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大学教授病逝追思会

大学教授病逝追思会

发布时间: 2025-08-02 21:49:18

『壹』 吴冠中的个人生平简介

吴冠中(1919年—2010年),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吴冠中的个人生平简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吴冠中的个人生平简介:

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国内外已出版画集约40余种,文集10余种;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当代中国绘画大师,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中国流艺术家,美术教育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先后在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艺术馆和博物馆举办画展;2000年,吴冠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他不仅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也是首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吴冠中先生的画综合了西画与中国画之精髓,用笔简练,后期作品常喜以点、线造形,创自己独解,诠释自然之美,人生喻其中,竟如他艰辛磨难的经历,寻味良久……而其所著文章也育人,朴实无做作,可看,所得甚多。

同时,吴冠中的作品在拍卖艺术市场上屡创新高;作为其生前最后一幅公开拍卖的作品,在翰海2010春季拍卖会上,他1974年作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以5712万元人民币成交。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清华大学在26日发出的讣告称:我国杰出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吴冠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遵照吴冠中生前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清华大学将举行吴冠中教授追思会。

艺术履历:

1926年,就读吴氏小学。1930年,入宜兴县县立鹅山小学学习。

1931年,小学毕业,考入无锡师范学校。

1934年,完成三年师范初中,入读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

1935年,投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6年,入国立杭州艺专习西画,兼学中国画及水彩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校长林风眠率领全校师生,与人民一起撤离杭州。

1938年,艺专附中结业,升入本科学油画,师事常书鸿及关良。同时亦学习中国画。

1940年,转学中国画,成了潘天寿的学生,临摹了不少历代绘画精品。

1941年,仍迷恋油画色彩,转回油画系。

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

1943年,于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赴法国留学。

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

1948年,作品参加巴黎春季沙龙展和秋季沙龙展。

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

1970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

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

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

1979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

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

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

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

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

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2006年12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吴冠中教授“荣誉文学博士”衔。

2007年8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全集》。

2010年6月25日晚23时57分于北京医院病逝享年91岁。

主要作品:

油画

吴冠中在写生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吴冠中散文选》等 。

绘画

吴冠中 大瀑布《北国风光》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珍藏30年的吴冠中先生油画《北国风光》,这幅油画精品经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卖成功,被拍2700万人民币。

这幅作品是吴冠中当年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所绘的大型壁画的画稿,吴老评价这幅作品:“画稿并不小,并且是尽了全力的,所以其实不再是‘稿’,已体现了巨幅作品的最终效果。”此幅作品描绘了中国北方自然景象的气势磅礴,融合了中国笔墨的细腻与西洋油画色彩的和谐,作为吴老极为珍贵的画作。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桑梓助学基金会资助特困大学生就学。

《狮子林》

《长江万里图》

《大瀑布》

吴冠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处于油画创作巅峰期,其曾于1975年绘下两幅构图极为相似的瀑布作品分别是《维多利亚瀑布》与《大瀑布》。

『贰』 赵存生原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导

赵存生,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和博导,1966年毕业于中文系,早年即留校任教。他担任过北京大学的多项重要职务,包括党委副书记、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执委会主任、校工会主席等,同时在多个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担任领导职务,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等。


赵教授的研究领域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以及大学文化等方面。他的教学工作中,曾讲授过《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贡献显著。


他的学术成果丰富,著作如《理论创新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等,论文涉及邓小平教育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主题,多次获奖,包括北京市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论文一等奖。赵存生教授的逝世,令学界深感痛惜,他的严谨治学和勤勉工作精神被广泛怀念和传承。


在追思会上,多位与赵教授有过交往的人士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他们赞扬他为党的理论创新、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及高等教育的贡献。赵存生夫人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最后,与会者被鼓励继承赵存生同志的精神,推动北京大学的学术进步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2)大学教授病逝追思会扩展阅读

赵存生,男,1942年9月生,祖籍河北冀县,出生地辽宁沈阳,汉族,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叁』 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南开大学艾跃进

艾跃进,著名演讲家,南开大学教授,军事学军事思想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且身兼天津市国专学属研究会副会长。其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深深吸引他的学生们。敬业爱岗的精神更是得到同学们的敬佩和赞扬。即使在病床上,他也坚持为学生上课。在南开学子眼中,上艾老师的课被评为“在南开不能错过的100件事”中的第三件。而在其他高校学子眼中,听艾教授讲幕课也成为一大乐事。在尔雅通识课这一平台,艾教授主讲的《军事理论》以及《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等课程选课量颇为乐观。
截止今日,微博话题#艾跃进老师一路走好#阅读量达百余万,其中除了艾老师生前同事朋友,全国学子通过“微能量”沉痛悼念艾教授。“突然看到艾老师去世的消息,有些不敢相信,记得去年暑假选修了艾老师开的《口才艺术和社交礼仪》,艾老师说话很直,也很真。喜欢老师幽默的言辞,愿老师您在天堂没有病痛,艾老师一路走好!”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学生如是说。
与此同时,追悼会的同时在山西太原等地同仁自发组织艾跃进教授追思会。追思会的现场出现不少青年学生身影。

