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朱岩教授
⑴ 朱岩的介绍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做博士后(2000年)1.现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IEEE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系统工程协会会员,SAP公司全球人力资源顾问。
⑵ 朱岩哪年出生的精艺股份独立董事
朱岩:男,1971年出生,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经管医疗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经管先进信息技术商业应用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工信部信息化百人会会员,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电子商务司专家,央视财经评论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互联网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数字经济百人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新设区块链分会理事长,广东精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⑶ 朱岩的所获荣誉
曾获“中国商务部,最佳案例奖”、“中国信息协会,最佳论文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清华大学青年优秀教学奖”等。清华大学精品课程“信息管理导论”负责人。2006-2008清华经管学院教学一等奖;2009年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
⑷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院领导
前总理朱镕基为
清华经管学院首任院长
(任期:1984-2001)
赵纯均教授
清华经管学院第回二任答院长
(任期:2001-2005)
何建坤教授
清华经管学院第三任院长
(任期:2005-2006) 院长 钱颖一
常务副院长 陈国青
党委书记 杨斌
党委副书记 陈章武
副院长 廖理
副院长仝允桓
党委副书记朱岩
院长助理 毛波
院长助理 曲庆
院长助理 钱小军
院长助理 朱恒源 清华经管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经济、管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16人)
委 员:李子奈 仝允桓 钱小军 钱颖一 陈国青 杨斌 宋逢明 蓝伯雄陈小悦
夏冬林金占明陈国权 王 高 廖理 蔡继明 张阿玲
主 席:李子奈
副主席:仝允桓、钱小军
秘 书:朱玉杰 清华经管学院学术委员会
委员:陈国青、陈剑、陈晓、姜彦福、李子奈、宋逢明、仝允桓、魏杰、吴贵生、赵平、赵纯均(按姓氏拼音排序)
主任:陈国青
副主任:吴贵生
秘书:孙荣玲
⑸ 2021年经济形势会怎样
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国超常规政策的常态化、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化和调整、内生新动能的逐步抬头将成为左右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方面表现亮眼,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复苏与挑战并存
随着疫情进入下半场,中国经济正稳健步入后疫情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国超常规政策的常态化、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化和调整、内生新动能的逐步抬头将成为左右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科院研究员贾康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2021年中国经济表现,许多国际机构、国内研究者的看法一致,即:年初因为2020年的基数较低,2021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会较高;待增速回落,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或者再高一点。”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中国经济由于疫情影响,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经济增长明显加速,不论是内需,还是外需,都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国家推行双循环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已经发力。”深圳大学经济学副教授马春辉对《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说道,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形势是稳定增长。从发展的外部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随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并签署相关协议,中国将继续发挥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推动疫后世界经济复苏,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从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分析,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具备了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能力。2020年下半年后, 我国投资、消费、进出口、企业盈利水平、创新能力、经理采购指数等多项指标都增长较快。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善为我国2021年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春辉预计,“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正常年份要低一些。随着各项政策实施及2020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惯性,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完全可以恢复到8%左右的水平。”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对2021年中国经济表达了谨慎乐观态度。他表示,作出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2020年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为2021年经济继续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2021年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减轻;三是政策重点将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转向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齐头并进,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内需潜力将被进一步激发,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相比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有不少新的提法。例如,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等。
会议明确指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已落地的宏观政策,其效果在2021年将逐步显现;未落地的政策将进一步实施,这些都将支持2021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对媒体表示。
