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辅导老师姓谭的小说
Ⅰ 最近的“高数哥”是怎么回事
3月9日,长春工程学院孙亚辉同学在同仁书店买书,看见一个流浪汉在书店里看《经济数学》,而且在解题,字迹非常工整。记者对他跟踪采访发现,这名流浪汉已经在书店学习了近5个月,每天风雨无阻。 新文化报3月11日报道 昨天,本报报道在读者和网友中引起热议,一些网友亲切地称流浪汉为“高数哥”,现代“颜回”。 昨天上午,记者又在中泰市场的楼道里见到了“高数哥”,他表示同意接受长春市救助站的帮助。记者调查发现,他应该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06届毕业生,报考过东北电力大学的研究生。 再见面:他称自己叫“黄旭冉” 睡醒后见记者就跑 昨天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亚泰大街和南湖大路交会处的中泰市场,“张义”前一天留在3楼消防通道内的衣物已经清扫干净。4楼拐角处,他正蜷缩在一张靠背椅上,头埋入大衣中,椅子旁边的地上有些吃剩的米饭。 走到他身边时,他仍然呼呼大睡。 “大哥,怎么又来了?”10时许,“张义”从睡梦中醒来,看见记者等候在身边,感到很惊讶。 “昨天什么时候回来的?”记者问。“晚上7点多钟吧,随便出去走走。” 记者告诉他,很多读者看到他的近况,都想帮助他。他露出微笑,“是吗?谢谢大家了。”随后起身向楼下走,到了3楼拐角处,拔腿就跑,转眼钻进附近的居民区。 随后,记者在附近小区和他经常活动的桂林路商圈寻找,都未发现他的踪影。 街头巧遇他在捡烟头 12时许,记者再次赶往中泰市场,行至亚泰大街和文昌路交会处,恰好看见“张义”在路边走,看到地上有半截烟头,他蹲下身子捡起揣进大衣兜。 在记者的邀请下,他终于同意到附近的小饭店,边吃饭边聊。 他点了一碗面条,记者又给他点了几盘菜。5分钟后,热腾腾的面条刚端上餐桌,“张义”就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网上有多火,都认为你是现代的‘颜回’。” “是那孔子门生吧?我知道他。” “你现在最需要什么?” “5元钱。” “张义”赶紧解释,“我就是想买把剪刀,把胡子和头发剪剪。” 检举您已经评论过了!2楼 、羽 发表于 2010.03.11 16:21:56 经过记者反复询问,他终于说,自己不叫张义,叫黄旭冉,出生日期是1980年3月6日,家住吉林火车站附近。2002年考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专业是电子工程,2006年毕业,辅导员老师姓解。他记得最清楚的老师,是教模拟电路的于静珠老师,在学校其他的事情,就记不太清了。 救助站:愿意给他提供帮助 工作人员给他理了发 昨天一早,长春市救助管理站领导看到本报后,派人给书店打去电话,询问“高数哥”的情况,“我们以前没有救助过这个人,只要他愿意,可以帮助他。”救助站管理科刁厚民科长说,对于流浪人员,如果是长春市、没有劳动能力的,救助站可以通过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低保,也可以把他送回家;如果是外地的,可以通过当地民政部门提供帮助;如果有疾病的,还可以送到医疗机构医治;无家可归的可以送到福利部门。 下午,记者征得“张义”的同意,找到了长春市救助管理站的有关负责人。13时许,“张义”来到救助站。13时30分许,登记、拍照、测体温后,工作人员开始给他理发。 称当初步行两天来长春 理发时,记者和工作人员发现,黄旭冉头部有两个十多厘米长的伤疤,旁边的头皮已经发炎化脓。理发师立即找来了救助站的医生。 “这疤痕很像刀砍过留下的痕迹,估计至少是6个月前受的伤,现在已经愈合。”医生说,发炎的位置在伤疤的旁边,是手挠破后引起的感染,消炎以后两天就能治好。 “这是我出车祸留下的。”黄旭冉说,2009年4月份,他步行两天,沿着长吉高速走到长春市。快走到长春收费站时,在马路牙子上打个盹,没想到被一辆车撞倒,当场昏迷。他醒来时已经是两天后,躺在长春市中心医院病床上。 “这事你家里人知道吗?”记者问,“没有,我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就出院了,医药费用都是政府福利部门出的。” 检举您已经评论过了!3楼 、羽 发表于 2010.03.11 16:22:16 记者核实:同学对照片说“就是他” 老师说:记得有这样一个人 下午,记者来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得知确实有黄旭冉口中的于静珠,但于老师上完课就离开学校,大学老师又不坐班,联系不上。 