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2016厦门大学毕业典礼邹振东教授发言

2016厦门大学毕业典礼邹振东教授发言

发布时间: 2025-07-10 21:50:51

⑴ 厦门大学出了哪些厉害的“网红”人物

不请自来,厦大化院18级本科生

大家的回答都很优秀,也很全面。大家经常提到的是校主嘉庚先生,鲁迅大师,萨本栋、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校友,卢嘉锡院长,潘懋元教授,易中天教授。

还有一些不太容易察觉的名人有林语堂大师,诗人余光中,李敖先生。

(导游词背的这么溜,求夸)

但是,我发现还有一些“网红”没有被出现,就补充一下(笑出声)。

  1. 芙蓉隧道

  2. 芙蓉隧道绝对是厦大第一网红景点

    每天走在校内,最常被游客问到的绝对是

    “同学请问芙蓉隧道在哪?”

    “同学请问那个最美隧道在哪?”

    “同学请问那个涂鸦隧道在哪?”

    。。。

    芙蓉隧道长这个样子

    就说一点

    不要给黑天鹅投喂食物!

    不要给黑天鹅投喂食物!

    不要给黑天鹅投喂食物!

    勿谓言之不预也!

⑵ 大学的毕业典礼观后感

看完了大学的毕业典礼,你的心情是如何的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大学的毕业典礼观后感,希望您喜欢!

大学的毕业典礼观后感篇一

又是一年的毕业季,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令人感伤的时候,踏出校园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要从学生转变成上班族,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至今上班已近三年了,偶尔还会怀念起大学时代的生活。最近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邹振东教授的毕业典礼致辞爆红网络,邹教授用幽默而又接地气的演讲欢送这些即将走出校园的学生,我看了视频,听了他的演讲深受感动。

当你踏出校园的那一刻,你会受到很多诱惑,渐渐的我们会失去大学时候做的那个梦。

在大学,100个人中99个都是抬头看天空的,难得有一个人低头看地下,这个人是个出类拔萃的人。一旦毕业出了校门,99个人都是低头看地下,一方面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诱惑特别多,两个巴掌打下来,你就知道面对现实,难得有一个人抬头看天空,他不是疯子,他是出类拔萃的人。

邹教师的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拥有梦想展望未来,不知道生存的苦难,没有现实的压力。可是有一个人预料到了现实,他看到了,他就是出类拔萃的人。而成了社会以后,面对竞争的压力和诱惑的增多,我们忘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不得不学会面对现实,学会向现实妥协,放弃自己的梦想。只要有一个人还不忘初心的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那他就是出类拔萃的人。要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就要不忘梦想,同时学会承担现实压力,一步一步的坚定的实现梦想。一个人抬头看天,纵使孤独,纵使遭受非议,但只要你还会抬头,你就是个出类拔萃的人。

你人生一百次谨小慎微,你要有一次拍案而起;你人生一百次放浪形骸,也要认认真真的爱一次;人生一百次不越雷池一步,也要潇洒走一回。

这番话我记忆犹新,我们出生社会,遇到的各种诱惑会迫使我们做出让步,但一百次让步,只要有一次不妥协,我们才能无愧于内心。大学交给我们的不是只是知识,更多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批判主义精神。不迷信,不盲从,不崇拜任何东西,永远对现状不满足,永远想改造世界,也永远拥抱世界上的美好。

这种精神应该伴随我们一生,这种精神将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梦想执着坚定,让我们拥有一颗不老的灵魂。

即使是出了校门这么久,我还是会怀念当初的自己,怀念大学时憧憬的未来,面对社会的压力,我还是会妥协,但是一味的妥协,带来的其实是无能的自己。

邹教授的一席话不仅是在告诫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是在告诫现在出身社会的我们。不盲从,不迷信,不随波逐流,不暗自堕落,生活压力再大,现实多残酷,我们都要坚持初心,展望美好的明天。

