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大学教授发言

大学教授发言

发布时间: 2025-07-17 03:38:57

Ⅰ 河南大学的教授在毕业演讲金句频出,你认可他的这些观点吗

一般很多的大学在举行毕业典礼的时候,大学校长或者是教授都会将讲一些祝福和希冀的话语,送给毕业生们。很多的校长、教授讲话很有水平,也很吸引人,他们的演讲就会被传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听到。河南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毕业典礼上也讲了一段话,这段话讲的非常有水平,也有很多的金句,校长这一次的讲话,也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称赞。那么关于河南大学的教授在毕业演讲金句频出,你认可他的这些观点吗?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祝愿2021年的毕业生前程似锦

每一年都会有很多的大学生毕业,这些大学生带着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对自己的期许走向了社会。不管毕业生们以后会如何走自己的路,都希望2021年的毕业生们能够前程似锦,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找到自己的价值。

关于河南大学的教授在毕业演讲金句频出,你认可他的这些观点吗?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

Ⅱ 浙江大学“最牛愤青教授”郑强语录

6年前,这是什么概念,我已经是厦大的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的百家人文讲坛都还没有办,易中天还在埋头钻研《三国》我说的不假,像我这样的人,对三国的了解,人物更改,背景的了解,足以让易中天这样的三国专家觉得,起码这个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反过来,同志们,易教授能够在我郑强面前说一句高分子的问题吗?作为愤青教授,我认为是我的光荣!我在部队院校所有解放军说过:国难当头时,支撑我中华民族的是那深山密林里的二炮的导弹兵,绝非京城里、黄浦江边那些开着宝马、奔驰的百万富翁。"以前说"无知无畏",现在却是"无知才无畏",许多企业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科委的人请来吃一顿饭,喝一点酒,他就给你签个字,再把我们这些教授胁迫到那里去,给你盖个章,然后就是"填补国内外空白"、"国际先进水平",写论文则是"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首次科学发现"等等,这都是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深深地为此担忧!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领导无知,是他们倡导了这个主流.我知道在座的处长或老总日子很难过,因为你们不写这样的报表,就拿不到钱,项目就得不到批准.教授也同样如此,天天写报告,而不是在实验室静下心来好好搞研究,这是很严重的!" "我们国家的现实和发展就是这样:凡是依赖不成的,我们自己都能搞得像模像样,比如二弹一星;凡是能够引进的,就都搞不成.......现在很多合资企业就这样,卖点东西,而没有去考虑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殊不知,这就是社会的恶性循环!" "我认为: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你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呢?......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要改革二件事:第一,取消六级考试,你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看看研究生写得论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说不会计算机就是文盲,这又是一个误区!我现在是教授,我顾不上搞计算机!" "你看我,从高中开始学英语,大学学,硕士学,博士学,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说中国人怎么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我这几天就教训我手下的几位女学生,问她们在干什么,看不到人影,一天到晚考这样、考那样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呢!你整天考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收你们的钱,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日本去要交手续费,到日本留学是为日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日本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挣了一笔钱后要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日本人.你们都没有注意这件事,这里面都是经济问题.这就是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

Ⅲ 怎样看待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 的演讲

客观看待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的演讲。对于张维教授演讲的评价好的坏的都有,因此听众要客观选择对自己有作用的演讲内容来激励自己。张维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观点发人深省,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是民族的脊梁,是学识渊博,充满正能量的学者。

张维为教授的演讲言论恰恰说明了当今中国人最缺失的是自信心,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中这种自信心的缺失是非常严重的。封建性知识分子、买办性知识分子几乎都是没有自信心的中国人最好证明和代表。

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邓小平高级翻译。

2016年5月,张维为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作为政治学领域的代表就理论创新、中国话语建构和新型智库建设等议题作了发言。

曾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客座教授。

Ⅳ 吉林大学教授李晓演讲火了: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导语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

前段时间,吉林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晓的一段演讲《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很火:

审美是一种历史积淀,前提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对个人而言,审美是一种品质和修养。一个审美能力低下的民族不仅素养、品格不高,道德水准也会有问题。

李晓教授说: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日本韩国美学文化侵袭中国可以看得出来,在审美上,中国确实差一大截。而审美的差,直接体现在文化层面,甚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层面。