『肆』 余志伟近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于2011年12月12日官网通报,他们尊敬的地球物理与信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余志伟教授,因病于12月10日20时在北京不幸辞世,享年55岁。学院在综合楼426室举行了庄重的追思会,以深切缅怀这位杰出的学者。


追思会由总支书记唐跃刚教授主持,曹代勇院长深情回忆了余志伟教授的生平。余志伟教授出生于1956年9月,江苏无锡。他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后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取得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起,他担任副教授,1994年被评为中国矿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历任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副系主任,最终在2001年5月调至北京校区,取得博士学位并成为博士生导师。


余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地图学、地球探测、计算机地学应用、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等,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他的学术成果丰硕,包括3部专著和80余篇论文,其中10篇被SCI收录。他曾因科研成果荣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工作成果对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有深远影响。


余志伟教授以严谨治学,勤奋工作,创新精神丰富了地质学领域。他引入并改进曲面样条函数,提出线状信息源分区综合插值法,对复杂地质问题处理有独到见解。他通过对黄土古气候的研究,揭示了第四纪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他的教书育人理念深入影响了无数学生,他开设的多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作为导师,余教授培养了66名研究生,其中42人已毕业,24人正在深造。他不仅在学术上严格要求,还关心学生的个人成长,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地学教育和科研的献身精神,他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赢得了师生的深深敬爱。


在追思会上,师生们向余志伟教授的遗像三鞠躬,表达最后的敬意。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14日8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我们怀念并感谢他,余志伟教授,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地学事业奋斗。




(4)大学教授病逝追思会扩展阅读

洪拳大师余志伟余志伟祖籍台山,6岁起便随父习武,稍后拜在阮凌师傅门下修学洪拳,尽得师傅真传,阮师傅乃洪家名宿邓芳前辈之传人,而邓芳师傅则是昔日威震两广的一代宗师黄飞鸿的入室弟子。

『伍』 霍金去世为什么没人缅怀

在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连日来,一批又一批华人的身影,出现在悼念霍金去世活动的人群之中。

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家族的发言人称,霍金逝世,享年76岁。

霍金曾在冈维尔与凯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数十年,闻名于世的科学成果就诞生于此;目前学院还保留着霍金曾经的办公室,如今成为人们自发悼念霍金的活动场所。

自14日凌晨霍金在住家去世以来,人们不约而同前来学院举行个人悼念活动:在学院门口摆上悼念鲜花、霍金办公室外拍照留念、学院内教堂签名致哀、纪念簿上写下个人悼词、学院教堂内静坐怀思等。

在剑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华人教授、学者、留学生,成群结队出现在悼念人群中。

剑桥华人社区中心主席孙伟博士带领着10多位同事,一同前来悼念。这位剑桥大学城的华人社团领袖表示,如今在剑桥大学社区的华人有6000人,大家都对霍金的去世表示关切和悼念。

孙伟博士在个人悼词中写道:剑桥走出来9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谓科学巨星璀璨。而霍金教授却在剑桥人心目中,享有独特的地位。

“霍金教授是我们华人的朋友。”孙伟博士说,霍金3次访问中国,关注中国的科学进步,开设微博与中国平民进行科普交流,到剑桥中餐馆就餐,这些都让我们剑桥华人对他的尊敬和缅怀更深一层。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张祥成教授在纪念簿上认真地写下悼词,称赞霍金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头脑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杰出科学家”,他以学者式的严谨解释道,这个提法是准确的,与剑桥大学的悼词一致。

“以前时常见霍金坐轮椅在住家附近散步,他很乐意与我们打招呼、交流,亲切友善的样子,令人难忘。”和很多华人回忆与霍金教授相遇、听课和交流的经历一样,华人律师李杨女士手捧悼念鲜花,向人们讲述和分享她见到霍金的情形。

为了纪录下与霍金相关的难忘时刻,拥有摄影专长的全英学生联谊会秘书长田波博士在悼念活动现场,忙着拍照。他还特意寻找到霍金的住家,纪录下了霍金住家特有的宁静。

剑桥东方文化学会会长董桥声博士表示,将筹办剑桥华人专场追思会,纪念这位当代伟大的科学巨匠。

华人女艺术家郁蓉在纪念簿上画了一幅宇宙图画。她解释道,这幅画是根据霍金关于宇宙理论学说演绎的。霍金解开了许多宇宙的奥秘,为人类贡献了他的智慧。这幅画想表达的意境是:霍金与宇宙同在。

热点内容
医学研究生导师活动记录册范例 发布:2025-08-03 00:21:00 浏览:746
大学小学中学的上学时间 发布:2025-08-03 00:17:57 浏览:337
华侨大学什么专业好 发布:2025-08-03 00:09:36 浏览:780
防范疫情大学生 发布:2025-08-02 23:46:07 浏览:941
申请美国东北大学的费用 发布:2025-08-02 23:43:30 浏览:686
2017招收体育专业大学 发布:2025-08-02 23:41:56 浏览:66
大学生马修 发布:2025-08-02 23:18:02 浏览:300
适合大学生的公众号 发布:2025-08-02 23:08:49 浏览:30
导师愿意带在职研究生吗 发布:2025-08-02 22:59:38 浏览:281
壹读大学专业 发布:2025-08-02 22:50:16 浏览: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