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东北大学黄教授

东北大学黄教授

发布时间: 2025-07-27 03:52:50

Ⅰ 王纠思的家庭介绍

长子:黄方刚(1899-1944)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主修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东北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他是第一位将老子的《道德经》译成英文向世界推介的中国人。
二子:黄竞武(1903-1949)革命烈士,民盟会员。19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后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上海盐务稽核所会计、中央银行稽核。1949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其子黄孟复,现任全国工商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其女黄雅言,过继给弟弟黄大能抚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后在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工作。
三子:黄鄱阳(早逝)。
长女:黄路(1907-2001)早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后在中华医学会工作。
四子:黄万里:(1911-2001)我国著名水利学家。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34年赴美,相继获得康乃尔大学硕士、伊利诺伊大学工程博士,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人。1937年春学成归国。先后在南京政府经济委员会、四川水利局任职,1947年任甘肃水利局长。解放后,曾任东北水利总局顾问、唐山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二女:黄辽(早逝)。
三女:黄小同(1913-1996)燕京大学肄业,曾在首都图书馆工作,后在北京80中学担任英语教师。
五子:黄大能,1916出生于上海,是我国著名水泥混凝土技术专家。193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系。1943年至1946年赴英国留学,进修水泥工艺。建国后,历任大连大学工学院副教授,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武汉工业大学、上海建材学院教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副总工程师,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等。1946年10月加入民盟,1950年5月加入民建,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1月后,先后当选为民建第四至六届中央副主席。是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名誉副理事长。
六子:黄必信(1925-1966)1949年参加革命,曾任大连工学院讲师、普通电工教研室主任。文革期间含冤去世。
四女:黄小素(早逝)。
五女:黄学潮,1920年出生,金陵女子大学肄业,中国致公党党员,曾任空军蓝天幼儿园副园长、致公党北京市委妇委会主任。
六女:黄素回,1923年出生,在内蒙古医学院工作。

Ⅱ 黄侃的生平简介

黄侃,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向刘师培学习,精通春秋左氏学的家法。1935年10月8日殁于南京,年仅49岁。二十世纪有不少著名学者皆出其门下,如杨伯峻、程千帆、潘重规(潘氏为其婿)、陆宗达、殷孟伦、刘赜、黄焯等。
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他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 和《广韵》 两书为基础,他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
黄侃的古文字学主要见于《音略》(《国学卮林》1920年第1卷第1期)、《声韵略说》(中央大学《文艺丛刊》1936年第2卷第2期)、《声韵通例》(《唯是》月刊1920年第1、2册)、《黄季刚先生与友人论治小学书》(《唯是》月刊1920年第3册)等论著中。他对上古声韵系统的贡献主要有:提出古声十九纽说;提出古韵二十八部说;提出古音只有平入二声说。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融会贯通,建立了自己的古声韵系统,即古音学体系。他在古音学上所取得的成就结束了自顾炎武以来的古音研究工作,使他成为清代古音学的殿后大师。作为其语言文字学著作的一部分,他还有几十种表谱对古代汉语进行分析。他的《文心雕龙札记》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有过很大的影响。他的《汉唐玄学论》《礼学略说》《讲尚书通例》等著作对哲学、经学的研究也有许多创见。由于他治学严谨,不肯轻易著书,若非定论,不以示人,并曾说:“年五十,当著书”,可惜在他年方五十时,未及撰成宏篇巨著就过早地谢世了,留下大批未经整理的点校笺识古籍的遗稿。
黄侃的主要著作有:《黄季刚先生遗嘱专号》(中央大学《文艺丛刊》1936年第2卷第2期)、《黄侃论学杂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4年)、《集韵声类表》(上海开明书店1937年)、《日知录校记》(中央大学出版组1933)等。在湖北省蕲春县青石镇的青石中学,有一所黄侃图书馆。
治学之余,藏书丰富,藏书3万册,因南京沦陷而精华散尽。目录学家汪国垣记其“唐以前类书和丛书较多,至集部则选择颇严”。1947年其夫人黄菊英将藏书5 000册捐给湖北省图书馆,其中黄侃批校本有60余册,珍本百余册。有《黄季刚先生遗书目录》。

