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电子科技大学向全军老师

电子科技大学向全军老师

发布时间: 2025-08-23 22:45:28

1. 高考志愿想学信息安全专业,有哪些大学可以推荐

信安大一菜鸡跃跃一试回答一波。

楼上各位大佬已经回答的很详细了,把信安专业学校排名都摆出来了。那我换个角度从CTF比赛角度回答一波。

首先说一波CTF是啥。

CTF(Capture The Flag)中文一般译作夺旗赛,在网络安全领域中指的是网络安全技术人员之间进行技术竞技的一种比赛形式。CTF起源于1996年DEFCON全球黑客大会,以代替之前黑客们通过互相发起真实攻击进行技术比拼的方式。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网络安全圈流行的竞赛形式

以上介绍的大学里,本科就有信息安全专业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哦,清华北大本科没有开设该专业哦!

最后,作为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一个大菜鸡,当然是要吹一波自己学校啦!作为老牌IT高校,北邮很早就高瞻远瞩,开设信息安全这个专业了,不过之前一直隶属于计算机学院,2016年才加入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前院长还是方滨兴大佬哦!希望题主关注一下可爱低调的北京邮电大学哦

最后,高考加油鸭!欢迎踏入信息安全的大门。

2. 国内,计算机网络专业名人有谁 详细情况

谢希仁老师
谢希仁,1931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在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张家口),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兵工程学院(重庆)和通信工程学院(南京)任教。现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总参通信部科技创新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和中国通信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电子学报》编委,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曾被评为全国和全军优秀教师,获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多次以 谢教授在北京市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室讲学
及全军通信系统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员奖和总参谋部人梯奖。研究领域是网管系统和卫星通信网控系统,领导和参加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商用和军用的VSAT卫星通信网控中心。近年来负责主持翻译出版了多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世界名著,如Comer的《TCP/IP》(三卷),Stevens的《TCP/IP》(三卷),Forouzan的《TCP/IP》,Stallings的《数据与计算机通信》、《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及《高速网络》等。 主编的《计算机网络》是中国国内影响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入门教材之一,被很多大学采用,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
编辑本段经历
1931年2月27日 出生于北京市。 1947-1952年 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 1952-1958年 任解放军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助教。 1958-1963年 任解放军西安军事工程学院助教、讲师。 谢希仁
1963-1977年 任解放军重庆通信兵工程学院讲师。 1977-1999年 任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 任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99-2000年8月 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 2000年8月 退休。 2000年11月 任解放军总参通信部科技创新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3年12月 至今任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兼职教授。
编辑本段生平
背景
谢希仁,1931年2月27日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晋江。父谢玉铭(又名谢子瑜)曾任多所大学的物理系教授和系主任,母张舜英长期在中学任教,因此谢希仁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随父母亲南下逃难,先后在汉口、长沙、贵州惠水和花溪,以及福建长汀的多所学校就读。1947年毕业于鼓浪屿英华中学。
大学
1947年秋,年仅16岁半的谢希仁考入了清华大学电机系。1952年毕业后,自愿参军到待遇较低的部队,被分配到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开始了他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生涯。1954年因教学工作成绩优异立三等功1次。
任教西军电
1958年夏,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迁到西安,改名为西安军事电信工 谢希仁
程学院(西军电)。1962年,谢希仁被评为讲师,并再立三等功1次。1963年夏到重庆通信兵工程学院任教。1977年2月到重新组建的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卫星通信教研室任教。
筹建通信网络
1978年负责筹建通信网络专业。1979年任副教授,1980年被派往日本进修计算机软件,回国后负责全军的计算机培训工作。1981年任教授。1982年开始招收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硕士生。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博士生导师。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解放军总参通信部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立二等功1次。1994年被评为通信工程学院模范共产党员。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获解放军总参谋部人梯奖,被评为全军通信系统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员。
编写教材
