入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并前往德国留学。1982年首创一种比传统“丹麦法”更加优越的粗差定位验后方差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至今仍保持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得分的最高记录。并于当年回母校任教。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前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2000年组建新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并入武汉大学;现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院长 。
Ⅳ 武汉大学有哪些杰出校友
【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全性 1925.4.11 著名电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1980年当选
杨弘远 1933.9.26 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 1991年当选
卓仁禧 1931.2.12 著名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1997年当选
李德仁 1939.12.31 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1994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鉴衡 1925.1.3 国内外著名泥沙专家。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1995年当选
张蔚榛 1923.10.5 著名农田水利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1997年当选
宁津生 1932.10.22 著名大地测量专家。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1995年当选
刘经南 1943 .7.1 著名大地测量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1999年当选
张祖勋 1937.6.5 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2003年当选)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茆 智 1932.9.20 著名农田水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2003年当选
朱英国 1939.11.1 植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院士 2005年当选
【著名社会科学家】
韩德培: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名法学家
谭崇台: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马克昌: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名刑法学家
彭斐章: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名图书馆学家
陶德麟: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李 龙: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名法学家
冯天瑜: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名历史文化学家
刘纲纪: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杨小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1982年,被武汉大学聘为助教、讲师。后留学海外,在业界饱受好评,曾任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CID)研究员、澳洲莫纳什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澳洲社会科学院院士。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年和2003年),但是在04年不幸辞世,享年五十六岁。被誉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
李浩培:(1906—1997) 中国当代著名国际法学家。上海市人。1928年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1936—1939年在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研究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比较民法。回国后历任武汉大学教授兼法律系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兼法学院院长。
【各界名人】
各级人大代表名录 (以姓氏笔画为序)
职 务 姓 名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郭生练 顾海良 彭富春
第十届湖北省人大常委 伍新木 伍欣星 黄仁涛
第十届湖北省人大代表 边馥苓 孙云莲 刘经南 辜胜阻
各级政协委员名录
职 务 姓 名
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王少阶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辜胜阻 王长德 张俐娜
第九届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王少阶 郭生练
第九届湖北省政协副秘书长 陈 锋
第九届湖北省政协常委 毛宗福 王祥三 吕应堂 李仁真 汪存信 陈 锋 杨占秋 段亚辉 柯亨玉
各级政府部门任职情况
政府部门名称 职 务 姓 名
湖北省人民政府 副省长 郭生练
湖北省司法厅 副厅长 李仁真
武汉市市政府 市长 阮成发
各民主党派成员任职情况
党 派 职 务 姓 名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革中央委员、省委常委、市委副主委 彭富春
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湖北省委常委 毛宗福
民革湖北省委顾问 马卫之
中国民主同盟 民盟中央常委、湖北省委主委 郭生练
民盟中央委员、湖北省委副主委 张俐娜
民盟湖北省委常委 段亚辉
民盟湖北省常委 孟运莲
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 李崇淮
民建中央副主席、湖北省委主委 王少阶
民建中央委员 陈允平
民建省委常委 王祥三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进中央委员、民进湖北省委常委 李 斐
民进湖北省委常委 汪存信
中国农工民主党 农工中央委员、湖北省委副主委 王长德
农工中央委员、湖北省委副主委 杨占秋
中国致公党 致公党湖北省委副主委 黄介生
九三学社 九三湖北省委副主委 黄仁涛
九三湖北省委副主委 陈 锋
九三湖北省委常委 徐礼华
九三湖北省委常委 杨 菁
其 他 任 职 情 况
有关部门名称 职 务 姓 名
工商联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辜胜阻
共青团中央 书记处书记 卢雍政
共青团中央 书记处书记 汪鸿雁
【杰出校友】共5届51人
第五届杰出校友9人2007年
胡代光,男,1919年出生,四川省新都县人。1940年——1944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53年以后,先后任北京大学经济系讲师、副教授、教授、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系副主任、主任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1988—1993年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委员。还曾担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会长(现任名誉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现任顾问)。
何炼成,男,1928年5月生,湖南浏阳人,1947年底参加地下团组织,195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7年——1951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到西北大学任教至今。先后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导师,兼任国内20所大学兼职教授,日美德4所大学客座教授。
潘垣,男,1933年8月出生,湖北宜昌人,1951-1953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电机系,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兼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张家铝,男,1938年12月出生,江西赣州人,天体物理学家,1955年——1959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物理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天体物理中心主任。现为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易中天,1947年出生,湖南长沙人,1977年——1981年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执教,1992年到厦门大学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城市规划委员会顾问,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推委会委员,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推委会委员和评委会委员。
熊召政,男,1953年12月出生,湖北英山人,著名作家,1985年—1987年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首届作家班。现担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兼文学艺术院院长等职务。
张晓刚,男,1954年出生,辽宁鞍山人。1974年──1977年就读于武汉大学金属物理专业。历任鞍钢钢铁研究所所长助理,鞍钢科技开发部副部长、部长,鞍钢副总工程师,鞍钢新钢铁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鞍钢总经理助理兼新钢铁公司总经理,鞍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鞍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现任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国际钢铁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第十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池莉,女,1957年出生,湖北武汉人,1983年至1986年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专业作家,现任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武汉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武汉市政协常委,湖北省文联副主席。
卡里姆·马西莫夫,男,1965年6月出生于哈萨克斯坦,1989年9月——1992年7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学习,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现任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
第四届杰出校友7人2005年
陈俊勇,男,1937年5月出生,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现武汉大学)天文大地测量专业,1967年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国家测绘局总工程师、局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副主席,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执行局执委,是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现任国家测绘局科技委主任。
陈善广,男,1962年12月出生,湖南祁东人,工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兼任《航天员》和《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主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理事,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名校的兼职教授。