就如邹教授的最后一句话仰天大笑出门去,莫后悔,不犹豫。

大学的毕业典礼观后感篇二

在一年一度的毕业季里,总是有很多值得大家记忆的东西,在香港大学的毕业典礼仪式上,就有很多值得香港留学生记录的难忘时刻。

据媒体报道,内地两所大学“秀”其毕业礼。西南财经大学校长赵德武,连续三天为近6000名的毕业生颁授学位,而深圳大学的毕业生不服气,因为深大的校长不仅亲自为学生颁授学位,还曾经被学生“强吻”。同时校长送给学生一段富有诗意的毕业祝福。事实上,华中科技大学颁授学位也曾经出现很有意思的故事,根叔去年毕业礼对学生的致词传遍全国。

香港学位颁授仪式与内地不同。主要有三个特点:官味更足,仪式感更强,更加尊重学业。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去借用毕业服。香港的毕业服特别是博士毕业服用料特别精致,服装常是由多层构成的,做工特别精细。

颁授的现场如同婚礼一样,会有乐队人士放爱尔兰等地的风情曲。大多数参加学位典礼的老师穿着当年他们毕业时的服装进入会场,因此人们都可以看到各个学校富有特色的服装(如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服装相当特别)。而博士毕业生的颁授安排相当特殊。香港的学术界认为,在学术资格上博士毕业生已经有一定的水平,因此博士毕业生是与学系教授们一起进常博士毕业生和教授进场时,所有在场人员要起立。一般来说,一个系每年大体上只有十位毕业生,因此这些毕业生就在全场数百号人的注目下进入会常学位颁授时也是博士生的仪式最为特殊。这时候拨穗、鞠躬的仪式做得十分够。学院的院长会与毕业生交谈、问候。在博士研究生学位典礼之后,颁授的速度进入快车道,仪式变得简单,不过院长和学生会握手、鞠躬。学业优异的学生,主持人会特别点明其学业成就,全场的掌声往往会更响亮一些。

而香港各大学的主礼人是当地名流。香港城市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是由香港特首亲自主持,而城大正常的学位颁授是由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主持。因此香港大学校长在学位颁授仪式中的角色很难与内地一些校长相提并论,校长也无法进行各种戏剧化的“表演”。

除了场面上各种仪式外,最令人感动的往往是学生代表发言。笔者所在的那场学位颁授是由本系一名本科毕业生致词。这名毕业生的英语相当地道和流利。他在发言过程中突然脱稿要求全体毕业生向父母致敬,把全场观众的情绪都推到高点。

仪式并不止于此。香港各大学的学位颁授仪式是分学系进行的。因此学系还会专门给毕业生准备蛋糕。毕业生除了可以在此与同学分享喜悦外,还可以与老师和亲人合影。通常来说,系里最重要的教授都会到场与毕业生合影。而毕业生也会邀请一些关系较好的老师一起合影。这些影集往往成为学系下届招生的广告的一部分。

为了鼓励本系学生在学业上更有成就,许多学系还将毕业生的博士论文送到研究生办公室。因此低年级的研究生即使与毕业生未谋面,也可以看到往届毕业生的作品。这样的学术交流是香港各大学中最受珍重的。

通过这样的毕业典礼仪式,让很多去去香港留学的人,对香港大学的毕业仪式永生难忘,这样的仪式不仅代表了一段经历的结束,也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大学的毕业典礼观后感篇三

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参加了2011年12月1日在香港体育馆举行的香港理工大学第十二届毕业生超过9600人的盛大的毕业典礼。回想两年来在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国际企业培训中心的学习生活,真是叫人难以忘怀。理大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培养大批有宽广知识面的应用型人才,这点对祖国大陆的大学有极好的示范作用。理大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评分标准,学生成绩的评估系统等和欧美大学的相应系统非常接近,值得国内大学好好学习。我们在中心两年的学习中学到了在国内其他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品质管理方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全面熏陶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得以全面更新,我们在单位也因此更受重用,我们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显得前途光明。

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国际企业培训中心是江浙沪一带培养各类企业精英的摇篮。中心是受过高等教育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业界中高层管理者最理想的更新知识平台。一大批从中心毕业的理大授予学位的学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他们所在的企业和单位作出积极的贡献,他们也因此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理大,我们有了进一步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理大老师渊博的知识,认真务实的教学态度都给我们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能够与老师们面对面的交流,不仅使我们看到了老师在教学之外随和幽默一面, 也让我们从师生关系转变为好朋友关系。 现场融洽的交流氛围更激励了平时比较胆小的同学也跟老师们畅所欲言。特别是提到学习、教学方面的改进,大家根据自己的经历体会提出了许多很实用有效的建议和方法。浓浓的温情和对理大的归属感强烈的感染了我们每一个学员。