1983年,任总参通信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5~1993 年,任江苏省微电脑应用协会副理事长。1987年4月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4站点分组话音数据综合通信实验网,在《电子学报》发表分组话音通信的综述论文。1990年出版专著《分组话音通信》。1988年被推荐编写《计算机网络》统编教材。1997年被推荐编写“九五”高校国家级重点教材《计算机网络》。该教材先后在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8个版本,曾两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成为高校最受读者欢迎的本国计算机网络教材。
承担国家项目
1989年对中国首次引进的云岗VSAT卫星通信中心站网管软件进行分析与改进(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此项目获1994 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的“八五”国家重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稀路由VSAT卫星通信系统”,被评为1995年国家电子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获1996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世纪90年代初,负责研制国内第一个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网控中心,此项目获2003年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金桥网综合网管系统”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的鉴定,是国内第一个实用的综合网管系统。 从事军队高等院校的教育近50年,直接教过的学生超过3000人,为军队和国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本段通信贡献
1984年,谢希仁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三次计算机局部区域网络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局部地区网络中的话音业务处理》的学术论文,在中国首次提出应当开展分组话音通信的研究。他在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带领一批研究生进行了分组话音通信的深入研究。他们的目标不是仅仅发表几篇学术论 谢希仁作品
文,而是要自己设计和实现一个能够进行分组话音通信的实验网。1987年,谢希仁在《电子学报》上发表《分组话音通信的进展》的综述论文,提出应当在中国开展对分组话音通信的研究。同年4月,在参加这一课题研究的一位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上,成功地演示了自己设计的4站点分组话音数据综合通信试验网NICENET。试验网NICENET使用跨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的802.4令牌总线协议,采用16kb/s的CVSD话音编码方式。由于受到当时器件的限制,信号的传输速率仅为0.5Mb/s。但这个试验网络毕竟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话音数据综合通信的局域网。在NICENET上,他们演示了:每个站在保证优先发送话音的条件下,实现同时进行话音与数据的通信;能够进行局域网上的电话会议,并且设计实现了有效的发言权控制机制;用一个站充当网关,实现了NICENET局域网与公用电话网的互联,网关提供二次拨号音,并进行模数和数模转换。 这个研究成果使谢希仁先后两次成功地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他带领研究生们继续在试验网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对网络上的分组丢失规律进行统计,从而找出了逼近的数学表达式(负指数规律)。他们还对分组丢失率对汉语通话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测试,并得出了话音清晰度与分组丢失率的统计关系曲线。1991年,谢希仁出版了23万字的专著《分组话音通信》。他们的许多研究成果,如汉语话音统计特性及其通断模型、分组丢失率对汉语话音清晰度的影响等,为IP电话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有十几位外单位博士生或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引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世纪90年代,谢希仁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完成了国家重点项目——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网控中心的研制任务。这个卫星通信系统是中国第一个全部自行设计、研制生产的大型移动VSAT卫星通信系统,解决了国内大范围、远距离移动通信的技术难题手段。该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从开始研制到正式移交给用户使用,历时近10年。谢希仁领导的课题组的任务是要研制这个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构件——网控中心软件。这个网控中心是由多计算机组成的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整个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实施全面有效的监测、控制和管理,以保证全网正常可靠地工作。 在他们的研制过程中,最大的创新点就是增加了网控中心的多级热备份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异地备份的实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存性。针对该系统对可用性的特殊要求,他们设计了先进的多重备份体系。网控中心既有内部核心部件的热备份(中央站内网控中心处理机的双机动态热备份,网控中心控制信道单元热备份,以及密钥处理机的双机热备份),能保证单个网控中心内部的可靠性;也有异地的多梯队备份(中央站异地热备份)。所谓异地多梯队备份就是在全网设置多个配置备份网控中心的地球站,形成“一主多备”的关系,在多个网控中心之间组成备份梯队,这样就能充分满足移动卫星通信对恶劣环境下的可用性要求。主备网控中心之间的切换完全自动实现,且切换时间短,在切换过程中能够保持主备网控中心之间管理控制信息的一致性,并且异地备份的动态数据同步无需主网控中心的参与。 在研制过程中,实现主备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同步,以及实现在异地备份中的数据同步,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这需要完成故障部件的检测,主备角色的无缝切换,以及解决主备份部件之间的动态与静态信息的一致性问题等。谢希仁领导的课题组设计了主备处理机间动态与静态信息的一致性同步协议,以及控制信道单元自动切换算法等。在异地备份方案中设计了可靠的动态数据同步方案,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编辑本段教育奉献