另一位老师谭红军说,“我们那届是有个学生叫黄旭冉,家是吉林市的。” 同学说:他是个“独行侠” 随后,记者将“张义”的照片传给远在南京的那届同学邓有文,他看后说,“就是他,是我同学黄旭冉,他现在怎么样了?” 记者:他在学校表现怎么样? 邓有文:性格内向,跟同学交流不多,成绩一般,平时同学对他都挺照顾的。 记者:他家是哪里的? 邓有文:是吉林市的,具体在哪记不起来了。 记者:你确认是黄旭冉? 邓有文:是他。 记者:毕业后你和他联系过吗? 邓有文:我和他一个班的,毕业后一直没有联系。 记者:他学习怎么样? 邓有文:学习很一般,可能是兴趣问题,比如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他好像是班里第一个过的。 记者:他在学校时,有什么异常表现吗? 邓有文:没有发现,只是觉得当时他在计算机方面给我印象很深。 随后记者联系了他的一位在集安的同学柳春,“他就是个独行侠,平时总是一个人闷头学习,同学们和他的关系都一般,很少联系。感觉他思维和别人不一样,从来也不参加班级活动,大四的时候开始喜欢上网。” 另据记者查知,黄旭冉是1980年3月生人,在学校期间通过了普通话等级考试,成绩为92.9分,取得普通话一级乙等资格。 检举您已经评论过了!4楼 、羽 发表于 2010.03.11 16:22:38 班级情况回答的都正确 “你还记得上学时候的系主任谭老师吗?他一会儿会来看你。”在救助站,听到记者的话,黄旭冉眼圈突然湿润了,低下头,用袖口擦着眼泪。 17时许,谭红军来到长春市救助站,向黄旭冉核实情况。 “你们班长是谁?团支书是谁?” “吕继斌、李云霞。” “寝室同学呢?” “张柏涛、张旭东。” “当时你们电子信息学院是在几楼?一班、二班班长是谁?” “我们系在5楼,一班班长叫张炎,二班班长叫杨丽娜。” 谭红军说,黄旭冉回答的都对,确实是他的学生。但他对黄旭冉印象不深,还需要回学校查找一下入学档案。 “高数哥”这个人: 资历多,爱网游 一个细心的人:看书擦净左手 黄旭冉说,自己上学时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附近补习过英语,所以对附近情况比较熟,出院后就一直在中泰市场消防通道里蜗居下来。 他说,自己到长春并不是为了找工作,只想过无拘无束的流浪生活,在书店读书正好可以打发掉白天的时间。他此前在火车站、红旗街附近的书店读过书,5个月前来到同仁书店。因为怕弄脏书,他每次看书的时候都会擦干净翻书的左手。 一个好学的人:英语过四级 “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学习很好,英语四级、国家计算机二级都过了,只挂过一门工程数学。”黄旭冉有些自豪,然而大三大四的时候他突然就迷失了方向,什么都不想做了,也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学交流,就想回家,“回家后父母并没有说我。” 记者从黄旭冉口中了解到,他从上大一开始接触网络,最开始涉及的网络类游戏是五子棋,“当时我级别很高,游戏分10个等,当时最高了。” 一个曾自弃的人:沉迷3年网游 黄旭冉说,他大学毕业后也面试过几个地方,由于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成功。于是他开始自暴自弃,从2006年到2009年的3年里沉迷于网游,先后玩过奇迹、剑侠2等。 在救助站,从他换下的衣服里找出了几样东西:两张作废的游戏充值卡,一张演算草纸,上面写满了数学公式。另外,还有一张女性的二代身份证。据他说,自己刚来长春时就把身份证丢了,这张是捡的,目的是上网的时候用。 黄旭冉说,他平时只要一有点钱就去上网,连饭都不吃。有时候钱够还去网吧包夜,这样住的地方也解决了。 检举您已经评论过了!5楼 、羽 发表于 2010.03.11 16:22:59 对话黄旭冉:当然愿意有份工作 有时上网就不吃饭 记者:我看你刚才从兜里拿出来游戏充值卡,大学时候玩网络游戏吗? 黄旭冉:玩的。 记者:现在玩什么游戏? 黄旭冉:剑侠2。 记者:你游戏里是不是还有角色? 黄旭冉:有几个角色,有一个60级的还有一个75级的,有时候会去网吧玩几个小时。但是我怕丢号,而且我的二级密保还忘了。 记者:你也不打工,平时上网的钱都是从哪来的?是卖废瓶子什么的吗? 黄旭冉:那东西都卖不了几个钱。 记者:吃饭怎么办? 黄旭冉:我上网了就不吃饭。 