在这次毕业典礼上,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潘宗光校长的那段话: “我希望你们做人处事都能虚怀若谷,包容不同的意见。你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以权威自居,这样会窒碍自己及别人的创新。儒家主张‘君子和而不同’便很值得我们再三思考。我们只有达致这个境界,才会互相尊重,互相包容,通过辩证来谋取共识。这又何尝不是今日香港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呢?”多么睿智的话语啊!潘校长告诫我们,我们不但要有很好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很好的社会知识。只有在正确的人生哲学的指导下才能真正成为有益社会之人。 我们作为香港理大的毕业生,要继续发扬香港理工大学“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⑶ 从《弱传播》中读懂女人

有这样一个小调查,假如有个男生,当着很多人的面摆了一圈蜡烛,然后高声喊:“某某某,我爱你!”女生会喜欢这样的表白吗?几乎90%以上的女生都表示不喜欢不接受,不到10%的人觉得无所谓,只有三五个女生喜欢这样的方式。这个结果让很多男生大吃一惊。他们原先以为,绝大多数女生都喜欢这样的浪漫表达,因为这不是电视剧里常出现的桥段吗?因为她们选择了错误的传播方式,就会适得其反。

《弱传播》中讲到,传播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要跟别人打交道,不管是同事还是朋友,不管是家人还是伴侣,只要打交道,就需要传播;每一个想改变世界也想改变人生的人,都需要用传播的方法,处理好自己身边的关系,比如家庭、职场、朋友等。

《弱传播》是一本关于传播的书,也是一本舆论世界的哲学书。作者邹振东,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的教授,2016年在厦门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词被称为“网红教授”。

本书提到舆论的四大规律是:弱者优势、情感强势、轻者为重,次者为主。舆论的性别是女性,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明:在表达方面,女性无论是在需要与欲望上,还是在能力与总量上都明显优于男性。女性是天然的舆论高手,她更需要制造舆论,更愿意也更善于制造大量的舆论。舆论的“四大规律”都和女性的性别特征直接呼应。

01舆论世界的第一条规律:在舆论世界里,弱者永远占优势。

在舆论世界里,一切关系最终都会转化为强弱的关系,现实世界的男强女弱正好为这种强弱关系提供了注脚。

动画片《猫和老鼠》和《喜洋洋和灰太狼》给我们呈现的是猫和狼不再是威猛暴力的形象,而是通人性的小可爱。猫时常被老鼠欺负,狼成了永远吃不到羊的可怜虫。特别是灰太狼,其怕老婆、爱老婆的形象赢得众多女性的喜爱,“嫁人要嫁灰太狼”也成为一句流行语。

如果换成猫欺负老鼠,狼欺负羊,谁还看这种动画片呢?

有人说:“撒娇的女人最好命!”懂得撒娇的女生,金庸小说里的黄蓉是样板。在恋爱三角关系里,华筝拥有妻子的名分,又是成吉思汗的女儿、蒙古的公主,父亲还有恩于郭靖,自身也美丽善良,但在郭靖内心,这所有的一切都抵不过黄蓉的会撒娇。黄蓉的撒娇不仅对郭靖管用,对师父也有效。否则,那么多乖乖女乖乖男,洪七公怎么都看不上呢?他不仅把武功倾囊相授给黄蓉,甚至把丐帮帮主的权杖也传给她。事实证明,会撒娇的女人爱情更容易美满,婚姻更少摩擦。

撒娇就是“用弱传播”。

现实生活中的强势群体,就是舆论中的弱势群体。夫妻之间的“示弱”,是夫妻之道的一大秘诀。所以,如果你想在舆论上争取认同度,就不能姿态过高,假如你在现实世界里是个非常强大又有能力的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在舆论世界里,弱者永远占优势。

