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说研究生笨
Ⅰ 为何在导师眼里差劲的硕士生能够找到好工作
其实我就属于在导师眼里比较差劲的研究生,但是我确实也找到了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我在毕业的时候考入了国家电网,我为什么认为我在老师的眼中比较差的,因为老师安排的任务的话,我每次都完成的比较慢,而且完成的也并不是多么的好,我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坚持以及干了其他的一些事情,所以老师会认为我在他眼里比较差劲。
综上,这就是我为什么认为在老师眼里是差学生的人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把更多的时间用到了其他的方面。
Ⅱ 研究生被导师骂正常吗
首先你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有错?自己是不是玻璃心了?导师骂你是要纠正你的错,回想一下你的父母有没有骂过你甚至打过你,他们是害你吗?上研究生了还有人骂,说明导师是在乎你的。如果你犯了错,导师没有骂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在导师心里,你是不是已经没有纠正的价值了,导师也不愿意在花费心力去培养你,那你这研究生读的什么都学不到,还有什么意义呢?到了社会里,假如你犯了错,上司可能骂都不骂你,直接让你走人,这些东西当你在挨骂的时候想到了吗?承受指责,这是人的必修课,不在学校里接受,那就去社会,那你就不止是心里不好受了。
当然,如果你的导师没有缘由就人身攻击或是人格侮辱就另当别论了,我想既然他能做你导师,必然是有较高的素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普遍现象。
而且是世界普遍现象。
这个问题,大家要正确看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是教育属性。
中国许多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把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等同于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中小学教育属于普及教育,即使大学本科教育现在也在许多国家走上了普及的道路。这种普及教育,是在国家的强烈介入下,以普罗大众的知识技能培训为主要目的,教师自然要对全世界负责,因为老师们拿的是财政拨款,老师就要对社会负责。
研究生阶段不一样,指导研究生的导师在许多国家虽然也是财政拨款,但是还有一大批导师是学校付钱,或者导师自己寻找的科研项目带来的资金,尤其是外国。因此,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老师教,学生学",而是"导师指导,学生研究"。因此,研究生,与其称他们学生,毋宁称他们为"学徒"更适合。
研究生阶段,是"指导教育",并非普及式教育,而且每个导师的指导都不一样,不要说国家没有强制导师的要求,即使是学校也无权干涉导师的指导。因此,导师是绝对的权威。况且,这个导师还是学生自己选的。
这个阶段,和其他行业的学徒几乎一模一样,比如娱乐圈里的跑龙套的,车间里的学徒工,商店里的小学徒,这些学徒与师傅之间的关系,与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导师作为行业,学科的顶尖精英,有这样的权威和资格对学徒严格要求,甚至要求学生做一些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因为导师要带你进入行业顶尖领域,这完全是个人能力,与普及教育完全不同。
再就是学生的品格。
研究生,不能把自己当成小学生,中学生,或本科生。以为自己交了钱,就要享受到应有的教育。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研究生不是来"享受教育"的,而是来"实习"的,只不过这个实习有点不一样,是学术研究而已!你叫学术实习也行!
一个实习生,还能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还不屁颠屁颠赶紧完成导师(老板)的各种变态要求!这是初踏社会的学徒,实习生本就应有的基本品格啊!
学术圈相对来说更加像一个象牙塔,好像与没有现实社会那么复杂不。
但是,在学术圈之内,同样犹如真正的社会一样,存在各种尔虞我诈,存在各种激烈竞争,存在各种不平等,而这些东西,你的导师要独自去面对,要在学术上立于不败之地,要争取项目资金,要出成果写论文,要搞大实验,要与同行竞争,要对的起自己的学徒,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艰难的!
研究生不能正确定位自己,还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享受更高级阶段学习的学生",这是完全错误的。研究生是要独立面对自己学术生涯的时候了!你连导师都不服气,又如何在学术上,在圈内立足呢?
当然,话说回来,有些导师确实是过分,把学徒当驴当马,任意指使,学术上却没有建树,还抢占学生的研究成果,这是非常不对的,这不是教育的问题,这是人品的问题,这样的人渣导师要揪出来广而告之,别再让同学选他做导师了!
如果导师学术上成就很伟大,但是其他方面又有各种缺点,比如剥削学生,性格暴躁,个性十足,那我劝你还是忍了,因为你是来实习的,这是人生的必由之路。
Ⅲ 能力不行 考上研究生会被导师嫌弃吗
某种程度上是的,因为每一个导师都曾经带过比较优秀的学生,同时每一个老师也都希望自己带的学生比较优秀。所以在当初选择学生培养的时候,老师们就会对那些人气比较高,学术水平比较好的学生进行争夺。而如果你恰恰并不是这一类人,而是能力平平,考一个研究生都很费力的人,可能导师的一些任务也会完不成。种程度上某一些研究生确实会被导师嫌弃,但这并不意味着导师非要卡你,毕竟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学生,你还是尽可能让他毕业的好,要不然在你的手里头多待两年,三年,对导师自己也是个折磨。
Ⅳ 为什么导师眼里差劲的硕士生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
导师认为差劲的硕士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是基于这样几个原因。
1、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兴趣点在其他地方。
导师眼里差劲的研究生,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做学术的料,很早就会做好职业规划,可能在读研期间,就已经接触社会了,在实习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职场经验。这样他们毕业正式参加工作后就不会对工作环境陌生,能够很好的胜任工作岗位。
相反导师眼里的好学生可能只会做学术,虽然学术水平不错,但是工作经验缺乏,不懂得变通。在毕业以后,不见得就能适应工作环境,很可能在工作中表现的糟糕,不能拿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导师眼里的差劲研究生不见得在工作中也是真的差劲。
Ⅳ 为什么导师眼里差劲的硕士生能够找到好工作
导师和硕士生,可能接触也并不多,了解可能不够全面。所以,有些导师眼中的差生,也能找到好工作。
Ⅵ 为何导师眼中差劲的硕士生在毕业之后往往能够找到好工作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因为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和工作单位对于应聘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其实这种情况不仅仅是研究生阶段存在的,我们的这种教育方式本身就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这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社会知识也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而且他要比书本知识更加晦涩难懂,很可能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的。
Ⅶ 读研究生被导师剥削怎么办知乎
多年后,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不禁感慨万千。不知道您是否能看到这里,但我还是决定分享一些经验。在高校中,导师对研究生的压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生们甚至戏称导师为“老板”。经济上的剥削,如扣留国家补助;时间上的剥削,如迫使学生进行重复性工作;以及精神上的剥削,如言语侮辱和骚扰,这些都是研究生可能面临的困境。
面对这些剥削,首先需要做出判断:这种剥削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剥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经济剥削,如扣留工资;时间剥削,如安排无关紧要的重复工作;精神剥削,如言语侮辱和骚扰。在判断之后,应采取相应行动。
对于经济剥削,如果真的遇到了困难,可以申请助学金。避免私下打工,因为这可能会违反学校规定。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不必过分担心经济问题。
时间剥削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需要评估导师分配的任务是否有助于个人成长。如果任务对个人发展没有帮助,应该与导师沟通,争取更多自我学习的时间。
精神剥削是最严重的问题。如果遭受辱骂,可以尝试忽略。但如果遇到骚扰,必须采取行动。保存证据,并与学校或警方沟通。在某些情况下,公开曝光也是一种选择。
选择研究生导师时,应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导师的口碑,以及其他学生的评价。研究生虽然重要,但不应以牺牲个人底线为代价。记住,学位不是唯一的目标。
最后,面对压力,要学会寻求支持。与家人和朋友沟通,避免采取极端行为。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一切困难都能克服。祝您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