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汕头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

汕头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

发布时间: 2025-06-01 15:14:48

A. 汕头大学艺术设计院新任院长王受之的详细介绍

中文名: 王受之
籍贯: 广州
出生地: 广州
性别: 男
国籍: 美籍华人
出生年月: 1946年
所处时代: 现代
职业: 科学 设计师

毕业院校: 武汉大学
重要事件: 1987年作为美国富布赖特学者,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西切斯特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学院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和教学
1988年开始在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担任设计理论教学
1993年升任为全职终身教授

代表作品: 《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等,台湾出版的《世界现代设计》、《世界现代平面设计》、《现代世界艺术的发展》
王受之, 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1946年出生于广州,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87年作为美国富布赖特学者,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西切斯特学院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学院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和教学,88年开始在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Pasadena)担任设计理论教学,93年升任为全职终身教授.负责全院的现代设计理论和现代设计史教学,多次担任国际规格艺术大展的评委工作,任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的客座教授.著作成为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设计专业教科书中主要参考书,相关著作被汇编成《设计史论丛书》。90年代介入地产领域,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中国地产及建筑的发展带来新活的国际理念,并为中国近10家地产公司提供顾问式服务。
王受之是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等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的客座教授。王受之所著设计理论和设计史著作颇丰,其中包括大陆出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等,台湾出版的《世界现代设计》、《世界现代平面设计》、《现代世界艺术的发展》等。 王受之--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学院理论系和研究生院教授 作为一个美籍华人,被认为是国内现代设计重要奠基人之一和世界设计界权威的王受之近年为人所关注的是他针对中国建筑与城市的新鲜发言。最值得关注的是,因为和王石等大牌地产商的合作,他所着力推行的新居住理念正在得到实践。 1946年出生于广州,设计理论与设计史专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Pasadena)全职终身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等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客座教授。他还在美国奥迪斯艺术与设计学院、加州美术学院、南加洲建筑学院和洛杉矶南加洲大学教授设计类课程。

B. 杨培江介绍

杨培江,1963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是一位活跃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学者。他现为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副教授,并担任硕士生导师,以其丰富的学术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艺术领域,杨培江的成就非凡。他不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同时还是广州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广东画院的画师,这一系列的头衔和职务充分证明了他在艺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专业涵盖了艺术与设计的多个领域,为推动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杨培江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工作,他还是一位艺术品证券化的先驱者,开创了艺术品与金融结合的新模式,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顾杨培江的学术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他从198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到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再到1997年结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之路。这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经历,不仅奠定了他坚实的学术基础,也为他后来的学术成就和艺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


杨培江不仅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在生活与工作上也展现了其多面性。他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与汕头之间,这不仅反映了他对于艺术与设计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情与对家庭的负责。


综上所述,杨培江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创新与贡献,成为了学术界和艺术界的重要人物。他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后来者不断探索与创新,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美的享受与思考。


(2)汕头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扩展阅读

杨培江,人名,在中国内地的汕头大学里担任设计学的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作,在社会上还兼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培江; 广东画院画师等工作。

C. 清华美院吴勇哪国人

吴勇,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书籍装帧专业。是一名设计师,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创始人。曾为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吴勇国籍显示是中国,是湖北武汉人。2022年5月,由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创作设计的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引发争议。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调查处理通报,经查,没有发现人教社相关人员与插图作者吴勇、教材整体设计艺术总顾问吕敬人之间存在经济利益输送问题。对插图作者、设计人员作出相应处理,不再聘请吴勇及其工作室从事国家教材设计、插图绘制等相关工作。
吴勇的主要出版物
《书籍设计四人说》、《+-2000吴勇平面设计》、《有事没事——与当代艺术对话》,日本《IDEA》等多家杂志媒体曾多次采访、介绍其作品及设计理念。他曾获邀在东亚书籍论坛、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美院等院校及社会机构作演讲几十场;并获邀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广州美院、德国奥芬巴赫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韩国ACA设计学院等院校开设课程及工作坊。
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吴勇在2018年接受行业自媒体“站酷网”微信公众号采访时这么说:“大学毕业,我有幸被选进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直到九十年代末下海前,成为了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从出版社出来后成立设计事务所,距今刚好二十年。期间,见证了出版社的体制变革,书籍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产生质变。同时,1996年左右,个人电脑与彩色胶印的普及,替代了墨稿与铅印的流程模式,使得设计的手段和印刷表现方式也产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体制、技术、载体的变革都对书籍设计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这篇题为《吴勇: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的采访文章中,对于自己从事书籍设计的理念,吴勇说:从“好看”转变为“好阅读”,其实是设计视野与格局的不同使然。这种转变摒弃了唯“书衣”论、唯“整体设计”论的狭隘装帧观。通过对信息的秩序梳理、设计转换成愉悦及功能化的视觉导读,试图给予读者更为多元的阅读享受和思维空间。它借助形态、编辑、材料、信息、工艺、成本设计,甚至物化的“五感”体验性设计,努力调动读者的“全感官”官能享受,从而形成场景化的阅读设立,实现读者潜意识的心理诉求,进而与书籍本体产生共鸣。
人物经历
1984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书籍装帧专业。
1988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青年出版社,曾担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美术编辑室副主任。
1998年,成立中国青年出版社吴勇设计工作室。
获奖情况
1995年,《凡尔纳选集》获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三等奖;
1995年,《范曾画集》获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中央展区一等奖;
1996年,参加书籍设计四人展并出版作品集;
1996年,《典藏开明书店版·名家散文系列丛书》获平面设计在中国奖;
1997年,为作家出版社设计《张恨水作品集》;
1998年,《共产党宣言》获香港设计师协会奖;
1998年,为作家出版社设计《曼陀罗译丛》。
1998年,瑞士诺华公司挂历、期刊及年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宣传品;
1999年,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访华演出招贴画、节目单等;
1999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出宣传品。

D. 吴勇曾表示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他对插图和选材是如何考究的

吴勇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还曾经当过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笔者再次呼吁,相关部门要严查吴勇及相关人员,做好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在这篇题为《吴勇:书籍设计是一种情怀》的采访文章中,对于自己从事书籍设计的理念,吴勇说:从“好看”转变为“好阅读”,其实是设计视野与格局的不同使然。这种转变摒弃了唯“书衣”论、唯“整体设计”论的狭隘装帧观。

在另一篇来自设计行业自媒体“Design360°”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吴勇:设计圈似乎病了,大家都被传染了》之中,吴勇认为:“首先,我不太恭维现行的设计教育。因为体制内都在忙于学校的评估升格,教师忙于填表升职,最终院校与社会脱节;与设计界无交流的三流大学,却能获得博士点的设立,所培养的博士与社会既没交流又无实践能力,可能会继续误人子弟!而博士学位则是大多数能进入高校任教的必需门槛,这样的局面若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热点内容
厦门大学已故黄教授 发布:2025-08-25 15:02:52 浏览:404
苏州大学广告学考研 发布:2025-08-25 15:02:09 浏览:194
大学生诱受 发布:2025-08-25 14:47:32 浏览:791
美国玛丽蒙特大学 发布:2025-08-25 14:46:28 浏览:124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发布:2025-08-25 14:35:56 浏览:30
大学老师容易进吗 发布:2025-08-25 14:34:42 浏览:167
美国新冠霍普金斯大学 发布:2025-08-25 14:33:37 浏览:359
2015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复试名单 发布:2025-08-25 14:12:11 浏览:498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学院教授 发布:2025-08-25 13:50:18 浏览:700
全国大学生考试内容 发布:2025-08-25 13:43:05 浏览: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