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劳务费
1. 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一般给发多少
500至1000元的劳务费。少数导师会发放2000元至3000元/月。
大多数导师每个月会发放500至1000元的劳务费。少数导师会发放2000元至3000元/月。发放金额比较大的往往存在导师套现科研经费私用。也有部分导师不发放劳务费。劳务费的多少主要是由导师的科研经费预算决定的,科研经费劳务费预算高的就会给多点,少的话就少给。
2. 大学老师把劳务费发到本科生卡里,老师再要求学生把钱还给他是什么操作
老师这么做是为了套取劳务费但是这种行为违法。
“我们每人每月960元的劳务费,就要交给他860元,十多人一年就是10万元左右,长此以往数目巨大。”此前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一名研究生向澎湃新闻爆料称,该系教授张卓勇将课题组内学生应得的劳务费大半“贪污”进自己的腰包。
对此,2020年12月30日,首都师范大学纪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目前纪委已对此事进行调查,尚无具体结果。张卓勇本人则回应称,收取学生部分劳务费是为了集中起来给表现突出的学生发奖金,并非装进他自己的口袋。
学生回应:收回学生的劳务费是贪污
12月30日,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王小玉(化名)告诉澎湃新闻,这几年里他一直跟着该系教授张卓勇做一个课题项目,项目资金中的劳务费用每月会自动打到他的账户中,一般是960元(原是1000元,扣税40元)。
但令王小玉感到不解的是,自进课题组开始,他便得知组内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学生每月要把收到的劳务费上交一大部分给教授。据他了解,虽然是一名卢姓女学生每月负责收取这笔钱,但款项最终会存进张卓勇所给的一个银行卡号里。
3. 大学劳务费管理办法
大学劳务费管理办法通常包含总则、发放范围与标准、审批与支付、监督与管理等方面,下面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和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说明:
- 总则:制定目的是规范劳务报酬发放管理,依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依据《关于规范评审劳务费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发放原则有实事求是、按劳取酬、合理规范等,同时要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发放。
- 发放范围与标准
- 范围:包括讲学费、培训授课课酬、评审费、职业技能考评考务费、教育考试劳务费、外聘教师酬劳、科研项目劳务费、学生酬金、临时用工劳务费等。
- 标准:各学校会根据劳务类型制定不同标准,且一般为上限标准。如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评标评审在当天完成且2小时以内的,每人每次300元;辽宁农业职业学院院士、国家级专家讲学费1500元/人·学时。校外人员发放标准可能为税后,校内人员为税前。
- 审批与支付
- 审批:坚持“谁发放、谁负责”或“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如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二级学院发放劳务报酬由党总支书记、院长双人审批;辽宁农业职业学院填写《劳务费发放审批表》,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审批。
- 支付:支付时需附工作佐证材料,填制发放表,并在系统填报相关信息。一般通过转账方式支付到本人银行卡,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监督与管理:严禁私设项目及超范围、超标准、重复发放等违规行为,严禁虚报冒领。对违反规定发放的劳务费,一经查实,追缴退回,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劳务费发放的监督检查。
- 附则:办法的解释权通常归人事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与办法相抵触的规定以本办法为准,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