陈文蔚,男,1921年出生,1943年毕业于经济系,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1948年受聘任教于美国著名文理学院玛瑞塔学院(Marietta)经济系,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外国专家局成员。曾获“海外中山学会”授予的“学贯中西” 奖牌、“全美名人传记协会”颁发的美国荣誉金奖章。
方辉煜,男,研究员,1929年1月出生。1952 年毕业于物理系。1957年由防空军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航天事业,主要从事系统总体、系统试验、系统仿真等工作。历任航天二院总体设计部主任、航天二院副院长、二院科技委副主任、总设计师等职务。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常务理事、《航空学报》常务编委、哈工大兼职教授。
林宗坚,男,1943年3月出生,1960年至1996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习工作,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兼信息网分会主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图像图形学会理事长,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委员,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王明庥,男, 1932年3月出生,1950年至1953年在森林系就读。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第五、六届常务理事,第七届副理事长。现任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兼任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学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林业专业评委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科技委员会常委。
游效曾,男,无机化学家,1934年1月出生。1955年获武汉大学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组评委,《无机化学评论》国际编委,《中国科学》化学部编委,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报》主编。
第三届杰出校友18人2003年
陈东升,男,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融保险专家。1983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96年获博士学位。
范云六,女,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学家。国际水稻遗传工程委员会委员,亚洲植物技术中国项目负责人,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化系。
付向东,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系教授、美国先进科学协会会员,RNA协会会员、白血病与淋巴癌协会委员、美国生物医学科学RayWu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病毒学学系。
江元生,男,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中国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兼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理论有机化学家联合会特别理事。1953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雷军,男,金山公司总裁。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李方华,女, 1956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著名单晶体电子衍射结构分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
李京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位被评选为“两院”院士的社会科学专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人文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组副组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经济与管理评审组组长。1951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53年选派留学苏联,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获硕士学位。
李连和,男,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副主席,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办公室主任。曾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科技局局长。1970年毕业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系。
李锐,男,中组部原副部长。中共党史专家、毛泽东研究专家、政治家、作家。历任水利部副部长,电力部副部长、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组织部青年干部局局长、常务副部长,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1934年考入武汉大学机械系,1937年赴延安投身革命。
刘家恩,男,生殖医学专家。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单精子注射实验室实终身主任,美国马里兰州大巴尔的摩医学中心生育医学中心研究室主任。1985年在湖北医科大学妇产科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刘西尧,男, 1934年考入武汉大学。前教育部部长,革命家,政治家。
刘先林,男,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导,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航测专家。1962年8月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
田源,男,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诚通董事长,实业家,期货、物流专家。全国青年常委。 199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
颜泽贤,男,华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学系。
于刚,男,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迈康管理学院讲席教授。运筹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
张明高,男,青岛海洋大学教授、电波传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ITU—R电波传播研究组主席。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
张学知,男,华中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1969年毕业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农田水利系。
赵耀东,男,曾任台湾经济部部长、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
第二届杰出校友10人1999年
张培刚,男,经济学家,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3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
柯 俊,男,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方 成,男,漫画艺术家,《人民日报》高级编辑,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黄孝宗,男,航天科学家,曾任美国航太推进系统公司总工程师,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
张效祥,男,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总参58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194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
陈荣悌,男,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天津市人大副主任, 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刘诗白,男,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曾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194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
王梓坤,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
董辅礽,男,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
邹节明,男,全国优秀企业家和中医药专家,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委书记、集团公司研究所总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6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
第一届杰出校友7人1997年
黄彰任,男,著名的美籍华人实业家,曾任美国国会顾问、泰国森美实业公司总经理、泰国森美石油公司董事长、新加坡石油公司董事长。1938年毕业于武大土木工程学系。
端木正,男,著名的法学家,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1942年毕业于武大政治学系。
钟期荣,女,著名的法学家,香港树仁学院校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推委会委员,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1944年毕业于武大法律学系。
欧阳予,男,著名的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学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1948年毕业于武大电机学系。
王佛松,男,著名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八届全国人大常委,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毕业于武大化学系。
庹震,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经济日报》副总编。1982年毕业于武大经济学系。
陆长生,男,全国外经贸优秀企业家,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上海公司总经理。1982年毕业于武大中文系。
Ⅳ 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考研复试有没有猫腻
复试都是公平的,当然面试这种是不可避免的还有较大成份的主观因素,只要够优秀就行。建议在复试前先联系好导师,这样可大大增加复试成功的可能性。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测绘学科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989年初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摄影测量与遥感及大地测量专业的相关实验室为基础开始筹建,并在当年由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1991年世界银行贷款启动,成为世界银行在中国的七个跟踪示范实验室之一;1992年国家测绘局投入开放研究基金,实验室正式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国家测绘局组织的联合验收;2004年,在国家科技部等部委召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实验室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获“金牛奖”。2000年、2005年、2010年,实验室在国家科技部开展的评估中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
实验室遵循适度发展规模,并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拓展研究方向,不断引进高水平人才。实验室有固定人员97人,其中,研究人员86人。研究人员中,院士7人;教授57人,副教授25人;博士学位67人,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