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说相声说历史
Ⅰ 苗阜王声同学会相声台词
苗阜王声同学会相声台词:
苗阜:王声,王老师。
王声:不敢当。
苗阜:陕西师范大学的高中生。
王声:你等会儿。
苗阜:他打。。。
王声:我是个什么学历啊我是个?
苗阜:大学生啊。
王声:怎么还高中生呢?
苗阜:高材生里边的中等生,高中生。
王声:您这种捧人的话我都听不明白。
苗阜:了不起,我去年就介绍过,王声老师学的是中文历史专业。
王声:对对。
苗阜:了不得,这肚子里没别的东西,全是史。来自我爱小宋网,从这个清,历史,全是历史,清史,明史,元史,南北朝史,都不敢动,一动就哕出来了,特别了不得呀。
王声:您说话怎么这么恶心呢?
苗阜:什么叫恶心呢?现在可以称得起是妇女皆知啊。
王声:男的都不认识我。
苗阜:什么叫男的。。。
王声:什么叫妇女皆知啊?
苗阜:有那么一个词啊。
王声:妇孺皆知。
王声:我是芝麻酱的好朋友我是。
苗阜:什么叫芝麻酱啊?
王声:什么叫腐乳啊?
苗阜:你刚才不说腐乳吗?
王声:妇孺。
苗阜:妇孺皆知。去年王老师表演那段相声。
王声:不是,那是您的作品。
苗阜:会治人口,很多人给我。
王声:我没学过看牙。
苗阜:看什么牙?
王声:什么叫会治人口啊?
苗阜:词儿嘛。
王声:脍炙人口。
苗阜:脍炙人口,好多同学都找他要签名。
王声:对对对,好些多年不联系的同学,都联系上了。
苗阜:您大学毕业多少年了?
王声:哎呦,算到2015年得十年了。
苗阜:呦呦呦呦呦呦呦。
王声:你躲开躲开躲开,你可能踩电线上了。
(1)大学老师说相声说历史扩展阅读:
苗阜王声同学会相声演员表:
1、王声
王声,艺名王宏声,著名青年相声演员,陕西相声名家郑文喜的徒弟。
陕西青年曲艺社(青曲社)秘书长、陕西省青年曲艺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2015年02月19日,参加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苗阜搭档,表演相声《这不是我的》。
2017年2月11日,央视元宵晚会,苗阜、王声表演相声《打灯谜》。
2、苗阜
苗阜,1982年出生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相声演员。
2007年,创立陕西青年曲艺社。
2008年担任陕西省职工文艺调演编导、“万象归春”传统曲艺进校园系列活动进校园总策划。
2009年担任“这年头,我们说相声”大型相声大会总策划、总导演。
2013年,参加北京喜剧幽默大赛,表演相声《满腹经纶》。
2014年,在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上表演相声《学富五车》,同年3月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10月以相声《满腹经纶》在CCTV相声大赛获头奖。
2015年2月19日,参加201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王声搭档表演相声《这不是我的》。
2017年2月11日,央视元宵晚会,苗阜、王声表演相声《打灯谜》。
Ⅱ 为什么有些老师讲历史很容易听懂,有的老师讲课却听不懂
网友一:
当然,教师水品是有差异的,个人魅力也是有高低不同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份不一样。看看那些百家讲坛的大学教师,有的根本不教历史,比如易中天,他在电视上讲的全凭兴趣,可以天马行空不受拘束。其他更多即使教历史,也有很大自由度。大学老师教历史课,考卷自己出,考完自己批,随意性更大一些。而且有时候最后两节课给学生透个题,大家皆大欢喜,其他的课上就会找学生喜欢的话题来讲,抓学生的兴趣,像说相声一样特别好玩。当然也有另外一部分历史老师在大学不受重视也没啥动力给学生好好上课,这些人么也就混日子了。
再看中学教师,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初中或是高中文理分班前的历史老师,很明白自己的地位,他们的课经常被主课老师抢走,不抢走的时候也明白下面学生没人听,做作业、聊天、睡觉的都有。这时候他们还能有兴趣好好上课吗?照着课本读一遍完事。
网友二:
那文理分班以后的历史老师呢?地位是提高了,都听课了。但他们只能讲书上的。一节课就那么几十分钟,要用最快的速度告诉学生哪里要背哪里是重点,还要分析考卷,反复强调答题技巧。很多历史老师肚子里有货,能讲很多,但是不敢讲。因为那些不考,讲了学生记下了这些在考卷里写了不得分,更不要说有些历史研究成果跟课本学的完全不一样,还有那些野史、花边新闻,讲这些就没空讲正题了,让老师怎么讲?
