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大学老师相声
Ⅰ 同样都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和马三立,谁的艺术成就更高
相声、小品、评书、笑话,是说唱艺术。其中相声位列首位,很多人想到的相声大师,有侯宝林和马三立两位老先生。有人问,这两位要是比较起来,谁的艺术成就更高一些?应该说各有千秋,比较起来,真的很难。就如同西门吹雪和叶孤城的紫禁之巅对决,很难说输赢。
两个人的区别,更多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发扬,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魅力,就如同说脱口秀的天花板之间的对决,到底谁最优秀?这就是关公和秦琼的实力对决,没有输赢,只有不一样的厉害。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下!
Ⅱ 适合大学生和老师联谊的相声剧本
可用《吃元宵》。其剧目情节轻松明快,更有许多语言可以根据自身情况DIY,很适合师生同台,给Ladies and乡亲们出丑……呃……献丑。
子路:天上一阵咚咕隆咚,
颜回:好似白面往下扔。
子路:坟头倒比馒头的个大,
颜回:井是个黑窟窿。
子路:谢谢诸位!
子路:在下子路。
颜回:在下颜回。
子路:自从跟随圣人,咱们的老师,出来时间不短了,周游列国,咱们都去了好些个地方了。都去了什么地方了?
颜回:那太多了,老挝万象,泰国曼谷,缅甸仰光,孟加拉印度加尔各达孟买新德里,过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安卡拉过黑海到波兰乌克兰,嗯,这个……
子路:还到过哪?
颜回:忘词了。
子路:忘词了?行了。咱们去的已经不少了。
颜回:对对对。
子路:咱们……饿了。
颜回:咕噜咕噜叫!
子路:咱们身上分文没有!
颜回:一个子也不剩阿。
子路:你也没有,我也没有。
颜回:怎么办啊?
子路:这么着吧,咱们把师傅请出来,要点钱,买点东西吃?
颜回:对对对。咱们有请师傅!
子路:有请师傅!
圣人抽着烟卷上
圣人(唱腔):大~雪~飘~~~,看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被~银装~~,好一派~,北国风光~~~~
子路:师傅!
圣人(声颤抖):雪下的,不小阿……(抽烟)
颜回:是,今天下雪。
子路:师傅,您辛苦。
颜回:师傅,别抽了。
圣人:嗯?
颜回:烧手了!
圣人:省点是点……
圣人(掐灭烟卷,起):远瞧忽忽悠悠,近看飘飘摇摇。有人说是葫芦,有人说是瓢。在水中一冲一冒,二人打赌江边瞧,原来是和尚洗澡!
子路:您这是偷看和尚洗澡去了?
圣人:混帐!明人不做暗事!我是明着看的!这都写到论语里头啊。
颜回:对对对。(低头写)
圣人:在下姓孔名丘,外号我叫圣人。带着两个徒弟,(一指颜回)子路,(一指子路)颜回。哎不对,(一指子路)子路,(一指颜回)颜回。
子路:这回对。
圣人:这你们这名字不好记。(指子路)你要叫果子露我不就记得了吗?
子路:我要叫果子狸,还怕别人冤枉我引起来的“非典”呢……
圣人:哪那么多废话!这个阿,咱们被困陈蔡阿,好些日子了。
子路:有些日子了。
圣人:咱们这些年周游列国可没少去地方啊!
颜回:敢情!
圣人:由打东土大唐而来啊,去往西天求取真经……
子路:不不不……
圣人:这一路上阿……
子路:您说那是三藏!您不是圣人吗?那是三藏!
圣人:哦,对对对,我给忘了。
颜回:咳!
圣人:我都圣人了:)
子路:对!
圣人:哪说理去这事阿!
颜回:您重说,您重说。
圣人(咳嗽一声):我们不是从东土大唐来的,我们是打鲁国来的……
颜回子路:哎,对,鲁国。
圣人:去往西天求取真经……
子路:又来了!
颜回:您怎么离不开这个了??
圣人:这是哪?
颜回:陈蔡阿!
子路:陈蔡么,咱们从鲁国来的阿,
圣人:哦,对对对。
子路:打卤的卤嘛……
圣人:哎哟哟哟哟哟,可不能提这个(欲倒地,颜回子路上前搀扶)。
颜回子路:师傅,师傅师傅师傅!
圣人:可不能再说打卤这个事啊,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子路:好,不提了不提了。
圣人:我们是打鲁国来的,去往陈蔡求取真经……总改不了这个了。
颜回: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个。
圣人:好几天没吃饭了,瞧谁都像烙饼。
子路:怎么办啊?
圣人:带钱了吗?
子路:没有啊!
圣人:你再找找?
子路:没有,有烟头!
圣人:那天砸金花还赢我来着……
子路:后来不是被您又扣回去了吗?
圣人(冲颜回):你有吗?
颜回:没有啊!
圣人:翻翻!这是什么啊?
颜回:这是发票。
圣人:哦,这没用,这是那天打车留下的……哎,有办法了!(扒颜回的皮袄)好孩子,听话!