中国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分析认为,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宏观政策施策方向上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定政策连续性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新动能,意味着宏观政策上兼顾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设计,更有效地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稳健地实施货币政策,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注重防范化解风险,同时注重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进一步提升发展的韧性和质量。“尤其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是要把握好一个收尾和两个开局工作。要根据形势需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见机预调微调政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货币政策提出目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原来是稳健基础上的“灵活适度”,现在又加了四个字。2021年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空间,这个空间央行强调的是要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
马春辉分析认为,2021年宏观经济增长,相对来说,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工具较多,财政政策所能发挥的空间较小。但是,货币政策实施中去杠杆的任务仍然艰巨,防范金融风险仍然是一项重要的考量。随着降费减税政策出台和进一步实施,各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加;地方债务风险、企业债务风险、中小微企业经营的困难、就业的压力、世界经济复苏的缓慢等因素都给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增加了不确定性。
重心转移:科技与碳中和
2021年经济工作具体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八大重点任务,包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被置于八大重点任务之首。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2021年,很多与高科技有关的领域和部门都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领域等。”连平表示,这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政策也将全力支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认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基础科技战略力量的增强;二是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优化变革;三是科技应用生态构造能力的提升。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科技对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会越来越大,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核心位置,特别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加大力量。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李俊峰认为,碳中和与方方面面包括产业链都有关系,会深刻影响下一步产业链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标准。
“在碳达峰过程中,要推动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大幅度改善能源结构,大幅度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这也是‘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李俊峰指出,在能源领域中,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是一个方向,全球都是如此,即逐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它的基本逻辑是从资源依赖的发展模式,走到技术依赖的发展模式”。
李俊峰表示,2021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期待着‘十四五’的第一年,能够很好地开局,为国家真正的低碳转型,为实现达峰、稳中有降和最终实现碳中和三个阶段性的目标开一个好局。”
以上是文财网小壁虎编辑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经济形势会怎样?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⑹ 2019中国数字企业中台应用峰会有什么价值
会议基本信息
时间:2019年6月11日 13:30-20:30
地点: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A座
规模 :300人
会议形式
主会场+闭门晚宴+媒体采访
主会场——邀请业界大咖作主题演讲,以及尖峰对话;
闭门晚宴——为重点嘉宾设置专门晚宴,提供深度交流与资源对接;
媒体采访——对参会企业嘉宾进行专访。
会议议程
时间 议程
13:00-13:20 签到
13:20-13:25 主持人开场
13:25-14:05 专家主题演讲:数字时代的中台架构及阿里实战经验
14:05-14:20 主办方致辞及发布《2019中国数字企业中台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14:20-14:30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数字企业中台应用专家顾问团”成立及证书颁布仪式
14:30-14:50 赞助商主题演讲:数字营销——中台应用的最佳切入点
14:50-15:10 专家主题演讲:数字化时代的组织变革与组织中台
15:10-15:20 互动环节+茶歇
15:20-15:40 赞助商主题演讲:数字企业的灵魂——数据中台
15:40-16:00 赞助商主题演讲:未来会没有ERP吗?肯定有全域中台
16:00-16:40 中台案例演讲:中台的落地应用实践及价值(2个,每个20分钟)
16:40-16:50 互动环节+茶歇
16:50-17:30 圆桌对话:阿里的中台,还是世界的中台(5家厂商)
17:30-17:50 赞助商主题演讲:行业化是中台应用的必然之路
17:50-18:10 专家主题演讲:数据驱动——中台应用与实践的方法论
18:10-18:30 专家主题演讲:到延安去!寻找企业服务的新物种
18:30-20:30 闭门晚宴
拟邀嘉宾
本次会议拟邀的主要嘉宾如下:
知名专家 曾鸣 阿里巴巴原总参谋长
阿里巴巴 肖利华 集团副总裁
阿里云 谢纯良 阿里中间件资深架构师
腾讯云 王帅 副总裁
网络云 张志奇 副总裁
京东云 王震 生态伙伴总监
字节跳动 张利东 高级副总裁
用友 程操红 CTO
金蝶 田荣举 高级副总裁
商越 苗峰 CEO
云徙科技 陈新宇 首席架构师
企加云 喻思成 CEO
数澜 甘云锋 CEO
奇点云 张金银 CEO
百胜软件 黄飞 创始人
蓝凌 徐霞 CEO
东软 纪勇 高级副总裁
乐信 肖文杰 CEO
非码科技 陈宝平 创始人兼CEO
润雅信息 沈啸 创始人、CEO
伯俊软件 孙一晖 总裁
滴普科技 赵杰辉 CEO
红火台 涂辉 总裁
DataPipeline 陈肃 CTO
ThoughtWorks 史凯 中国区数据和AI总经理
北京大学 黄涛 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 朱岩 经管学院教授
银杏谷资本 郑雨林 合伙人
银杏谷资本 周卫东 投资专家
更多嘉宾持续更新中……
为什么是我们
会议主办方中国软件网是国内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领先的专业营销信息服务机构,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管理软件分会的秘书长单位、秘书处常设机构,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服务支撑单位。海比科技拥有中国软件网、海比研究、海比营销三大业务板块,是国内领先的科技内容专业服务机构。
我们拥有7万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会员,我们拥有中国CIO自媒体联盟,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近10家央视媒体资源,拥有CSDN、IT经理世界等50家专业IT网络媒体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