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教授文章
① 李锷香港大学教授
李锷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学术界人士,现任香港大学教授,并荣获太平绅士的荣誉头衔。作为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创始人,他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经历。李教授持有香港大学的荣誉文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以及伦敦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同时还在金斯顿大学、利兹都会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和澳洲国立大学等多所知名学府获得了荣誉教育学和荣誉博士的称号。
在职业生涯中,李教授担任过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的高级顾问,以及香港持续教育书院和香港中伸书院的执行校长。他还作为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的高级顾问,积极参与职业训练局的管理工作,并在战略及防卫研究中心担任过高级研究员,曾在南昆士兰大学担任过副校长。自少年时期起,李教授便怀揣着对大学学习的热情,高中时期就对研究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促使他选择了高等教育的道路,专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特别是战争研究领域,展现出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持久的热情。
② 在香港,40岁的港大医学教授竟当上辅警!
香港,一个梦想可以实现的地方。在这里,年龄从来不是梦想的羁绊。
香港大学医学教授杨伟国,40多岁时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辅警。第二天,他就成功拘捕了一名涉嫌刑事毁坏及袭击的疑犯,展现出卓越的警队技能和素质。
杨教授在大学时期即有意投身警务工作,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尝试,直至20多年后在太太和辅警长官的鼓励下,决定参加投考,圆梦。他成功通过考试,并在培训中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荣获银笛奖。在中区警区军装巡逻小队工作,他享受着成为辅警的第二人生,接触到社会各个阶层,扩阔视野。
香港辅警队,由社会各阶层的志愿人士组成,拥有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招募并无职业、年龄限制,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尝试。要求包括香港永久居民、或在港居住最少7年的合法公民,且有固定职业。成功招募后,志愿者需要参加至少350小时的实训,考核通过后才能被派驻到各警察单位工作。每名辅警每年都需要完成法定的效率训练,以继续辅警工作。
与内地辅警相比,香港辅警为兼职,有其他固定职业。工资和职能岗位有所不同,且有更高的薪资。香港辅警与香港警察具有一样的执法权,级别较低的警察必须服从级别较高的辅警的领导,但同级辅警要服从同级警察的领导。香港辅警也和正式警察一样,可以配枪。年龄限制方面,香港警队在2020年明确向社会公布,招警无年龄限制,甚至重点向30岁及以上的社会人士进行招警政策宣传。
在香港,年龄从来不是实现梦想的障碍。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自己的热情和梦想。无论是辅警还是正式警察,香港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个城市,年龄不是限制,而是实现梦想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