我本人高中就是学历史的,我也算比较幸运,初中高中的历史老师都是很有人格魅力的,声音好听、抑扬顿挫,也能在考纲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抓住学生兴趣,但不是每个老师都有能力或愿意这么做的。所以,真正对历史感兴趣,还是自己看书吧。
网友三:
这个其实与老师自身的学识、讲课的技巧以及对工作的认真程度有关的。
首先,历史这门科目,如果对于不喜欢文字的人而言,肯定是极为枯燥的。我在大学的同班同学里,有很多高中学习理科的,他们对于历史书上一段分析很透彻的文字,都找不到关键点。对于这种天生对文字不敏感的人,如果再碰上个不负责的历史老师,学起来困难的要命!
很多老师知道的知识只限于书本,除了书本其他的一概不知。我初中的时候,在一本课外书上遇到一个英文单词,跑去问英语老师,英语老师不知道,结果是坐在英语老师旁边的数学老师,饶有兴趣的看了一下,然后说出来那个单词的意思。当时我还小,没注意英语老师的脸色,但是想起来肯定不好看。
有的老师讲题的思路很好,切入点也符合学生的思路。我高中的时候,地理老师上课从不拿课本,但是能把课本的知识一字不漏的讲给我们听,完了还跟我们说各种地理趣闻。而高中的历史老师就不一样了,讲课完全就是照着课本在读,完全没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课还不如自己去自习。
网友四:
大学之前的历史老师讲的都是通史,都是顺着课程大纲来讲课,哪有那么多时间来给学生延伸讲历史的具体情况。自然就比较枯燥了。就像上过百家讲坛的袁腾飞,在菁华学校补课讲历史,能讲很多课本外的,吸引学生,也是因为那是补课,学生已经在学校学过一遍了,他就是帮学生对高中的历史知识点加深理解和串联。
百家讲坛上的,王立群读史记,易中天品三国,袁腾飞的两宋风云,纪连海讲清朝,还有讲其他历史的老师,这些都是针对历史的某一段或者某些人进行详细的解说,基本上都是二三十期甚至更多,每期都有半个多小时。按照他们这种方式,高中的历史课,中国古代近代史,世界古代近代史,四本书,学生得上一辈子。况且百家讲坛本来是个大众传播节目,自然要讲的更有趣一些,才能吸引非历史专业的观众兴趣,否则没有收视率,百家讲坛也活不下去啊!
大学前的历史课,就是普及一下历史知识和历史概念,真要对历史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研究看书,或者大学以后选历史专业,或者去听大学老师的讲课,大学里面,历史老师也是专项研究的,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讲课也是针对自己的研究对学生详细解释,自然就比高中里的通史要详细,有趣,更有深度。
网友五:
在中学因为有考学的压力,所以每节课的内容都是非常充实的,老师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帮助你逐渐进入状态,这一点跟电视节目有很大的区别,电视节目一集的时长和一节课差不多,但是包含的知识点却相对要少很多。
并且在电视节目当中,还可以有各种段子满天飞的现象,在真实的教学当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而且老师们不疾不徐,喜欢用一种比较轻松的语调来讲述,这一点跟中学历史老师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内容方面,老师们可能会选择一些比较有趣的例子来讲,这就很容易吸引大家的兴趣,但中学历史老师可不能由着兴趣来,他们必须把每一个需要考到的知识点,讲得非常的清楚,但是要考的知识点并不一定那么有趣,所以很多人就失去了兴趣。
网友六:
道理很简单。老师上课有严格的教学大纲规范,有教学进度,还要照顾平行班级的进度,更重要的是还要跟着高考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教材上有什么,教什么。而且,中学老师还要应付随堂听课,教案检查,进度还要一致。这就是中学老师(不光是历史)的红线,关乎奖金多少,职称平定,谁敢越雷池一步。
大学就不一样了,而百家讲坛就是简直就是颠覆了"教学"的概念(教学活动要互动),更多的是学术的论争,和教学的侧重点完全迥异(比如讲"光绪之死"就有三种以上的可能,中学老师能这样讲吗)。坛上的坛主滔滔不绝,信马由缰,海阔天空,峰回路转,反正电视台播出,有多少人看,多少人点赞,多少人吐槽,收视率高低,一切与他无关,拿钱走人就是。
Ⅲ 张雪峰:你眼中的历史是真的吗
什么是“五险一金”,求职者该不该问,相信大家心里都已经有数。这也并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兴趣所在,我们更好奇的是,张雪峰作为一位一开始仅仅面向考研学子的辅导老师,是如何一步步走入大众视野,变成网红,再进一步成为中文网络的意见领袖的。
作为考研名师的张雪峰
张雪峰老师最早的成名是他介绍考研的一系列讲座,整个讲座行云流水、笑点频出。在讲座中,他会介绍考研的流程、考研院校的选择、有关考研的准备,能够让一个对考研一无所知的懵懂学生对“考研”形成一个基本的印象。
张雪峰的讲座一直是激情澎湃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总是吸引着台下的学生,而且以“考研”作为讲座的主题常常提到一些名校的趣闻轶事也契合高校大学生的兴趣点。此外,张雪峰的讲座中确实有关于考研报考高校的相关信息,对于刚刚接触考研的学子可以在一百分钟有趣的讲座中能够了解各大高校的基本情况也是极大的帮助。
