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博士导师套磁
⑴ 博士套磁信的内容
TIP1:有明确的目的,要与教授讨论专业问题
对于申请phD的同学,由于博士阶段学生大部分时间是替“老板”打工,在博士生的录取问题上,手持大量经费的教授们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权力。对于大部分学校,只要教授点名录取,而你的硬件条件不算太差,系招生委员会一般不会拒绝。
在套磁过程中,你向教授推销的正是英语能力和在校成绩等硬实力以外的软实力,即是你对教授工作的了解、对自己选择的研究方向的热情、对自己未来的定位以及对以前相关研究经历的总结和心得。因此套磁信的准备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其中最花时间的就是仔细阅读教授的简历以及近年来发表的优秀论文。
大多数教授对专业的套磁信还是比较欢迎的,因为这免去了他从系里的海量申请人资料中挑出和他相关的学生资料的麻烦,而且学生们在信中显现的对专业的认识和表述能力,比硬邦邦的英语成绩更具吸引力。
TIP2:要从网页上充分了解该学校该院系的研究情况,针对学校来写信
绝对避免用Crazy Mail等群发软件一次同时发给100所学校的教授,这就不会冒犯教授,同时也避免教授回信告诉你你的问题网页上都有答案。
TIP3:要附上自己的简历或者自己目前研究的详细介绍
第一封信尽量简洁,简历最好能附在邮件签名的后面,不要放在正文中,但正文中要有简单的自我介绍。
TIP4:注意一定要仔细检查,不要有明显的拼写错误或用词语法错误。
套磁就像你的Personal Statement一样,你的联系信也要有针对性,一定要有个性化的东西。
当然,套磁不是万能,它不过是与TOEFL、GRE、GPA并行的一种工具,历史上也不缺乏没有套磁而被一流学校录取的案例。
通过和教授、同学的联系,对所选专业进行咨询,可以筛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定位自己最适合的专业和方向,减少申请的盲目性,同时增加申请的准确性,增强自己的竞争力。通过和教授联系,可以使他更清楚你的研究兴趣和素质。如果你对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职业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你的问题会传达这一点。如果你对你自己的需要和该校的Program有过深思熟虑的话,教授肯定会意识到你的明确方向,认为你更适合他的研究的。而这正是套磁成功的关键。
⑵ 套磁是什么呢
套磁是博士申请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向教授展示个人兴趣和背景,以增加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以下是关于套磁的详细解答:
套磁的目的和重要性:
- 套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展现个人对研究领域的兴趣和背景,提高被心仪学校和教授录取的机会,并可能获得奖学金。
- 在博士申请中,套磁尤其有效,因为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通常与导师紧密合作。
套磁的适用领域:
- 套磁在理工科申请中的作用更大,因为奖学金往往是教授研究经费的一部分。
- 在文科申请中,套磁的作用相对有限,因为教授在研究经费分配中的影响力有限。
套磁的过程:
- 选择导师是套磁的第一步,应尽早开始,确定研究兴趣,并通过学校官网搜索有相同兴趣的导师。
- 套磁信的撰写应简洁介绍研究经历和未来计划,突出个人优势,展现对教授项目的熟悉度。
- 套磁信应避免提及标准化考试成绩,而应关注学科基础与研究水平。
套磁的时间安排:
- 套磁应在45月开始准备,暑假期间是最佳发信与收回教授回复的时间。
- 套磁是一个长期过程,可能持续半年以上,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套磁信的撰写与发送:
- 套磁信应简明扼要,避免冗长,一般不超过300字。
- 套磁风格并无统一规则,但应保持礼貌,避免烦扰教授。
- 若教授未回复邮件,不要急于电话联系或频繁发送邮件催问,以免引起教授反感。
套磁的其他作用:
- 套磁过程还能帮助申请者筛选最适合的学校与专业,通过与教授和同学的交流,结合专业咨询,定位最合适的研究方向。
⑶ 美国博士申请指导:如何与教授套磁
套磁,是博士申请过程中与教授直接沟通的方式,其目的在于争取录取机会。博士申请与硕士申请有所不同,硕士申请由录取委员会集体决定,而博士申请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个人决定。这是因为博士教育模式的特点——研究课题明确,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学生需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承担教学任务。同时,博士就读时间长,通常为五年。因此,导师是否有博士名额、是否需要你的研究能力和背景,成为录取的关键。由此可见,积极进行套磁工作对博士申请至关重要。