记者:刚才从衣服里拿出来的游戏点卡,就是登录游戏的密保卡对吗? 黄旭冉:是的,我还下360安全卫士。 “杀怪物”觉得有成就感 记者:在游戏里能赚钱吗?通过打装备什么的来卖,养活自己。 黄旭冉:我就是单纯地玩游戏,没想过赚钱。我级别在游戏里不是很高,就一般吧,做做任务,杀杀里面的怪物什么的。 记者:杀杀怪物? 黄旭冉:是,我喜欢在里面完成一些比较难做的任务,杀一些BOSS级别的怪物,挺有成就感的。觉得现实中的自己挺失败的,在游戏里有种成功的满足感。 记者:在网络游戏里有一起玩的朋友吗?有没有想过向他们求助? 黄旭冉:没有,我玩的游戏区不在东北,都是南方的。 记者:你在书店总看电脑方面的书,没想过去当网管吗?也可以解决你的生活问题啊。 黄旭冉:我不行,那些东西都太技术,我不会。 喜欢电脑方面的工作 记者:你家是吉林市的,在那读过什么学校? 黄旭冉:我2001年考了北华大学,读大专,后来觉得不好就不念了,回去复读,2002年考上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记者:如果有人愿意为你提供工作的机会,你愿意吗?如果让你自己选择,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黄旭冉:(认真思索起来)我当然愿意有份工作,没什么特殊要求,能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挺喜欢电脑方面技术类的东西。 记者:如果有了工作的机会,你还会去书店看书吗? 黄旭冉:一定会去的,那是我的兴趣爱好,我喜欢看那方面的书。 读者:想帮帮这个好学的人 “高数哥”在书店认真学习的精神感动了不少读者,昨天一早,许多人打进本报热线电话,想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帮助,让他早日摆脱现状,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他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学习,挺让人佩服的。”在长春经营一家电脑公司的陈经理说,“如果他愿意,可以到我的公司上班。” “我喜欢他,年轻的时候我也爱好数学,这孩子差不了。”丛先生说,“爱好学习也得先找份工作,可以到我开的饭店来,工资虽然不多,但可以有很多时间学习。” 对于“张义”选择现在这种生活方式,也有一些读者表示不理解,“起码应该先找份工作,自力更生。”张先生说,“如果光从物质上帮助他,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应该从思想上改变他。” 网友:他是个人才 昨天,本报关于“高数哥”的报道被腾讯、搜狐、新浪等各大网站转载。同时,新华社、凤凰卫视等媒体也跟进报道。 网友凌子峰:谁还能怀疑,若干年后,爱因斯坦和霍金没完成的研究,会由这位仁兄破解。 网友枫子:其实我们应该给予这一群体更多的关注,他们是最低层的流浪汉,而不是那些专业的乞丐。我很羡慕他的生活,与世无争,无须为世俗事缠绕。 网友天道婧:服装虽没“犀利哥”刺眼,但算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了。 网友﹏簞調η゛:应该是个大学生,受什么打击了,然后就成这样了,他可能是个人才。 网友天地一沙鸥:在这种条件下还能坚持学习,牛人!那些花着父母的血汗钱,还不好好读书的同学们该自愧不如了。 网友后知后觉:假以时日,必定成材,之前不是有骑三轮车的博士吗? 网友策□(□):看完之后挺心酸的……想想自己,你如此尊重过书么?你把书当成过书么?再看看人家……我心里不好受……
记得采纳啊
Ⅱ 写新来的数学老师作文
当前位置: 好词好句 > 作文 > 描写数学老师的作文
描写数学老师的作文
时间:2012-10-17 08:00来源: 好词好句网 作者:西海 点击: 3964 次
51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
更多10
篇一:我的数学老师
是吴老师。是一位年轻的优秀的教师。三十上下,长的眉清目秀的。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她不仅对工作兢兢业业,而且对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一毫都不马虎。
记得有一次,课本上学到《测量》的时候,要调查当地月份的降水量情况。吴老师就亲自跑到气象台了解,帮我们搜集到准确无误的数据。这件事虽然是小事,但她对工作认真的态度让我敬佩不己。她不仅对工作认真,而且对我们更是善解人意,很让我感动。
