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老师王佳丽
『壹』 於忠祥的主要科研成果与论著
1、合肥市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绩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通过省级评审,2011年6月省政府将批准实施;
2、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预测与保护研究,2009年通过了国土资源南京督察局鉴定;
3、肥东县油料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区建设,2000年获安徽省农村科技进步3等奖;
4、肥东县优质油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00年通过省教育厅鉴定;
5、合肥市庐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肥市蜀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了省级评审,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6、安徽省农用地分等定级,2005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鉴定;
7、合肥市郊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5年获安徽省土地管理局科学技术优秀成果1等奖;
8、合肥市郊区农地定级估价,1996年获国家土地管理局优秀成果2等奖,获安徽省土地管理局科学技术优秀成果1等奖。 1、於忠祥,鲍春生.井田制拾遗.中国农史,2001(1):11-15;
2、於忠祥.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的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7(6):59-60;
3、於忠祥,张成林,王士佳.沿淮地区土壤有效硫状况及对硫的需求.应用生态学报,2001(2):210-212;
4、於忠祥.农业地租:调节农民收入和农地利用的经济杠杆。中国土地科学,1996(3):30-32;
5、於忠祥,王冬平.土地使用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乡镇经济,2001(3):8-10;
6、於忠祥.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与保护耕地.理论建设,1997(6):10-12;
7、於忠祥,李跃宽.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用地的管理.乡镇经济研究,1997(2):20-22;
8、於忠祥,汪维云,夏菊花. 合肥郊区菜园土土壤酶活性研究 .土壤通报,1996(4):179-181;
9、於忠祥,姚建国.作物最高产量计算方法的应用—以合肥地区水稻为例.生物数学学报,2000(2):189-193;
10、於忠祥. 论他国商品住宅滞销原因与促销策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2):25-28;
11、於忠祥,朱家龙,王虚,陆业勤,尚昌启. 合肥市郊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安徽农业科学,1996(1):70-72;
12、於忠祥,阮咏梅,刘瑞.农村土地整理之管见.乡镇经济研究,1998(5):43-44;
13、於忠祥,鲍春生.从安徽省土地资源的特点论耕地保护.农业经济学,2001(11):83-88;
14、於忠祥.论土地市场及供地方式的转变.科技与企业,1996(11):44-46;
15、於忠祥.合肥郊区菜园土肥力特征研究.安徽农学通报,1998(2):6-8;
16、於忠祥,田超,刘玲娥合肥市郊县“稻改菜”的土壤培肥途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2):125-128;
17、於忠祥,刘桂华,沙宗珩.关于农村城市化的断想.现代土地科学研究(论文集).安徽科技出版社,1996:11-15;
18、於忠祥,李桂亭,赵育民,陈杰等.肥东县油料作物综合增产技术成果初报.乡镇经济研究,1997(3):32-33;
19、於忠祥,李桂亭,赵育民,陈杰等.肥东县油料作物综合增产技术成果续报—油菜综合增产技术的实施及效果分析.乡镇经济研究,1997(6):36-37;
20、陈杰,赵育民,於忠祥,李桂亭等.肥东县油料作物综合增产技术成果再报—花生综合增产技术的实施及效果分析.乡镇经济研究,1998(2):42-43;
21、於忠祥,陈杰,李桂亭,赵育民. 肥东县油料作物综合增产技术.乡镇经济研究,95(1):36-39;
22、於忠祥,陈杰,阚延平,周可金.创立推广模式,狠抓技术落实—肥东县优质油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回眸. 乡镇经济,2000(4):48-49;
23、汪春燕,於忠祥. 论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与市场竞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2):14-17;
24、张贤应,杨梅,於忠祥. 浅论新《土地管理法》的意义.乡镇经济研究,1999(4):19-20;
25、张贤应,於忠祥,葛承文.庐山土壤硫组分分布特征研究.安徽农学通报,1999(1):24-27;
26、姚建国,於忠祥.地膜覆盖的土壤养分变化研究.安徽农学通报,1998(1):36-37;
27、朱义龙,赵国荣,於忠祥含锌专用肥对早稻的增产效果研究.安徽农学通报,1997(1):36-37;
28、於忠祥,方兴龙.可持续土地利用与土地制度改革.安徽农学通报,2001(4):15-18;
29、於忠祥,朱永峰,王磊.丰穗高粱: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首选作物——以肥东县护城乡为例.乡镇经济,2001(12):38-40;
30、胡预生,於忠祥,李汝梁,胡承丕.山坞田低产原因及其治理措施.安徽农业科学,1991(3):253-258;
31、胡预生,於忠祥,宋仲耆.砀山酥梨土壤条件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1993(1):69-74;
