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晶晶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晶晶

发布时间: 2021-02-14 05:17:51

Ⅰ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侯晶晶,是中国第一位

(1)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版恰当的解决办法;权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会自我疏导。
(2)树立坚定的理想,理想是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努力学习,这是自强的关;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举例:如,尽管有时天气很冷,或者觉得很困,但仍然做到每天早晨按时起床读单词,等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如在人生道路上不能向困难和挫折低头,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要有感恩之心,懂得汇报他人和社会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答出三点即可。)
(4)这种看法不全面。挫折孕育着成功,并不是说受挫折的人都会成功。身处逆境的人如果不认真分析受挫折的原因,没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正确的人生理想,是不可能成才的。

Ⅱ 强者的故事有哪些

南京师范大学轮椅教师候晶晶
9岁重病缠身,11岁瘫痪在床,13岁自学英语,18岁学完高中全回部课程,22岁通过英答语本科17门课程的自学考试,23岁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26岁又考上博士研究生…… 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党员教师侯晶晶,一个胸12椎以下完全瘫痪、终日只能靠轮椅“行走”、但仍以坚强的意志和韧劲自学成材的先进党员典范。

Ⅲ 侯晶晶,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二十年前,她因双腿瘫痪,被迫辍学

(1)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回当的解决办法答;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会自我疏导。
(2)树立坚定的理想,理想是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努力学习,这是自强的关;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举例:如,尽管有时天气很冷,或者觉得很困,但仍然做到每天早晨按时起床读单词,等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如在人生道路上不能向困难和挫折低头,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要有感恩之心,懂得汇报他人和社会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答出三点即可。)
(4)这种看法不全面。挫折孕育着成功,并不是说受挫折的人都会成功。身处逆境的人如果不认真分析受挫折的原因,没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正确的人生理想,是不可能成才的。

Ⅳ 写一篇关于今年残疾亚运会的文章,要有关于残运会的精神的体现。

9岁重病缠身,11岁瘫痪在床,13岁自学英语,18岁学完高中全部课程,22岁通过英语本科17门课程的自学考试,23岁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26岁又考上博士研究生……

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党员教师侯晶晶,一个胸12椎以下完全瘫痪、终日只能靠轮椅“行走”、但仍以坚强的意志和韧劲自学成材的先进党员典范。

命运发难

侯晶晶1975年出生在安徽省当涂县。与其他孩子一样,她有着健康、幸福的童年。1979年,父母尝试着将不满4岁的小晶晶送入小学一年级。过了不久,她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考了个语文数学双百分,让老师和父母惊讶不已。

然而,不幸很快降临了。那时侯晶晶正无忧无虑地上着小学四年级,一天夜里,她突然感到下肢又胀又麻,怎么也站不起来。送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横贯脊髓炎”。住院后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侯晶晶的病情渐渐好转,也没有耽误学习,在1985年当涂县小学毕业考试中,她以全县第五名的成绩升入初中。

但命运又一次跟侯晶晶开了一个玩笑。1986年的一天,11岁的侯晶晶再次站不起来了。经过南京一家大医院的专家会诊,她的病最终确诊为“脊髓血管畸形”,也就是说两年前的诊断是误诊。随后一年多,家人带着她辗转各地,四处求医,可病情却未见一丝好转。

回到家中,侯晶晶只能静静卧床,不能翻身,不能坐起,身体非常虚弱。看到父母熬白了头发,奶奶累弯了腰,连不满10岁的妹妹小小年纪就懂得为学费操心,侯晶晶一度想到了轻生。

自强不息

但是,侯晶晶顶住了。父母的爱给了她力量,名著中的故事感染了她的内心。特别是1988年春节,远方的姑妈给她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鼓励她自学成才,并根据她的条件建议她学英语。在家庭的支持下,侯晶晶开始了自学之路。

身体的原因使得侯晶晶的学习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腰会疼痛难忍,为了不让下肢因血流不畅而浮肿,她干脆用凳子将双腿架平;由于下肢感觉差,冬天夜晚侯晶晶经常被保暖用的热水袋烫伤,并引起腿部剧烈痉挛;在一次床上锻炼中,她左腿股骨不慎骨折……

她还是坚持下来了。1989年,她逐词逐句地学完了高中英语全部课程,到1993年她又修完了中学其他各科课程。1997年4月,22岁的侯晶晶通过了英语本科17门课程的自学考试,而且每门功课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

