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二级教授评审条件
㈠ 山西大学有几个校区
一、山西大学有几个校区
山西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为坞城校区、大东关校区、东山校区,坞城校区地址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大东关校区地址为太原市杏花岭区红沟南街36号、东山校区地址为太原市小店区学府街东延线南侧。
二、山西大学简介
山西大学坐落在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早期的山西大学堂中西合璧、文理并重,办学思路开阔,育人理念先进,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三晋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镇。历经117年办学历程,山西大学始终根植于华夏文明的沃土,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秉承“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育了三十多万名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年育英才,盛世续华章。近年来,承载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时代使命,山西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工并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1998年,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之一,迈上了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2014年,具有六十年办学历史的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学科结构进一步完善。2016年,成为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山西省出台意见支持山西大学深入实施“1331工程”,对标“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2018年,在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建设基础上,我校正式成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
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拥有一批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为代表的重要学科平台。设有涵盖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教、艺、医等12大学科门类86个本科专业以及9个本科双学位招生专业。现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8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各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各4个。化学和工程2个学科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来,学校主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稳步增加,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6项国家科研大奖。
名师名人荟萃,教学成果显著。现有专任教师2138人,高级职称教师1084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国际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百人。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部教材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共有10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或提名奖。
实践活动丰富,育人成绩斐然。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702人,其中本科生24122人,研究生6580人。开设“初民试验班”,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显著提升了学生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在近几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广告艺术大赛和英语竞赛中,我校学子共荣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40余项;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赛事中,先后获得金银铜牌十余枚。
国际交流广泛,留学渠道通畅。学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同美、日、韩、英、法、德、加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学校积极拓展本科生国际交流渠道,与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培养机制,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校园环境优雅,办学条件优良。目前拥有坞城校区、大东关校区、东山校区(在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985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学校林荫遮道、花草围楼,处处散发着宜学宜居的人文气息,被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367万册,电子图书34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11亿元。在建的东山新校区更将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㈡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石岩为什么去初民学院
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石岩,男,1966年生,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山西大学公共体育学院院长兼体育学院副院长。初民学院为了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水平,提高广大教师的水平及其获批立项的能力,邀请石岩参加初民学院进行演讲。
㈢ 山西大学软件工程是二本a吗
山西大学软件工程是二本A。
山西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是计算机学院07年新开的一个专业。招收二本学生,也是山大在省内唯一招收的一批二本学生。计算机07级共两个专业,一个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另一个就是软件工程。
前者省内只招收一本。如果要考研就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是专门培养一批计算机精英。本专业的学生肯定比前一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就不如前者了。所以想本科毕业就找工作的话就报这个专业比较好。
(3)山西大学二级教授评审条件扩展阅读:
学科建设
根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山西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西省重点学科19个,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16个,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3个;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
硕士专业学位种类24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各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各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
截至2020年7月,山西大学环境/生态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㈣ 山西大学研究生住宿条件
数学的研究生在令德四斋,算的上是全校最新最好的的楼之一,令德四斋,标准四人间。上面床下面衣柜那种,带阳台。不过研究生住在六楼比较高,运气不好的话会和本科生混住,令德会限电的,每晚十一点准时停电除了周五和周六。
法学院,女生住文瀛7,四人间。男生住文瀛8,六人间,没阳台,独卫更没门儿,而且是混合的住,本硕混合。
山西大学(ShanXi University)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最初称山西大学堂,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由英国人李提摩太和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
前身至迟可以追溯到明清的晋阳书院和令德堂书院。原校址在太原市侯家巷(现太原师范专科学校)。民国初改名为山西大学校,1918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重点建设的省部共建综合研究型大学 ,是我国最早一批省部共建大学,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14所大学之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发起者及成员,“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挂靠单位,拥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教授评审"资格。
学校有坞城、大东关两个校区,目前在建占地2000亩东山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6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 。山西大学图书馆为华北地区占地最大、省内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馆藏文献361.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亿元。
㈤ 山西大学怎么样
山西大学坐落在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早期的山西大学堂中西合璧、文理并重,办学思路开阔,育人理念先进,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三晋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镇。历经116年办学历程,山西大学始终根植于华夏文明的沃土,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秉承“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育了三十多万名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年育英才,盛世续华章。近年来,承载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时代使命,山西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工并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1998年,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之一,迈上了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2014年,具有六十年办学历史的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学科结构进一步完善。2016年,成为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山西省出台意见支持山西大学深入实施“1331工程”,对标“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2018年,在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建设基础上,我校正式成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