32、於忠祥.安徽省几种旱地土壤磷吸附曲线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1992(3):263-265;
33、於忠祥,胡预生.孕育中的土地市场.安徽工商,1994(1):13-14;
34、於忠祥.规范土地市场行为之我见. 乡镇经济研究,1994(12):13-14;
35、於忠祥.房地产市场进入法制轨道. 安徽工商,1995(1):14-15;
36、胡预生,於忠祥,马友华.怀远石榴生长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分析.安徽农业科学,1995(1):91-93;
37、於忠祥,朱林,蔡俊,张璐.煤矿塌陷区复垦与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淮北市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增刊):57-61;
38、於忠祥,鲍春生,朱林论生态经济研究理论与实践——以安徽省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62):70-72;
39、於忠祥,李学明,倪敏,朱林.论合肥市区划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乡镇经济,2002(10):15-17;
40、胡宏祥,於忠祥,汪景宽,王秋兵.种土壤分类体系的比较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2(5):670-672;
41、於忠祥,田超,沙宗珩,刘桂华,马友华.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资源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97-103;
42、於忠祥.《土地管理学》教学方法初探. 现代土地科学研究(论文集).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282-286;
43、於忠祥,王虚,陆业勤,尚昌启.合肥市郊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策略. 现代土地科学研究(论文集).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112-119;
44、於忠祥.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展望出版社.1994;
45、於忠祥.土地经济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46、於忠祥,朱林,王佳丽.论城市土地储备与国有土地资本运营.乡镇经济.2003.12;
47、於忠祥,李学明,崔莉.论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
48、於忠祥,杨梅.土地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3.10;
49、於忠祥.教学实习: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今日教育.2004.6;
50、於忠祥.建设现代化大城市要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安徽日报.2004.3.4;
51、於忠祥.关于建立“农业12120”的建议.人民政协报.2003.9.1;
52、於忠祥,张华发,张燕.论土地利用规划的理念创新.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7:415—421;
53、於忠祥,李学明.论农地征用的补偿与安置.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54、於忠祥,论中国征地制度.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12;
55、於忠祥,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乡镇经济.2005.10;
56、於忠祥,用规划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57、於忠祥,基于土地经济学理论的土地出让金研究.经济研究.技术经济.2007.10;
58、於忠祥,基于土壤学理论的土地整理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59、胡振琪、於忠祥等,土地整理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0、於忠祥,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经济.2006.12;
61、於忠祥,基于生态与景观学理论的土地整理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1.
62、於忠祥,李成平等. 论农用地分等与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以安徽省为例.中国科学学报.2007.11.
63、於忠祥,马存明,万立宏.容积率与土地估价的相关性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64、於忠祥,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贰』 王佳丽的人物经历
1998年-2002年,安徽农业大学本科;
2002年-2005年,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
2006.7,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城市经济与政策高级培训班”(黄山);
2007年至今,南京大学在读博士。
2005.7-2010.5,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教师;
2010.5至2015.3,安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师
2015.3.31,年轻有为的大学的教授,被发现横死于家中卧室,而其公公竟是杀人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