论美学输出,日本有无印良品,有优衣库,都是输出日本美学服饰搭配;韩国有强大的娱乐产业链。而我们,确有所缺。

我不想大谈特谈一个民族的审美力有多重要,我想说的是,审美力,对于一个人,同样至关重要,关于到这个人方方面面,生活、职场、外在形象。

美学家蒋勋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审美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缺乏审美力的人,给人的感觉,总是缺乏礼仪感。

李晓教授在演讲的时候,提到一个小细节。

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穿着大裤衩,穿一双拖鞋,露出带毛的大腿,披着庄严而神圣的学士服满校园跑。

“这样美吗?这样对学士服尊重吗?对大学、对知识尊重吗?一点也不尊重。”

为什么? 没有一种礼仪感。以随意的心态,对待一件庄重的服装,这便是缺乏礼仪感的表现。

微博上有一个很火的故事。

别觉得姑娘苛刻,很多人说,嫁人,重要的是内涵。可一个外表都不能拾掇好的人,未必就会有内涵。

更何况,在第一次相亲约会,就表现出随意而没有礼仪的人,在以后生活中,未必对你的生活用心。

你会随便穿双运动鞋就去面试吗?一份工作尚且需要花心思打扮,整理妆容和服饰,那么,一份终身大事,为什么就不能多用点心准备。

也许小伙自己不觉得自己随意,“这就是我的生活习惯呀”,对不起,说明你的生活中,实在是缺乏审美,以至于能允许自己穿凉鞋来相亲约会。

缺乏审美力,必然缺乏礼仪感。审美低下,不愿意改变,邋遢,混乱,那你的世界一定也是邋遢而混乱的。

重要场合穿得随意,那你对任何事情,都是没有礼仪感的。

韩国有一部电影,《偷钥匙的人》。

一个27岁的男生,混得很惨,住在出租屋里,昼伏夜出,没有丝毫作息规律。

脏衣服不洗,扔掉满地都是;脏袜子到处乱扔,吃剩的外卖就放在桌子上,蟑螂爬来爬去。打开门,一股恶心味道扑面而来。

最后,这个男生被房东扫地出门。

在一个澡堂,他捡到一个杀手的钱包,杀手遭遇追杀,脑袋被重击,失忆。于是,很自然地,这个男生住到杀手的房间里去。

那是一处在高档小区的豪宅,装修精致,家具、红酒、衣物、鞋袜、甚至连微小的开酒器都摆放妥当,精致到极致。

男生在这里住了不到一个星期,乱得一塌糊涂,衣物乱飞,喝了一半的红酒放在茶几上,吃剩的披萨散落客厅,沙发靠枕被扔得到处都是,蟑螂又出来了。

为什么我讲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缺乏审美力的人,没有生活态度。

你身边应该也有这样的人。无论住什么样的房间,都会把房间弄得很糟;无论穿什么样的衣物,最终衣物都会很脏。

给再多的钱,再富足的物质,他们也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一个能允许自己住所混乱不堪的人,无论富有,贫穷,最终,都会混乱不堪。不是缺钱,是缺乏生活态度。

我想起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女士演讲中讲的一个故事,她很小的时候,家里穷,父母从乡下调回城市,分到一套四十来平米的小房间,很窄,很破,很脏,很乱。

但母亲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买了沙发,买了桌布,缝制了地毯铺在地上,重新刷了墙壁,让父亲做了一个合适的茶几,亲手设计了房间格局。

四十平米的房子,变成两个小卧室和一个客厅的小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林清玄先生说: “工匠把一把椅子做到无懈可击,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种出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可见生活品质并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

这就是生活态度,不将就,不凑合,即使贫穷,也要活得有姿色,即使深埋烟火气,也要有味道。

有美的欣赏,才会有美的生活。

演员黄渤喜欢摄影,他的图片往往能抓住某一瞬间的简单画面,再看,觉得无比美好。

有一次黄渤在拍戏,海边,风浪很大。

拍完戏,很累,黄渤沿着海滩走,提着单反,慢慢踱步。忽然,不经意间瞥到海边一块小石头上,一只小虫趴在那儿。

黄渤觉得很有意思,凑进去看。

“我发现它面对浩浩荡荡的海面,好像胸有成竹要做出重大决定,或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黄渤拿出单反,小心翼翼咔嚓,拍下了一只海边小虫沉思人生的画面。

