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龙老师
㈠ 大道德喜公益养生大课堂主讲人是谁
黄胜戚销得老师
台湾太一道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道教与术数学中心客座教授,四川或返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高团游研究所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
2、龙宇博士
主要内容
(一)乐诵老子道德经。
(二)学习《吕祖秘注道德经心传》等。
(三)养生基本功法习练。
㈡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㈢ 中央民族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一、民族学专业
民族学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三、宗教学专业
宗教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宗教现象及其历史演变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人类宗教的起源、宗教与人类其他精神活动的关系、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宗教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宗教学的基本理论,较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我国的宗教法规和政策,受到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社会调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四、舞蹈学专业
舞蹈学专业培养具备能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的研究、舞蹈教学以及编辑等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能在学校、艺术团体、艺术(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单位从事朝鲜民族舞蹈、中国民间舞、芭蕾舞的教学、创作、辅导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朝鲜民族舞蹈艺术人才和“复合型”专门应用人才。
五、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㈣ 电视剧《锻刀》研讨会在京举行
3月8日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电视剧《锻刀》创作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秘书 长张显主持。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丹珠昂奔,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中国文联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中国文联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张德祥,国家民委办公厅巡视员、副主任(主持工作)普永生,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原副主任王伟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节目组组长郭婷,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部责任编辑上官儒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曾庆瑞,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副会长李洋,《中国艺术报》社长向云驹,《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当代电视》副主编王军强、影视独舌主编李星文,求是杂志社原副 秘书 长魏天顺,求是杂志社影视中心副主任成保宏,国家民族音像出版社原社长景宜等专家出席本次会议。
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红苹,昭通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出品制作单位云南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陶国相,副总经理李建生,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主任许秋芳,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副主任李裔群,昭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陶毅,昭通市政府办公室主任郭晓东,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大庆,昭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志参加了本次会议。
云南题材影视口碑收视双丰收
会议首先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红苹代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赵金部长发言:“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文投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36集电视连续剧《锻刀》,自2016年10月1日开播至今,相继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八频道已经播出了三次,创下了央视2016年电视剧收视的新纪录,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广泛好评。
