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教授

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教授

发布时间: 2025-07-02 06:58:03

Ⅰ 60岁的疫情专家李十月逝世,他生前的遗愿是什么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官网北京时间11月22日发布讣告: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护理学系主任、原教授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十月教授,11月7日在去西安出差途中,突发脑溢血,经十余日抢救无效,于2020年11月22日9时5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60岁。


先后参与或组织负责了"氯乙烯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三峡水库环境评价"、"湖北省出血热疫区鼠间出血热传播研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研究"、"女大学生性与避孕行为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了十数篇论文和专著。具有丰富的流行病学现场研究经验和理论知识,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和科研协作能力。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李十月教授作为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防控专家组成员,积极参与武汉和湖北疫情分析及疫情防控策略的讨论和文件起草工作,为政府正确判断疫情和采取恰当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根据挚友李家福的描述,李十月教授患有高血压顽疾多年。几年前就因为难以控制高血压,就曾住院检查后一直用药控制。

11月往7日,李十月教授带着学生去了西安。火车到站之后,学生发现李十月教授睡得很沉,并且鼾声如雷,被叫醒后李十月教授还让学生拿药给他吃,昏迷前让学生一定要安排他回武汉。

经过几天的治疗,李十月教授的病情没有变好还出现了继续恶化,李家福表示:“同学们多次进入重症监护室看望他,他总是半目睁开,半张口,似有未说完的话……”李家福还在文中表示:“李教授是人们尊敬的老师和教授,因为他精力充沛,乐于助人。课堂上,答辩会上,他为人师表,正人君子;私谈中,同学聚餐席上,他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俱往矣,我们今天突然失去了他!悲哉!”“希望天堂没有病痛,不再折磨他!”

斯人已去,此情长存!逝者安息,愿天堂没有痛苦,他的遗愿是,一定要回武汉!

Ⅱ 张文宏教授疫情未捐钱遭质疑,后捐款千万,打脸多少人

邓小平先生曾说过"科技是第终身产力"。在我国,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的安定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开展创新。由于有了科技,我们的生活得到了进步,由于科技,我们的国度才干强盛。说到科技那就一定离不开科学家们的付出,正是由于每位科学家做出的奉献,我国的科技才干如此兴旺。但是很多人却以为科学家们都是贫寒终身,没有很多的收入和积存。事实其实并不是这样,科学家们也具有着本人的工资,还有每个月的政府补贴。

科研人员们在为国度付出的同时,更要得到好的待遇。好的待遇也才干够吸收人才,留住人才。而且为国度做出宏大奉献的他们,难道不配得到这样一份好的待遇,不配具有一个好的生活吗?

Ⅲ 鍏ㄥ浗澶у︾敓鍚屼笂涓鍫傞槻鐤鎬濇斂璇剧洿鎾鍦ㄥ摢鐪



鍏ㄥ浗澶у︾敓鍚屼笂涓鍫傜柅鎯呴槻鎺ф濇斂澶ц
鏃堕棿锛3鏈9鏃14:30鑷16:00
鐢佃剳鏀剁湅锛氫汉姘戠綉鏁欒偛棰戦亾缃戝潃涓篽ttp://e.people.com.cn銆
鎵嬫満銆佸钩鏉挎敹鐪嬶細搴旂敤鍟嗗簵鈥滀汉姘戞櫤浜戔濊繘琛屼笅杞姐備汉姘戞櫤浜慉pp锛岀偣鍑诲紑灞忚繘鍏ョ洿鎾椤甸潰锛岃傜湅鐩存挱銆備篃鍙鍦ˋpp棣栭〉鐩存挱鍏ュ彛锛岀偣鍑昏繘鍏ョ洿鎾椤甸潰杩涜岃傜湅銆
涓嬭浇鍏ュ彛锛氱偣鍑讳笅杞戒汉姘戞櫤浜慉PP
鏁欒偛閮ㄥ畼鏂圭綉绔欏彂甯冣滃叏鍥藉ぇ绠杞瀛︾敓鍚屼笂涓鍫傜柅鎯呴槻鎺ф濇斂澶ц锯濆嵆灏嗗湪绾跨洿鎾鎬佸拹锠㈤勫憡锛3鏈9鏃14:30鑷16:00锛屾暀鑲查儴绀句細绉戝﹀徃涓庝汉姘戠綉鑱斿悎缁勭粐鈥滃叏鍥藉ぇ瀛︾敓鍚屼笂涓鍫傜柅鎯呴槻鎺ф濇斂澶ц锯濓紝娆㈣繋鍏虫敞銆
灞婃椂锛屽箍澶ч珮鏍″︾敓鍙閫氳繃浜烘皯缃戙佷汉姘戞櫤浜戝㈡埛绔銆佸挭鍜曡嗛戝㈡埛绔绛夎繘甯嗛櫔琛屾敹鐪嬨