记得有一次,我不知怎么了,特别兴奋。上课了也静不下来,在和同学们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吴老师不露声色的打量我一下,而我却泰然自若地继续和同学在嘀嘀咕咕着,毫不领情。直到放学心后,老师把我叫到角落里。反覆的叮嘱我,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刚才没有批评你是怕你在同学面前丢脸。都这么大了,也要面子了。我顿时觉得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我感到很内疚。我想说,谢谢你,老师。
篇二:我的数学老师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焦急地等待着我们新的数学老师。铃声刚落,一个一身休闲装打扮的大男孩走上了讲台,高高的个子,短短的头发,充满了阳光与活力。他放下手中的东西,环视了一下教室里的同学,便到黑板前,提笔疾书,顷刻间,“韩明祥”三个大字清晰的出现在黑板上,然后他对着大家说:“大家好,我叫韩明祥,是你们的数学老师,这个学期将由我带领大家学习数学这门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课下我们可以做朋友,你们也可以把我当成哥哥。”说到这里,本来鸦雀无声的教室里一下沸腾起来了,紧张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韩老师从此也变成了“哥哥老师”。
韩老师刚刚大学毕业,学识渊博,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都能侃侃而谈;由孔子,到鲁迅,甚至当今流行的音乐,他都能口若悬河地讲的头头是道。他的课和他的人一样,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是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得比妙趣横生。记得有一次,韩老师模仿《非诚勿扰》主持人的台词给我们上课,一进教室就对着我们说:“欢迎收看大型教育类节目,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我是主持人哥哥老师,本期节目如果哪位同学能回答出老师提问的所有问题,将能得到由娃哈哈营养快线,幸福牵线提供的小红一朵。”一段幽默风趣的开场,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到课堂上,一阵笑声过后,大家期待着精彩继续。
韩老师对我们每个人都很关心。在我们心目中,他从来不把我们区分成优等生和差生。在课堂上,只要举手他就给我们平等的发言机会。无论回答的错与对,他都不会批评和责怪,反而给于更多的鼓励。记得有一次,韩老师正滔滔不绝的讲课,一个小捣蛋突然站起来问:“老师,日食再次出现是什么时候?”此话刚落地,班里像炸了锅一样,这是数学课啊,这个冒失鬼在这个时候怎么想起来问这样的问题啊……这时老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这个同学应该得到表扬,做学生就要勤学好问,但是,学习也要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可不行,等下了课我们在研究关于日食问题好不好?”课堂又恢复了平静。
韩老师也有“笨”的时候,那天我们上“一元一次不等式”这节课,他一上课就为难的给大家说这节课太难了,到现在他还没搞懂,让我们自学,讨论,总结,然后讲给他听,同学们既兴奋又激动地学了起来。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大家个个胸有成竹,跃跃欲试,竞相举手。“好,请刘瑞同学给我讲一下。”韩老师坐在下面当起了学生,刘瑞在讲台上认认真真地讲着,真像个老师。韩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时而点头赞许,时而摇头反对,时而举手提问。刘瑞讲完了,哥哥老师健步走上讲台,问:“大家听懂了吗?”“听懂了”台下大家齐声回答,“那谁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大家争先恐后。一节数学课就这样轻松地过去了。其实老师并不是“笨”,而是为了培养我们自学的能力。