02舆论世界的第二条规律:在舆论世界里,情感是第一位的,讲道理没用。

舆论世界是情胜于理的传播世界。舆论的情感律告诉我们:舆论是不讲道理的。

很多男性的一个共识就是,不要和女性讲道理。朱德庸漫画里的名言:不讲道理的女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讲“道理”的女人,因为她的道理是没道理的加强版!所谓的女生不讲道理,并不是不懂道理,她们在职场上也能很理性地处理问题,只不过是她们不愿意跟男人讲道理。

女生对自己心爱的人最大的诉求就是两个字:在乎。换了三套衣服丈夫都没有注意,结婚纪念日老公也忘了,微信头像换了男朋友也没发现……这一个个细节,属于同一个问题:那个男人是不是在乎自己。

最要命的是,女生的这种追问永远不会结束。她会一遍又一遍地测试,一遍遍地确认。任何事情,她都可以转化为“是否在乎”这个选择题,随时随地,她都可能发出这样的追问。男生要明白,女生给你提出的任何需求,父母的、闺蜜的、同事的、老乡的,有时候琐碎得像鸡毛蒜皮,有时候难度系数比摘星星还难,都是在测试你在不在乎她。

男人可能认为人生只要说一次“我爱你”就可以了,说第二次就是重复,就是贬值。男生永远无法理解:昨天我还拿了20万给你父母买房子,今天单位发的一箱苹果,没有送给你父母,你就跟我生气,20万能买多少箱苹果了啊!

但女生就是女生,20万只能说明你曾经在乎我,而一箱苹果说明你今天不在乎。舆论的脾气跟女生简直一模一样。生理科学表明,女生容易产生情绪,而且不容易消退,她们对情绪的反应更快,对情绪的识别也更敏锐,舆论也是同样。朱德庸说:“男人没有女人就没有乐趣,有了女人就没有生趣。”懂得舆论的情感律,男人就可以把了无生趣变得充满乐趣!舆论的情感律证明,舆论的世界就是由女性主宰的世界。”

不懂得表达对对方的在乎,不管这个对方是伴侣,还是家人,还是同事,你就永远得不到别人真正的感情和拥护。

03舆论世界的第三条规律:现实世界很重要的东西,在舆论世界里可能并不重要;现实世界不重要的东西,在舆论世界反而很重要。

舆论的世界就是表面的世界,越轻、越有细节的东西,就越好传播,所有暴露在表面的都可能引发舆论风波。男性重视整体,女性更重视细节。比如挑衣服,男生看重整体的感觉,女生则更重视衣服的领子、袖口或装饰,甚至在打扮的细节上下功夫:头饰、耳环、项链、胸针、手镯、戒指等,这些细节上花的钱,比一身衣服的钱还多得多。

很多男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头发对于一个女孩的重要性。她们会因为一个发型不愿意赴饭局,不愿意上班,甚至不愿见人的并非罕见。

女性对于重要性的判断,往往和现实生活相反,却和舆论世界相一致。现实生活认为很重要的,女性认为未必重要,现实生活认为不重要的,女性可能认为很重要。就好比,你让女生在玫瑰和地瓜中间做选择,女生爱的是玫瑰。虽然玫瑰不能吃,过几天就会枯萎,地瓜可以养活人,保存期更长,可是哪个女生会在乎呢?

舆论的世界是轻的世界,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管理好自己的表面舆论,包括:头发、胡须、服装、包包、手表,还有表情才能更好的传播。

04舆论世界的第四条规律:舆论世界是主次颠倒的世界,主旋律最不容易传播,次主流舆论是最活跃的舆论。

女性善良,舆论同情弱者;女性敏感,舆论爱打听小道消息和八卦;女性爱哭爱笑爱生气,舆论也同样是一个情感的世界。可以这么说,谁最善于团结女性,谁最懂得女性,谁就最懂得应对舆论。

属于主流舆论的是唐僧和沙和尚,他们一个是大好人,一个是老好人,这两个正直的人挑不出来什么大毛病,貌似是女生合适的结婚对象,但你会觉得多少有点无趣,所以他俩根本就不是女生喜欢的类型。

