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健
① 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是谁
新中国的第一个法学博士们
姓名
现任职务
获得博士
学位时间
导师
授予学位院校
第一个法理学
博士
郑永流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89
北京大学
第一个法制史
学博士
朱勇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
1987
系我国首位法学博士
张晋藩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民法学
博士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校长兼法学院院长 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1990
佟柔
中国人民大学
第一个宪法学
博士
陈云生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87
张友渔
中国社会科学院
第一个行政法
学博士
袁曙宏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
1993
北京大学
第一个行政诉
讼法学博士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校长兼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 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1993
陈光中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刑法学
博士
赵秉志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院长
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
1987
高铭暄
中国人民大学
第一个国际私
法学博士
黄进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校长 兼任中国法学会国际私法学研究会会长
1988
韩德培
武汉大学
第一个刑事诉
讼法学博士
卞建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 兼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
1991
陈光中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民事诉
讼法学博士
陈桂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
1995
陈光中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经济法
学博士
时建中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
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8
徐杰
中国政法大学
第一个环境法
学博士
汪劲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7
北京大学
第一个军事法
学博士
曾志平
南昌理工学院副教授
2006
周健
中国政法大学
② 周健的简历
周健 ,女,1981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城环学院),后师从全国水处理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龙腾锐教授(师从于给排水专业先驱许保玖),从事给排水专业教学研究多年,现任重庆大学城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市政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和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取得丰硕成果。
③ 周健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什么
以下是周健教授的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周健,1967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博士、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 2002.1,武汉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 1997.6,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 1989.7,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 2003.1-至今,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 2002.6-至今,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 1998.9-2002.6,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
- 1994.9-1998.9,武汉理工大学讲师
- 自1989.7起,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
- 薄膜材料与器件
- 新材料的外场合成与加工
- 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近五年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教育部重点项目等
荣誉与成果:
曾因'谐振腔型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技术研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
近五年代表性论文和专著包括:
- 1. Zhou Jian, He Wei, ... 等人. "Emission Spectra of Microwave plasma and MPCVD Transparent Diamond Film".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0, 10(4): 502
- 2. ...等人. "Deposition of Diamond Film on Silicon Nitride Tools by MPCVD". Journal of Synthetic Crystals, 2000, 29(3): 300
- 3. ...等人. "Research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Temperature Field Model of Substrate Heating Material in Microwave Plasma CVD Diamond Equipment". Journal of Synthetic Crystals, 2000, 29(3): 290
- 4. 周建等人.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研究组成员包括:两位副教授,两位讲师,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3名。
(3)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健扩展阅读
周健,《萍踪侠影录》中的人物。曾为武状元,后任雁门关总兵,周山民之父。后受奸臣陷害几乎被满门抄斩。反出关外落草为寇,建立金刀寨并以日月双旗为号令,外抗胡族,内抗暴政。堪称一代豪杰。
④ 周健的个人履历
出生年月及地方:1957年10月,浙江临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地内基与基础工程研究所所容长
软土桩基沉降分析、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土-桩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地基液化与振陷、土体细观力学模拟、环境岩土工程
博士学位(1985-1988)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专业
硕士学位(1982-1985)河海大学(华东水利学院)农水系岩土工程专业
学士学位(1978-1982)河海大学(华东水利学院)农水系农田水利专业
1994年-现在 同济大学教授
1998年9月-1998年12月德国波鸿大学(Ruhr-University Bochum)访问学者
1996年10月-1997年1月美国Californian大学Davis分校访问学者
1994年11月-1995年2月及1995年9月-1995年11月赴香港科技大学作访问学者
1991年8月-1992年8月日本茨城大学访问学者
1991年1月-1994年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任副教授
1989年2月-1991年1月在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岩土工程师副主编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场地、地基抗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⑤ 对外汉语
哪些人适合选择“对外汉语”作为自己考研的专业呢?我认为以下这些同学适合选择“对外汉语”: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中文各专业的本科生,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其它有志于对外汉语事业的文科类本科生。我想强调一下外语的重要性。至少熟练掌握一门主流外语是每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对于外语类专业的同学来说,再掌握一门小语种,如日语、韩语、法语或者西班牙语也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都已经熟练掌握了英语,尽管我们希望如此。对于汉语文化圈的学生来说,英语实际上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一门语言;但是来自汉语文化圈的学生占了所有来华留学生的百分之多少呢?据我掌握的数据看,应该将近百分之七十。而且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这个比例还会增加。其中人数最多的是韩国,其次是日本。多掌握一门外语,不仅对语言的理解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在实际的“对外汉语”课堂中更加容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对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根据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对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的排名,结合我所了解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各大学的实力和声誉,向大家推荐以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着重向大家介绍三所有代表性的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排名13,“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大哥大”。顺便提一句,“对外汉语”教学现在还不是一个专业,而仅是一个研究方向,因为到目前为止它仍是一个三级学科,通常都设置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专业下面,作为它的一个研究方向。北京语言大学招收属于文学硕士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生和属于教育学硕士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生。考试的内容基本相同,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要多考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参考书目则都是常见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语言学纲要》,《现代汉语》(黄、廖本),《现代汉语》(胡本),《古代汉语》。比较著名的导师有:赵金铭,男,1940年7月出生,天津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赵金铭,男,1940年7月出生,天津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张旺熹,男,1962年11月出生,安徽芜湖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汉语教学》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张博,女,1957年6月出生,河北新城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99年6月在中央民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史、语源学。王建勤,男,1955年12月生于山西。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主要研究领域:语言习得与认知。谢小庆,男,1951年生于北京。研究员,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心理测量学和语言测试。
暨南大学,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2006年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类A等学校排名11,对外汉语教学在南方的最重要的基地。“对外汉语”方向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下的六个方向之一,此专业的研究生由华文学院培养,2006年共招收60人。“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方向的导师有八位老师,分别是贾益民教授、彭小川教授、李军教授、周静副教授、孙玉卿副教授、张军副教授、杨海明副教授、王汉卫副教授。另外还有一位周健教授。这里特别向大家介绍一下郭熙教授。暨南大学的考试科目是语言学综合(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和写作)和现代汉语,参考书目是叶蜚声《语言学纲要》,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王力《古代汉语》(1-2册)。
上海师范大学,尽管不是985或者211大学,却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所高等院校,又因为地处繁华的国际都市上海,有其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对外汉语”这个专业的师资是非常强大的。上海师大的对外汉语学院和人文与传播学院均培养“对外汉语”的硕士研究生。对外汉语学院著名的导师有:齐沪扬,男,1950年出生,浙江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陈昌来,男,安徽定远人,1962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著名的导师有:张谊生,男,浙江绍兴人,1952年11月出生于上海。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点学科带头人 。主要研究领域: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