篇三:曾经当了38年数学老师
10月7日,网友朱继信在华商论坛发表了一篇题为《致敬!保洁工——城市美容师=塑造灵魂工程师》的帖子,文中说西安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有一名保洁工刘师傅,曾经做过数十年的中学数学老师,并对其大加赞赏:“曾经的刘老师,今日的刘师傅,尽管角色转换,环境不同,但职业的实质一样——人类灵魂工程师。”帖子发表后,网友纷纷跟帖留言:“向刘老师致敬”、“向刘师傅致敬”。网友“三秦小伙党”评论说:“‘建设’完祖国下一代,再来建设古城,了不起的平凡人。”
0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公园管理人员的引导下,见到了帖子所说的“刘师傅”。原来“刘师傅”的真名叫何志章,是西安朗坤保洁有限公司的一名清洁工,曾经在乾县马连初级中学当了38年的数学老师。见到老人的时候,他正在认真地清扫公园的便道。
篇四:我的数学老师
韩老师平时虽然很和蔼,却不失原则。他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一些同学刚开始学习不认真,韩老师就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努力让他们改掉这些坏毛病。他为了把知识讲得更详细,常常工作到深夜。老师这种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因此,每节课我们都听得非常认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原本一个个枯燥的数学符号,现在变成了一串串跳动的音符,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成绩一跃成为全校第一。
韩老师不但课讲得好,而且还多才多艺。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元旦。学校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特举办了元旦晚会。老师既当主持人又和我们一块表演了一个小品,期间,他又一展歌喉,抱着吉他自弹自唱了一首《童年》,声音圆润,歌声优美,让大家一饱了耳福。
外班的学生都羡慕我们,羡慕我们有这样一位好老师。老师不但教会了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年时间,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们心灵上的尘泥;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老师,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因为我们也要做一个向您一样的老师。
篇五:我的数学老师
老师,一个平凡又不平常的称呼。有人把老师称为金钥匙。是他们为孩子们打开知识的宝库,有人把老师夸为春雨,春雨灌溉着千万鲜花,放出绚丽的异彩;有人把老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那一张张聪明可爱的小脸,不正是老师培育出的花朵?
小学生涯中,教过我的数学老师有很多,可我最喜欢的是一直从二年级教到我四年级的陈老师,她中等身材,圆脸,一双黑珍珠般的大眼睛镶在脸上。她已经离开我们3年了,但她那和蔼的面容,亲切的语气却从没从我记忆中离去,还记得她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
那次,陈老师讲课十分有趣,她在教我们单位的面积。她让一位同学上来填空:面包有10(),他想也没想就填了米。顿时,下面立马笑成了一锅粥,而那位同学还觉得莫明奇妙,问旁边同学怎么回事。这时,陈老师走下讲台,笑咪咪的说:“你也太能吃了吧!这么大的面包看够吃一个多月的了,那买的?给我也买两个吃吃!”那个同学的脸红的像个苹果,我想他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吧!哈哈,我想不会吧!
上陈老师的课总会有许多幽默。某日,老师在黑板上写错了一个公式,某同学提了出来,陈老师红了脸笑嘻嘻地说:“哎哟!幸亏你提了出来,要不然领导看见要扣我工资了呢!Thank you!!!这样的幽默总会活跃课堂气氛,你说这样的老师好吗?