Ⅳ 大一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800字精选5篇

前几天大家共同听受一节意味深长的大型思政课,下面给大家分享大一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800字精选,欢迎阅读!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1

我在疫情期间,与全国大学生一起通过网络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短短几小时的网络课,却让我有了许多新的感受。从艾四林教授、秦宣教授、王炳林教授、冯秀军教授的授课中,我深刻的认识并学习到了:一,应对这次疫情就是一场伟大的斗争。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我们中国人民可以应对一切灾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农村也不例外。特别是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各家各户几乎都有人在外上学或务工。农村疫情防控,必须严阵以待、不留死角。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农村的信息传播 渠道 大为拓宽。笔者所在的河北省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于营村,从1月20日开始,村两委就通过300多人的村务群,每天及时发布消息;同时,用好村内大喇叭、移动音箱等设备,定时播放县乡有关公告,提醒村民做好个人防护。“信息紧跟形势走,专家说啥我都有”,对所有村民更好了解疫情、掌握科学防护手段起到了积极作用。

提升村民的防护意识,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强不强、综合治理能力好不好至关重要。考虑到农村还有不少行动不便、信息接收能力有限的群体,类似上门排查等一对一的提醒方式,也很有必要。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主动作为,为村民提供体温测量、口罩配备、房屋消毒等服务。这些举措,让村民感到温暖和贴心。通过这个过程,村民对为什么要防控疫情,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会有新的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受限于知识水平、健康素养,对于村里反复强调的防护常识,并不是所有村民都能立刻接受的。有人就表示不解,觉得过年串门是传统,“没啥大不了的事”。另外,由于鉴别能力有限,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一个不注意顺手转发,就有可能“好心办坏事”,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影响。这说明,农村的疫情防控工作,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把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工作往深处想、向实里做,才有可能真正保障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次对农村基层组织、群众基础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检验。村干部轮流值班、党员分片包保、志愿者站岗排查、村里能人积极倡导、在村村民互相监督等举措多管齐下,有效减少了人员流动性,程度实现了对病毒的物理隔离。 春节 期间,村民普遍较为空闲,在一些地方,村两委、驻村干部通过打油诗等形式做防护提醒,不仅普及了医学常识,也有利于消除村民心理恐慌、增强村庄凝聚力。

为了更好应对疫情,于营村在县乡党委、政府指导下,村两委联合党员、村医、驻村干部、志愿者等不同群体,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些农村干部每天在群里 总结 防控 经验 ,讨论下一步的防控工作。以敬业的工作态度,迅速掌握专业的工作 方法 ,正是当前全国广大党员干部都在做的一件事。中国基层的疫情防控网,正是靠千万基层干部“一针一线”织起来的。

不管是值班站岗,还是宣传引导,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做好防控,正是基层干部群众为疫情防控做出的贡献。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2

十四亿中国人的心,因为湖北疫情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数以万计的逆行者,因为湖北疫情不约而同的走在了一起。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考验,人们常说“灾难无情”,可是面对这场无硝烟的“战疫”,中国人民完美的诠释了“人间有爱”的真谛。接下来,就让笔者用三首歌词来讲诉这场“战疫”背后感人的 故事 。