Ⅲ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学院下设各系介绍

下设4个研究所,即产业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所、现代金融研究、城市管理与区域经济研究所。负责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同时承担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2个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现有教师3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在读博士6人。
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市级及企业项目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各类教材40余部.
城市管理与区域经济研究所负责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和研究生的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学、技术经济学、经济预测方法、区域创新、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热点分析等多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并承担数量经济硕士点的建设任务;产业经济研究所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产业经济学硕士学科点、企业管理博士学科点以及东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985”工程STS创新基地),围绕产业经济学科主流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其核心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跨国公司发展战略和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现代金融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复杂性,投资银行业务与证券市场,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政策与监管,保险理论与实务,公司金融。具有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授予权。国际贸易研究所是国际贸易学学科所在的基层研究所。国际贸易学科是经济学门类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中的二级学科,是以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本学科主要涵盖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国别贸易政策、WTO规则、跨国公司、国际经济合作等研究领域 。 下设6个研究所,即企业运作管理研究所、市场营销研究所、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研究所、会计管理研究所、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所、财务管理研究所。该系现有专职教师47人,教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21人,讲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人,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2人。
近五年来,工商管理系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产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各部委及省级基金与软科学计划项目20余项;市级软科学计划项目10余项;获得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成功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
在应用研究方面,五年来,共完成30余项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研究课题,共获得科研经费300多万元。面向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在战略管理、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咨询活动,为提高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
近五年,共培养出2名技术经济与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工商管理学科下属的企业管理、会计学及技术经济与管理三个硕士点共培养出硕士毕业生350余名。
“十一五”期间,工商管理系将以建设企业管理省级重点学科为突破口,以获取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以及会计学和技术经济与管理两个二级学科的博士授权点为牵引,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争取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 下设3个研究所,包括信息管理与决策研究所、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研究所、工业工程研究所,负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及硕士点建设。同时承担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1998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15,同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本系现有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7人。樊治平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学缘结构较合理,逐步建立了学术梯队。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在这个研究方向上,主要针对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建模、协调、优化、控制、对策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学术带头人为黄小原教授。近五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供应链管理研究方面,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大多数论文是发表在国内一级学术期刊上,同时在宝钢、辽化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获得了许多实际科研项目。
2、管理决策分析
在这个研究方向上,主要在多属性决策、群决策、多指标综合评价等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学术带头人是樊治平教授,近五年来,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40余篇。发表的论文被他人引用100余次。
3、工业工程
在这个研究方向上,主要研究库存优化控制、物流管理、人因工程、现场管理、质量管理等问题。学术带头人是郭伏教授和戢守峰教授,近年来,在此研究方向上,获得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得过省、市级科研项目和一些企业合作项目。发表论文近80篇,其中EI及ISTP检索近20篇。出版教材及专著6部。
4、电子商务、ERP和管理信息系统
在这个研究方向上,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际,为实现企业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宝钢电子商务、宝钢ERP、首钢ERP、抚顺石化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等实际项目的咨询和系统开发任务。学术带头人是黄小原教授和樊治平教授,学术骨干为卢震副教授、尤天慧副教授、朱宝琳博士、俞竹超老师等。
主要成果
近5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重视科学研究,并通过科学研究带动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1、人才培养
已培养了30多名博士(其中包括管理学院的部分青年教师)、近150名硕士、近100名MBA学员、150名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近100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
2、科学研究
1)科研项目。近五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2005年);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和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省计划项目及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近20项;在科研获奖方面,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01年)。
在应用研究方面,与宝钢、辽化、抚顺石化、辽宁移动通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合作研究,研制开发了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为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科学水平做出了贡献。
2)论文与著作。在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分析、金融工程和知识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已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近5年,在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国际杂志论文近20余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在国内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数量在国内同学科名列前茅,出版著作及教材近10部。
3)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研究所坚持每周1次的学术活动。同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香港的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进行了本科生互换培养。另外利用学院给研究所投入的学科建设资金支持教师出去开学术会议,并邀请校外专家来我系讲学。近2年,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会议超过30人次。邀请专家做学术报告近16人次 。

热点内容
华南农业大学名教授 发布:2025-07-27 14:54:02 浏览:456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教授 发布:2025-07-27 14:45:25 浏览:443
香港大学陈赫教授 发布:2025-07-27 14:41:14 浏览:47
科技哲学专业大学排名 发布:2025-07-27 14:30:55 浏览:574
大学生水里舌吻 发布:2025-07-27 14:28:20 浏览:558
疫情中大学生做什么 发布:2025-07-27 14:27:37 浏览:466
东南大学土木考研难度 发布:2025-07-27 14:27:30 浏览:563
卡迪夫大学优势专业 发布:2025-07-27 14:17:13 浏览:64
大学生课堂活动 发布:2025-07-27 14:17:12 浏览:258
大学生毕业后的档案 发布:2025-07-27 14:11:56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