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清华大学黄清华外语系副教授

清华大学黄清华外语系副教授

发布时间: 2025-07-04 12:12:36

1. 清华大学黄卫星教授

黄卫星并非清华大学教授,只是清华大学博士后。

黄卫星,女,祖籍湖北蕲春,文学博士,专副教授,硕士生属导师。

曾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出版有专著《审美价值观的传播与建构》、主编《高中文言文同步全解全译》等。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主要作品:

史诗《东方红》创作者口述史

=============================
姓名:黄卫星
出生年月:1974年9月
性别:女
最终学历:研究生
最高学位:博士
职称:副教授
专业及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学术经历
2003年至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
2006年至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2009年至今,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2010年至2013年1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

2. 王纠思的家庭介绍

长子:黄方刚(1899-1944)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主修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东北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他是第一位将老子的《道德经》译成英文向世界推介的中国人。
二子:黄竞武(1903-1949)革命烈士,民盟会员。19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后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上海盐务稽核所会计、中央银行稽核。1949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其子黄孟复,现任全国工商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其女黄雅言,过继给弟弟黄大能抚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后在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工作。
三子:黄鄱阳(早逝)。
长女:黄路(1907-2001)早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后在中华医学会工作。
四子:黄万里:(1911-2001)我国著名水利学家。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34年赴美,相继获得康乃尔大学硕士、伊利诺伊大学工程博士,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人。1937年春学成归国。先后在南京政府经济委员会、四川水利局任职,1947年任甘肃水利局长。解放后,曾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唐山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二女:黄辽(早逝)。
三女:黄小同(1913-1996)燕京大学肄业,曾在首都图书馆工作,后在北京80中学担任英语教师。
五子:黄大能,1916出生于上海,是我国著名水泥混凝土技术专家。193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系。1943年至1946年赴英国留学,进修水泥工艺。建国后,历任大连大学工学院副教授,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武汉工业大学、上海建材学院教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等。1946年10月加入民盟,1950年5月加入民建,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1月后,先后当选为民建第四至六届中央副主席。是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名誉副理事长。
六子:黄必信(1925-1966)1949年参加革命,曾任大连工学院讲师、普通电工教研室主任。文革期间含冤去世。
四女:黄小素(早逝)。
五女:黄学潮,1920年出生,金陵女子大学肄业,中国致公党党员,曾任空军蓝天幼儿园副园长、致公党北京市委妇委会主任。
六女:黄素回,1923年出生,在内蒙古医学院工作。

3. 黄弘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

黄弘教授,1972年生于吉林省四平市,于2009年7月加入清华大学,担任工程物理系教授。他于1994年和1997年先后在浙江大学获得了化学工程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在2000年获得了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统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他在日本神户制钢所株式会社和日本CMK株式会社任职后,于2002年在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他担任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助理教授,并兼任日本东京电机大学建筑系讲师。在2008年8月至调入清华大学前,他担任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副教授。2009年,他成为清华大学工物系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公共安全研究院)教授。

黄弘教授长期专注于城市公共安全与环境灾害研究,特别是在多尺度多物理因素下的灾害预测预警、灾害监测与防控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他主持和负责科研项目31项,累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180篇论文,其中30多篇被SCI/EI收录。他共同出版了3部著作和1部译著。他因在亚洲大城市安全新技术国际大会获得杰出青年研究者奖(2006年)、日本风工程学会奖(2006年)、全球可持续性发展联合会议Best Poster Award(2008年)和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而获得多项奖项。他目前担任亚太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学会秘书,是Building Environment、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Hazard Material等多种国际著名期刊和国际会议的审稿人,同时也是《Open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Journal》编委会委员,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组委会秘书和分会主席。

黄弘教授的研究成果丰富,不仅在国际学术界获得了广泛认可,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通过在多尺度多物理因素下的灾害预测预警、灾害监测与防控方面的研究,为城市公共安全和环境灾害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他的工作为解决城市公共安全与环境灾害问题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和应对环境挑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的师资力量

