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王琦博士生导师

王琦博士生导师

发布时间: 2025-05-02 20:32:18

『壹』 中医体质学创始人:国医大师王琦,人分9种体质,与疾病密切相关

王琦1943年出生江苏高邮,著名的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创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琦从小就非常热爱学习,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就拜当地名中医江韵樵先生为师,开始学习中医。江韵樵为人十分严谨,对徒弟要求非常严格,在几年的时间里,王琦识药辨病、出诊理症,精研中医典籍,积累了扎实的中医和中药学知识,很快就可以独立坐诊行医。上世纪70年代末,王琦成为了文革后第一批中医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偶然发现《黄帝内经》提到了阴阳二十五人内容,这立即引起了他的兴趣。

《黄帝内经》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把人分成五种类型,五种类型的人又产生五种亚型,于是就有二十五种类型。但是,后面的中医典籍中再没有关于类似的研究,只有一些典籍中有零散的描述,都没有系统的记录。于是,他打算以人的体质研究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

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老师第一个提出质疑。老师说:“中医体质学自古以来都没有。你弄这个东西,弄不好会搞得自己毕不了业。”不过,王琦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是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所以一心决定走下去。看到王琦的执着,老师后来一直支持他。。后来,他的《论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意义》的论文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认可,顺利毕业后留校任教。毕业后,王琦没有放弃对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他认为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于是他开始了艰难的 探索 。

创建一个新理论,是一个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同时要实践支持。王琦对此下了大功夫,在教学和出诊的同时,他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从西苑医院赶到学校的图书馆,对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研究和整理。管理员说,你一个老师怎么比学生还勤奋呢?

累了的时候,王琦就到大街上或公交车站观察人群,在他们的身上验证自己的心得。经过深入研究,王琦与盛增秀合作撰写《略论祖国医学的体质学说》一文发表,“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第一次公布于世。此后几十年,他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中医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012 年,德国科隆市副市长汉妮特特意来体验中医诊疗。搭脉之后,王琦告诉汉妮特,她是属于阳虚体质,平时消化功能不好,比较怕冷。汉妮特听后,睁大了眼睛直呼“不可思议,太神奇了”。她说:“我特意没有讲胃部不舒服和手脚发冷的老毛病,没想到被王教授的‘火眼金睛’看穿了。”

由于是独创的理论,加上不走寻常路的精神,很多人称他为“京城怪医”。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因此他的诊室都是一些疑难杂症病人。有的盛夏穿棉衣还说冷,有的三九寒冬却大汗淋漓,有的抱怨自己喝凉水都长肉,等等。王琦根据自己的体质理论,一一为他们解决痛苦。

每次诊治,王琦都一一记录下来,包括病人的行为、性状、体态、年龄、开方、疗效等资料,然后进行系统分析,然后逐渐将思维角度从看病调整到分析人的类型,从而慢慢发现了某些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性。比如,气虚体质的人容易脏器下垂,也容易感冒;湿热体质的人容易得痤疮和湿疹;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得过敏性疾病,等等。

为了更好地读懂人的身体,王琦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调查。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和学生们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几十万人进行了调查。在发现一种体质类型后,就针对性进行调查,尽量用证据和数据来说话。经过多年的调研和整理,王琦陆续总结出了平和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等七种体质,中医体质学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后来,他又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了特禀体质和气郁体质两种类型,最终确定为九种体质,至此,中医体质学说正式创立。

王琦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学专著《中医体质学说》。从此,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以中医体质学为对象的学术论文多达1300 多篇。而王琦也先后培养了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等继承人88 名。

《中医体质学说》这本书不仅对于中医治病有非常大的作用,对于个体的体质调理也非常有帮助。它浅显易懂,容易对症,看过之后很容易就知道自己的体质类型,对于日常 养生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贰』 王琦的人物介绍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分子设计与分子热力学研究所所长。
1983年,浙江大学,学士;
1986年,浙江大学,硕士;
1990年,浙江大学-美国Pure大学,博士;
1998年,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后。
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9年,晋升为教授;
2000年,博士生导师。
2000年,台湾科技大学,访问教授。
主要从事分子模拟与分子设计、分子热力学、低温微量热学、薄膜成长与微电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Biomaterials,Soft Matter, Phys. Rev. B,J. Phys. Chem. Lett., J. Chem. Phys., J. Phys. Chem. B., Langmuir, Chem. Phys. Lett., Biopolymers., J. Chem. Eng. Data.及国内核心刊物(SCI、E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愈80篇,其中15篇SCI影响因子在3以上,另有8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项科研成果通过部级鉴定。曾获“业绩显著的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亿利达优秀教师奖”,多次评为“浙江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指导多位博士生和硕士生完成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学位论文。代表性学生:陈曲,康玉,沈嘉炜,张志森,梁立军,孔哲,张丽,陈欣,刘迎春,石慧等。

热点内容
大学考研数学 发布:2025-05-03 08:47:28 浏览:538
取消大学生清考 发布:2025-05-03 08:38:19 浏览:470
考研三峡大学电气刷人 发布:2025-05-03 08:31:51 浏览:849
天津大学城规 发布:2025-05-03 08:30:44 浏览:370
东南大学喷泉开放时间 发布:2025-05-03 08:26:23 浏览:218
美国大学c可以重修吗 发布:2025-05-03 08:24:38 浏览:886
科技论文大学生 发布:2025-05-03 08:16:52 浏览:754
宁夏大学研究生通信 发布:2025-05-03 08:16:10 浏览:769
西南大学考研成绩排名 发布:2025-05-03 08:15:37 浏览:713
大学老师吻我了怎么办 发布:2025-05-03 08:01:40 浏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