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用菌教授
1. 考生物研究生西北大学好还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好。
每个大学的生物专业都有它自己的主攻方向。大众生物学或生物工程的方向各个学院大学几乎都有。水平不一。
我只是略知一二,说来给楼主参考。
西北农林是211也是985院校。它的生物相关专业里,葡萄酒酿造工艺 很强,在国际都是个好专业。不知楼主你有兴趣没。别的我不清楚。
西北大学只是211院校。搞理论的多一些。也有它的亮点。你要自己去实地了解,有哪些导师,他是什么级别,做什么课题这几年,经费多不多,他为人处世各方面,他的弟子都怎样,等等,你必须得了解,才对得起你未来三年,甚至多年。
再说几个差不多实力的大学的生物:
西南大学:生物方面有理论的,出来搞教育,也有农业类的,这十年来,家蚕与生物科技学院,在国际知名。
浙江大学的生物:有研究生物医药的。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相关有研究食用菌科技的。
西北农林是985,可能有的用人单位会要求985的研究生,有的只要求211,有的什么都不要求,只要有人推荐即可。
想好 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实际能在哪方面付出?你爱跟那位导师?你的性格气质是否做研究的料,会不会很痛苦?是适合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实验研究?我很粗心,不适合操作试管什么的,适合做理论了。或者宏观研究。
例如,有一位师姐,很优秀,有个2本学校想录取她教书,结果问她导师,她导师教授级别啊,那天不高兴,平时爱发脾气,那天不仅没有说句肯定的话,还对别人大发脾气,把人电话火了一顿——官太太就是这样啊,她的学生就错失良机。
金子要放对地方!祝心想事成!
2. 山东农学院的杰出校友
建校以来,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30万余人。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教育、管理、行政等工作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束怀瑞(自产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9月26日生,山东淄博人。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导。1950年山东农学院园艺系毕业。曾兼任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园艺学科组副组长。现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人民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林果分团团长,山东省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果树首席专家。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成果应用创造了巨额经济效益。“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七五”和“八五”重点推广项目,1997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1999年获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2001年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主参编教材专著26部,发表论文330余篇,率领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科建成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硕士28人、博士49人,指导博士后22人,博士后22人,现主持948项目2项,科技部果品加工1项,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工程重大项目3项,参与2116计划制订,为现代农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于振文(自产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4年6月生于北京市。1982年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85年7月至1987年2月,美国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12月至2001年5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访问教授。现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小麦栽培学组组长,山东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政府项目执行专家,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九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专项1项,山东省科技厅课题1项。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组织北方13所农业高校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完成《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及栽培技术》专著,主译《作物生理学》(美)。主编、参编或编著20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6篇。培养博士后24人,博士生36名,硕士生33名。 山仑(自产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3年1月生于山东龙口,1954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62年获前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生物学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主持的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主编出版《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基础》、《节水农业》等专著。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20余名。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批次目录
批次 产业 首席科学家 单位
1 玉米 张世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小麦 肖世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大豆 韩天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油菜 王汉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1 棉花 喻树迅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1 柑橘 邓秀新 华中农业大学
1 苹果 韩明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 生猪 陈瑶生 中山大学
1 奶牛 李胜利 中国农业大学
2 大麦 张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高粱 邹剑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2 谷子 刁现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燕麦 任长忠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2 马铃薯 金黎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2 甘薯 马代夫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2 木薯 李开绵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2 食用豆 程须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花生 禹山林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2 芝麻 张海洋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2 向日葵 安玉麟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2 油用胡麻 党占海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2 麻类 熊和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2 甘蔗 陈如凯 福建农林大学
2 甜菜 陈连江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
2 茶叶 杨亚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 蚕桑 向仲怀 西南大学
2 食用菌 张金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梨 张绍铃 南京农业大学
2 葡萄 段长青 中国农业大学
2 桃 姜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2 荔枝 陈厚彬 华南农业大学
2 香蕉 张锡炎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2 天然橡胶 黄华孙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2 大宗蔬菜 杜永臣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2 西甜瓜 吴明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2 牧草 韩建国 中国农业大学
2 肉牛 曹兵海 中国农业大学
2 肉羊 旭日干 内蒙古大学
2 绒毛用羊 田可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
2 蛋鸡 杨宁 中国农业大学
2 肉鸡 文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2 蜂 吴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2 兔 秦应和 中国农业大学
2 水禽 侯水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2 虾 何建国 中山大学 查看
2 贝类 张国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罗非鱼 杨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2 大宗淡水鱼类 戈贤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2 鲽鲆类 雷霁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