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老师
『壹』 重庆哪个医院心血管内科最好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何国祥教授197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现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内科学(心血管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心血管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擅长于临床心脏病学、急救内科学和心血管病疑难、重、危、急症的诊断与救治,尤其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造诣精深。主持和参加抢救一大批心跳、呼吸骤停时间较长的伤病员。主持和组织全面开展了冠心病、心瓣膜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如大动脉狭窄等的介入性治疗。从严执教、寓教于乐、析疑团思绪不紊,解难点寓教于乐……,并注重寓医德医风教育于一切医疗活动中,以身作则,是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也是该校优秀教师。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多名。主要科研方向:冠心病发病机理与防治研究,心血管病的介入性诊疗研究,在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理和干预措施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为心律学会[原北美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NASPE)]会员。历任重庆市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心血管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西南医院心内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全军心血管内科专委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科学中国人》专家委员会、重庆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学术团体的委员、常务理事和《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原《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Interven Cardio(中文版)》、《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国际循环》、《心肺血管学报》和《中国循环研究》等20多家医学期刊编委 、常务编委或特邀编委。是国家/北京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和重要医药项目评审专家。承担、参加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军队及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0多项。获军队二等成果奖等各级医疗、科研、教学成果奖多项。在国(境)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00多篇。先后赴日本、美国、摩纳哥、澳大利亚、阿根庭和香港等国和地区参加学术交流和学习。参编学术专著10部。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联系,每年均承办或主办各类学术会议、接待国(境)外学者来访。因个人成绩突出,在任科主任期间领导心血管内科致力于学科建设与发展成效显著,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3次,受嘉奖7次,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科主任和优秀基层建设主官。其有关事迹曾由中国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人民卫生报》、《重庆日报》、《重庆晨报》等报道。
『贰』 钟世镇的人物经历
钟世镇于1925年9月24日出生在广东五华县的一个客家人家庭,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从小光着脚板长大,并没有太多束缚,能读书已是幸事。由于做县长的父亲忙于应酬久不归家,只有一字不识的母亲全力操持着庞大却日渐衰败的家 。钟世镇的小学生活,一半是在私塾中背《幼学琼林故事》,一半又是在传教士创办的培英学校识字唱歌。中学时代,就读于五华乐育初级中学,这也是一所传教士创办的学校,在这里他接受了自然科学的教育。初中升高中之间的半年时间,他母亲又拎上束脩送到离家十里之外的一个秀才家里,用半年时间,他熟读了《四书》、《五经》,他的早期求学经历可谓中西合璧、土洋参半 。
1944年,在广东省梅州市高中读书的18岁青年钟世镇,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救国的青年军。一年的军旅生涯后的1945年抗战胜利,钟世镇退伍复员,曾考虑工业救国,入读理工科院校,但这一次,他听从内心爱情的召唤,回到广州,报考了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1946年成为了早一年入读中山医科大学(六年制)的古乐梅(钟世镇妻子)的小师弟 。