次主流的是孙悟空,他偷吃蟠桃,大闹天宫,本事大,脾气也大,还不服管。但归根结底,他只是“闹”了,并不是“反”了,他并不想改变主流世界的秩序。

猪八戒呢,是弱主流的代表,他好吃懒做,重色轻友,这些都是他的叛逆,但同时呢,他又很善良有趣。所以这四种男人当中,孙悟空和猪八戒当仁不让获得最多女孩的喜爱。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最受班上女生喜欢的,往往是那个成绩特别好又有点调皮的男孩。成绩好、当班长又特别乖巧的男生往往不是女生最喜欢的,他们是主流舆论谱系;特别顽皮,成绩又不好的男生,也没有多少女生喜欢,那是外主流舆论谱系;变成流氓的小混混,喜欢的女生就更少了,他们是逆主流舆论谱系;如果变成了杀人放火的罪犯,则是反主流舆论,几乎不会有正常的女生喜欢。

由此可以看出来,一个完全正面的形象,是拉不到多少好感度的,因为太过普通,而且也容易审美疲劳,有时候,小小的叛逆、小小的缺点能让你更加真实,反而能够获得别人的喜欢。

《弱传播》提出:舆论并不是真的有性别。舆论的性别是女性,是一个比喻,是为了更好地解释舆论的弱传播假说。弱传播的“四大规律”,可以统一到女性的特质,可以通过对女性世界的理解,更好地解释舆论的世界。“谁最善于团结女同志,谁就最善于与舆论打交道。” 道理是强者的工具,情感是弱者的武器,道理是清楚的,情感是模糊的,爱永远是糊里糊涂的。

⑷ 毕业季:你带不走很多,但你可以带走小师妹。

     又是凤凰花开的季节,又是一年大学毕业季。面对学生离开校园,每年的毕业典礼上,总会有学校教师代表和优秀学生代表啦。2011年7月毕业那年,只记得谈的是理想和骄傲之类如此空洞的话语。近日,厦门大学举办的毕业典礼上,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的演讲视频迅速在网络走红。一时之间,邹教授成为网红。这样接地气的分享,确实是非常走心。

 “校园带不走,食堂带不走,图书馆带不走,实验室带不走,老师带不走,小师妹你带不走——哦,这个好像可以——无论是小师妹,还是小鲜肉,好像都不算厦门大学的固定资产,唯一的麻烦就是,你可能需要等一两年才能把她(他)带走。一所大学真正改变你的东西,就是你可以带走的东西。那么,你可以从大学带走你的什么呢?可以带走大学的logo。未来会填无数的表,而大学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老师的话可以带走……我常说,大学毕业十年后,如果还能记住大学老师的10句话,大学对这个学生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最好的老师有三种,第一种是递锤子的,你想要钉钉子,你的老师递给你一把锤子——多好的老师;第二种是变手指的,你的人生需要好多黄金,老师让你的手指头变得可以点铁成金——多好的老师;第三种是开窗子的,你以为看到了风景的全部,老师帮你打开一扇窗,你豁然开朗,啊,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这是最好老师中的最好老师。”

      忽然,勾起了我关于大学毕业的种种和一路走来的感悟。这是我当年毕业时的浅浅的感悟:

       那一年,上帝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那一年,提着一只大大的行李箱踏进这个校园

       那一年,我不认识你们 你们也不认识我

       那一年,生活如同一杯白开水

        那一年,人生在做着减法

      那一年,我遇见了你们-----中师(4)班的童鞋

        那一年,我推开了一扇门

        那一年,我看见笑颜如花的你们

        那一年,原来为了在人生途中

        与你们相见 贴着你们的温暖。

        这一年,我毕业了

        这一年,行李叠加了很多

        这一年,收到一份毕业贺卡

        这一年,翻开毕业相册

         触摸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

         如此这般想记清你们的模样

         这一年,人生在做着加法

         浓烈的友情 满满的爱

          这一年,我带着笑意踏出这个校门。

          这一年,我毕业了

        这一年,捧起过往的岁月 牵住一缕阳光

         这一年,还未分别 已经满载着思念

        长长的思念

        这一年,离别时 我们没有流泪

         这一年,我们只是分别一时

         这一年,等待着下一季动人的重逢

        这一年,等待着不久将重逢的拥抱

       这一年,青春散场 但情依旧。

        那一年,当收拾完行李怀揣着所谓的梦想理想奔赴未知的未来时,我们不会预知到未来我们的样子…………于是,筑梦开始了。等待新的事物进入我们的世界。以前的和以后的我们的世界都是未必华丽,却足够绚烂。