但侯晶晶并没有满足,她还有更高的目标:考研究生。起初一些学校婉拒了她,父母失望了,而她却不甘心。同年5月,在父母的陪伴下,侯晶晶摇着轮椅来到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学校老师们被她顽强的意志和诚挚的态度打动了,欣然同意她报考。

结果,在报考该校外国语学院的140名考生中,侯晶晶摘得桂冠,被破格录取。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章龙说:“在侯晶晶前来求学的时候,有人曾持不同意见,但学校认为,作为百年名校,南师应该有这个胸怀和气度。进校后,每次开学典礼,我们都要请侯晶晶讲话,她这种不屈不挠、知难而进的精神,是一个激励学生、鼓励老师的活生生的范例。”

自此,侯晶晶求学之心一发不可收。2001年6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又被南师大教科院录取为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下肢瘫痪的女博士研究生。

2004年5月,她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同年9月,她又成功留在南师大教科院任教,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

先锋模范

求学的同时,侯晶晶积极追求思想进步。2003年5月,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永远忘不了入党宣誓仪式上,自己坐在轮椅上艰难而执著地用左手撑起拐杖、右手握拳庄严宣誓的场景。她说:“入党是我多年来的夙愿,也是我的又一次新生。我要用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奉献社会。”

侯晶晶没有忘记在党旗下的誓言。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她就在教学科研上拼命下工夫。短短一年,她便独立主持一项省级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她还利用自己获得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的优势,开创了用英汉双语给硕士生上教育哲学课的先例。同学们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我们能接触到国外第一手研究资料,还能提高英语水平,只是侯老师太累了,有时候为了讲解一个知识点,竟抱着5本书推着轮椅上讲台。在网上测评中,侯晶晶连续两学期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工作之余,少管所、儿童福利院是侯晶晶常去的地方,每一场帮教活动都可以看见侯晶晶推着轮椅、充满热情的身影,该校教科院党委书记缪建东笑称她为“最忙碌的帮教志愿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不久,侯晶晶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1000元捐给少管所作为“图书专用资金”,又把刚领到的600元“全国自强模范”奖金添上400元捐给了家乡的聋人学校,直到受助单位把电话打到学校,同事和领导们才知道……

侯晶晶先后荣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2003年10月,她还和著名演员濮存昕同台主持了第六届残运会的开幕式。

面对荣誉的光环,侯晶晶是清醒的,她说:“是党和母校的培养支撑起我孱弱残缺的躯体,为我指引了充满阳光的人生之路。我将永记党的培养,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赢得精神上新的完美和丰盈献出自己的青春。”

展现残疾运动员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
凸现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Ⅳ 侯晶晶的介绍

侯晶晶,35岁,汉来族,中共党员源,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侯晶晶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二十年前,她因病被误诊双腿瘫痪,被迫辍学。她毅然迎战生理上、心理上和学业上的三重考验,在家坚持自学1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南师大录取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被评为“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留校任教后,她为硕士生开设了多门英汉双语专业课程,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共计80余万字的专著和译著;负责多项全国和省级教育科研项目。

Ⅵ 中国第一位“轮椅女博士” 是谁

9岁得病,11岁双腿瘫痪,13岁自学英语,18岁学完高中全部课程,22岁通过英语本科17门课程的自学考试,版23岁被南京师范大权学外国语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26岁又考上博士研究生…… 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年教师侯晶晶。 2007年1月21日,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评选结果揭晓,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年教师侯晶晶光荣当选。从“全国自强模范”、“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到“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女杰”,荣誉一直眷顾着侯晶晶。而熟悉侯晶晶的人都知道,这些荣誉对于坐在轮椅上的侯晶晶来说,都是她用常人难以