第一首《你是谁》,“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断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随着湖北“战疫”的打响,无数的逆行者选择成为了这场“战疫”的“排头兵”,他们,也是别人的子女,他们也是别人的父母,他们,也是别人的丈夫(或妻子)。都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看着一批又一批援汉医疗队伍应召“出征”,大家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大家的泪水湿润了眼睛;在如此危险的时刻,他们“疫”无反顾的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用自己那双救死扶伤的手,为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为我们带来了“好”的期盼;我们,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我们只知道他们都有同样一个名字,叫做“白衣天使”;一句“是党员的站在最前线”,让我们知道了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共产党员”。“你选择保护大家,我来守护我们这个小家”,面对着湖北“疫情”的严峻形势,一个个基层工作者放弃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假期,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挨家挨户摸排外地返乡人员、走村串街宣传预防知识、每天关注大家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居家隔离群众代购生活用品、每天24小时守在各个路口登记进出人员信息、每天晚上坚持夜巡等等都是他们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我们只知道他们都有同样一个名字,叫做“基层干部”,“让党旗飘扬在每一个战斗的角落”,让我们知道了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共产党员”。

第二首《真心英雄》,“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再没有恨,也没有了痛,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用我们的歌,换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都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国人身处危险之中时,无数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自发组织购买了一批又一批的医疗救助物资送回国内,他们向世人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不忘根不忘本,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无数热血之士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汇聚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共同加入到这场全民的“战疫”之中。面对此情此景,面对祖国的号召,无数个平凡的人纷纷走在了“战疫”的最前列,他们手臂上那一个个鲜红的“红袖笼”告诉我们,他们只是无数个平凡志愿者中的一员;他们胸口上那一枚枚耀眼的“党徽”告诉我们,他们只是无数个平凡共产党员中的一员。

第三首《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谁也没有想到会有“呆在家不外出不乱串就是为国为民做贡献”这么一天,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群众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乖乖的呆在自己家里;他们积极配合国家的要求,改变了自己以往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们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群众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了这场“战疫”之中。他们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取消了自己的家庭聚会,取消了家里的宴会邀请,取消了家人的外出准备,取消了当地的赶集习俗;他们,在寒风凛冽的晚上为守夜的工作人员送上一杯热乎乎的奶茶便转身离开了;他们,在漆黑的早上为值勤的工作人员送上一份温暖的早餐便转身离开了;他们,在下雨的傍晚为巡逻的工作人员送上一些可口的美食便转身离开了。我想,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就是通过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架接而成,干群之间的“同心锁”就是通过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连接而成,我们用生命守护着群众,群众用双手温暖着我们。以真心换民心,以真心暖民心,最后换来了大家的认可、理解与支持。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3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一词出自《左转》----“或多难以固起土,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要看当国家面临困难时领导者做出的判断和指引,困难能让我们强大,这就是“多难兴邦”啊 。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数国人逆行而上。八十四岁的钟老,虽年及悬车,仍披挂上阵;韩红倾其所有,支援武汉。不仅她们,更有许许多多医护人员千里迢迢来到武汉,帮助武汉人民一起度过这难关!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有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把整箱的口罩送到警察局,却转身离开,有人在战斗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有人时时刻刻陪在患者身旁,甚至奉献出了生命,有人献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他们亦是英雄。一个字,一盏灯,一份心,一种情。

这次疫情,更让我热泪盈眶的一种精神,是“家国”。

不要播我的名字,妈妈看了会担心,短短的几个字是一种胸怀,这是出自24岁女孩的一段话语,在得知自己要去支援武汉时,他没有犹豫,去了离家的远方,唯一不放心的是在家担心自己的母亲,国是千万家,正是这些为家人着想的陌生人,彰显了我们心中的家国情怀。你我作为一名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也该在此时志愿加入道路卡点工作中,国家栽培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展现作为一名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4

灾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白衣天使”是战“疫”一线“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与病毒抢时间,用强大的责任心守护着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全。

人是感性动物,他们也并不是“铁打”的,也会偶尔想念家人。各地在出台多项 措施 ,激励关爱“疫”线人员的同时,还应特别针对“疫”线医务人员家庭,拿出具体“干货措施”,关心关爱这些人员的家庭,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在“疫”线更加勇往直前。