套磁信函的撰写是关键。邮件是中国学生最常用的方式。一封好的套磁信需要知己知彼、有理有据且不卑不亢。深入了解教授的研究情况,与自身研究背景的结合点,以及如何证明自己是最佳人选。同时,展示自己的研究工作和未来目标,表明自己是一个有目标且能持之以恒的人。邮件的语言风格应自然得体,避免过于迎合或谦卑。如果第一封信没有回复或被拒绝,可以礼貌地请求教授推荐其他教授,但不要同时向两位教授发送同一封信。
除了邮件,美国大学在华的招生面试也是一个很好的套磁机会。当招生团来中国面试时,可以抓住机会与教授深入交流。如果面试时间短,可以邀请教授再次面谈或参观实验室。主动争取与教授建立联系是关键。
利用国际会议也是一个很好的套磁机会。提前准备,利用学校或老师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直接接触相关领域的教授。即使只是茶歇时间,也是推销自己的好机会。保持后续联系,可能在申请过程中大有帮助。
套磁的核心在于学术交流。选择教授时,可以通过文献检索了解教授的研究方向和论文发表情况。如果有科研经历,可以回顾课题中的文献,找到相关教授。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套磁工作。
⑷ 谁能介绍下和国外博士导师套磁的经验
申请美国博士时,套磁应该主要介绍自己过去的成绩、专业背景、研究经历和以后的计划,突出自己有的特长。美国研究生留学套磁的风格并无统一格式,如果你对教授的项目熟悉,那就可以谈论一些自己的经历和看法。如果你没有发表过的论文,也应该详细研究下教授的研究及发表过的文章,对教授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告诉他你未来的职业规划。否则,就不知道如何跟教授套磁了。需要注意的是,套磁的时候最好不要以附件的形式发给教授,在邮件中直接写就行了。另外,最好不要先电话联系教授进行套磁,除非接到预约,他们一般不太喜欢没有预约的情况下给他们打电话。
博士申请的套磁一般在申请之前就要进行,如果把你的背景发过去后,教授很感兴趣的话,一般都会很快回复你的,这意味着迈向了博士成功申请的步。接下来就要看你文书写作的实力了,能否在文书中充分展现你的academic
capability, research skill, study power,academic potential, prospect,
vision等,将决定你能否被学校录取并获奖。
教授们招学生也很实际,他们只对杰出的学生感兴趣,并且申请的学生一定要对教授所研究的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有过实验,有发表论文更好了。而且,拥有硕士学位申请成功的概率要高于本科申请者。
套磁时讨论些什么?
主要介绍自己研究经历和以后的计划,突出自己有的特长。如果你没有研究经历(坦率地讲你的机会就损失一大半),那就先简单地让老师认识你。gre和TOEFL的成绩不属于讨论范围(PS我老板现在都不知道我GT是多少),但过去的成绩和专业背景应该加以介绍。
套磁信的频率
发信的频率一定要注意,不要说2、3个月都不搭理人家了,突然发了一封信给他,这样的效果很不好。在频率上基本上最好保证1-2周联系一次。如果时间太密的话,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如果时间跨度太大的话,很有可能人家都忘了你是谁了,这样每一次基本上都是新的,效果必然会大大折扣。所以要保持一个长久连续的联系。让教授看到你真的对他的研究感兴趣,这样才有可能打动他让他招收你并提供奖学金。
套磁内容的入口点
很多同学在准备套磁都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其实开口很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开口是从专业上开,不容易的是从专业上开怎么开。通常建议学生从两个方面着手:
1、看教授的论文,然后写一个总结,把你自己的真实感想写出来,这是步。然后把你写完的东西给在你们学校内比较牛的老师看,让他提一些修改的意见,通过他的意见,再通过和你学校里老师的沟通,这样的话,进行修改你之前写的那个总结。把这个发给教授。但是要注意一点,邮件的题目不要说是来自于什么学生等等,要写上关于什么什么问题。
2、你现阶段的实验报告。相信你在做你的实验过程当中每天都有不同的,在一段时间内把你的实验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写在你的邮件里,或者跟他讨论,或者你告诉他你是怎么解决相关的问题的。以上两方面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确实需要你的功底和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