1951年,钟世镇接受了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习助教的岗位。当年中山大学医学院没有人体解剖学的老师,他两一边到光华医学院旁听叶鹿鸣教授的课程,一边指导本科生的实习课。1952年钟世镇毕业留校,为与古乐梅团聚,他很快调进南昌第六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工作 。1954年学校调整合并至重庆第七军医大学(现第三军医大学);1977年调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 。先后在南昌、重庆、上海、广州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当了10年助教和16年讲师 。
在军医大学,钟世镇虽然先后记过7次三等军功。但是,每次搞政治运动,他都在劫难逃,曾被扣上“国民党残渣余孽、历史反革命分子、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大帽子。在“文革”期间,关过“牛棚”,挨过批斗,想过离婚(为了不连累妻儿) 。
“文革”期间,钟世镇在第三军医大学成了“控制使用”人员,不能上讲台,只能监督劳动,放在技术组里做标本。大约做了两年时间,这两年并没有白过,恢复工作后,他就和刘正津讲师一起,就标本制作的经验,整理了一本学术专著《解剖学技术》,这本书成为后来解剖技术学新版本的主要引用蓝本 。“文革”后期,钟世镇从牛棚中放出来,但还是不能回到大学讲坛上,而是下放到一个县城工厂管理部的医训队,当开门办学的老师。这个医训队相当于一个学制二年的中专,学生都分散到县级医院,在县级医院,他从传染科到解剖科,什么课程都教过,不过不敢动外科手术,在医疗问题上,按照“阶级分析”的原则,出现“阶级报复”的莫须有罪名。但他看到不少外科医生因为不懂解剖学,给病人造成的伤害,心里非常着急,这也使他在“文革”后坚定地选择了临床解剖学这一方向 。
1977年,乘改革开放春风,钟世镇调入了广州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改制为南方医科大学),时任校长赵云宏两年后将他提升为副教授,并任命为解剖学教研室主任 。
1978年,中国解剖学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学术会议。会议首先安排刚从国外考察回来的上海第一医学院的郑思竟教授,作国外医疗技术发展现状的报告。和其他专家一样,听到郑思竟的报告,他也惊呆了。想不到解剖常用的刀、剪、镊子在国际上已经快成文物了,CT、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正改变着解剖学的命运 。
在1978年的解剖学会议上,钟世镇用铸型法制作出人体标本,那些细致而且精美得仿佛艺术品的人体标本让同仁们惊叹不已 。
1978年,钟世镇选择了临床解剖学的方向。他认为发展迅速的显微外科,为临床解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简单地说,人体的骨、皮肤组织等都可以移植,而移植的“供区”和“受区”局部解剖学的情况就决定了手术的成败。例如,从一个手指头研究起,把人体的每一根血管都摸清楚。不但有精致的标本,而且有规律性的结 。
从1979年开始,钟世镇将制作铸型标本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和助手,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建设被列入日程,到1988年上千件标本完成 。
20世纪80年代,钟世镇敏锐地注意到显微外科手术操作的主要对象小血管、小神经等,在传统的解剖学教科书中被忽略了,限制其进一步的发展 。
20世纪90年代中期,钟世镇开始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以及新兴的组织工程的研究。利用计算机讲述,完成中国虚拟人一号、二号的研究,并对“数字人在医学应用中的前景”作了分析 。1985年,钟世镇升任教授,同年编著了国际上第一部《显微外科解剖学》(英文版,英国出版),把中国显微外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世界前沿,从此中国显微外科长期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他也因此成为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奠基人,但让其最负盛名的应是“数字人”研究 。
1994年,中国在侧重基础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基础上,决定设立更具应用性的中国工程院,由八九十名中科院院士同时兼任工程院院士。1997年,钟世镇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75岁高龄的钟世镇出版了1000万字的宏篇巨著《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把自己大半辈子的研究成果和20世纪中国临床解剖学的完整资料著书立说,成为中国临床解剖学的光辉里程碑 。
2002年,数字化虚拟人系列研究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并正式启动。中国要成为继美国、韩国后第三个拥有本国虚拟人数据库的国家。钟世镇担任课题组负责人 。
2003年,钟世镇的课题组完成中国首例女“数字人”的数据采集,把一具女尸从头到脚横切成8556个人体横切面,然后对横切面拍照,再将数据录入电脑,合成三维人体;此后,课题组又完成了“中国数字人男一号”的切片工作,拥有9200个横切面,最薄的切片只有0.1毫米 。
2004年9月,以钟世镇为首的南方医科大学数字人课题组参与了“返回舱非正常着陆冲击试验”、“宇宙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和防护”等课题的研究,设计并制造了着陆冲击塔和多次冲击座椅、构建了数字化人体生理模型和数字化人体辐射模型等,完成了非正常着陆的冲击实验和座椅的改进。
2008年钟世镇在广东省17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唯一获奖者。