颜回:不,师傅!(挣扎)师傅别阿,师傅!(挣扎)这这么多人呢师傅!(挣扎未遂)
圣人(拿颜回的皮袄):饿阿,咱们得做买卖阿,咱们把这个卖了吧。你们说这有人要吗?
子路:看怎么卖。
圣人:这旧衣裳行吗?卖了它挣点钱……
子路:行,看着还不错。这估衣(北京话,指待卖的旧衣服)分多种嘛。
圣人:北京有估衣!吆喝起来好听。
子路:那叫京口的。
圣人(唱腔):这一件那个皮袄嗳~~,原来是当的~~~,确油的黑阿,裤缎的面阿~~~,瞧完面,翻过来,你看看筒子吧~~~,这皮子是九道弯,压赛过螺丝转的阿~~~。不管多冷的天,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雪,穿上我这件皮袄……
子路颜回:怎么样?
圣人(唱腔):在冰地里睡觉,在雪地里打滚去吧~~~,你怎么就会忘了冷了?~~~
颜回子路:皮袄暖和!
圣人(唱腔):把你给冻挺了~~~
颜回(唱腔):再冻就死了~~~
圣人(笑):哎,对对对,就应该这么接,就应该这么接。
颜回:这是京口的估衣。
圣人(举颜回的皮袄):有要的没有?谁要阿?嘿,你瞧瞧,买的时候挺贵,卖的时候就完了。
子路:就不值钱了。
圣人:货到地头死,肉贱鼻子闻阿。这不完了吗?等着吧,有买主咱们给他。
马挂銮铃响,一农夫骑驴上。
圣人:(大吼)哎!有饭辙了。(将皮袄扔到驴蹄子底下)。下来!
子路颜回:下来下来!
农夫:干嘛呀这是,干嘛呀你们?
圣人:(指皮袄)这个你踩了!
子路颜回:怎么办吧!
圣人:这是进口的东西。完了,你惨了。
子路:怎么办,你说怎么办吧。
颜回:新买的,你踩了,你说怎么办吧!
圣人:这样吧,也别欺负人,你掏一千万吧,这给你了。
农夫:穷疯了,这位是……
圣人:哎??你骂街??骂街!
农夫:没骂……
圣人:喝,你还敢打人!(三人围殴农夫,农夫还击,子路倒地)
圣人:死了?!
颜回(探子路鼻息):没气了,死了!
圣人对农夫:你打死人了!
农夫:没有啊,不是我打的……
圣人:谁说的?我这有证人!证人呢?
颜回:我是,我是证人!
圣人:我是以理服人的,知道么?你去,翻翻他身上,看有钱没?
颜回:(搜农夫)
圣人:太不像话了,没有王法么这不是!
农夫:你们这不是抢劫吗……
颜回:有一分钱!
圣人:就一分钱啊?
颜回:就一分钱。我拿着吧?
圣人:先揣着吧。(对农夫)走走走!
颜回:快走!
农夫骑驴下。
子路:行吗师傅?
圣人:行了!
子路(起身):摔疼我了。
颜回:辛苦辛苦。
圣人:这行了。走向小康,头一步。有钱了?
子路颜回:有钱了。
圣人:咱们得吃点什么去阿?
子路颜回:也是阿!怪饿的了。
圣人:打刚才闻这边,哎,这是什么味这是?
子路:烤鸭味?
圣人:咱们吃饭去!是这边吗?
子路:是这边。掌柜的,卖什么的阿?
工人甲:这里是大粪场阿!
圣人:你什么鼻子这是?
子路:闻错了闻错了。
圣人:大粪场愣能闻出烤鸭味来?
颜回:这不行这个。
圣人:我闻这边滋然味挺大的?
颜回:哦,巴西烤肉。
圣人:咱么这边,咱们这边。
圣人:这是卖什么的,掌柜的?
工人乙:这是大粪场的总部。
圣人子路颜回:嚯~~~!!!
圣人:哪这么些粪场阿?
子路:不成不成不成。哎,这边这家是!
圣人:好,这边这边。掌柜的,出来出来!
掌柜的(就是扮演刚才骑驴的农夫那位):哎,来了。三位呀,吃点什么啊?
圣人:看着眼熟阿。
掌柜的:我怎么看着这三位也眼熟阿?
圣人:你们这都卖什么啊?
掌柜的:我们这?我们这有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炉猪、炉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
圣人:停!报菜名阿?我问你,你们这有炖驴头吗?
掌柜的:那个阿,那个我爸爸骑着出去了。
圣人:哎呀我的妈呀。哦,这是刚才骑驴那位,他们家哈?
子路颜回:是他们家。
圣人:还卖什么啊?那锅里煮的什么啊?
掌柜的:锅里煮的是元宵。
圣人:元宵阿?怎么卖的阿?
掌柜的:一分钱十个。
圣人:十个?来十个吧。
掌柜的:那没法分阿,你们这仨人。
圣人:怎么没发分阿?
掌柜的:要不来十二个吧。一人四个。
圣人:不。来十个,我的四个,他们统统的三个!
掌柜的:好么,这位日本人这位!(端元宵上)
子路:快点快点。好家伙,这饿得!