Ⅶ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院系名师

程晋宽,男,1965年8月生,安徽寿县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程天君,男,汉族,1972年12月生,河南信阳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原理专业(教育社会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成员,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陈红燕
陈学军,男,1978年生,江苏兴化人,教育学博士,讲师。
冯建军,男,1969年生,教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的方向带头人。
高水红,女,汉族,1978年2月生,江苏海门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华伟,女,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华党生,男,汉族,1955年7月生于甘肃兰州,安徽定远人,大学本科,学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胡金平,男,1962年6月出生,江西南昌人,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星云,男,汉族,1958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齐学红,女,1965年4月生,山东邹平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王雯,女,汉族,1963年3月出生于北京,硕士,副教授。
王宁,女,讲师,硕士学历,博士在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魏峰,男,1980年11月生,江苏邳州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
吴永军,男,1964年10月生于南京,博士,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徐文彬,男,汉族,1966年7月生,安徽宣城人,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启亮,男,1949年3月生,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科带头人,兼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叶忠,男,1971年生,教育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殷飞,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易晓明,女,1971年10月生,教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余强,男,汉族,1954年3月生,江苏盐城人,教授。
张蓉,女,1973年7月生,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新平,男,汉族,1964年10月生,湖南沅江人,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教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周采,女,汉族,1956年8月生,安徽庐江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史博士点负责人。
周宗伟,女,汉族,1975年5月生,江苏扬州人,博士后,副教授,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员。
朱曦,男,汉族,1961年11月生,江苏句容人,硕士,副教授,兼江苏省家教研究会副秘书长、南京市家教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蔡厚德,男,1957年出生。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陈
陈庆荣,男,汉族,1980年9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党员,心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崔光辉 崔光辉,男,1980年生,山东梁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心理学史,研究兴趣集中于现象学心理学、早期人文科学心理学和日常生活经验分析。
邓铸,男,汉族,1964年8月生,河南商城人,博士,教授,心理学实验中心主任、心理学系副主任。
丁家永,男,汉族,1957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
傅宏,男,1959年4月生,江苏扬州人,香港大学哲学博士(PhD)。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会员。
顾雪英,女,汉族,1963年6月生,江苏张家港人,博士,教授,心理系主任,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心理学会秘书长。
郗浩丽,女,汉族,1973年11月出生,江苏徐州人,博士,副教授。
蒋京川,女,1970年5月生,心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季秀珍
刘穿石,男,1962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刘国雄,男,1977年11月生,籍贯湖北,心理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蓝工程骨干教师。
李小平,男,1956年9月出生,江苏南京人,博士,教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
施聪莺
王云强,男,1980年出生,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博士,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杨莉萍,女,1965年9月生,湖北宜昌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文登
应荣华,女,1978年7月生,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助理研究员。
余嘉元,男,1949年生,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小将
赵凯,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博士,副教授。
郑红,女,汉族,1970年4月生,江西上饶人,博士,副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钟元,男,1980年12月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工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边霞,女,汉族,1966年生于江苏徐州,祖籍浙江诸暨。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国家重点学科艺术教育方向带头人。
杜悦艳
郭媛媛
郭良菁,女,1972年2月生,籍贯上海市,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顾荣芳,女,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系主任。
黄进,女,1971年9月生,籍贯湖南长沙,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孔起英,女,教育学博士,南京师大教科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前教育硕士点负责人。
李茹