考研名师的张雪峰老师能够发挥自身魅力吸引同学们,用讲相声的方式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作为一名老师在这方面的表现是突出的;此外,他的讲座内容确实有对考研人来说具有意义的信息,能够满足一些人对考研的信息需求。
原本张雪峰老师作为众多考研机构的一位“考研规划师”,仅仅是考研人心中的一位名嘴老师,但因为他风趣幽默的演说风格,逐渐收获了一批“迷妹”。
Ⅳ 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南开大学艾跃进
艾跃进,著名演讲家,南开大学教授,军事学军事思想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且身兼天津市国专学属研究会副会长。其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深深吸引他的学生们。敬业爱岗的精神更是得到同学们的敬佩和赞扬。即使在病床上,他也坚持为学生上课。在南开学子眼中,上艾老师的课被评为“在南开不能错过的100件事”中的第三件。而在其他高校学子眼中,听艾教授讲幕课也成为一大乐事。在尔雅通识课这一平台,艾教授主讲的《军事理论》以及《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等课程选课量颇为乐观。
截止今日,微博话题#艾跃进老师一路走好#阅读量达百余万,其中除了艾老师生前同事朋友,全国学子通过“微能量”沉痛悼念艾教授。“突然看到艾老师去世的消息,有些不敢相信,记得去年暑假选修了艾老师开的《口才艺术和社交礼仪》,艾老师说话很直,也很真。喜欢老师幽默的言辞,愿老师您在天堂没有病痛,艾老师一路走好!”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学生如是说。
与此同时,追悼会的同时在山西太原等地同仁自发组织艾跃进教授追思会。追思会的现场出现不少青年学生身影。
Ⅳ 大学教授说娶到大才女李清照是倒了八辈子霉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教授正在眉飞色舞的讲课,这时,一位女学生问道:“老师,您最佩服的女人是谁?”老教授笑了笑,回答道:“我这辈子最佩服的女人有两个,一个叫李清照,一个叫武则天。她们既有颜值又有才华,不过千万别娶这样的女人当老婆,我建议有多远躲多远!”下面的同学满头雾水,老教授说出原因后,学生笑得前俯后仰,直呼:有道理。
这位老教授就是华师大的戴建业,人称“老顽童”,江湖别号“流氓教授”,他的课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毫不亚于听一场郭德纲的相声,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人气曾一度超过了易中天,白岩松等人。
他说:赵明诚娶了李清照,真的是倒了八辈子霉!虽然赵明诚是官二代,人帅又土豪,但是自从娶了“才女”李清照之后,他就开始压力山大,苦不堪言!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同学摇摇头,渴望的眼神看着戴老师。
戴老师接着说:“李清照出自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博士,母亲是宰相孙女,生在这样的家庭,智商自然爆表,才华吊打苏轼、欧阳修,区区赵明诚更是不在话下。如果女人是所大学,赵明诚在娶了李清照后,就终身在读博士,并不停地学习,而且一辈子还休想毕业”。
风靡全网的戴建业教授
他是学术大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
他著述等身,已出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类与典籍分类》《文本阐释的内与外》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出版《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六朝文学史》《两宋诗词简史》等文学评论、文学史多部,《你听懂了没有》《我的个天》《假如有人欺骗了我》等随笔散文集六部。
他不仅文笔机智优美,讲课也幽默风趣,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名,荣获香港“明德教师奖”,其讲课视频传到网上后,被青年学子称为“别人家的老师”“国民教授”,并引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及《光明日报》等媒体争相点赞。
凭借对诗词的深入研究和幽默讲解,他用一口接地气的麻城普通话,将晦涩难懂的古诗词讲成了段子,吸引了大批年轻学生的喜爱。
随着短视频的大火,有人将他的讲课视频上传到网上。借着互联网的传播力量,他瞬间成为风靡全国的“网红教授”,在各大社交平台坐拥粉丝超千万。
他就是戴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