综述
或许是由于父母亲都是教育工作者,谢希仁从小就非常崇敬教师职业。他大学毕业后自愿参军到部队,在解放军的大学当上了一名教员,并且一干就是一辈子,直到退休。他从事军队高校教育近50年,直接教过的学生超过3000人,为军队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其中的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内知名专家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有不少人已经成为军队中的高级领导干部。他带出来的并留在解放军理工大学任教的学生们现都已成为我军的重要技术骨干。
热爱教师工作
谢希仁从担任教员工作开始,一直是颇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更换过好几个工作单位,但不管到哪一个学校,他总是学校中公认的最优秀的教师之一。诚然,谢希仁的确具备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许多基本条件,如口齿清晰、表达准确以及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等等,但其实最重要的是他非常热爱教师工作,并且对自己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严以律己
他从小就从父母亲那里得知,教师不认真根据学生的情况备课就没有资格上讲台。因此谢希仁从来都是很认真地备课。他总是要求自己的讲课是“尽善尽美的”、“挑不出毛病的”。其实,这样的要求对任何教师都是实现不了的,因为不管怎样认真备课,事后总是能够找出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也有的教师曾劝他不必这样苛求,劝他备课适可而止,因为他们认为,在基本上已经备好课的基础上,若要想再提高一步,可能就需要成倍地增加备课时间,未必值得。但谢希仁认为,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或不提这样的要求,其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因此他在每次讲完课后,一定还要认真总结,力求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一些微小的细节。许多学生在毕业工作后,有的甚至已经退休了,仍能清楚地回忆起当年聆听谢希仁讲课的情景。
不断的学习
永远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谢希仁能够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他一贯注意学习新的知识。在他所教过的课程中,除了电磁场和低频放大是在当学生时老师教过的外,其余的课程都是通过自学而掌握的。人们常说,信息技术(IT)是年轻人的行业。但就是在信息行业中,年过七旬的谢希仁编写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却很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就是谢希仁总是不断地对教材进行更新,充实新的内容。他总是以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来编写教材。例如,书中的每一个插图他都亲手在电脑上绘制,而不是请别人代劳或干脆从其他书上复制过来。他经常说:“教材中每一个插图都体现了教学法”。插图上构件的位置和大小,他都要再三推敲。从他编写的教材的不同版本可以看出,即使是说明同样原理的图也是不断地在改进。他在教材中留下了电子邮件的地址,为的是及时收到读者的反馈意见。此外,他根据许多外校教师的要求,花费了很多时间,把整个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电子教案(即课件)制作出来,并刻录在随书的光盘中无偿赠送给读者。
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
近年来谢希仁还翻译和组织他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翻译了大量国外的经典网络书籍,如:D.E.Comer的《用TCP/IP进行网际互联》,W.R.Stevens的《TCP/IP详解》,B.A.Forouzan的《TCP/IP协议族》,W.Stallings的《数据与计算机通信》、《高速网络与互联网》、《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S.Harnedy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教程》,以及J.December的《World Wide Web网络全书》等,总计超过1800万字。这些翻译图书的出版,对中国的网络教育事业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实事求是
在学术上,谢希仁严格要求学生,在学风和原则问题上向来实事求是。他的学生们也都感到受益匪浅。即使在他退休后,一位尚未毕业的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因为创造性甚少,两次被谢希仁退回。有的教师曾建议谢希仁“高抬贵手”放他毕业算了,但谢希仁仍然坚持博士生的论文标准,严格把关,不做无原则的“好人”。谢希仁在评阅外校博士生论文时也同样是坚持标准。几年前他在评阅某名校的一篇博士生论文时,发现有抄袭现象。于是他花费了整整1周的时间在因特网上反复检索,终于查清了大量剽窃之处。尽管谢希仁和该博士生导师的私交甚好,但在这方面则丝毫不讲人情。他在论文评阅书上详细地列举出剽窃的出处,并明确表示这样的学生没有资格进行论文答辩。 谢希仁在退休后并没有停止他的教育事业。他在退休后还修订出版了3个版本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并积极参加学术活动。2004年中国教育电视一台(CETV-1)多次在全国范围播放了由他录制的《走进因特网》的两集电视教学片,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主要业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坚持以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始终将研究生教育质量视为关键。学校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具备高水平能力的研究生,以满足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确保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学校的努力得到了行业的认可,毕业的研究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他们的优秀表现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曾荣获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学校培养的研究生中有众多佼佼者,他们在国家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以及全军科技进步奖等重要竞赛中崭露头角,展现了学校的高水平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成果。

