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生导师培训心得
『壹』 关于研究生的自我鉴定范文
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一、思想觉悟
在思想上,我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通过学习,我深刻理解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了解到国家面临的种种挑战时,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如捐款等,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认识到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对人民的关怀与救助上,也体现在科研工作中的学术道德与规范上。未来,我将继续牢记党组织的教导,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努力成为一名有学术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研究生。
二、专业学习
在专业学习方面,我深入研读了与研究方向相关的经典文献,从宏观角度加深了对研究领域的理解,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提升外文文献阅读能力,我加强了外语学习,为撰写高质量论文做好了准备。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认真查阅学术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并成功确定了研究论文的选题。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掌握。
三、实践环节
作为师范生,我注重提升教学实战能力。在课余时间,我深入学习了中学数学教材,精心备课并模拟讲课。通过参加培训班和实践活动,我掌握了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有效融入教学过程,显著提升了教学能力。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比赛和实践活动,以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应变能力。
四、生活态度
在生活中,我与人交往真诚友善,与同学关系融洽。在研究生独立的学习与研究环境中,我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观察和实践能力。我注重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热爱生活,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我也注重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心得和生活感悟。
五、未来展望
回顾过去一年的学习和生活,我认识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未来,我将更加努力,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克服困难,不断追求学术上的进步。同时,我将合理安排时间,加强与同学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完善自我。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研究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使命而不懈奋斗。
『贰』 本月学员评价导师培训不足怎么写
首先必须要肯定成绩,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
因为老师授课的正确与否,只是个人有个人的想法,没有绝对的标准。所以讲到老师在授课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必须以讨论性者的商榷的语调,进行评价,用另外一种方式教学是否更合理呢?不能说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进行教学?
『叁』 如何培养一名合格优秀的硕士生的几点思考——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硕士生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的心得体会
我对这3天培训的总体感受是享受了一场“盛宴”——这是一次知识与信息的饕餮大餐,也是一次学术的豪门聚会。在其后的一周时间里,我尝试慢慢的咀嚼和品味这些美味佳肴,试图从如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收获。一、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如下规定: “第五条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换言之:硕士研究生应该在两者具备之一:1)科学研究能力 包括: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②总体研究方案的制定及规划能力;③观察、实验、搜集资料等资料收集能力;④理论分析能力;⑤结果总结、归纳及论文写作能力;⑥研究成果发表、应用、推广能力;⑦学术交流能力。2)专业技术能力 包括:①掌握必需的职业技能。②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硕士生能够理清思路,自己找到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承担某项工作任务。 二、、对研究生培养具体方法的思考 1)好事要多磨——加强过程管理和关键环节控制 人才的培养同优质产品的生产有相通之处,就是都要经过繁复的“工序”,大约需要10-20道工序。在这些工序中有3-4处关键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几个重要控制点。抓住“关键工序”及“重要控制点”,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论文这一关一定要把握住,至少改好几遍;很多事是大器晚成,好事多磨;干得时间长一点,干得就会好一点。 有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建立“学生工作状态表”,学生每周填写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交予老师监督管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过程管理方法。2)处理好几对关系——放养VS圈养、学VS干、砸VS捧放养VS圈养:本科生总体习惯于灌输式、填鸭式的圈养方式,比较强调训练和养成,学生天性中闪光的东西、自立的一面容易被抹杀掉,容易屈服于权威,缺乏独立性精神;我主张在研究生阶段,在注重过程管理的同时,适当采用放养方式,要让研究生独立面对和解决一些难题,甚至鼓励其干点出格的事,如挑战权威、常规及成见,鼓励其多犯错误,从错误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VS干:关于学与干有三种关系,一是先学后干,二是边学边干,三是先干后学。过去基本是先学后干,或者是学了不干,没有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在研究生阶段主张先干后学或边干边学,一定要鼓励同学自己动手尝试寻找与解决问题,尝试不成功之后,再由导师给予指导。砸VS捧:引导同学做事的策略有砸与捧两种。本科教育习惯于使用“砸”的方式,更多的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培养细致、严谨的作风是好的,但对同学的自信不利;研究生阶段应综合运用两者,在创新精神方面多用“捧”,在具体做事方法上可适当运用“砸”的方法。三、关于培养研究生创新性的思考 创新性培养是对我国贯彻“创新型国家”策略,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一种落实。就我理解创新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独立、独特、独创,分别对应于高等教育的三个台阶:学士(独立)、硕士(独特)、博士(独创)。 “独立性”是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但可能是别人已经提出过的,或对前人智慧的一种再阐释或完善; “独特性”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应该至少有1-2创新点,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通常也可称为“改进型创新”或者“渐进性创新”; “独创性”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应该是系统性的创新,即针对某个全新的领域、或者某个理论体系、或者某个方法体系、具有源头意义的系统性研究,是前人没有涉及的,通常也可称为“源头性创新”或者“颠覆性创新”。 创新的核心是立题,找出合适的命题就完成了创新的一半工作。 总之,在具体工作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深入思考为培养一名合格优秀的研究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