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C研究生导师
❶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研究生方向和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作为我国传媒领域的重要学府,设有文学博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艺术学硕士学位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等学位授予权。在博士研究生方向和导师方面,学院专注于广告学领域,设有广告理论与历史、广告传播与广告业务和新媒体产业等三个研究方向,由12位博士生导师指导。
在广告理论与历史方向,黄升民、山本武利(日本籍)、黄京华、魏然(美国籍)、何辉等导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广告学的历史和理论。在广告传播与广告业务方向,丁俊杰、刘立宾、张海潮、初广志、张树庭等导师则关注广告的实际运作与传播策略。新媒体产业方向,赵子忠、张宏等导师则聚焦新媒体背景下的广告与产业创新。
硕士研究生方向与导师方面,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开设了广告学、公共关系和设计艺术学三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广告学专业下设广告理论与历史、广告实务、广告媒介、品牌传播、受众与市场、新媒体产业六个研究方向,分别由黄升民、丁俊杰、文春英、刘英华、段晶晶、刘林清、初广志、钟以谦、袁方、张树庭、黄京华、赵子忠、周艳、张宏等导师指导。公共关系专业包括公共关系理论、公共关系实务、危机管理、营销公关四个研究方向,由何辉、齐小华、冯丙奇、鲁津、杜国清、刘宏等导师引领。设计艺术学专业则侧重设计艺术史论、广告设计、美术传播三个方向,由芦影、肖虎、吴学夫、叶建新、陈宏年、舒怡等导师指导。
综上所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通过精心设置的研究生方向和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指导,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广告与传播人才。
(1)MJC研究生导师扩展阅读
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前身为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早在1988年,新闻系成立广告学专业,1989首届广告学专业本科生入学,1993年招收第一届广告学硕士研究生,此后于2000年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了广告学专业博士学位,招收了第一届广告学方向博士研究生。至此成为了国内创建广告学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最早,学科建设最完整的高等院校。经过二十年来长足的发展,学院经过不断完善,已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体系,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为广告学、传播学与广告行业、传媒行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❷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专业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有文学博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艺术学硕士学位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授予权。 学院招收的博士生专业为广告学,下设广告理论与历史、广告传播与广告业务和新媒体产业等3个研究方向。
博士生导师12人:
广告理论与历史:黄升民、山本武利(国籍为日本)、黄京华、魏然(国籍为美国)、何辉
广告传播与广告业务:丁俊杰、刘立宾、张海潮、初广志、张树庭、张翔
新媒体产业:赵子忠、张宏 学院招收的硕士生专业有广告学(下设广告理论与历史、广告实务、广告媒介、品牌传播、受众与市场、新媒体产业等6个研究方向)、公共关系(下设公共关系理论、公共关系实务、危机管理和营销公关等4个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下设设计艺术史论、广告设计和美术传播等3个研究方向)等3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其中广告学专业、公共关系专业授予文学硕士学位,设计艺术学专业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另外,学院还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品牌营销传播方向)专业学位的研究生。
硕士生导师:
广告学专业:
广告理论与历史:黄升民、丁俊杰、文春英、刘英华
广告实务:段晶晶、刘林清、初广志
广告媒介:钟以谦、袁方
品牌传播:张树庭、张翔
受众与市场:黄京华
新媒体产业:赵子忠、周艳、张宏
公共关系专业:
公共关系理论:何辉
公共关系实务:齐小华、冯丙奇
危机管理:鲁津
营销公关:杜国清、刘宏
设计艺术学专业:
设计艺术史论:芦影
广告设计:肖虎、吴学夫
美术传播:叶建新、陈宏年、舒怡
❸ 中国传媒大学有英语播音研究生吗
中国传媒大学有英语播音研究生,英语播音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重点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设置中文播音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也是我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基地。
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建成北京市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团队和语言传播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拥有国家级精品课、北京市精品课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校级精品课等众多专业课程。
注: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语言艺术类行业特色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高校,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发起单位。
(3)MJC研究生导师扩展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播音主持专业介绍:
播音主持专业为广播影视媒体及相关部门培养从事普通话新闻播音、专题播音、节目主持工作、体育评论解说、双语播音与主持,以及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普通话语音、新闻理论、新闻采编、播音导论、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体育评论、解说艺术、广告播音艺术、影视配音艺术、文艺作品演播、演讲与论辩、公共关系、形体等。
为了适应国际化传播的需要,本专业还设有:英语听力与口语、双语节目鉴赏、英语采访与写作、汉英双语播音与主持、高级英语等课程,并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采取“三加一”的模式,联合培养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才。
为适应广播电视体育文化与传播的需要,本专业二年级后分出体育评论解说方向20名,并开设体育播音与主持、体育评论与解说等方面的课程。具有体育特长的考生报名和考试时,请携带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证书或市级以上体育比赛的成绩证书及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