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钟雪飞教授
A.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学校领导
校长简介
徐真华,男,1950年生于江苏无锡。1975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留校任教。曾先后赴摩洛哥王国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巴黎新索邦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修现当代法国语言文学和高等教育管理,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师从著名学者黄建华教授,对汉、法近20年来的新词汇进行比较研究,获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
徐真华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国商学院校长、教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文学院名誉院长,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法语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顾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领导职务姓名校长徐真华党委书记黎冬常务副校长袁长青副校长杨永强、赖志立、熊匡汉、余庆安、王心洁 教务处处长 袁长青学生处处长吴锦德 团委书记郭 婷 工会主席李 旭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王 鸿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沈三山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秦明吾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徐 枫国际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李庚寅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翟晓燕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余庆安信息科学技术系主任朱子江注:资料来自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与英文学院区别
留得两者在师资力量方面和语言环境方面当然有区别
C. 广外法学院怎样
现在是2019年,我来说说如今广外法学院的情况:
广外的法学院的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国际法学系,直到2001年才改名为法学院。广外的法学院成立时间并不长,但是个人认为,广外的法学院一直是被低估的。相比起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领导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他们早就已经预料到,学校只是走外语特色这条道路,是走不长远的。于是广外比上外、北外更早开设了法学专业,并且利用自身外语学院的优势,着力打造“语言+法律”的涉外法律人才,更是将法学作为学校的特色学科。
在法学院成立的这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广外就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每年都有去康奈尔、港大、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深造的学生。其次,广外利用自身外语学院的优势,跟许多国外的高校进行合作,每年都给法学生去国外交流访学的机会。
例如这两年广外开始搞国际治理创新项目,每年从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里挑一百个人进行为期两年的培养,然后送他们去美国的马里兰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的硕士,重点是完全公费!!!并且能拿到广外硕士与马里兰大学或普林斯顿大学双硕士学位,真的不要太爽。可以说广外在资助学生出国这方面真的一点都不吝啬,更重要的是,毕业之后学校还会提供机会给你去联合国或者世界银行、WTO等国际组织进行实习!!!
另外,关于广外法学的实力,根据第四轮的学科评估结果,广外法学的评估结果为C+,看似不高,但是,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参考的资料及教学成果是2012-2015年,但广外从2015年开始,就花重金大批引进人才,其中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副院长陈小君!!!她可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民商法学科的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从此之后,广外的民商法和土地法在陈小君和她的团队的带领下越来越好,一发不可收拾。其次,广外的法学院今年也是大放异彩,尤其是国际法学,更是强势。在今年举行的国际刑事模拟法庭辩论赛上,广外代表队击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传统名校,夺得了全国第一,并且获得了去荷兰海牙参加国际赛的资格。可以说,这四年来广外法学院崛起地非常快!当然,这跟广外的新校长也有关系,广外现在的石校长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北大的法学博士。他上任之后给我们法学院拉拢了一大批资源。
最后,关于广外法学院未来发展的一点期待:第四轮学术评估广外法学的评分是C+,在广东内属于第二梯队,跟深大、暨大、广财法学院属于同一档次,但是,第四轮学术评估参考的数据与资料是2012-2015年的,广外从2015年之后就开始大批引入优秀法学教师,2015年之后广外的法学院发展地非常快,可以说,广外的法学是被低估了的。第五轮学术评估将于2020年开启,我个人认为,第五轮学术评估拿到B等级,是完全没问题的。
以上是关于广外法学院最新的概况,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被称为“女孩大学”
广外北校是学语言的,女生多,基本达到2:8,南校学外贸的,比例还好,但是还是女生多。其实一听这名字,感觉就是语言学校,于是很多男生都不喜欢学外语了,女生喜欢学外语的比较多。 广工,毕竟学理科的女生少,上大学后想继续学工科的女生就更少了,理科女生大多会选择经济之类的专业,所以广工男生少,据说是13:1,所以广工流传一句话“一对情侣六对基” 希望能采纳我的答案~
E.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谁知道这个学校不用高考就可以上的
国际学院是出国班,没有专B这样读的,只要入学考试pass就可以了。我记得8月底好像还有一专个招生考属试。但是内部消息只有50个学位了。考试类型,试题分布跟高考的一样。只考英语一科。在广外读2年,接着根据你考试成绩报读不同的外国大学,2年内考到该外国大学要求的雅思分数,2年后就出国读书了,不同的学校,在外国读的时间不同。有的1年,有的2年,而全球排30多名的昆士兰大学读1.5年。都是学士学位(相当于国内本科)入学试不难,对于高考英语100以上的人都很容易。我是今年参加7月份考试的,报读昆士兰大学。希望9月12日与你见面。