很多时候,人生不是活一个片段,人生是活无数个瞬间,如果你有足够的生活感知力,你会觉得躺着一下午,无所事事,头顶蓝天白云是一种美;你会觉得几个老友喝酒撸串看世界杯是一种美;你甚至会觉得上班路上,阳光很淡,风很凉,树荫成群,很美。

多数时候,生命的美意,是以一个个平凡瞬间呈现给你,只有你懂得,才会觉得动人。

王小波躺在草地上放牛的时候,觉得生命充满美意。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金圣叹《不亦快哉三十三则》中,令他觉得美好、有趣的,都是细碎的琐事:

在李元胜的一首诗中,他写到:

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的瞬间,但也是生命里最珍贵的部分,给你幸福,给你美好,给你温暖。

而那些缺乏审美能力的人,内心贫瘠,他们只是麻木地度过一分一秒,日子挨着日子,问题叠着问题,这些瞬间,在他们心中没有意义。

我不希望你麻木地度过人生,我希望你能感受到来自生命的美意,一阵风,一场雨,一个回眸,都是馈赠,愿你能懂。

媒体人陈大咖刚到北京时,过着典型的北漂生活,很穷,住地下室,每天很早,从城郊挤地铁去中心区上班;晚上下班,再挤地铁回到地下室。

地下室旁边是地铁通过的轨道涌洞,每次地铁来的时候,震动得很厉害,仿佛要塌了,房东告诉她:“不用怕,都是这样的。”

地下室只有一个窗户,窗外是一条步行街道,如果人们走的时候,低头注意看,也许能看到这一小扇窗户,以及窗户里的人。

每天,陈大咖就指着这扇小窗户漏进来的阳光养活自己。

刚搬进来时,十几平米的地下室堆满杂物,霉臭味浓厚,陈大咖不想租,可是掂量了一下自己的钱包,决定租下来。

一个月后,陈大咖把这地方收拾利落,墙壁贴了壁纸,地板贴了地板贴,连窗户都仔细用油漆刷过。十几平米的空间,焕然一新,如果你从外面看,你甚至以为她住在民宿里。

他还在小窗口养了一盆多肉,每天细心照顾,“等着它哪天长大,有生命的气息。”

陈大咖说: “我并不是非要折腾,我只是对自己有所要求。”

审美力本质,其实就是这句话,对自己有所要求。

不想穿得邋遢,不想变得油腻,不想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麻木,不想让自己住的地方变成猪窝,于是有了种种改变。

陈大咖说: “在一粥一饭中,读众生百态;于一汤一菜间,阅世情冷暖。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

愿你沉浸世间,浸透烟火之后,依然一腔诗意,不负美好。

看过一篇文章,《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正在来临》。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什么时代,做减法的时代。

减少你的占有欲,回归到朴素纯真的生活,不再依靠占有财富,获得幸福。正如日本美学作家山下英子所说: “用最少的物质,满足最大的需求。”

在这个时代,审美力,才会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学会去尊重别人,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学会对每一个场合给予相应的礼仪,你的用心,会令人舒服,会收获赞美和富足;学会活得有态度,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过得精致一点,再精致一点。

常常说,一个人的卧室,能看出这个人的人生。把自己家里打扫再干净一点,再有序一点。无论贫穷或者富有,一个干净整洁,令人舒畅的人,总是受欢迎的。

学会感知生命那些很短小的瞬间。多年以后,树下有风,桌上有茶,你会老去,我会掉牙,是生命力最感动的画面。

Ⅳ 作为一个大学生,听了郑强教授的讲座,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了

浙大高分子物理郑强教授的激情演讲摘录:

作为一个学者,我不是来卖弄嘴皮子的。借助这个讲坛,我认为各行各业对知识的接受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近的过程。下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谈谈我的一些观点,我提出几个重大问题:
第一,我国搞了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与攻关,在几十个工业门类中,到底有哪几个是属于中国的民族工业或者可以称为自己的工业的?到底有哪几项科研在国际上是数一数二的?中国现在到底需要什么?我经常出国,每出一次国,灵魂就受到一次洗礼,就巴不得在回来的第二天就去中小学讲。为什么?就是感到紧迫的压力和羞愧,特别是去了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同属于东方国家去了之后,感触更多。