落实家庭生活保障,让“疫”线医务人员“不分心”。目前,各地纷纷实行社区、小区封闭式管理,旨在切断病毒蔓延“渠道”,或多或少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一些不便。谁没有父母、儿女,谁不关心家人的安全,“疫”线那群最美“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成为最美“逆行者”,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奋战在战“疫”一线,他们何尝不想念家人,但是肩上“救死扶伤”的医护责任让他们不能“三心二意”。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关心关爱“疫”线人员,就该从以人为本出发,主动了解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家庭在采购生活物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积极联系社区及相关商家,组织青年志愿者或“青年突击队”成员为其家庭无接触配送所需生活物资,全力保障防疫时期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家庭物资供应,让“疫”线医务人员不为家人而分心。。

落实子女在线关爱,让“疫”线医务人员“不忧心”。由于疫情防控,全国各地学校均推迟开学,这些“疫”线医务人员的子女大多成为了“留守 儿童 ”,由老人帮为代管,子女在家身体是否健康,有没有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在家复习、自学,学习情况如何,应该是“疫”线医务人员最为忧心的事情。因此,各地要主动关心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子女,针对学校延迟开学,青少年、儿童留守在家,课业需要辅导等问题进行摸排了解,利用“青年之家”“童伴计划”等平台,组织青年志愿者、童伴妈妈为其提供优质、多样、有趣、实用的作业辅导、自护 教育 、休闲娱乐等线上活动。并且注重做好延期开学期间青少年、儿童安全宣传,引导青少年科学安排新学期 学习计划 ,做到“停课不停学”,让“疫”线医务人员不为子女而忧心。

落实家属心理疏导,让“疫”线医务人员“不愁心”。一场灾难必定会给一定人群心理造成“阴影”,像“疫”线医务人员的家属,特别是作为父母的老人更是多了一份对他们的担心,再加之由于疫情防控,“剥夺”了他们习以为常的散步、跳 广场舞 、下棋等老年活动,长时间“宅家”,更加重了心理的不顺畅,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各地要主动关心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组建高质量的心理疏导志愿者团队,与一线医务人员、援鄂医疗队及其家属建立沟通联络渠道,给予一线医务人员和家属积极的精神关怀,让他们互相支持鼓励,减少心理焦虑,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让“疫”线医务人员不为家属而愁心。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5

在大家喜迎2020年,张灯结彩的时候,迎来的不是过年的欢声笑语,而是冠状肺炎病毒的蔓延。触目惊心的数字与日俱增,四千、五千、一万,每增一点都牵动着国人的心。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灾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白衣天使”是战“疫”一线“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专业的医疗技

术与病毒抢时间,用强大的责任心守护着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全。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 事迹 ,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普通人虽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明确了理想,今后的岁月定将不负韶华。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

阴影。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们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另外,还要学会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第一。尽量不出门,如果必须要去公共场所记得佩戴口罩;第二要勤洗手;第三不要过度疲劳,这样会降低免疫力。不能吃野味,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最后为逆行的勇士祈福,愿平安归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相关 文章 :

1.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学习心得体会10篇(3)

2. 关于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10篇(3)

3.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精选10篇(3)

4.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

5. 看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例文5篇

Ⅳ 作文素材丨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文素材丨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前不久,教育部联合人民网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中,中央财经大学的冯秀军教授讲的是《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这堂网课依次提出和回答了三个问题:

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破茧成蝶;

人最大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最大的责任和担当是爱国;

青年如何报国?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这节网课中,还汇集了许多人物事例和经典语句,把它们写进作文,都将是是我们加分的出彩之笔。

战“疫”里的最美青春

——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年学联的贺信当中曾经指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在这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战役之中,我们的青年一代是不是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又是怎样担起自己的青春责任的呢?

青春就是破茧成蝶

说到青春责任的话题,我们先来说说对青春的理解,而说起青春,我想可能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理解。

在我看来,青春其实就是一个个破茧成蝶的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青春总是和我们青年人对于变化的憧憬、渴望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有人想变得更美丽,有人想变得更智慧,有人想变得更成熟,也有人想变得更勇敢。

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青春是何以破茧成蝶?青春“蝶”变它最重要的标志又是什么呢?

