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
1. 李应红的个人简历
1983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1989年3月在南京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现任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一系、空军“飞机推进技术”高新技术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三级,专业技术少将军衔,空军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2. 现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作者简介
刘兴堂,男性,1942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拥有研究生学历,是一位空军级专家和文职将军。他现任空军防空导弹精确制导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的主任,同时也是空军工程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在学术界,他身兼多职,包括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力学及飞行试验分会的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仿真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以及陕西省系统仿真学会的副理事长。
刘兴堂在1965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设计专业本科,随后在1986年3月又完成了非线性振动理论的研究生学业。他的职业生涯早期,他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专注于飞机控制系统飞行试验与模拟技术研究,曾任专业组长,并负责大型飞行模拟器的工程研制和航空重点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担任主管工程师一职。1982年1月,他被空军特招入伍,从此在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专注于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研究。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刘兴堂硕果累累,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以及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他出版了17部专著、译著、教材和大型工具书,其中包括《机动飞机实用空气动力学》、《飞机舵面的传动装置》等多部专业著作,如《现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和《现代飞行模拟技术》等,展示了他在该领域的深厚造诣。此外,他发表的学术论文超过百篇,对现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3. 信息时代的国家防空作者简介
王凤山,这位杰出的军事学者,出生于1945年5月,籍贯山西宁武。他在信息时代的国家防空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目前,他担任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是军事运筹学和兵种战术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享有空军少将军衔的荣誉。
在职业生涯早期,王凤山在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中崭露头角,担任过技师、作战参谋、作战股长、营长等职务,逐步晋升为团副参谋长和参谋长,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1984年,他转战教育领域,成为院校教员,期间他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从团职教员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最终成为博士生导师。
在学术组织中,王凤山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如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军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军分会副会长,以及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的会员和理事。他还在空军工程大学军事学术指导委员会中担任副主任,为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经历,使他在信息时代的国家防空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