刘晶波,女,1969年10月生,黑龙江黑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晓东,男,1966年生,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邱学青,女,贵州省贵阳市人,1965年5月出生。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丽
王海英,女,江苏高邮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玲艳
许卓娅,女,1951年出生于中国南京,祖籍中国澳门。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晋霞,女,汉族,1978年12月生,山西晋城人,博士。
虞永平,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吴县人。研究生学历,获学前教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俊
张金梅,女,1971年1月生,陕西西安人,博士,副教授,中英文化连线会员。
张永英,女,汉族,1972年8月生,江苏常熟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荔,女,汉族,1970年4月生,山东临沂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柏宏权
曹梅,女,1977年8月出生,讲师。
陈进,男,1976年8月生,本科,实验师。
陈巧云
仇宏斌
姜杰
李共
李艺,男,1956年出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
李哲,男,汉族,山东淄博人,1984年5月出生,硕士,教育技术学系实验员。
李建生,女,汉族,1968年12月生,安徽人,教育技术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陆志海
庞明勇,男,汉族,1968年生,安徽省淮南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恽如伟,男,汉族,1970年6月生,江苏镇江人,硕士,副教授。
沈书生,男,1968年9月生,江苏海安人,教育技术学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校“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史慧敏
田俊华,男,汉族,1968年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在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技术系副主任。
王珺,女,汉族,1965年5月生,江苏南京人,副教授。
王蔚,女,汉族,1966年3月生,安徽凤阳人,研究生,博士,教授。
王丽英,女,1976年10月生,博士,讲师。
徐朝军,男,1974年10月生,副教授,博士。
杨晓江,男,1965年10月生,江苏南通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
尤海宁
张舒予,女,回族,1955年出生。原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与校教学委员会委员。
张义兵,男,汉族,1967年3月生,江苏连云港人;博士,副教授;兼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钟柏昌,男,江西宜丰人,教育技术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朱彩兰,女,1973年生,教育技术学博士,副教授。 陈益,女,汉族,1969年4月生,发展心理学硕士,学前教育学博士,副教授。
陈何芳,女,汉族,1976年生,湖北襄樊人,博士后学历,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顾建军,男,1963年生,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分管党建、科学研究、教育硕士培养和学位进修工作。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本禹,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心理学探新》编委。
何善亮,男,汉族,1963年2月生,安徽明光人,博士,副教授。
侯晶晶,女,汉族,1975年11月生,安徽省马鞍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江苏省妇女联合会兼职副主席。
胡建华,男,1955年6月生,江苏新沂人,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分管学科建设、计划财务、博士后工作。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缪建东,男,1962年11月生,江苏东台人,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兼任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李如密,男,汉族,1964年7月生,山东费县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刘昌,男,1968年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毕业,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鲁洁,女,1930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邵泽斌,男,1970年生,江苏连云港人,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政策学硕士生导师。
生兆欣,女,汉族,1977年11月生,山东滕州人。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比较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滕守尧,男,1945年2月生。南京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谭顶良,男,1962年8月生。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原理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凤炎,男,江西省浮梁县人,1970年3月生,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建华,男,汉族,1977年生,河南息县人,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康宁,男,汉族,1954年5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
吴亮奎,男,1967年1月生,安徽广德人,教育学博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师。
吴晓玲
叶浩生,男,1955年8月生,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朱晓红,女,汉族。1971年2月出生于江苏金坛。博士在读,副教授。 高德胜,男,1969年生,河南信阳人。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金生鈜,男,1961年9月生,甘肃兰州榆中人,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乐先莲
吕丽艳,女,汉族,1976年10月生,黑龙江牡丹江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乔建中,男,1958年7月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齐立旺
孙彩平,女,河北无极人,1971年7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飞
余维武 高霞
刘孙渊
王强,男,汉族,1961年5月生,宁夏同心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张乐天,男,汉族,1952年12月生,江西省彭泽县人,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Ⅷ 侯晶晶的成功经验对人生有什么启迪