《锻刀》的成功摄制,为我们提供了以下4条基本 经验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电视剧《锻刀》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中共云南省委高度重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推动云南文艺大繁荣大发展,明确提出以打造文艺滇军、构建文艺升级版为目标,着力实施‘云岭文化名家工程’、‘云南文艺精品工程’,推动形成人才辈出、精品纷呈的生动局面。云南在支持少数民族影视题材和抗战题材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如景宜老师担纲创作的《金凤花开》、《茶颂》,蒋晓荣和于荣光制作的《木府风云》,张丽影制作的《滇西一九四四》、《中国远征军》等等,而这次云南本土制作团队制作的《锻刀》,是民族题材和抗日题材较完美的结合,是云南人写云南、创造云南更大影响力的影视佳作。
二、坚持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电视剧《锻刀》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优秀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电视剧《锻刀》在题材上大胆创新,弥补了滇军抗战的影视作品的空白,表现了云南军民共赴国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历史事实,被誉为一部反映民族统战的影视精品,开掘了中国战争剧的新视角和新格局,对中国战争剧类型影片进行了一次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是电视剧《锻刀》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电视剧《锻刀》之所以能成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兼具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作品,我们在研究选题上下功夫,力图通过滇军抗战这一故事题材,弥补民族抗战和民族统战的空白。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发行,相关单位统一协调,全力配合,在此过程中,中央电视台的责任编辑全程参与本剧创作,保证剧本顺利完成;《锻刀》的投资本着党委政府给予一定的引导性资金、向市场发行影视基金、引入上市公司苏州传视,按市场化运营管理;在同类型的电视剧中,《锻刀》投资是属于较低的,没有使用‘一线演员’,节约的资金全部用于制作,因此该剧赢得了制作精良的口碑。
四、坚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是电视剧《锻刀》取得成功的重要动力。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文艺工作,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保护好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云南省委充分利用云南悠久厚重的历史、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云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把繁荣影视艺术、发展影视产业作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来抓,创作生产了一批具有云南特色、反映时代特征且被全国观众所喜爱的影视作品。电视剧《锻刀》是云南涌现的又一影视精品力作。”
昭通8位作家集体创作结晶
昭通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发言:“一是感谢。电视剧《锻刀》从创作拍摄开始就得到了各位领导、专家的倾力指导,凝聚了创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以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天敏老师为首的昭通8位作家,为了把昭通人民抗战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完整地反映出来,花了3个月的时间来阅读资料、采访抗战老兵和他们的家属,收集整理了厚达1米多高的资料,之后历经三年时间完成了脚本。
二是感动。《锻刀》自播出以来得到了政治上的高度肯定和社会上的普遍认可,这源于其背后真实的历史。电视剧《锻刀》尊重历史、还原事实,用心用情精心制作,完整地呈现了抗战爆发云南起义这一段历史。剧中不断提到‘昭通’、‘昭通人’,反映出昭通人民‘宁愿正面死、不愿背后生’的英雄气概和报国情怀,让人们记住了抗战中的昭通热血儿女,记住了他们为抗日练就的侠肝义胆和豪情壮志,记住了敢于拼搏、不怕牺牲的‘锻刀精神’。
三是希望。昭通文化资源富集,特别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丰厚。是我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和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近现代以来,昭通诞生和哺育了抗日名将罗炳辉将军,云南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国柱,爱国将领龙云、卢汉、曾泽生,国学大师姜亮夫,时代英雄徐洪刚等一大批雄才俊杰。电视剧《锻刀》开掘了中国战争剧的新视角和新格局,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兼具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过年总理点名要看这部剧 第二部即将开拍
云南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陶国相代表电视剧《锻刀》的出品和制作单位详细介绍了该剧的创作生产情况。他首先介绍云南文投集团作为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7年快速发展中,形成了影视产业、文化演艺、文化旅游、金融投资、文化园区开发等九大业务板块,打造了一批全国领先的文化项目,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2016年,云南文投集团总资产63.9亿元,营业收入38.8亿元,利润2700万元。陶国相介绍:“云南文投集团在影视产业方面,承担着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要求‘挖掘云南影视题材,宣传展示云南’的任务。集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勇于探索,充分依托云南文化资源厚重多元、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的优势,整合影视人才和影视资金,占据影视产业制高点,采取多种措施破解影视制作的难题,全力抓云南少数民族题材、云南历史文化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的作品,不断推动影视产业向前发展。电视剧《锻刀》是云南文投集团总结以往的创作经验倾力打造的作品。《锻刀》的创作初衷:一是为贯彻落实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云南省委宣传部对繁荣影视制作的要求;二是为推进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三是为充分展示云南各民族团结奋进、忠心爱国的品质。云南文投集团认真谋划,准确定位,以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故事为要求,最终创造了‘云南题材,云南制造,达到国家级水平’的先例。