4. 陕西有哪些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前两个就不说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很强大,专业全国第二,还有电子类的微电子类的专业有几个前十吧。长安大学,这个大学桥梁建筑什么的专业很强大,貌似当初高中地理老师给我们说,它是亚洲第几来着 。陕西师范大学,我只记得物理系貌似很不错。还有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是军校。这几个是一本。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加军校 第四军医大学,这些是211。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这三个是985.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二本,不过语言类专业是一本专业。还有西安邮电大学,也有几个一本专业。

西安的好大学非常多,加上她厚重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度过你的青春年代相信是一个让你不会后悔的选择,但是,如果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一族,恐怕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西安不是你理想中的繁华大都市。但正是由于这一点,才能避开所有考生趋之若骛的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的剧烈竞争,而顺利地进入一所与你的分数排名相当的高水平甚至全国一流的学校。西安在全国的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层次水平、专业范围也应有尽有。可以说,报考西安的高校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5. 电子科技大学何柱同学去向

电子科技大学何柱同学去向?电子科技大学人物

1、何柱教授

他因“为发展中国国防领域的计算机技术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获颁“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他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奠基人,是将计算机新技术引入国防建设和电子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2、魏彦玉教授

他在真空电子学、新型互作用结构毫米波、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当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近年来,他承担了“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总装电子元器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

3、尧德中教授

他因在脑电和磁共振的生物物理与数学模型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他是我国脑信息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在脑电零参考技术、无标度脑波音乐、脑电-磁共振信息融合技术等方面贡献突出。

4、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群体

梁应敞、祝峰、卫贵武、马毅、向全军、Bharat Bhusan Biswal、Hor Yew San、秦小龙、李颂孝、姚永红、Sunyoung Cho等11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7年榜单。我校入选人数在大陆高校仅次于清华、北大、浙大,居第4位,新入选人数居大陆高校首位。

热点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老师专业 发布:2025-08-24 02:25:38 浏览:512
教师专业大学排名 发布:2025-08-24 02:08:44 浏览:125
大学生抑郁症人数 发布:2025-08-24 02:07:39 浏览:55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 发布:2025-08-24 01:57:43 浏览:892
大学老师给学生讲课 发布:2025-08-24 01:57:43 浏览:117
新疆财经大学老师 发布:2025-08-24 01:44:44 浏览:143
宣勇博士生导师 发布:2025-08-24 01:41:05 浏览:476
湘潭大学怎么查老师办公室号码 发布:2025-08-24 01:38:21 浏览:120
大学生双飞 发布:2025-08-24 01:19:11 浏览:809
ieee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发布:2025-08-24 00:44:52 浏览:855