当然好啦!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转眼就要上初中了真有点想陈老师。
篇六:我的数学老师
我小学六年级时数学获了全国竞赛一等奖,好多同学都问我数学怎么学的。我当然会告诉他们一些学习方法、技巧之类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数学老师刘老师对我的帮助。
刘老师,名叫刘卫,小学六年级开始教我们数学。她长着椭圆形的脸,戴眼镜,高高的个子,看上去身体很结实。说实在的,一开始,我并不觉得这个老师怎么好。在她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老师高咙大嗓地大吼,非常地严厉。有些同学可能是受不了这个老师,有的可能是被老师批评了后不服气,背地里甚至给她起外号。
过了一段时间,刘老师发现我和其他几个同学很有数学天赋,便专门给我们几个开小灶。我对刘老师的态度逐渐开始发生改变了。
刘老师“私自办辅导班”的事令我印象深刻。记得那时每个星期四下午放学后,刘老师会留下我们“四大天王”和一些喜欢数学的同学。“数学四大天王”自己准备题,自己讲,刘老师只是个“旁听”。
记得一个星期四下午,该轮到我讲题了。我把自己准备的题目抄到黑板上,底下那些同学就有的自己“埋头苦干”,有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讨论。看到我出的题好多同学都做不出来,心里一阵得意之情。刘老师看到这个情况,对我说:“曲昊男,你给大家讲讲吧。”我毕竟是第一次当“老师”,没经验,说话磕磕巴巴,语言也不是很严谨,可以说漏洞百出。下面好多同学挑我的刺儿,使我更紧张了。另外,我那时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心里明白但讲不出来。只好说:“这就得这么做。”刘老师就戏称这叫“曲氏定理”,还接着说,“叫‘曲氏公理’更好”。最后老师看我讲不好,干脆替我讲完了。
篇七:我的数学老师
我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的农村老家读完了小学和初中。当时,教我数学的老师是位女老师,姓谭,30多岁的年纪,个子不高,胖胖的,圆圆的脸上,慈眉善目,说起话来慢悠悠的,却很干脆。
从一年级到七年级,我一直当班长,各科的成绩经常名列前茅,数学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课程,薄薄的课本几乎能够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到了初中以后,对几何尤其偏爱,能激起探索与发现的****,感到趣味无穷。由于成绩好,自然得到老师的喜爱。记得谭老师曾特意送给我了一本厚厚的课外书,整页整页都是密密麻麻的几何题,纸张有些粗糙,暗暗的有些泛黄。在那单调的年代,在那闭塞的山村,能得到这样一本书该是何等荣幸。我如获至宝,每天都带在身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翻翻,一有空就琢磨上面的题目。有些题,实在解答不了的,就去找谭老师请教。
有一个场景一直让我记忆忧新,并使我永生难忘。那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沐浴着宁静的校园。同学们走了,老师走了。空荡荡的学校,空荡荡的教室,只有我和谭老师两个人,在课桌前,一个在仔细地教,一个在认真地学。外面的杨树叶子在风中哗啦啦的抖动,小村的上空已经飘起淡淡的炊烟。直到夜幕降临,屋子里完全看不清东西,谭老师和我才不得不走出教室。当时,谭老师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丈夫在几里外的中学教书,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比我小不了多少,又要忙外,又要忙里,家里有一大堆活计。走出校门,黑暗中,望着老师渐渐模糊的背影,我的眼睛里浸满泪水。
篇八:我的数学老师
刘老师单独找我谈话,对我说:“曲昊男呀,我知道你心里明白,但表达不出来可不行,这对你以后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另外,数学是非常严谨的,像你这样,讲题的时候漏洞百出,同学能给你挑刺儿,你也很难受。咱小学数学不要求非常地严谨,但如果你还这样,上了中学、大学,你想学好这门科目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还得努力呀。”
听了刘老师的这一席话,我发现了自己致命的缺点,并开始及时改正。从那以后,我讲得越来越好,而且粉笔字也越来越漂亮(只是有进步罢了)。而且还和班里其他的“数学天王”一起交流数学,增长了知识。
现在上了初中,突然发现刘老师说的那一席话有一部分灵验了——那就是一些数学题开始讲究“抠字眼”,使同学们“防不胜防”。现在一想,幸亏当时认真按老师说的做了,使我小学时就有了严密的逻辑思维。现在想起来真是感谢刘老师。
直到现在,小学时刘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和我们“四大天王”共享“烤鸭”(小学时的黑话,指奥数题)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求学的道路上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