要解答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妨从这两张照片说起。第一张,这是17年前王卫国医生抗击非典的时候,他年过七旬的母亲坐着轮椅前来为他送行。第二张是66岁的王维国,他为即将驰援武汉阻击疫情的女儿王婷前来送行。

一样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两张情境非常相似的照片,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三代人的激励、传承,那么这些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从这两张照片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年在父辈的护佑之下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今天学着父辈的样子冲上前线,成为了我们中国又一代最勇敢的人。

其实,在这次支援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之中,90后、00后就有1.2万人,占了整个队伍的将近1/3,显然他们已经成为这场战“疫”的主力军。

就像前两天我们刚刚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当中所看到的,一名90后的护士,她叫李佳辰,佳辰在给妈妈的家书当中这么写,她说:“曾经是你,今天是我”。这话非常的简短,但是又意味深长。

今天疫情来临,我们看到我们的90后、00后选择了挺身而出,他们挡在了我们的身前。在这次的战役战线,其实这样年轻的身影可以说处处可见。

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多次请战援鄂的汶川女孩佘沙,比如四天三夜,300公里骑行返岗的95后女孩甘如意,再比如主动接送医护人员的快递小哥汪勇,还有赶回家乡和父亲并肩作战的北大学子黄雨佳,还有无数奔走在社区街道路口的志愿者,还有包括我们大家在内的,无数自觉地封印我们的青春能量,发誓要逼死病毒的宅男宅女们。

在这场堪称是史诗级的武汉保卫战、中国保卫战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又一代青年人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的样子。

其实坦率地说,这些年在我们90后、00后的身上也有不少的标签,比如撒娇、卖萌、发嗲、自称宝宝会享受、爱睡懒觉、贪美食、以吃货为荣。

她有时候任性、冲动、脆弱,经常会崩溃,以及小确幸、自我中心、精致利己主义,还有佛系、道系,以及我不知道为什么称之为文化的“丧”文化。

看了这些,我们经常会忧心忡忡,把我们的未来把我们的希望交给他们到底靠不靠谱呢?

可是就在今天这场看不到敌人、看不到硝烟,但却要直面生死的战场之上,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卖萌并不影响我们的年轻人冲锋,恐惧也不影响他们勇敢,他们能够崩溃完马上又投入了战场。

我们前几天看到一个美女小姐姐居然请求我们的组织给她分配一个男朋友,我们也能看得到防护服也挡不住她们年轻的心。我们也都注意到了,由护士跳出了防护板的小天鹅,还有方舱板的火红的萨日朗。

所以你看,这就是我们90后、00后的非典型青春,而这也就是我们带着稚气却又最勇敢的中国保护人。

说实话,我作为一个95后的家长,这些天也特别关注这些报道,我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幼稚好笑,但是说实话,有时候笑着笑着笑着不小心就湿了眼眶。

也有时候我为他们不知道深浅,觉得可气,但是气着心里又忍不住为他们骄傲、自豪。那么在骄傲的同时,其实我有时候也觉得挺困惑的,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就突然从一个标签少年变成了今天最勇敢的人了。

我看到有人说,出征那天他们一夜长大,抗疫征途他们一路成长,在挥汗如雨中他们脱胎换骨,在逆境挑战当中他们顶天而立。

这么看来,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也没有什么天生的盖世英雄,是责任、是担当,是对责任的担当,让他们在一边恐慌,一边勇敢中破茧成蝶,淬炼成钢。

在奋斗担当中谱写大写的青春

那么新时代的青年该如何爱国报国,让自己的青春奋斗与民族的复兴同频共振?

我们还是回到这场正在进行中的战役,面对这场大考,我们有底气、有信心一定能拿到高分。我们之所以有底气、有信心,因为这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赋予我们的底气,这也是中国制度、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赋予我们的自信。

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奔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怎么可能只有这一场战役和大考。经历了这一场战役考验的各位同学,你们又该从这场大考之中汲取怎样的应考经验?

我想,第一条,在这场战役当中,它帮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中国。知国,才能爱国,才能更好地报国。这次疫情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进了一个真正的中国。

这个国家,它有一个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这个政党他从来都没有改变的是初心和使命。这个国家,它拥有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我们每一个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就会有无数勇敢的人愿意把同胞挡在自己的身后。这个国家它还有博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他敢于壮士断腕、承受重创,而担起大国的责任。

各位同学,生于中华家,作为国家的一分子,你是不是觉得庆幸,是不是觉得骄傲?你难道不愿意为她的繁荣昌盛而担起自己的责任吗?

