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外国语大学投野教授
⑴ 叶炜的经历
叶炜曾于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后1874年(同治十三年)受日本文部省之聘,出任东京外国语学校(今东京外国语大学)汉语科教授,是当时最早的一个在日讲学的中国人。1877年秋,三十八岁的叶炜娶妻吴氏,生二子二女。婚后叶炜生活上穷愁潦倒。1880年再往日本,滞大阪十阅月。1881年暮春再客西京,忽患咯血。病中录诗话,名之曰《煮药漫抄》。
叶炜1882年2月回国,1884年夏,服官秣陵(今江苏江宁),官职事迹未详。1884年开始做管理“文案”的小官达十年之久,当在1894年左右离职。
叶炜在补任吴县主簿之后的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十一日 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⑵ 潘寿君人物简介
潘寿君,男,中共党员,教授身份,同时也是硕士生导师。他在学术生涯中拥有丰富的经历,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之后又前往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两年,并在名古屋大学等地进行了长达约六年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目前,他担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的院长职务。
潘寿君在教育领域担任着重要职务,他是教育部高校外指委委员,同时也在北京市职称评审委员会中任职。他积极参与学术期刊的工作,是《日语知识》编委之一。在教学方面,他负责教育部日语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的教学大纲调研、测试和编写,还参与了教育部和旅游局的考试命题工作。
在媒体领域,潘寿君曾是中央电视台《常用日语》电视讲座的主讲人,对日语教学有着深入的实践和理论贡献。他还撰写了《日语新视听电视讲座》的部分内容,并完成了全部26集的定稿工作。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上,他教授的课程涵盖了《中日语言对比研究》、《日语概论》、《日语教育》、《日语语法演习》、《教学法研究与实践》以及《翻译研究》等多门专业课程。
在科研成果方面,潘寿君的贡献显著,他参与编写的教材曾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还有多项科研成果在本院荣获一、二、三等奖。这些成就充分体现了他在日语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卓越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