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岳西人
㈠ 储泽祥个人履历
储泽祥,1966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岳西县,是一位具有深厚学术背景的学者。他拥有博士学位,教授职称,并且担任博士生导师,目前在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他于2004年1月被教育部聘请为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法与语篇分技术委员会的重要委员。
储泽祥的教育和工作经历丰富。1984年至1988年,他在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本科,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接着,他在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继续深造,1991年获得现代汉语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进一步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由华中师范大学与暨南大学联合培养)。1991年8月之前,他在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随后至2002年9月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职。2002年10月至今,他转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继续他的学术生涯。
在社会兼职方面,储泽祥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科研副院长,同时是国际双语学会的理事,湖南省语言学会的副会长,并且是教育部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法与语篇分技术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在教学方面,他负责指导本科生的《现代汉语》、《语言学论文写作》和《论文写作与规范》课程,硕士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现代汉语语法学》,以及博士生的《语言研究方法论》课程。
(1)博士生导师岳西人扩展阅读
储泽祥,男,1966年10月生,安徽省岳西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2004年1月被教育部聘请为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法与语篇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湖南师大国际汉语言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助理、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汉语学报》副主编。
㈡ 储昭辉个人简介
储昭辉教授,作为植物病理学领域的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77年1月,籍贯安徽省岳西县。他于1995年至2006年在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完成了本硕连读,并提前攻博,专业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于2006年1月顺利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开始了在英国The Sainsbury Laboratory的博士后研究,之后于2008年受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担任固定教师职务。
储昭辉教授的团队包括丁新华副教授在内的两名固定教师,以及两名博士研究生和九名硕士研究生,共同进行科研工作。他亲自授课,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包括《植病综合考试》。
在研究领域上,储昭辉教授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 xa13基因介导的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研究:针对xa13基因,他致力于抗病反应和花粉发育相关信号途径的突变体鉴定、筛选和基因克隆,以及与病原菌的互作研究。
- 抗病基因克隆与品种改良:以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为例,他致力于抗病基因的鉴定、改造和新品种培育,涉及三个亚方向:新抗病基因的鉴定、现有抗病基因的分子改造和非寄主来源抗病基因的利用。
- 非寄主抗病基因的鉴定与利用:以水稻为模式,研究TypeII类非寄主抗病类型的基因,目标是寻找对其他作物病害有抗性的基因,并探讨利用这些基因改良水稻抗病性的可行性。
- 次生代谢产物与植物抗病:他与华中农业大学罗杰教授合作,研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调控及其在植物病理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