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院导师
『壹』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学校领导
邓云洲,校长,教育专家,广州大学硕士生导师,省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省中青年教育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市学校教育心理学会副会长,香港公开大学MBA硕士班客座教授。曾荣获广州市优秀中青年骨干、广州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出版《能力构建及培养》、《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等学术著作9部,参加省级、国家级重点专项课题研究11个,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荣获市教育科学成就奖、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省高教厅黄华奖,国家“八·五”优秀科技成果奖。在广州、深圳等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践10余年,取得丰硕成果。其事迹先后被省电台、市电视台、广州日报等媒体多次进行过专题报道。
欧卫国,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百千万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委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教育局特约教学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2002年被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历任年级组长、办公室副主任、校长助理、校长助理兼教务主任、副校长等职务。主编和参编教育教学专著8部,发表论文多篇,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市级多项奖励。
虞力强,副校长,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曾荣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从事中学教育和物理教学工作32年,担任过2届初中毕业班和15届高中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教学效果显著,高考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现主管学校教务、教学、教研工作。担任行政工作十多年来,一直主管学校毕业班工作,为学校连续14年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特等奖、一等奖作出了贡献。发表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等论文多篇。
朱东平,党委书记,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多次被评为广州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是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
从教28年,担任过12届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在《教学通讯》、《试题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学英语》、《中学英语指导》、《中学生学习报》、《教育管理与督导》、《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文献》等刊物上发表有关教学、教研和管理方面的文章80多篇,并编写了《新编中学英语易混词辨析手册》等多本辅导书。曾获教育部和市教育局颁发的《教育部中学校长研修班结业证书》、《教育技术现代化培训考试合格证书》、《高考英语口试教师资格证书》。
『贰』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学院领导
叶浩生,男,江苏徐州人,1980年至1984年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1984年至1987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在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多次出国学习。1995年1月至1996年7月在美国北依阿华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1年6月至12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心理学系理论心理学研究中心从事高级访问研究。2006年6月至9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1997年晋升教授,1998年担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至如今已经指导了30余名心理学博士研究生。2000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学科带头人。2003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2006年,主持的《心理学史》获批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晋升高校二级教授。2010年调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工作。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院长,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报》副主编,《心理学探新》副主编,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中国执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和当代心理学新进展。理论心理学方面的代表作是《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心理学报2007年第一期)。提出心理学理论的社会建构属性。理论不是经验数据的概括和归纳,而是一种社会建构。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理论的评价标准不再是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因为经验事实由于受到理论的污染,并非是一种客观的标准。在后经验主义条件下,理论的评价标准可建立在概念和逻辑、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修辞与叙事以及实践和应用的水平上。在当代心理学进展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行为主义的断代研究,社会建构论、进化心理学、具身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主编的《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心理学通史》2007年成为国家精品教材。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心理学系开设《心理学史》课程使用的都是其主编或独立撰写的教材。已经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社会科学》和《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余部。
刘晖,男,中共党员。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高教研究所所长。兼任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院校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教学会理事、广州市全脑研究会副会长。曾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和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学术培养对象和广东省宣传教育系统“十百千工程”学术培养对象。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是:高等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政策、地方大学治理)和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政策)。
为本科生系统讲授《教育学》、《教学论》、《社会学》、《艺术教育导论》等课程,为研究生系统讲授《教育政策学》、《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校资源分配与管理》、《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
冯冬雯,女,广东东莞人,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
曹卫真,男,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专业分委会委员,第二届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指导组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广东省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等科研与教学研究项目多项。科研与教学成果分别获教育部和新闻总署颁发的第四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三等奖、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五届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等。
陈宇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曾获“广东省优秀辅导员标兵”、“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负责学院学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