『叁』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的名医简介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名医荟萃,如:叶剑、贺翔鸽、刘少章、白继、袁洪峰、袁容娣、谢琳、孙强等,都是国内甚至国际上眼科领域专家。
现有野战外科、骨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眼科、消化内科、全军战创伤专科中心、全军胸外科专科中心和全军交通医学研究所等。
“医院应该把患者放在第一位,但是作为院长,放在第一位的不仅是患者,还有医院的职工,两者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周林院长看来,人才的培养使用,就是驱动医院前行的不竭动力。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周林院长把人才分为三个层次: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优秀中青年人才。并且还分别给每类人才匹配可观的资助经费。
『肆』 晋献春的介绍
晋献春,男,1964年5月生,河南鄢陵籍。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4年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0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结业,获“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共同颁发的“出师证”。2009年301医院中医师承制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名中医带徒指导老师。 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首届优秀青年中医,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中医康复保健优秀人才,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人选,重庆市科学技术带头人(中医内科)。
『伍』 本人小硕,赶上今年工作难找,有意到第三军医大学当老师。事关本人前途,请问该校教师待遇怎么样先谢过
我就是这个单位的,我劝你如果有其他选择最好别来,第一这是军事院校,招聘人员永远低人一等;第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处理事情的方法上都很死板。总是就是不利于发展。
『陆』 谁知道陈磊的资料。
性别:男 年龄:60年代生人 学历:医学硕士(血液病专业) 中文名: 陈磊 别名: 鬼马叔叔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60年代生人 职业: 财经和家教类图书策划和写作 毕业院校: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 主要成就: “冰心图书奖”“优秀图书奖 ” 代表作品: “鬼马男生系列”和“鬼马女生系列” 职业: 财经和家教类图书策划和写作 毕业院校: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 主要成就: “冰心图书奖”“优秀图书奖 ” 代表作品: “鬼马男生系列”和“鬼马女生系列” 简历: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到吉林空军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任教,同时在空军高等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空军第465医院)内一科从事临床工作。1990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获血液学硕士学位。1994年从部队转业后,先后在多家中外公司从事销售管理工作。1999年加入“古古图书工作室”,从事财经和家教类图书的策划和写作。2002年开始从事儿童图书的策划和创作。其创作的“鬼马男生系列”和“鬼马女生系列”风靡校园,深受广大小读者的喜爱,被小读者亲切地称为“鬼马叔叔”。 作品目录: “鬼马男生系列” (校园小说) 《问题少年》 《智破奇案》 《冤家路宽》 《小鬼当家》 《拯救未来》 《冒险游戏》 《古国历险:祸从天降》 《古国历险:血战京城》 “鬼马女生系列” (少女情商小说) 《考试恐惧症》 《幸福像花儿》 《老爸像魔鬼》 《女生爱臭美》 《潮女孩组合》 《跆拳道少女》 “酷读书盟系列” 《天才魔术少年》 《少年驯兽师》 “青春动感系列” 《街舞》 《情非得已》 《为爱求支上上签》 “老师慕容系列” 《老师慕容:少年心事最难猜》 《老师慕容:野百合也有春天》 “超级搞怪汪小小系列” 《我和死党》 《Q爸Q妈》 《挣零花钱》 《我爱我班》 《魔力钱罐》 《套圈圈套》 “乒乓小子系列” 《不服就单挑》 《球逢对手》 《高手出招》 《终极决战》 “欢乐派男生系列” 《古庙幽灵》 《影子保镖》 《锋线杀手》 《摸底侦察》 “少年财商系列” 《古鲁当家》(3本) “动漫口袋本” 《家里有我》(1-8) “绘本诵读系列” 《蓝皮兔的故事》(CD由著名配音艺术家童自荣先生倾情诵读) 《功夫猫》(上、下) 卡通读物 除此之外,还策划、撰写、主编了大量励志、财经、家教类图书,如《感动中国:灿烂星空》《感动中国:遍地英雄》《大中国——改革开放30年幸福回望》《将军令——共和国将帅故事》《面对灾难我们选择坚强》,以及“迂博士父子读本 系列”、“迂博士财经漫画系列”、“迂博士商误漫画系列”等。 其中尤以“鬼马系列”及其相关系列,如“老师慕容系列”等影响力巨大,从2002年面市以来,持续畅销,成为儿童文学图书品牌,销售总量破百万册。 获奖情况: 其作品曾荣获“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奖”、“优秀图书奖 ”、“全国畅销书奖”等诸多奖项,并多次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之优秀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