那么该怎样担起责任?我想这次大考告诉我们一个经验,就是要在奋斗担当中谱写你们大写的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这次疫情就告诉大家,要用我们的青春奋斗来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要为令我们骄傲,值得我们用力爱、深深爱着的中国,担当起自己的青春责任。

这场战役是超过世界人口1/6的14亿中国人民向病毒发起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次战役的规模之大、投入之大、成效之大,可以说是世所罕见。这场气势恢宏的战役,它可以教给我们如何去谱写自己的“大写的青春”,我想从战役的启发当中给大家划4个重点。

第一,胸有大志。

这场战役,我们在全方位的极限压力测试当中,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势,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情怀。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团结精神。

而所有的这些它都将赋予我们穿越未来所有的艰难险阻,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定自信和强大的力量。

所以第一点,大写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写的青春梦想,要让你们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里尽情地绽放。

第二点,心有大我。

这场战役,每一个中国人都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与身边的或是远方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

我们知道疫情终究会结束,但是我们与祖国和人民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这种爱和真情却必定长存。所以大写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写的家国情怀。

同学们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让青春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才能够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命运。

第三点,肩有大任。

总书记说,战胜疫情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只有勤学奋斗,增长才干,才能用科学精神和专业本领保护我们想保护的人。

有人说,在困难的时候,一个民族只要有读书声,就有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我们来看看这些在屋顶上向邻居家借网上课的高三男孩,走一个小时山路到崖壁上收听网课的高一女孩,在雪山顶上专注念书的藏族女孩,在方舱医院里备战考研的大三男孩。他们在做什么?他们都在努力用读书积蓄力量,用拼搏昭示希望。

所以大写的青春里不能缺少过硬的本领,要用硬核的专业本领来回应时代的挑战,担当时代的使命。

最后一点,行有大德。

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当灾难来来临的时候,有人勇敢、有人胆怯、有人自私、有人忘我、有人自律、有人自满、有人高尚、有人卑劣。在灾难面前,所谓的大德就是大仁、大智和大勇。

我们看这位在武汉读书的河北男孩郭岳。他1月22日按计划返乡,一路严格防护,回家后自觉隔离,确诊后积极治疗,出院后又自觉地居住在自家车库,隔离28天,在他一系列的硬核隔离举措之下,包括家人在内所有的接触者没有一个人感染。

疫情疫情,疫中有“情”,疫中有“义”,这个平凡的男孩用他教科书般的自觉自律告诉我们,厚德方能载物,大写的青春必须有美德同行。

各位同学,战役之后,我们会迎来一个经历疫情大考而愈加坚定稳健的中国,你们会迎来一个经历、责任、担当,而负重蝶变的耀眼青春。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希望各位同学,你们能够扎根中国大地,不负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不负天将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用努力奋斗的青春,把自己成就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Ⅵ 大学生如何看待疫情

面对疫情,大学生应该怎样做?
瘟疫,当重视不当怖惧;青年,当热血亦当理性。
瘟疫在带来灾祸和骚乱的同时,激起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的力量。疫情当头,无数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纷纷站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心抗疫。
少年强,则国强。中华儿女志在奋笔疾书,报效祖国。但当疫情来临,不应坐以待之,更不可坐而不视。疫情之下,危难之间与任何人都脱不了干系。
“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点忙都帮不上……”面对疫情,不少大学生会发出这样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这并没有错,作为一个学生,一个没有收入和足够能力独当一面的人,本职工作始终是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但是,抵抗疫情,大学生也有属于自己的利器。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大学生能力不足不代表不作为,他们仍有自己的方式表达关切。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有关疫情的传播态势、虚假防治措施等流言、谣言在网上肆意传播扩散,引发了社会恐慌情绪,更严重影响网络秩序和社会稳定,同时也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重干扰。大学生应做到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明辨并抵制疫情谣言,不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虚假疫情信息。关注疫情动态,用科学、理性的眼光看待疫情与舆论,不掀起舆论浪潮,克制过激言论,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解除恐惧与焦虑,用希望的眼光看待疫情发展。
做好自身防护
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不要接触、购买和使用野生动物。做到勤洗手,随时保持手部卫生。外出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准备常用物资,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

