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某教授被停职
A. 教授涉贪污罪被诉是真的吗
2017年11月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付林被羁押期间,其妻子曲女士收到清华大学发给丈夫的《聘用合同延期协议书》以及相关合同,由于协议书需要付林本人签字,曲女士目前已向法院申请将协议书转交给正在看守所的付林。
付林领军的回收“废热”进行供热技术曾经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7年5月,其因涉嫌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公诉至海淀法院,目前案件尚未开庭。日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朱颖心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对付林按在职教师对待,随时等他续签合同。而对于案件何时开庭以及付林是否在看守所可以接到相关协议等问题,截至昨晚,海淀法院未就此案作出回应。
教授被羁押 家属收到“聘书”
付林的辩护律师周泽认为,清华大学的《聘用合同延期协议书》,涉及付林的合法权利,而且不涉及案件保密之类的问题,作为辩护人,可以带给付林签字。但看守所要求让法院带去给付林签,法院则表示让清华大学与法院联系,目前这件事应该还在处理过程中,“从司法为民的理念出发,法院应该支持、配合清华大学的工作”。
■ 案情
付林被控两宗罪 律师称将做无罪辩护
2017年5月,海淀检察院以涉嫌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对付林提起公诉。
据指控,付林于2008年至2010年间,利用担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负责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的供热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课题的职务便利,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通过指使他人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要求课题试验单位购买样机设备等手段,将由清华大学使用北京市财政科研拨款327万元委托加工的七台课题试验样机中的五台,以其个人控制的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能瑞通公司)名义,出售给课题试验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富龙热力公司(以下简称赤峰富龙公司),使环能瑞通公司获利380万元。
案发前,环能瑞通公司以样机设备回收为名,向清华大学退还105万余元,造成科研经费损失220万元。
此外,付林于2011年至2014年间,利用担任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现更名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规划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能源所)所长的职务便利,在能源所与山西双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山西双良再生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公司)签订、履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过程中,指令双良公司将应付能源所的600万元支付到其妻子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泰盟公司),其中439万元被华清泰盟公司用于经营。案发前已全部归还。
付林辩护律师周泽告诉新京报记者,将在开庭前继续为付林申请取保候审,在开庭后对该案进行无罪辩护。
周泽表示,关于贪污罪的指控,检察院错误地将清华大学应该拨付给课题参与单位用于样机试制、试验的课题经费当成了清华大学应该保有的资金,并错误地将清华大学拨付课题经费给课题参与单位试制的试验用样机,当成了清华大学的固定资产;在挪用公款罪的指控方面,检察机关错误地将双良公司根据三方协议应付给华清泰盟公司的钱款,误认为是双良公司根据其与清华能源所的一份作废合同应付清华能源所的合同款。
关于付林是否可以在被羁押期间签署协议,以及该案何时开庭两个问题,新京报记者向海淀法院发送了采访函,截至昨晚,法院未作回应。
■ 链接
曾发明废热回收技术解决“气荒”
从一份2014年6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议》中,新京报记者发现,并非院士身份的付林,与其他多名院士联名完成了《关于全面推广工业废(余)热采暖,大幅缓解北方地区冬季雾霾问题的建议》(简称《建议》)。其中指出,“目前解决供热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是‘煤改气’,但因冬季气源普遍短缺和价格昂贵,使得天然气和供热很难推广,并且天然气同样大量排放氮氧化物形成PM2.5”。该《建议》同时提出,利用工业废热是一种更加经济和可行的供热途径。
“我国工业废热资源潜力巨大。火力发电燃煤只有40%左右变为电,其余全部变为废热排放掉了……”付林的师弟兼同事、清华同衡规划院下属能源所总工程师张世钢介绍说,从2006年开始,付林领军的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可使热电厂等热源的产热效率提高40%,热网输送能力提高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