就相当于你的老师,你有什么不懂或者不明白的事,懂的人告诉了你,并且内你明白了,那它容就是你的启迪。也可以说,某个人在你的人生路上告诉了你一句话,并且你明白了,这句话也改变了你,那这句话就是你的启迪,能明白吗。

Ⅸ 残运会的精神

展现残疾运动员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
凸现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Ⅹ 介绍两个关于生命强者的故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一个强者的生命故事 生命的奇迹 ——记南京师范大学轮椅教师候晶晶 9岁重病缠身,11岁瘫痪在床,13岁自学英语,18岁学完高中全部课程,22岁通过英语本科17门课程的自学考试,23岁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26岁又考上博士研究生…… 她就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党员教师侯晶晶,一个胸12椎以下完全瘫痪、终日只能靠轮椅“行走”、但仍以坚强的意志和韧劲自学成材的先进党员典范。 命运发难 侯晶晶1975年出生在安徽省当涂县。与其他孩子一样,她有着健康、幸福的童年。1979年,父母尝试着将不满4岁的小晶晶送入小学一年级。过了不久,她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考了个语文数学双百分,让老师和父母惊讶不已。 然而,不幸很快降临了。那时侯晶晶正无忧无虑地上着小学四年级,一天夜里,她突然感到下肢又胀又麻,怎么也站不起来。送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横贯脊髓炎”。住院后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侯晶晶的病情渐渐好转,也没有耽误学习,在1985年当涂县小学毕业考试中,她以全县第五名的成绩升入初中。 但命运又一次跟侯晶晶开了一个玩笑。1986年的一天,11岁的侯晶晶再次站不起来了。经过南京一家大医院的专家会诊,她的病最终确诊为“脊髓血管畸形”,也就是说两年前的诊断是误诊。随后一年多,家人带着她辗转各地,四处求医,可病情却未见一丝好转。 回到家中,侯晶晶只能静静卧床,不能翻身,不能坐起,身体非常虚弱。看到父母熬白了头发,奶奶累弯了腰,连不满10岁的妹妹小小年纪就懂得为学费操心,侯晶晶一度想到了轻生。 自强不息 但是,侯晶晶顶住了。父母的爱给了她力量,名著中的故事感染了她的内心。特别是1988年春节,远方的姑妈给她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鼓励她自学成才,并根据她的条件建议她学英语。在家庭的支持下,侯晶晶开始了自学之路。 身体的原因使得侯晶晶的学习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腰会疼痛难忍,为了不让下肢因血流不畅而浮肿,她干脆用凳子将双腿架平;由于下肢感觉差,冬天夜晚侯晶晶经常被保暖用的热水袋烫伤,并引起腿部剧烈痉挛;在一次床上锻炼中,她左腿股骨不慎骨折…… 她还是坚持下来了。1989年,她逐词逐句地学完了高中英语全部课程,到1993年她又修完了中学其他各科课程。1997年4月,22岁的侯晶晶通过了英语本科17门课程的自学考试,而且每门功课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 但侯晶晶并没有满足,她还有更高的目标:考研究生。起初一些学校婉拒了她,父母失望了,而她却不甘心。同年5月,在父母的陪伴下,侯晶晶摇着轮椅来到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学校老师们被她顽强的意志和诚挚的态度打动了,欣然同意她报考。 结果,在报考该校外国语学院的140名考生中,侯晶晶摘得桂冠,被破格录取。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章龙说:“在侯晶晶前来求学的时候,有人曾持不同意见,但学校认为,作为百年名校,南师应该有这个胸怀和气度。进校后,每次开学典礼,我们都要请侯晶晶讲话,她这种不屈不挠、知难而进的精神,是一个激励学生、鼓励老师的活生生的范例。” 自此,侯晶晶求学之心一发不可收。2001年6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又被南师大教科院录取为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下肢瘫痪的女博士研究生。 2004年5月,她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同年9月,她又成功留在南师大教科院任教,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 先锋模范 求学的同时,侯晶晶积极追求思想进步。2003年5月,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永远忘不了入党宣誓仪式上,自己坐在轮椅上艰难而执著地用左手撑起拐杖、右手握拳庄严宣誓的场景。她说:“入党是我多年来的夙愿,也是我的又一次新生。我要用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奉献社会。” 侯晶晶没有忘记在党旗下的誓言。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她就在教学科研上拼命下工夫。短短一年,她便独立主持一项省级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她还利用自己获得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的优势,开创了用英汉双语给硕士生上教育哲学课的先例。同学们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我们能接触到国外第一手研究资料,还能提高英语水平,只是侯老师太累了,有时候为了讲解一个知识点,竟抱着5本书推着轮椅上讲台。在网上测评中,侯晶晶连续两学期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工作之余,少管所、儿童福利院是侯晶晶常去的地方,每一场帮教活动都可以看见侯晶晶推着轮椅、充满热情的身影,该校教科院党委书记缪建东笑称她为“最忙碌的帮教志愿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不久,侯晶晶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1000元捐给少管所作为“图书专用资金”,又把刚领到的600元“全国自强模范”奖金添上400元捐给了家乡的聋人学校,直到受助单位把电话打到学校,同事和领导们才知道…… 侯晶晶先后荣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2003年10月,她还和著名演员濮存昕同台主持了第六届残运会的开幕式。 面对荣誉的光环,侯晶晶是清醒的,她说:“是党和母校的培养支撑起我孱弱残缺的躯体,为我指引了充满阳光的人生之路。我将永记党的培养,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赢得精神上新的完美和丰盈献出自己的青春。”(完)

采纳哦

热点内容
大学生裸条门 发布:2025-07-31 22:25:18 浏览:758
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吗 发布:2025-07-31 22:20:06 浏览:665
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 发布:2025-07-31 22:13:11 浏览:695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研 发布:2025-07-31 22:10:43 浏览:74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证书 发布:2025-07-31 21:53:00 浏览:550
上海纽约大学的教授的待遇 发布:2025-07-31 21:32:23 浏览:444
曼彻斯特大学高级材料专业 发布:2025-07-31 21:31:21 浏览:822
复旦大学教授刘康德 发布:2025-07-31 21:26:19 浏览:811
美国大学实践教学 发布:2025-07-31 21:24:16 浏览:795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考研 发布:2025-07-31 21:23:18 浏览: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