陶国相说:“电视剧《锻刀》定位为‘战争民族情感巨制’,由著名编剧、著名导演、资深制片人以及一群高颜值、实力派演员共同打造的大片,从故事结构和情感方面区别于以往的抗战剧。电视剧《锻刀》的拍摄方式是以现实主义的风格从普通小人物着眼,展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在战火洗礼下,逐渐锻造出的民族抗日精神,来展现民族情怀、国家抱负。电视剧《锻刀》制作完成后,云南文投集团在首轮发行中采用了地网台同步的方式,既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卫视黄金档播出,同时又在爱奇艺、优酷、腾讯、乐视、搜狐五大热门视频网站上开播,播出平台覆盖全国观众的主流收视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不仅在2016年刷新了央视八套近三年来的收视率,成为‘电视剧王’,更在五大热门视频网站上获得了超过18亿次的点击率,观众人群超越老中青年龄界限,获得全国人民的喜爱。云南本土各族人民在观看该剧之后更深受感动和激励,极大的增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今年大年初一,我接到中央电视台打来的电话,说总理办公室要求我们当天把《锻刀》光碟送达,总理要审看这部电视剧,我们火速完成了报送。在春节期间,总理仍心系云南边疆各民族群众,要求我们报送该部电视剧进行审看,我们的心里感到无比的喜悦。总结电视剧《锻刀》的几个成功经验:一是中央精神的准确指引以及云南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文化企业要认真领会中央和省委的精神和要求,积极筹划,开拓进取,贯彻执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战略。二是充分发挥云南本土作家的优势,深入挖掘云南本土题材。该剧以滇军血战台儿庄、武汉保卫战、滇西抗战、越南接受日本投降、海城起义和昆明起义6个云南历史片段为蓝本进行故事创作;三是充分依托北京的人才资源。该剧影视剧本由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天敏工作室创作,著名编剧徐兵组织策划、资深编剧王军执笔,剧本历时3 年,数易其稿,精心制作;四是充分利用北京的影视平台和影视资金来共同打造,我们在北京成立云文影业投资公司,确保各个环节沟通顺畅,工作做到极致精准;五是该剧弥补了历史空白。该剧全面展示了滇军赴内地抗战的历史,还深挖了云南民族医药的历史,非常成功地植入了云南白药,电视剧的对白、台词中用了大量的云南地方、地域名词,是云南历史的真实再现。全剧对云南的自然风光、人文情怀、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宣传达到了极佳的效果,是‘云南题材,云南制造’里程碑式的精品力作。”
陶国相在发言即将结束时,又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电视剧《锻刀Ⅱ》已经签署完相关拍摄协议,开始拍摄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部责任编辑上官儒烨介绍了《锻刀》在中央电视台八套和一套的收视率统计情况:“《锻刀》是我们去年播出的一个电视剧,单集收视率最高达到2.58%,最高单集收视份额达到11.45%,全剧平均最高收视率是2.18%。基本上我们央视8套里收视率过1%有一批,过2%很少见,《锻刀》收视率平均能破2%,这是我们去年播出的毋庸置疑的 ‘剧王’。第一集播出时收视率是1.63%,到最后一集攀升至2.28%,最后10集都在2.2%左右,非常地稳定,说明该剧的收视黏性和忠诚度非常高。去年我们8套在全台的15个开播频道里面,破天荒地成为第一名,其中有《锻刀》的贡献。”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在对电视剧《锻刀》的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做出高度肯定的同时,也指出该剧的不足之处,希望创作团队再接再厉,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好地讲述“中国梦、中国气派”、讲述“云南故事、云南味道”的精品力作。
㈤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㈥ 《觉醒年代》龙平平金鹰最佳编剧,为什么说要感谢青少年观众
龙平平凭借《觉醒年代》获得最佳电视剧编剧金鹰奖。在上台领奖的时候,他感谢了各方对《觉醒年代》这部剧的支持,其中他着重感谢了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和支持,他看到合肥的延桥路和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已经成为青少年怀念革命烈士的主要地点,他找到了作为一个编剧的责任和意义。他认为这部剧给了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引导,他为此感到骄傲。而龙平平感谢青少年,他不是在感谢青少年为这部剧贡献了多少的流量,而是青少年因为这部剧而学习到了一些东西。少年强则国强,有时候一些正能量的引导,对于这些青少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但青少年又处在一个叛逆期,所以龙平平导演为自己做到了正确的引导青年人去正视历史,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而感到骄傲。所以他在金鹰节颁奖晚会上着重感谢了青年人。作为一个优秀的编剧,他找到了自己这部剧存在的意义,这件事情不管放在哪个编剧身上,也会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吧。希望国产电视剧可以多像《觉醒年代》看齐,拍出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