    当年,那个嚷嚷着要成为码字的小作家,文艺女青年现在正在手忙脚乱给刚出生的二儿子换尿不湿冲牛奶……

    当年,那个相信“嫁得好不如干得好”的心灵鸡汤,一副讨厌有钱银的规矩生活,现在正在过着轻松又有点规矩的闲淡日子。

      当年,那个梦想成为教师和记者的她们,现在在公司做着文员繁琐的工作。

     当年,那个在师兄谈恋爱的人儿,现在已经和师兄结婚了,去年供的房今年怀的孕。

      当年,誓要成为公务员的闺蜜,艰难考了两年,现在在民政局朝九晚五地踏实本分工作着。

     当年,那个单纯简单的好友考了两次研究生,终于考上并且今年顺利毕业啦。

          ………………

     而我在毕业的五年里,学校工作,结婚,生子,专业带宝宝三年。这也是我不曾预想的样子。我的梦想曾经是想成为码字的爱好工作者,写写稿旅游采风……辣么诗意的日子。而此刻的我,赤裸裸地担心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情,穷得连病都看不起。在这个全年无休的三年里,最怕和最担心的是自己和宝贝生病。在这个捉襟见肘的日子里,何谈梦想。梦想,仅仅是做梦想的。两个巴掌打下来,不用教你,你自然会懂得面对现实。

     话题女王作家咪蒙说,激励我们上进的往往不是什么正能量之类的,而往往是曾经受到的白眼和羞辱。我一朋友哆来咪回忆说,做会计的她刚入公司为了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有空就会给前辈们打下手。这就是“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同时老手们都会设防,生怕你从他们那里学到东西超越他们……而新手们需要做的是少说话多做事不参与帮派分化,极度地不要脸地请教学习,等待属于自己的机遇。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在踏入职场的那一刻,还要做好坚强和坚持的心态~而不是,几个月频繁地跳槽。并且适应大城市的职场规则:把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牛使;职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你的能力。你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越牛逼越有机会。关于职场规则,可以参考市场上的各种“武林秘诀”。你值得拥有!!

       在毕业之前,我们宿舍曾经有过关于“嫁得好还是干得好呢?”的谈心夜话。具体的内容,过去五年了都忘记得差不多。一过三十岁的坎上了年纪,记忆力就变差么??在毕业前,我们浅薄地认为,嫁得好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结婚的我们又认为,经济独立很关键,好像干得好更重要的。而杨澜在新书《世界很大 幸好有你》里说道:干得好,是安全与独立,嫁得好是幸福感。二者兼顾不仅是女性的梦想,也是男性的追求。问题往往出在,你向“嫁得好”要独立与安全,向“干得好”要幸福感,结果可能都会失望。这是没有答案的伪命题。她认为,不要只想从别人那里寻找幸福感,而是要回归自身,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幸福要靠自己去创作和给予。”师妹们,记住了,是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做独立的个体!所以在遇到结婚的另外一半之前,不要随便叫一个陌生男人“老公”,无论他多么有名,多么有钱!也许他不是你的终身伴侣要慎重,也许他是已婚人士要远离。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教授周怀北 发布:2025-08-21 21:29:54 浏览:174
台湾大学在职博士后 发布:2025-08-21 21:29:20 浏览:80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排名 发布:2025-08-21 21:20:55 浏览:823
大学老师与学生发 发布:2025-08-21 21:18:56 浏览:970
山东中医药大学王峰教授 发布:2025-08-21 21:16:29 浏览:723
四川大学高数老师 发布:2025-08-21 20:51:36 浏览:237
2016浙江暑期大学开学时间 发布:2025-08-21 20:51:29 浏览:97
大学生犯罪的动机 发布:2025-08-21 20:49:59 浏览:566
国外博士导师邮件 发布:2025-08-21 20:14:50 浏览:369
子墨大学生 发布:2025-08-21 19:47:11 浏览: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