下面这四个方面,是近5年吹得最厉害的。先说超导,这也是从美国人开始的。我是一个教授,在浙大当老师,浙大的“求是”是个无价之宝。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个弱点,就是不喜欢人家说自己的缺陷,更不愿意自己说自己的缺陷。我今天就愿意来揭揭自己的短,面对产业家,我更应该说实话。
中国今天的科技很多都是“跟踪”,这也难为中国的教授,因为日子过得较苦,没有钱,加上很多领导同志本身也没有知识,为了蒙领导,让他们拨一点钱,总得把一些文章、报告、口号写得越高越好。比如,现在教育界号称“建世界第一流大学”,教育部跨世纪发展计划中定的10所大学,现在已选定了9所,第10所还未选出。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你能建10所世界一流大学,那美国有多少所?日本有多少所?现在的实际状况是:世界上前200所大学,中国一所都排不进!在亚洲能排出几所?我到国外去看了以后,感到要将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像共产主义理想,我们永远要努力!但是,我们不应该去追求这样虚幻的目标,去呼这样的口号,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现在的几个行业也是前几年套着中国科技产业目标走得几个方向。像纳米,它只不过是一个尺度概念。各种尺度的材料都有各自的用处,比如,为什么要把泥土拿来做成砖,砖的尺度比沙泥要大得多,因为小的沙粒没有强度。我们怎么能把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只说成是一个纳米呢?所以,谁都没有注意是谁提出的这个口号的,其实我们又中了美国人的圈套!这与军备竞赛是一样的。超导中国科学院在搞;基因上海在搞;纳米全国在搞,连工厂技术员也在搞。
刚才何祚庥先生讲的悬浮列车,不要以为上海的高楼大厦与东京、大阪一样,中国就现代化了。修一个房子、修一座桥非常容易,但你要看看国民素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日本大楼里走出来的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而我们上海的大厦里走出来的人却都是些腰缠万贯的文盲!怎么能说国家已经现代化了?浙江杭州搞的世贸会挺漂亮,但你可以去西溪河看看,如果西溪河能出现小鸟、天鹅,杭州就现代化了,这不是一个穿一件衣服的问题。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不要用这些东西来摆样子!我们应该关注我国的哪几个方面?
这是我的一些建议,提出的一些口号,以前说“无知无畏”,现在却是“无知才无畏“,许多企业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科委的人请来吃一顿饭,喝一点酒,他就给你签个字,再把我们这些教授胁迫到那里去,给你盖个章,然后就是“填补国内外空白“、“国际先进水平”,写论文则是“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首次科学发现“等等,这都是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深深地为此担忧!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领导无知,是他们倡导了这个主流。
我知道在座的处长或老总日子很难过,因为你们不写这样的报表,就拿不到钱,项目就得不到批准。教授也同样如此,天天写报告,而不是在实验室静下心来好好搞研究,这是很严重的!科学家说,纳米无所不能,这一说,大家就都去搞纳米了;老板说:纳米商机无限,再不上就没有机会了,因此,宁波想干,诸暨想干,天台也想干,大家都来搞纳米。科学家知道纳米不稳定,它做成材料就聚集在一起,但产业家并不知道这一点。有人说,纳米这么好,我们都变成纳米人多好,但高的篮球谁打? 篮框得降低了。纳米人的作用可否用在脑血栓治疗上,不用吃药,脑袋上挖个小孔,让纳米人钻进去清理一下就行了。
这些东西可能只有我在说不好。纳米在最近的一二个月里在浙江炒得很厉害,什么“纳米冰箱能防霉”,我就不明白:一个是生物学与卫生学的概念、一个是材料尺寸的纳米怎么会防霉?所以,要千万注意,无知的人骗起人来不得了,因为他胆子大,什么都敢说,所以说:“无知才无畏”,我们懂一点的就不敢

热点内容
美国的小麻省是哪所大学 发布:2025-07-17 10:12:11 浏览:907
大学生的寒假浪费时间的例子 发布:2025-07-17 10:00:14 浏览:142
女大学生骗 发布:2025-07-17 09:59:21 浏览:244
扬州大学有没有自考研究生 发布:2025-07-17 09:50:57 浏览:991
英国大学专业排名2014 发布:2025-07-17 09:37:17 浏览:753
广东海洋大学优势专业 发布:2025-07-17 09:32:18 浏览:170
美国dk大学 发布:2025-07-17 08:59:14 浏览:327
本科生视频教程 发布:2025-07-17 08:53:25 浏览:799
对刚大学毕业的老师的独白 发布:2025-07-17 08:51:17 浏览:449
大学生暑期支教 发布:2025-07-17 08:44:08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