圣人:赶紧吃赶紧走啊,一会他爸爸就回来了!哎,掌柜的,你这什么馅的?
掌柜的:好么,吃了半天没吃出什么馅的?糖馅的!
圣人:糖馅的哈。你那汤,元宵汤,怎么卖的?
掌柜的:汤阿,汤是免费送的。
圣人:免费的?好,来一碗。
子路颜回:盛汤盛汤!快去快去!
掌柜的端汤上。
圣人:唉呀,这个碗小了不解决问题啊,你给我换一大点的!
子路颜回:我们也换,快!
掌柜的端大碗的上。众人喝下。
圣人:让他结帐。
子路:好。(对掌柜的)给钱!
掌柜的:谁给谁钱啊?
子路:(递给掌柜的一分钱)别上外边说去阿!
圣人:找他要钱了吗?
子路:给他钱了!
圣人:嗨!糊涂啊!
子路:怎么了?
圣人:结账是他给咱们钱!去,找他要去!
子路:拿来!给我!(将掌柜的手中一分钱抢下)得了,到手了!
掌柜的:怎么着,这还没王法了?
圣人:做生意你得懂得,阿,懂吗?
掌柜的:吃饭你得给钱啊!
圣人:给钱?揍他!
三人将掌柜的打倒。
圣人:好了吗?
子路:摆平!
圣人:圣人是以理服人的。记着阿,师傅教给你们,人生在世出来进去得懂得礼貌。而且你们今天跟师傅又长了能耐了。
子路颜回:怎么?
圣人:贼不走空!我偷了仨碗。
Ⅲ 李寅飞谁的徒弟李寅飞清华什么专业
干净的白衬衫,清新的小圆领剪裁;开玩笑,一清二楚,字字珠玑;你沉迷的地方,眉毛眼睛都会飞起来,看起来很牛逼。他被称为李寅飞,北京最有教养的相声演员,他的故事是从一把折扇和一杯茶开始的。
清华很多关注传统相声艺术的人都非常熟悉李寅飞这个名字。他在北京长大,通过听马先生和侯先生的磁带认识了相声。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曲艺专业,师从本、硕、博。参加过两次全国相声比赛,拿过最佳喜剧奖,参加过一站到底,是男神聚会。2014年,他正式拜相声演员王谦祥为师。2015年4月,组建的相声团队刚刚在鼓楼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是为了庆祝三的一周岁生日。
2006年,清华大二学生李寅飞经过多次选拔,成为德云社“鹤字部”的学生,有了自己的艺术舞台。在一个只能容纳60多人的小图书馆里,没有麦克风,观众近在咫尺。李寅飞表演了100多次。在此期间,他接受了专业系统的训练,完成了从一个相声爱好者到相声演员的转变。
2012年,李寅飞聚集了一批有梦想、热爱相声的年轻人,组建了一个很大的相声表演团队。其中除了相声说书人,还有搭档叶鹏飞机维修工程师李寅飞,由英语口语老师、电视台工作人员、燃气维修工、医院护士组成。不同的职业和背景,以及对传统相声艺术的坚持和热爱,北京有德云社、嘻哈包袱铺、听云轩等20多家相声市场。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李寅飞认为相声的特点是新颖。从对京剧经典唱段分叉的重新诠释,到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在相声表演中的幽默应用,他的创作主题和思想既植根于传统,又充满现代精神,任何年龄都可以接受。
李寅飞特别强调相声的“京味”。但是,他平静地说:“如果我是北京人,我会有北京的味道。如果我是清华,我会是一个聪明人。应该有相应的作品来满足观众的口味。”围绕北京这个主题,《大戏曲》收录了《北京话漫谈》、《国安日记》、《北京那些歌》等一批优秀作品。他还创作了一系列中文书籍,包括《——大谈鲁迅》、《大谈古文》、《我爱写作文》、《复调人物》。“老人喜欢听,学生也喜欢听。”
在《大滑稽相声》三周年的现场,看到很多前来支持他的“老观众”,李寅飞非常开心。“‘大滑稽相声’在某种意义上培养了一批忠实的本土观众。我能理解他们的相声思维。听完我们的相声,我会说,这里的相声有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我愿意来!”
李寅飞是生活中的乐观主义者。在他看来,相声是一种通过语言传达思想的传统艺术。让人发笑的形式有很多种,但相声不是通过语言。相声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点带来了很多改变。李寅飞自嘲,说自己不是一个往心里注入鸡汤的人,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传授,但他认为可以传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90%的创业者都会失败,就看你愿不愿意尝试了。”
关于未来,李寅飞有自己的计划。他说:“我不想当一辈子相声演员。我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我希望我能做任何事情。”他说自己是相声演员,学者,专栏作家,电台主持人。人生有很多路,他没有给自己设套。
相声和学习对李寅飞来说是纯粹的事情。演出结束后,他脱下长袍,回到清华。他总是很快转换角色。在学校,他从不谈论自己的相声事业,“应该继承老艺术家的低调作风”。他还说:“当然,我在博士研究期间做的学术课题可能会结合相声。我希望我能给这个领域注入一些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