“名家执教,名师导学”是外事学院的一大特色。外事学院的教师队伍由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和具有广博学识的社会成功人士组成 , 并由龚登墉、杨伯安、朱通伯、夏政、周光亚、林家修、谭昌光、李章贵、 Susan K.Thomas 、 Dennis L.James 等国内外知名教授及原四川师范大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现外事学院党总支书记冯明智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辜正坤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副主任范红教授、原华西医科大学英语系主任柯吉贵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曹德骏教授、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原行长助理谢晋教授、四川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田光占教授领衔。此外,负责学院部门工作的张毓度教授、贺宗元副教授、高鹏副教授、黄毅副教授都曾担任高校外语系主任,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学院拥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共191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42人,外籍教师9人,已取得博士学位33人,在读博士学位18 人,已取得硕士学位13人。教学语种涉及英、日、法、德四种。学院教师独撰、主编、编译、参编专著、辞书、译著、译文等58部(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该院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由来自省内外各重点院校,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优秀骨干教师组成。他们的授课,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外事学院以其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5.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合作交流

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主办了“第二届传记文学国际研讨会”;“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讨会”;“纪念斯诺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2005年在该校举办了由我院和清华大学共同承办的全省《新时代交互英语》试点教学观摩、教改经验交流和推广研讨会,对我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外国语学院每年从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德国等国聘请近10名外籍专家来院授课。近年来聘请了复旦大学教授、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李荫华、福建师大黄修齐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尹均生教授、清华大学杨永林教授、华东师大邹为诚教授等来学院讲学;2007年9月,学院邀请台北大学应用外语系国际谈判及同步翻译中心主任、博士陈彦豪教授来举办了口译和谈判技巧的专题讲座;同月,学院还邀请了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村尾诚一教授和厦门大学日语系副教授黄少光博士、来院进行访问讲学。这些活动不仅扩大了我院与国外院校的学术交流,提高了我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而且对于提高学院的教学与学术水平,增强我院的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起了不小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外国语学院还积极走出去与国内外院校进行交流合作。近两年,外语学院有两名教授(潘红教授和陈小慰教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基金资助,赴英国进修、讲学,其中潘红教授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作专题讲座,受到好评,目前已经学成回国。
2006年8月,吴松江教授、郑新民教授参加了在日本福冈西南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亚洲英语教师协会年会,并在会上作了学术交流。该院教授郑新民博士于2006年赴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开办讲座,受到了上述院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2007年8月,吴松江教授经多方联系,带领大外部19名教龄16年以上的教师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一个月的考察和学习,深入了解当地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这次交流对于教师们熟悉外国的教学模式和风格,领略澳洲的文化氛围,风土人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丰富了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每年,该院各教学系、部均有多位教师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类学术会议及教学调研活动,加强了学术和教学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从2004年开始,学院还每年选送若干品学兼优的日语系学生到日本长崎大学留学,为日语专业的优等生提供国外进修的机会,提高了日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
德语系学生在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先生、德国汉学家波尔教授访问我校以及德意志学术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等活动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加强对外交流是外国语院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学院正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将学院建成一所开放型的国际化的学院。

热点内容
大学生脚袜 发布:2025-07-04 17:58:50 浏览:417
大学生听写 发布:2025-07-04 17:49:02 浏览:480
中山大学博士生会 发布:2025-07-04 17:48:51 浏览:779
四川大学著名教授 发布:2025-07-04 17:48:04 浏览:829
清华大学开除许大教授 发布:2025-07-04 17:37:17 浏览:678
2014苏州大学考研复试名单 发布:2025-07-04 17:37:16 浏览:219
美国二流大学排名 发布:2025-07-04 17:36:24 浏览:64
福州大学电力电子考研 发布:2025-07-04 17:27:24 浏览:382
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军训时间 发布:2025-07-04 17:14:57 浏览:554
暨南大学博士面试 发布:2025-07-04 17:14:57 浏览: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