F.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资队伍
截至2009年学院有教职工39人。其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其中3人为博士后;另有2人正在香港等地攻读博士学位。学缘结构丰富,教师分别毕业于国内名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还有7名教师曾在英国利兹大学获传播学硕士学位。师资力量雄厚,其中1人为博士生导师,11人担任了硕士生导师。
G.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创新班是第一年按志愿招生,所以入学后不用再次考试,学习内容包括国贸和英语双专业的基础课程,难易看各人,有不少英语课,而专业课一般不会英语授课但高年级的专业课可能双语授课,创新班的实施方案如下:
1.培养目标。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培养能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运营与管理工作,具备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通晓现代国际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有很强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成长型的拔尖创新型的国际化商务人才。
2.学制与学位。实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专业”的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共设置196学分,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在校4-6年间学习期满,毕业时考核合格,可授予注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历证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颁发的第二专业(英语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和文学学士学位证书。毕业时考核如只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和授予学位的要求,则只授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历证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如不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要求,则只发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结业证书,不再发放第二专业相关证书。
3.培养模式和学生管理。学生管理为第一和第二专业分开管理的共建模式(“2+6”模式),即前2个学期学生归属英文学院管理(经贸学院协管),部分公共课开课时间后移,主要以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为主(每学期可开设一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打下一定的英语基础;后6个学期学生归属经贸学院管理,由经贸学院负责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同时完成剩下的英语专业课程。
4.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深度打造国际化的课堂教学。课程设置需建设三个课程群,即英语核心课程群、经贸核心课程群和通识核心课程群。其中经贸核心课程群借鉴国际一流大学课程群,引进至少10门哈佛大学、兰卡斯特大学或昆士兰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专业课程。适度减少课程门数和课堂讲授学分,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增加实践创新课程的学分(增加6-8个学分),推进“一二”课堂的有效对接,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一专业通识教育选修学分为14学分,其中必修2学分人文经典模块,其他12学分不作模块限选要求。夯实基础,注重人文、专业、外语和实践创新教育的全面融合,开设《人文经典阅读》、《专业经典阅读》等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各2学分),强化学生外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5.建设国际化教学团队。整合全校资源,构建由名师、教学新秀以及海归教师组成的跨院系教学团队,促进名师和教授为低年级上课。要求低年级名师、教授、教学新秀上课比例不能少于50%。与有关部门合作,向全球招聘高水平教师讲授创新班课程(可与国际商务专业共享),利用英美大学假期聘请高水平教师来校给创新班授课。
6.采用国际化教学方法。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打造一流教学、个性指导的教学模式,推广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模式。创新课程评价方法与手段,加强平时学习的考核比重,将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纳入课程考核体系。
7.强化国际化实习实践。继续拓展与南航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外事单位合作,强化国际规则和礼仪的培养。建设开放式合作教育模式,形成面向国际、跨国企业、社会办学的开放式联合培养机制。选择若干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创新班实习基地;加强“移动课堂”的建设,学生四年内至少参与8次移动课堂教学任务;聘任20名企业家或高管兼课或兼任导师,探索校企协同创新模式。
8. 探索国际化教学管理。探索国际化教学管理。推进“国际化、人性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的“五化”教学管理体系;实施灵活的课程选修机制,允许6-8个学分在同学科类别的课程内自由选修,实现在本学院范围内修读专业选修课程;完善国(境)外交换生管理制度,为创新班学生出国(境)交换学习提供便利;落实执行每8-10名学生一名导师的政策,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个性化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在南校区建设一个“创新班研究性学习工作室”。
H. 萧红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女,教授,《国际经贸探索》主编。
专业:数量经济学
学科方向:国际经济、应用数理统计
主讲课程:数理经济、应用统计、数学模型。
I.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印地语胡瑞老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相关信息,
可上学校官网查看。
或直接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