参与线上或线下应急志愿服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疫情期间,大学生可加入网络线上或当地线下志愿者服务团队,负担起时代责任,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同时注意自我保护,在身体状况健康的前提下参与志愿服务。
合理安排疫情假期时间
疫情期间减少外出,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表。增加阅读、学习时间,开阔视野。在学习自己专业课程的同时扩展阅读范围,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
1、个人防护很重要。
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都没有优待,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做好个人防护,要有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增强锻炼有必要。
在要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杜绝新冠肺炎的侵袭,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外,还应增强体育锻炼,令自己的身体免疫力有所提高。
3、要做好心理辅导。
在面对疫情时,每个人的心理都会发生重大的改变,此时如若心理调节不到位的话,恐怕会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故而需要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做个勇担当、善作为的人。
、办法总比困难多。
4.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我们不应胆怯,出现问题的时候,而应该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要做到“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的前辈,尤其是各个医务工作者,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5、要做到勤学奋进。
在困难面前,并非单单有勇气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环境,才能助力我们更好地战胜困难。所以我们当前,应该勤学奋进,让自己拥有睿智的头脑,掌握更多的技术或知识,以便在未来战胜不可知的苦难。
6、要做到爱国奉献。
一场疫情,让我们的爱国情怀空前高涨,恰是有了泱泱大国,有了国家的担当,才有我们的未来。所以,我们应努力做个爱国奉献的践行者,与时代共进大学生如何看待疫情

Ⅶ 思政大课在哪看

思政大课可以在人民网、人民智云客户端、咪咕视频客户端等进行收看。除此之外,还有咪咕视频,学习强国等APP上进行观看。

人民网于北京3月6日电 (孙竞)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线直播时间为:3月9日14:30至16:00,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Ⅷ 同上一堂战“疫”课安徽专场心得感想

面对这次特殊时期,全国大学生同上“思政大课”,让我们对疫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正如教授所说,“危机”蕴含着困难与机遇,关键在于应对策略。中国以“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有效控制了疫情,为全球防控赢得了时间,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展现出大国风范。一线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令人感动。我们医学生深知,这是历史的传承,是使命与责任的接力。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承担起责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期待未来的我们也能撑起一片安宁。

Ⅸ 思政大课观后心得5篇精选

在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讲解的“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当中,他说,这次疫情作为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次突击,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发现短板、漏洞和不足,现在还没有到反思的时候,更没有到举坦源杯庆贺的时候。那你知道思政大课观后心得都有那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思政大课观后心得5篇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思政大课观后心得1

疫情阻击是一场全民族的战“疫”。病毒是冷漠的,它夺走的患者的健康,但医护人员的爱是温暖的,它们不忍同胞在病魔肆虐中受苦,用行为践行着医者誓言。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正是无数个有关“爱”的故事让我们不禁感叹“生于种花家,何其荣幸”。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是温暖的一家,有幸生于华夏,定要不负韶华不负“家”!我们要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类共命运。青春的画卷已经打开,只有胸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笔下才能书写出大写的“青春”。码信晌如今疫情危难之际,唯愿疫情散去,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思政大课观后心得2

在这样特殊的疫情时期,与全国大学生同上的“思政大课”,让我对此次疫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正如节目中教授所说的那样,“危机”本身就包含着危难与机遇,重点在于我们如何去应对它。在来势汹汹的的病毒面前,中国充分体现了“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不仅将“国内的疫情”有效遏制,更是为世界的防控争取了时间,化“危机”为“机遇”,彰显了大国的风范。同样,奔赴在一线医护工作者们的身影更是令人为之动容。看见前辈们的挺身而出与无私奉献,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深知,这是历史的传承,一代代使命与责任的接力;我们应该以前辈们为榜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希望未来的我们也能撑起一片安宁。

最后,希望在世界各国同胞们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的“樱花”能够早日盛开!