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拥有一批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为代表的重要学科平台。设有涵盖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教、艺、医等12大学科门类93个本科专业以及10个本科双学位招生专业。现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0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8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各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各3个。化学和工程2个学科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来,学校主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稳步增加,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6项国家科研大奖。
名师名人荟萃,教学成果显著。现有专任教师2095人,高级职称教师999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国际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万人计划高层次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百人。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部教材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共有10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或提名奖。
实践活动丰富,育人成绩斐然。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181人,其中本科生24088人,研究生5867人。开设“初民试验班”,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显著提升了学生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在近几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广告艺术大赛和英语竞赛中,我校学子共荣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40余项;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赛事中,先后获得金银铜牌十余枚。
国际交流广泛,留学渠道通畅。学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同美、日、韩、英、法、德、加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学校积极拓展本科生国际交流渠道,与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培养机制,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校园环境优雅,办学条件优良。目前拥有坞城校区、大东关校区、东山校区(在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985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学校林荫遮道、花草围楼,处处散发着宜学宜居的人文气息,被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360余万册,电子图书34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11亿元。在建的东山新校区更将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百年传承,薪火相继。走过116年光辉历程的山西大学,面临着全面提升综合实力的难得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部省合建、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和率先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争取早日建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努力建设社会更为满意的人才高地、贡献更为卓越的创新基地、辐射更为广泛的教育要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㈥ 山西大学一本二本都有,有什么区别呢
一本二本的毕业证上盖章相同,但专业学位不同。二者区别如下
1、校区不同:坞城校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大东关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大东关红沟南街36号
2、高考录取时批次不同,同样录取分数不同,一本的学费低于二本。
3、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不同
如同一院系会有一本和二本专业,同一院系的师资力量相差不大,但培养侧重点不同。如果一个学院全是二本学院,相比一本学院授课老师职称高有区别,讲座,嘉宾也比较有分量。
4、保研率差别
一本的保研率要大大高于二本保研率。这也和招生资源,师资力量有关系。一本专业要达到10%左右,但是二本大概是一本保研率的三分之一。
(6)山西大学二级教授评审条件扩展阅读:
山西大学2019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
为保证山西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和考生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之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山西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二条 山西大学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
第三条 山西大学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山西大学
第五条 学校代码:10108
第六条 办学性质:公办
第七条 办学层次:本科
第八条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
第九条 学习形式:全日制
第十条 办学地点:
坞城校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
大东关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大东关红沟南街36号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十一条 山西大学成立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全校的普通本科招生工作,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
第十二条 山西大学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其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四章招生计划
第十三条 山西大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区、市)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及重点支持政策、历年计划安排等因素,制定分省招生计划。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编制预留计划50人,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以及解决由于平行志愿产生的生源地上线同分段考生问题。招生计划通过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㈦ 国内普通高校博士容易进山西大学吗
这就看你考什么专业了···冷门的都好进。决定你考不考的上的重要因素还是自身努力。
报考条件(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是: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等学力的人员。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5、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而且已在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考生本人为第一作者)。6、山西大学 2021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中注明“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的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名。7、非应届硕士毕业报考人员和跨学科报考人员学术水平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以下成果要求须与所报考方向相关,并提供证明):(1)科研论文:须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如系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亦符合要求。刊物级别应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CSSCI)》(含来源期刊,扩展版期刊,集刊),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收录的学术期刊。注:以上论文不包括书评、通讯、会议综述等非学术性文章和发表在杂志增刊的论文及国际会议论文。(2)出版著作:须在国内公认高水平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以研究为主的专著,全国各新华书店统一发行,本人需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承担完成字数内容8万字以上。(3)科研项目:①须主持过省级以上研究生创新项目,本人须为项目主持人;②作为项目参与者,参加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排名前三;③主持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厅科研项目,项目经费需在3万元以上.(4)获奖:①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者;②获得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奖励(排名前二)。③在具有本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术单位的或国家二级以上、省一级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及其以上者(排名第一且经学位分委员会认定)。(5)承担社会服务:本人所撰写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或部门批示采纳。8、在职人员录取为我校博士研究生后能够全脱产学习。9、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