思政大课观后心得3

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迟锋我们每个人的使命。看完这个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一定会注意疫情,增强疫情意识。我们虽然不能“亲近战场”,但是我们永远是国家、武汉的后勤部队。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钟院长加油!最后为逆行的勇士们祈福,平安归来!

思政大课观后心得4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我们看到坚守阵地做着深入报道,不断披露疫情最新进展的新闻人;我们看到了为建医院、为制口罩日夜赶工的工人;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栉风沐雨,不畏浮云,自信击“疫”,我们一定能破“疫”前行、行稳致远!

思政大课观后心得5

今天听了四位专家老师的授课,让我感触很深。是啊,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上下十四亿人感受到了病毒无情,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感人场面!

秦宣教授的讲解让我印象颇深。没错,在这次疫情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个个党员前赴后继。“我是党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我是支部委员,先安排我!”“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面对新型肺炎的肆虐,广大党员干部那早已融入血脉灵魂深处的“一切为了人民”的烙印活跃起来。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Ⅹ 关于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四篇大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关于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四篇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 范文 【篇一】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 经验 ,认为中国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 措施 ,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有着非凡的基建和制度,迅速组织人力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立“发热门诊”、迅速隔离感染者、鼓励在线医疗、关闭学校、为隔离在家的人们配送医药和食物等。科学技术成防疫急先锋,救援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用于防疫。“在与新冠病毒抗击的战斗中,中国部署了消毒机器人、智能头盔、配备热像仪的无人机和先进的面部识别软件。一些外卖平台利用机器人将食物从餐厅送到外卖配送员和顾客手上。

中国的学校停课不停学,数百万学生每天通过直播软件上课。疫情下的许多行业仍然保持繁荣,包括健身、厨艺和音乐等线上课堂。

疫情如令,责任如山。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

关于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范文【篇二】

疫情防控工作涌现的感人案例,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在这个特殊时刻,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14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创造了一系列的战“疫”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艾四林教授将立足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

连日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国际社会对中国此次疫情防控的举措也给予高度评价。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的制度优势是如何体现?秦宣教授将聚焦“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王炳林教授将从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

“17年前你们保护我们,现在我们来保护你们。”疫情之下,一个年轻的群体始终活跃在抗疫一线,他们就是“90后”等新生代力量。“非典”疫情期间他们多是懵懂的见证者,如今却已然成为战“疫”的主力军之一。冯秀军教授将以战“疫”里的青年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情讲述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引导大学生群体担当历史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

关于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范文【篇三】

春节 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一下子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那些奋笔写下“请站书”的医护工作者;开建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节目中,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一份绵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爱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战疫情、稳发展,群策群力、守望相助,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作为学生的我们,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今后的接力棒就交给我们吧,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终生使命。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关于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范文【篇四】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相信这次加长版的寒假给大家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很多人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透过新闻,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把把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发辫,一双双被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心无旁骛,凝视自己的战场;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带领团队为研制特效药品而耿耿不寐;我们看到坚守阵地做着深入报道,不断披露疫情最新进展的新闻人;我们看到了为建医院、为制口罩日夜赶工的工人;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开间武汉或审核三亿元的施工人员;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一份绵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些逆行的背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他们扶危渡厄,是守土尽责。

同学们大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我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0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0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替更多人负重前行。

目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然严峻,此刻,我们呆得有点烦闷焦躁的家,是很多前线人员想回而不能回的家。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为医生,社会增添负担,按照这堂课中所说的,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 教育 。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成长,才不辜负这样一场代价沉痛的历练。

热点内容
大学老师的无奈 发布:2025-07-02 17:57:20 浏览:877
福建消防大学生 发布:2025-07-02 17:50:26 浏览:596
考研四川师范大学 发布:2025-07-02 17:40:17 浏览:558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 发布:2025-07-02 17:20:16 浏览:219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郭教授 发布:2025-07-02 17:19:34 浏览:276
中核电研究生与本科生一样吗 发布:2025-07-02 17:15:50 浏览:619
美国大学生的一天 发布:2025-07-02 17:14:23 浏览:215
维克森林大学计算机专业 发布:2025-07-02 17:13:19 浏览:364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教授 发布:2025-07-02 17:12:40 浏览:562
济南大学推免名单 发布:2025-07-02 17:11:42 浏览: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